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李為入伍 殺出重圍
山風一陣陣徐徐吹來,清晨的山谷中到處彌漫著濃霧,那里面摻雜著少許清新怡人的香味,讓人分不清是花香,究竟還是沾著露水的青草味,或是其它的什么了。
遠處連綿不絕的群山那是若隱若現,不時還有不知名的一只只飛鳥不停掠過樹林的頂端,從而飛向更高更遠的空中,或是時而盤旋在半空中急促的鳴叫著,也許它們也是為這夏季清晨難得的涼爽,而感到倍加滿足吧!
這時,有兩條身影晃晃悠悠地就從眼前的晨霧中慢慢的走了出來,李為背著九八式半自動步槍,一步一步跟著老兵于作敏往山下走去,兩個人行走在地下眾多的枯枝落葉間,不時還會發出“喀吱喀吱”的聲響。
原來就在昨天晚上的半夜時分,他們倆又結伴到連隊附近九華山上的彈藥庫去接崗的。
山頂那小小細細的月亮,宛如薄薄的柳葉般彎彎的掛在灰藍色的天空中。
當然了,整個下半夜的站崗任務都是李為一個人完成的,因為那個名叫于作敏的福建老兵年底就要退伍了,那可是一個當了五年兵的老同志了。
部隊一直有這么一個說法,入伍第一年的叫新兵蛋子,第二年的叫新兵,第三年的叫不老不新,第四年的叫老兵,第五年的叫做班長。
于作敏一進崗樓,也就抱著懷里的槍開始迷迷糊糊困著了。
“李為,你,你辛苦了,我睡會兒。明天,我一定請你喝酒------”。
李為應了一聲,就站到崗樓外面,警惕的觀察著四周的情況,不停的巡邏著,不敢有分毫的放松。
他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第一年新兵蛋子,多干一點也是應該的。記得在站崗培訓時,培訓的軍官可向他們這些新兵蛋子,繪聲繪色的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也就是五年前,這個部隊有一個老兵在站崗的時候,被一個流竄的犯罪分子給殺掉了,并且槍也被奪走了,從而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后來雖然千辛萬苦的破了案,但血淋淋的教訓卻讓人實在難以忘記。
就因為這個事件,還導致他們團長升任副師長的大好前程也給葬送了,一般做到副師長這個位置,在部隊除了國家強制裁軍外,就不會被要求轉業了。
記得那位團長后來轉業回老家AH定遠了,在送行的酒席上,他在喝醉以后,更是不停的大聲喊著:“老子不服!我真是不服啊!------”。
團里送行的一眾常委自然都是無語以安,心里都不是個滋味,這幾十年部隊生涯,大半輩子都過來了,這換了誰也是無法接受的,但是總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的。
彈藥庫的探照燈不停的掠過附近高高低低的山林,仿佛一把把無情的利劍穿過無邊無際的黑夜。 遠處深山里不時傳出一陣陣貓頭鷹的慘叫聲,冷不防的再加上幾聲凄厲的狼嚎,真是叫人聽了有些心驚膽寒的。
李為偶爾也會遠遠的發現一兩個在山上打獵的獵人,他便會立刻端起槍,猛的拉動槍栓,同時高聲立喝道“口令”!
這獵人哪知道什么口令啊?聞聽后便走得遠遠的了,他們可不想自找麻煩,那當兵的手里,端的可是真正的“硬家伙”啊!跟自己手里的“長東西”一比,這打獵的土槍也就簡直成了“燒火棍”!
