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生存之美與“毀滅之美”(代譯序)

通觀日本近現代作家,不難看出兩個特點。一是不大關心社會和政治,并自視為清高之舉,導致“私小說”盛行;二是不少人硬是不想活著而情愿自殺,其中包括一代才子芥川龍之介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而自殺本身也大多出于難以擺上桌面的一己之因,因而往往使世人為之掬一把同情之淚或發出一片不勝惋惜的唏噓。但凡事總有例外。

說起這種例外,大凡年紀稍長之人,大概還會記得上個世紀60年代最后一年(佐藤執政時期)在東瀛京城上演的一場血淋淋的鬧劇——一個頭纏寫有“七生報國”字樣的白布、身著仿佛拿破侖時代遺物的戎裝的漢子,領著三個同樣裝束的男士,堂而皇之地沖入自衛隊東部方面總監部,把個總監大人綁得結結實實,又打傷幾名試圖搭救長官的士兵,在陽臺上面對院子里集合起來的自衛隊員發表了一通充滿軍國主義火藥味的講演之后,大喊“天皇萬歲”而切腹自殺。場面之凄絕十分了得。

此君便是一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戰后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盡管人們對其生前勢如天風海濤的文學才華無不刮目相看,但對其此般死法則大多認為是一種倒行逆施的畸形表演,是時代錯誤,是對民主主義的反動,是作家品質的極度退化造成的歇斯底里。在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人甚至視談論三島事件為一種禁忌。彼邦尚且如此,我國更不必說。不妨認為,提起三島由紀夫,不少國人印象中只是個狂熱鼓吹復活軍國主義的反動分子,而并不清楚他同時也是曾一度睥睨日本文壇的著名作家。其《豐饒之海》四部曲(《春雪》《奔馬》《曉寺》《天人五衰》)往日似曾作為批判軍國主義的反面教材翻譯過并內部發行過,而尚未正式將其作為作家介紹給一般讀者。經過二十年的翻云覆雨,歷史畢竟進入了冷靜審視的歲月。今天,我們可以不必一味受制于批判意識,亦不必迷惑于其頭上一度有過的耀眼光環,而盡可理性地面對其作品本身。從字里行間窺視作家內在的心態,跟蹤其藝術歷程的軌跡,體悟其中沉淀的日本傳統美學的風韻與情致。

這里談他的兩篇小說。《潮騷》為中篇,《金閣寺》算是長篇。其實三島是個多產作家,15歲開始寫詩,16歲發表小說,至45歲自殺,倒也勤奮得可以,作品接踵而出,全集達35卷之多。

三島受日本古典文學和近代浪漫派影響較深,崇尚藝術至上主義和唯美主義,把個“美”字喜歡得如醉如癡。如果說《金閣寺》集中體現了其所鐘愛的“毀滅之美”,《潮騷》則謳歌的是生存之美。同樣是美,卻分屬相距遼遠的兩極。一邊躍動著煉獄之火,一邊流溢著“伊甸園”之光;一邊是精雕細刻的人工極致,一邊是陽光海灘的原始芳香;一邊憧憬著金閣寺在熊熊大火中焚毀的瞬間輝煌,一邊在少女健美豐盈的胴體上寄托著玫瑰色的夢鄉。

不是么,《潮騷》中,到處是亮麗的陽光和青翠的松林,到處是生命脹鼓鼓的活力和青春熱辣辣的氣息。星光下的海灘上,小伙子同心愛的姑娘不期而遇,那令人想起“海灣盈盈起伏的湛藍色波紋”的少女胸脯使得小伙子陷入幸福的迷亂。雨中哨所里,打盹醒來的小伙子忽然見到少女那珠圓玉潤的裸體,那胸前猶如一對淘氣的小動物般的乳房。當兩人擁抱在一起時,感覺到的卻仍是一派玉潔冰清的氛圍,頗有偷吃禁果前的亞當與夏娃的意味。這里,排除一切思想,鄙夷一切學問。女大學生急欲得到年輕漁夫的愛戀而終究無法如愿,能說會道的安夫注定要在情場競爭中一敗涂地。作者所謳歌的生存之美,是強健的體魄,淳樸的性格,堅定的意志,虔誠的信仰。這里沒有忸怩作態的風騷,沒有故弄玄虛的斯文,沒有怨天尤人的感傷,沒有晨風夕月的抒情。一切顯得淋漓酣暢,渾然天就,野趣盎然。

