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思考才能贏:人生不加框
最新章節
- 第21章 人生不加第六框:從思想中獲取力量(3)
- 第20章 人生不加第六框:從思想中獲取力量(2)
- 第19章 人生不加第六框:從思想中獲取力量(1)
- 第18章 人生不加第五框:做個生活的智者(4)
- 第17章 人生不加第五框:做個生活的智者(3)
- 第16章 人生不加第五框:做個生活的智者(2)
第1章 前言
唐代有一個和尚,叫惟信禪師。一天他對眾徒弟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說了這番話,禪師問眾徒弟:“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眾徒弟皆默然……禪師的話其實一語道破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過程。我們每一個人降臨這世間,從此就注定踏上了人間的漫漫道路。當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帶著孩子氣的眼光來關注和審視我們的世界,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萬物總是那么的美好和充滿了奇跡,我們的人生就好像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可以確定的,是可以確信的,我們所見到的一切讓我們充滿對未來的希望和渴求。但是當我們一天天長大的時候,當我們以少年的情懷去看待我們周圍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時候,當我們盡情地揮灑青春時光的時候,當我們做著很多自以為是的事情的時候,當我們的欲望越來越多的時候,當我們給自己加了許多人生本來不需要的條條框框的時候,世界在我們的眼中不再是從前的世界,它是虛偽的、光怪陸離的,我們常常形容人世的一句話就是人世險惡、活著真不容易,此時便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了”。然而當我們在歷經了滄桑之后,回過頭來再細細思量和反思我們的人生軌跡的時刻,卻驀然發現:在我們的人生軌跡上改變的是我們自己,世界還是那般的世界,此時便是那“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地了。然而,在此階段人生往往已經過去了大半,我們中很多的人都只能留下一聲深深的嘆息。是啊,純真的人生其實很簡單。在紛繁蕪雜的塵世中,我們為什么不給自己一個停下來思考的機會,打破那些在俗世中我們強加給自己的條條框框,還給自己一個真實、幸福而成功的人生呢?做到這一切并不難,只要我們在年輕的時候給自己確立一些基本的處世原則,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中常常換一個思考的角度,改變一下行為的方式。本書的作者也曾經年少輕狂,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經歷了許多的坎坷和挫折,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能夠從坎坷和挫折中看到希望,從人生的困窘中覺悟,并且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寫下來。作者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所受的束縛來自外在環境,也源于內在思考模式。當生活落入慣性的軌道,我們不自覺地開始發懶,連帶也失去變化的趣味,此時我們遂需要試著打破各種框架,讓人生重新舒展呼吸。讓作者流暢而優美的文筆帶領你嘗試著打開觀念的重重枷鎖,撥開思想的層層迷霧吧!這將使你看清人事物的真相,領悟真理,開大智慧、得大喜悅,不要只盯著框框中一成不變的舊畫,框架之外,仍存在生活的真理與智慧的無限可能……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