看著山頂那皎潔晶瑩的月亮,李為不由的低聲唱起了連里老兵們常掛在嘴邊的那著歌:“我站在高山上,寂寞地望著月亮,岳陽樓下燈火輝煌,離開故鄉來到遠方”。
“離別的那一天,媽媽輕輕地對我講,不要想家鄉,不要想爹娘,更不要想那野姑娘------。”
李為的思緒一下子狠狠地被帶回了當兵前的那個家鄉小城。
1949年,伴隨著隆隆的槍炮聲,在李為的爸爸出生后的第三年里,小城終于解放了,地主什么的一切所謂反動資本家和地主們,自然也就統統地都被打倒了。
他們家在鄉下的大量浮財,千畝良田也被分給了眾多的鄉里。
但是在城里的一些房子和店鋪,共產黨的清算工作小組還是留給了他們家,畢竟他的家人也要生活的,而且人口那是相當的眾多,什么大房的、二房的、三房的......
還有一些什么你大伯他姨娘家的,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住在一起共有七、八十口的人。
多來都靠李為的爺爺一個人獨力支撐著養活,其他的人都是坐享其成,不思謀生之道。
李為出身于當地的大地主家中,其祖上早在清朝乾隆時就是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大商人。在其年輕的時候也曾游歷祖國大好河山,走南闖北,在商號里面做學徒、三掌柜、二掌柜等,在歷盡艱險,苦心經商若干年后,終于掙下一分偌大的家產.
后來在到了這個猶如世外桃源、魚米之鄉的小城后,他就決定在這里長久的定居了,并置辦了大量的家產田地,又在城里開了酒樓、錢莊、綢緞店鋪等,一時間也真是風光無限,傳承惠及了數代子子孫孫。
就連李為的爺爺也曾經先后共娶了三房太太,大太太是家里給安排的,據說其祖上也是進士出身,書香門弟,過門后生有一子。
二太太是一名女學生,因為戰事紛亂,輟學在家,李為的爺爺一次偶遇后,驚為天人,窮追猛打,終于抱得美人歸,了卻了心愿,三、五年后分別生下一子一女。
第三房太太乃是李為的爺爺早年間在外做了一件善事,這戶人家的女兒找上門來,執意以身相許,不計名份。李為的爺爺被其感動,又見其女也是春春年華、明艷可人,終于再次自由婚姻,二年后再得一子,真是子孫滿堂,享受齊人之福。
解放后,由于沒有鄉下田園的日常供應,加上城里店鋪經營不善,從而是不斷的接連倒閉.以往花錢如流水的李家,也陷入了困境。
縱然就是這樣,李家也照常是坐吃山空著,更不要說,時常還有家里的各路親戚們不斷找上門來,找著各種各樣的理由,從素來急公好義,特別講究情份的李為爺爺手上借出了一筆又一筆大小不等的金額,不到三年的時間,李為的爺爺更是把城里的深宅大院、沿街的各店鋪,加上祖產等,都是完全正賣了一個精光。
在沒有了生活上的經濟來源,最后李家人只好是各奔東西,各謀各的生計,真是“各房點燈各房亮了”。而李為的爺爺更在他小時候五歲的時候就撒手離開了人世,去了另一方的世界永享太平寧靜了,為此年幼的李為不知暗中的哭了多少回。
李為的父親母都是老老實實的工人,白擔了一個地主家庭的成份,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對待,誰叫他們出身不好的,所以他們一輩子勤勤懇懇的工作了,可是也一直沒有改變家里貧窮的生活現狀。
父母卻省吃儉用,讓這個唯一的孩子茁壯成長,經常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等一些簡單名理,力所能及的教育他,以后要做一個正直誠信之人。
雖然家中經常是青菜豆腐,過年過節才能有所肉嘗。但在生活里也有了那么一種快樂,雖然是苦澀的,但也是幸福的。
1995年,已是國家經濟改革高速發展的時期,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生活水平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都是欣欣向榮之景。