作品發表于1954年,獲首屆新潮文學獎。發表當初便引起截然不同的反響。有人認為是“近乎十全十美的杰作”,有人則指出是對古希臘神話的“簡單模仿”,是“中學生讀物”。

相比之下,三島更注重發掘“毀滅之美”,而主要體現在《金閣寺》中。

金閣寺盡管金碧輝煌,精美絕倫,堪稱“世上最美的存在”,但奇怪的是,它從不給人以輕松的愉悅之感,從不喚起吟風弄月的閑情逸致,從不肯把一線陽光投向主人公幽暗的心田。莫如說到處充滿凄風苦雨,到處徘徊著影影綽綽的幽靈,到處預示毀滅的殺機與伏線。它取材于1950年7月實際發生的縱火事件(現在的金閣寺是1955年修復的)。生來為口吃苦惱的青年溝口從貧窮的鄉下來到金閣寺出家以后,終日沉迷于金閣之美,幻想在戰火中與金閣同歸于盡的壯美場面。然而戰爭的結束使這一愿望永遠化為泡影,絕望之余,毅然將金閣付褚一炬。前面的《潮騷》到處躍動的是生的誘惑,青春的光影;這部《金閣寺》則通篇鼓涌著死的魅力,毀滅的壯觀。它集中體現了三島的所謂“毀滅之美”。

《金閣寺》發表于1956年,獲讀賣文學獎,是三島最有代表性的長篇。日本文學評論界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是抒情詩,是戰后文學的紀念碑,足可作為小說創作的教材。但也有人認為是“心理小說”“觀念小說”。的確,文中長篇累牘的心理刻畫和對某種觀念的詮釋的斐然文采,幾乎淹沒了主人公作為血肉之軀的人性光輝,窒息了男男女女日常性的喘息,使他們淪為早已精心設計好的表現“毀滅之美”的劇中的傀儡演員。但無論如何,即使作為“觀念小說”也是成功的。文中傳遞的信息,已經包容或總結了作者思想追求和美學追求的一切,預示了其十幾年后自行中斷生命的結局。

這里所說的“毀滅之美”,中國讀者聽起來或許覺得不順,但絕非彼邦的專利,國人早已知之踐之。古詩詞中的“菊殘猶有傲霜枝”“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小說中的“黛玉葬花”,說的便是同花團錦簇形成強烈反差的另一種凄婉之美,寂滅之美,亦可稱為毀滅之美。這方面的豪言壯語亮節烈行可謂比比皆是。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士可殺而不可辱”“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其英風豪氣,直干云霓。記得小時夜讀“三國”,讀到巴郡老將嚴顏被俘,面對張飛的呵斥,凜然大叫“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久久為之激動不已。這種場面當然是一種美。就是說死也可達至一種美,“雖死猶榮”,此之謂也。而落到了現代人筆下,便成了不無酸溜溜味道的“毀滅之美”或“悲劇美學”云云,說法有別,其義歸一。

話說回來,就日本文藝美學的傳統而言,的確有更注重表現毀滅之美的傾向。總的來說,中國文學藝術側重于塑造富有生命力的典型,如在傲霜斗雪的松竹梅歲寒三友身上不知消耗了古代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血與才華。其所烘托的堅毅之美、頑強之美、傲岸之美,表現出中國文人獨特的心理風貌、人文精神和審美價值取向。而對于生命力脆弱者則大多采取不屑的態度,遂有“曇花一現”“水性楊花”“輕薄桃花”“煙消云散”之譏。日本文學則不然,就其最有代表性的詩歌形式和歌俳句而言,不難看出其大量吟詠的乃是“三日即落”的櫻花、飄零無寄的紅葉、轉瞬即逝的晨露等物。起初受中國文學的影響,欣賞最多的還是梅花,如《萬葉集》。但不久即為櫻花取而代之,從《古今集》至今莫不如是。誠然,櫻花美則美矣,但在日本人眼中,她之所以美,就美在開了三天五日便一股腦兒落去,痛痛快快來個自我毀滅,以致有“花數櫻花人唯武士”之說。總之,美就美在其流轉不居、見好就收。以此寄托他們對人生和世事的體悟和感受,進而沉淀為一種頗具特色的審美心理定勢。一位日本游客第一次目睹國人窮盡幾代人以至幾十代人畢生精力建造的莫高窟和萬里長城,不由大為感嘆:日本民族絕對不是修得起萬里長城的民族。就是說,日本人不喜歡干這種甚至幾代人都看不出個究竟的活計,忍受不了在本人有生之年無法從中體味生存變化之美和毀滅之美的寂寞。

