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7評論第1章 推薦序1:期貨投資的術與道
——從《十年一夢》到《澄明之境》
收到青澤先生的新作《澄明之境》已有時日,答應為他的新書作序確非易事。倒不是這本書有多么晦澀艱深,青澤的文字我知道,他會盡可能寫得淺顯易懂,主要原因是我本人不做期貨交易,對用哲學思想闡釋期貨交易的理念,缺乏實戰交易的切身體會,所以理解不一定準確。
十多年前,青澤出版了他的成名之作《十年一夢》。此書一經問世就受到讀者和投資者的追捧,一版再版,十年來居然在大陸和臺灣出了十個版本。作為一個職業投資人,青澤《十年一夢》的影響力遠勝過他所做的交易本身,而且影響了中國整整一代證券期貨投資人,被譽為中國版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十年前我欣然為他的《十年一夢》作序“感性人的理性思考”。十年后的今天,青澤先生又出版了新作《澄明之境》,而且半年之內已然售罄兩萬冊,細心的好事者也已整理出了從《十年一夢》到《澄明之境》的語錄版,洋洋灑灑數百條。青澤十年磨一劍,相比《十年一夢》,《澄明之境》是更高層級的期貨投資哲學。再版時囑我作序,頗有些為難。胡亂吹捧一通,非我本意,但要深入剖析這部內涵豐富、充滿哲學反思的投資著作,很不容易,這也是我遲遲未能動筆的緣由。
青澤常把期貨投資比作登山爬坡的心路之旅。《十年一夢》是他歷經股市、期市十多年摸爬滾打的經驗總結,其中有許多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證券期貨市場成長發展的歷程。他從成功的投資經歷和慘痛的失敗教訓中摸索出符合自身規律的交易模式,并把這個交易心得總結出來與廣大投資者分享,實屬難得。《十年一夢》是他三十多歲時的作品,書中彰顯了他那個時候灑脫張揚的個性,不免略顯青澀,盡管這本書早已蜚聲海內外。如果說《十年一夢》是青澤在攀登投資高峰過程中山中小憩的心得體會,難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那么,《澄明之境》就是知天命之年的青澤登頂之后博大深沉的胸襟抒懷,可謂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妒暌粔簟纷鳛橐粋€操盤手的自白,主要探索的是投資之術,而《澄明之境》則是用哲學智慧來構建一套完整的投資理論和交易體系,主要探索的是投資之道。在我看來,前者可以作為投資者大學本科階段的期貨實戰教科書,后者則是進階時的研究生階段的實戰教材。
哲學專業出身的青澤以康德先驗哲學思想貫穿于《澄明之境》??档抡軐W在世界哲學史上是一座豐碑,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他的三大哲學批判因為晦澀的文字和高度抽象的思辨概念讓許多哲學專業人士都望而卻步。但繞過康德只有壞哲學,超越康德才有好哲學。深受康德“人為自然立法”思想影響的青澤顛覆了此前的投資理念,試圖通過“人為市場立法”、“人為自我立法”來構建自身投資哲學和交易體系。
投資市場上原本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所以就必須放棄尋找“投資圣杯”的努力。學會放棄是需要勇氣和膽略的,而且是痛苦的,因為此前習以為常的投資理念已經深刻影響了他的投資方式。試想初入市場的投資者誰不是躊躇滿志,春風得意,甚至于夢想一夜暴富。然而市場是殘酷的,經驗教訓是花錢砸出來的?!耙暯寝D換的有效性取決于轉換程度的徹底性”,“擁有信仰,也就意味著你放棄選擇的權利和自由”,交易必須懂得舍得之道。所謂“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先舍后得,不舍不得;要不然就是舍不得。當人們還在苦苦尋求混沌的不確定性的所謂市場運行規律的時候,青澤已經拋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以康德先驗哲學思想為指導,創立了“人為市場立法”的投資哲學——投資的理論、模型、假設決定市場觀察和交易。他所做的交易是感性的、具體的、鮮活的,而他從中悟出的道卻是理性的、深刻的、思辨的。
我的一個專做期貨投資的學生告訴我:期貨市場相對于股票市場而言,雖然殘酷但更為公平。期貨是個小眾市場,期貨投資需要大境界、大格局、大智慧,青澤的《澄明之境》正是這種智慧的結晶。我常在想,期貨投資者需要有四個境界:
第一層——想別人想到的,做別人做到的。
第二層——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第三層——想別人沒做到的,做別人沒想到的。
第四層——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別人不敢做的。
處在第一層次的往往是初學者,處在第二層次的就已經是高人了,到達第三層次的就是高人中的高人了,第四個層次就是強人了。許多投資者深陷期貨市場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心靈也常常受到煎熬和折磨。跳出期貨看期貨,跳出期貨做期貨,場內期貨功夫在場外,你就開始向第二層次、第三層次邁進了。所謂大師,就是自覺創造自身的人。我不敢說青澤已經是到達第四境界的強人,但我可以說他的《澄明之境》已經從自然王國逐步走向了自由王國,因為他不僅有了屬于自己的投資哲學體系和收心、守心、修心的心理抗壓素質,更重要的是他心中還有投資信仰。信仰是我們靈魂的拯救者,是投資智慧的堅實基礎。心中有了信仰,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處驚不變。投資是一門科學,但科學不能完美地解讀市場運動,我們既需要風險管理手段來控制風險,又要用信仰的力量支持我們的行動。投資信仰既是我們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風云詭譎的市場里戰勝恐懼和貪婪的巨大的內在力量,又是讓我們對投資成敗有一顆平常心,面對投資過程中的起起落落心平氣和走得更遠的依靠。
康德是偉大的,康德哲學是深奧的,試圖通過康德哲學思想構建一套新的投資哲學體系,前人沒有做過。讀懂《澄明之境》是否先要讀懂康德倒也未必,事實上即使哲學專業人士讀懂康德的也是鳳毛麟角,青澤是否真正讀懂了康德我也不敢肯定。倒是這本《澄明之境》采用釋疑解惑的對話問答形式,文字鮮活靈動,很多金句都可以摘錄出來反復誦讀。這本書可以讀,可以學,可以做,但照本宣科有違作者的初衷。青澤通過這個方式告訴大家,要想真正成為期貨市場的強者,就必須建立符合自身特點投資哲學、投資理念和投資體系。我跟青澤開玩笑說:“《澄明之境》可以作為研究生的期貨實戰教材,但這門課必須你自己來講,別人也無法用這本教材授課,因為《澄明之境》就是屬于青澤的?!?
從《十年一夢》到《澄明之境》,青澤在投資實踐的登山過程中實現了探索投資之術到投資之道的轉換。我建議讀者先讀《十年一夢》,再讀《澄明之境》,這樣才能看清青澤投資思想的發展演變過程,《澄明之境》是他的登頂之作,但并非是他的封山之作。我相信有一天青澤封山之后,江湖上還會流傳著《十年一夢》和《澄明之境》以及他的傳奇故事。我希望青澤在下山之后再寫一本書,以完成他的期貨投資哲學三部曲,那時候的青澤應該是更客觀、更深刻、更睿智。我和讀者們都期待著。
著名經濟學家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胡俞越
2017年7月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