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堡(譯文名著精選)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譯本序
這個譯本根據馬爾科爾姆·帕斯萊伊編纂的1993年《卡夫卡文集》校勘版譯出。《附錄》中刊出的《作者刪去的段落》應該受到重視,這不僅因為它們本身寫得精彩,而且還因為小說手稿是未經作者審閱過的,很難說倘若作者有機會審閱時就一定不會重新采用它們。本譯本用標記注明每個刪去段落所在的正文處,便于讀者對照閱讀。
跟《訴訟》一樣,《城堡》也是一部比較難以讀懂的作品。讀者讀了頭幾頁往往會有如墜入五里云霧之中的感覺,因為書中所描寫的事情是如此離奇,人物間的對話是如此怪誕。事情的整個進程非常不像可能發生的樣子,以致看來像是某種帶普遍性的寓言,但是其中卻沒有任何一點(或幾乎找不到任何一點)使人覺得完全不可能。一個村莊竟然需要一大幫忙忙碌碌、來往奔跑的官員服務,生活中這顯然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事。然而這種事卻“有可能發生”。有的評論家把《城堡》說成是“一個美麗的童話”、“一部寓言小說”、“一篇宗教寓言”,姑且不論這些“定位”是否正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故事中并沒有片言只語透露寓言的意義,沒有提供任何哲學的暗示,有的只是一系列不可理解的事件。讀者的心往往會一下子被故事的荒誕性吸引住,并想象出一幅與故事平行發展的夢境。有些場景雖然具有它充分的客觀性,卻又幾乎無法理解,好像它們屬于一個完全未知的經驗世界。盡管如此,我們也從不懷疑它們的現實性。正是這種異乎尋常的現實性,這種每一客體幾乎都具有令人感到壓抑的現實性,它賦予了故事本身那種奇特的、有時是可怖的氣氛。
我們在閱讀卡夫卡的著作時大可不必窮究其作品的潛在意義,把作品解讀得詳詳細細、一絲不差。一個象征永遠是普遍性的,一個藝術家只能暗示它;此外,一個象征始終超越利用這個象征的藝術品,并使它實際上表現得更多。所以我們在讀卡夫卡時最好還是不懷先入之見,順應作者的筆路,讓作品本身來影響我們自己,這樣我們就能最可靠地理解作品了。
張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