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社會性動物:第12版
最新章節: 英文主題索引[1]
社會影響無處不在。我們是如何受到影響的?為什么我們要接受信息,或者換句話說,信息對我們有什么好處?什么樣的社會動機使我們容易受到他人的想法、言論和行為的影響?哪些因素會增加或減少社會信息的有效性?哪些因素增加或減少了社會影響力的持久性?一個人是怎樣喜歡上另外一個人的?是否通過同樣的心理過程,我們選擇了普通麥片而不是即食麥片?一個人如何對某個民族、某種宗教或種族群體產生偏見?偏見與喜歡類似?還是恰恰相反,涉及一套完全不同的心理過程?許多人對會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感興趣。因為我們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其他人交流——受他人的影響;影響他人;高興、開心、悲傷、厭惡、沮喪,或者被激怒——我們的天性就是對人們為什么做他們所做的事情提出假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業余的社會心理學家。盡管大多數業余社會心理學家在與他人互動時會對這些假設進行檢驗,并達到他們自己的滿意程度,但這些偶然的“檢驗”缺乏細致的科學研究所具有的嚴謹性和公正性。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譯者:邢占軍 黃立清
上架時間:2020-07-31 12:17:05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