當然了什么家庭出身、成份都是神馬浮云了,再沒有人去追究這些無聊至極的事了,李為一家也終于擺脫了多年以來那心底深處的自卑。
李為在小時侯八歲的時候,曾經意外的救過了一個餓昏了的老人。善良的他從家里悄悄的拿來了開水和食物,救醒了這個老人,晚間又給老人找來了被褥等安身的東西,并在以后的一個月里,他每天都在堅持著幫助這個萍水相逢的老人。
就這樣,后來他意外的得到這個無名老人真心回報,那就是教了他三年的祖傳武林秘技。最主要的有“游龍鐵甲”護身功和八卦游龍掌、游龍輕身法和一些暗器的具體使用。并留下了祖傳的百寶囊中,這其中有許多江湖人士常用的日常物品,有百煉精金爪一副、子午迷魂香十根、三支祖傳的七星鏢等。
他在每天的凌晨都偷偷的從家中溜出,跟著這個無名老人苦練不已。
在練武的同時,老人還對他進行武德的訓示以及一些江湖古老門派的暗語接頭,這讓小小的李為很是對他敬重不已。
他也曾再三的追問老人的姓名,但老人總是說已經違背了先祖的遺訓,若不是要知恩圖報,他決不能留下傳授李為祖傳的武林秘技。
三年后,這個高手竟然不辭而別,讓李為很是傷心不已了很久。
但他一直牢記師父日常所說的訓示,那就是每天勤練不已,才能練武終有所成。
高中畢業后,李為一直無所事事,在社會上結交了一些所謂的朋友,總是義字當頭,好抱打不平,由于他身手比較好,經常是一個人非常輕松的就“教訓”著幾個,當然下手也是非常知道輕重的了。
今年又征兵了,居委會又想到了這個剌頭青,最好能送走啊!經過層層嚴格的體檢和政審,李為終于殺出重圍,榜上有名,而且是特種兵當中的坦克兵。
坦克兵對身體的要求極其嚴格,好在李為的身體好,經常鍛煉,一身發達的肌肉,真是油光發亮,這么好的身板誰看了不喜歡呢。
在最后一道體檢時,在人武部樓上的大房間里,所有的入伍應征者都被要求脫了個精光。
說是要檢查有沒有紋身之類的,那檢查的是叫一個仔細啊!
部隊的軍官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看個夠,最后到底是檢查出了幾個在身體的隱蔽處紋身的家伙。
李為在心里暗暗把這些家伙罵了個半死,不說實話,連累自己都被別人看了一個底兒掉。
這個小城還是第一次招坦克兵,在部隊軍官到家里走訪時,他們家的房前屋后圍滿了人。
李為的全家都無比的感到幸福,據說這次坦克兵共招了35人,城里只有兩個人入選,剩余的人都是從農村選出來的。
李為所在的牌樓居委會劉主任,也感到特別的自豪,走起路來那個駝背也好像直了許多。
誰叫城里那么多的居委會里沒有出坦克兵人才呢。
在以后的大會小會上,說話也是嗡嗡直響,底氣也足了許多,惹得別人對他總是側目相看,總以為他補品吃的太多了。
帶兵的軍官告訴李為他們,他們這個這支部隊的駐地在城市里,外出特別方便。
李為他們聽在心里,暖在心頭。就這樣,他們坐汽車、乘輪渡、上火車、經過三天三夜的時間終于來到了一個小小的火車站臺,全體下了車,部隊來了一輛綠色的大敝蓬軍車來接他們。
一路上,新兵們看到遠處群山連綿,氣勢不凡。老鄉姜小劍悄悄的伸出頭去,看到山路的兩旁有不少的小型采石場,發出巨大的響聲。大的山石經過機器粉碎后,變成一塊塊雞蛋大小的石子,傾倒在路邊。
他小聲的對大家說道:“上當了,什么在市區里當兵啊!看樣子,這里的生活條件挺艱苦的”。又經過近2個小時山路的顛波,才終于來到了部隊駐地,部隊大門的兩旁早早的就站滿了歡迎的人群。
士兵們喜氣洋洋,敲鑼打鼓,在群山之間不停的回響著,不時驚起一群群飛鳥,打破了山谷這寧靜和諧。(江蘇省興化市城管局 邵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