由此觀之,“毀滅之美”實非三島其人的突發奇想,而在深層次上植根于日本文藝美學的傳統之中。實際上三島也受日本古典文學的傳統影響較深。這本來無可厚非。問題是他自己最后竟走火入魔,弄出了一幕滑天下之大稽的丑劇。

前面說過,《潮騷》是表現生存之美,《金閣寺》則突出“毀滅之美”。讀者或許要問,二者體現在同一作家身上豈不自相矛盾?偏愛“毀滅之美”的人如何會欣賞生存之美?其實不然。三島表現這兩極之美的目的卻是一個:反社會、反時代、反潮流,即乃射向同一靶心的兩支箭。《潮騷》中,用古風猶存的孤島漁村、用健康的體魄和純真的天性、用自然的海潮之聲,來對現代都市、現代社會所講究的學識、理性與進步加以蔑視和嘲弄;《金閣寺》顯然通篇長滿毒牙。其對戰時的一往情深,對戰后一切所持有的偏見和深惡痛絕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非要眼前出現毀滅場面才痛快才舒心,偏要來個“向里向外,逢者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順便提一下,作者似乎把主人公的縱火動機歸因于這段禪語,顯然有欠公道。佛家向以慈悲為懷,這段禪語無非是要人擯除我執,以求進入物我兩忘、了無滯礙的天馬行空式的妙境。不過我想,三島畢竟是一代文豪,不至于不解個中真諦,只不過引用時別有用心罷了。

當然,日本戰后隨著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潮蜂擁而至,原有的價值觀大多土崩瓦解,不少人陷入迷惘困惑和精神危機之中。因此對三島的逆反意識,恐怕也不宜僅僅以“反動”二字完全蔽之無余。

最后,還是要介紹作家的簡況。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1925年生于東京一官僚家庭(父親為農林省水產局長),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后入大藏省銀行局供職,不到一年便辭職從事專業創作。1968年組織右翼團體“盾之會”,自任隊長,鼓吹復活軍國主義,1970年剖腹自殺。此人少年得志,中學時代即開始創作。藝術上崇尚唯美主義,作品力求辭藻華麗,工于古典筆法。主要作品有《愛的饑渴》《禁色》《假面具的自白》《金閣寺》《憂國》《豐饒之海》,劇本《火宅》《鹿鳴館》,戲劇集《近代能樂集》等。三島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是日本現代作家中作品被翻譯到海外最多的人,甚至被外國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小說家”“國際天才”。從這個意義上,將其作品介紹給我國讀者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林少華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三日修改于窺海齋時青島半街黃杏梔子飄香

品牌:青島出版社
譯者:林少華
上架時間:2021-02-24 17:19:35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青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囊谦县| 太白县| 武穴市| 绿春县| 江北区| 集安市| 防城港市| 东辽县| 广河县| 阿拉善左旗| 武乡县| 布拖县| 河间市| 英超| 高尔夫| 长宁县| 沈丘县| 马鞍山市| 大悟县| 英山县| 牙克石市| 涡阳县| 高阳县| 镇雄县| 金乡县| 明溪县| 和田县| 营山县| 福鼎市| 临猗县| 松滋市| 芒康县| 两当县| 昌乐县| 信丰县| 新丰县| 石柱| 房产| 台南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