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第一世
殷胥國劃分九州,其中沂州臨海信奉水神,每年祭水神這天,沂州內(nèi)百姓們的家中皆不食魚蝦扇貝一類海味,并會將家中的活魚活蝦拿去放生,百姓們還會集體去水神廟里上香,到了晚上還有向水神請愿的燈會,這一天,整個沂州都很熱鬧。
馬車路經(jīng)一段崎嶇不平之地,劇烈顛簸下,睡眼惺忪的蘇碾塵,揉揉雙眼努力開啟一條縫隙,直至意識逐清醒方才抬起眼皮,露出一雙清澈如泉的明亮眼眸。
“小姐,你醒啦?”
“駱靈,我們還有多久到?”
“繞過前面的小柭山,約莫再行半柱香的時間便可到達(dá)。小姐若仍感困倦,不妨再小憩片刻。”駱靈細(xì)心地回應(yīng)道。
“不睡了,知會阿福再快點(diǎn),等會取了精卷,還得趕去千言閣。”話音剛落便瞧見駱靈打開車門探出身去,沖阿福喊了句:“阿福,再快點(diǎn),再快點(diǎn)。”
“得嘞,小姐坐穩(wěn)了。”駱靈坐回車內(nèi)之際便聽到了阿福高揚(yáng)的駕呵聲。
“小姐,咱們真的要去千言閣嗎?今天晚上老爺在府上擺宴,萬不能耽誤了送經(jīng)卷的時辰。”
“等到了神廟,拿到經(jīng)卷就讓阿福先帶回府上,我們另乘馬車去千言閣。”
依照俗禮慣例,今夜府上會設(shè)家宴,此外,身為家中長女的蘇碾塵,要親自去神廟請福,將圣僧贈予的手抄福經(jīng)請回府上。
可恰巧今日也是千言閣重新開張的日子,而作為千言閣背后真正的東家,縱使只能輕紗遮面,她也定是要去親眼見證千言閣重生的場面。
沂州域廣,分有四城:東煦城、西墨城、南康城、北平城。在煦城之地,蘇碾塵之名無人不曉,她不僅是蘇氏長女,更是其父蘇歇梧手中的掌上明珠。
蘇家往上數(shù)三代都是以茶鹽生意為營生,茶商鹽商行遍布全城,是煦城名副其實(shí)的商賈大戶。
煦城蘇氏,家主蘇歇梧為人誠信純良,更是個樂善好施之人。
當(dāng)年他的長女蘇碾塵出世后,有一年的光景,蘇歇梧每月都在捐助糧食給貧困的百姓人家。也正是由此,煦城之內(nèi),無人提起蘇家老爺不對他豎起大拇指的。
蘇老爺膝下育有兩女一子,大女兒蘇碾塵,是他與正房大夫閩氏所生,另一位二小姐名為蘇朝暖,和小少爺蘇橋昱,是二夫人樓氏所生。
蘇老爺與大夫人感情深厚,本無再娶二夫人的意思,奈何大夫人體虛,加之生碾塵時又傷了身體,再難懷胎。
一想到日后龐大家業(yè)后繼無子,蘇家老太太便是整日捶胸頓足,時時將蘇老爺叫到面前,聲情并茂的講述祖輩創(chuàng)下家業(yè)的艱辛,和代代相傳下去的使命。最終是迫他又娶了這位二夫人樓氏,誕下一雙兒女。
但蘇老爺向來偏愛碾塵,偏愛程度可以說是蘇老爺親力親為一手教導(dǎo)長大的。
七歲時,蘇老爺親自為她挑選夫子,開始教她讀書、寫字、作畫。
十歲時,蘇老爺更是親自教會了她騎馬,從圍場將她帶上草原,看著她騎術(shù)日見精進(jìn),心中為之自豪。
十二歲時,巡查自家商鋪生意時蘇老爺也開始帶著她,去商會議事時也叫她跟著,盡管其他長輩都說女兒家不適于此,但蘇老爺卻是底氣十足的說,他蘇歇梧的女兒,何懼他人眼色。
如此被父親寵愛著一路成長起來的蘇碾塵,身上竟沒有養(yǎng)出半分嬌縱之氣,旁人眼中的她,性子沉穩(wěn)內(nèi)斂,不僅通曉琴棋書畫,更擅經(jīng)商之道,可謂是天之驕女。
“小姐,到神廟了。”駱靈待馬車停穩(wěn)后,方才打開車門扶碾塵下了車。
“阿福,你去再叫輛馬車來。”
“是,小姐”
每逢節(jié)慶之日亦或是每月初一十五,城里城外各個廟里,皆是魚貫而入的百姓,求姻緣,求仕途功名,求子,求平安長壽。
用心去看,這神廟之內(nèi)香客眾多,盡然是數(shù)不清的夙愿。
神廟大殿上,一排排瞑目跪拜叩首的人,每個人都面目虔誠的向高聳入頂?shù)乃裣衲仄砬笮闹兴浮?
蘇碾塵自然是同他們一樣敬重神明,但在她內(nèi)心里也依然堅信,所有的期盼與心愿,都應(yīng)該靠自己的努力取之,而不是將所有希冀寄托于神明。
淺瞑目,雙臂上舉,后收回,雙臂端于胸前,背挺直,輕垂頭,重跪墊,輕匍身,輕叩拜。
禮畢焚香而出,駱靈緊跟其后,嬉笑道:“小姐可有求姻緣?”蘇碾塵笑斥其癡,但眉眼間盡顯寵溺。
“你呀!滿腦子都是這些兒女情長之事。”蘇碾塵笑著打趣道,“既然如此,不如早些為你尋一門好親事如何?”
“不嫁,不嫁,小姐,駱靈才不嫁,駱靈要一直跟著小姐的。”駱靈一聽碾塵要將她嫁了話,確是有些急了。
“傻丫頭,我逗你的,行了,得趕緊去將經(jīng)卷取了。”
圣僧長年居住在神廟里一處名為聽竹的小院,距離方才的供奉殿還有段距離。
小院所處位置較為僻靜,曲折的小路兩旁盡是高嵩的玉竹,一路上時不時的還能聽到翠鳥的鳴叫聲。
未至院前,已然見一位小僧侍靜候于院門前,待碾塵緩緩步近,方輕移步上前施禮。
“師父于前兩日下山遠(yuǎn)游,臨行前囑咐小僧,將此經(jīng)卷交予女施主。”
碾塵接過小僧侍手里的經(jīng)卷:“多謝,圣僧可有說歸期何時?”
小僧侍微微搖頭:“小僧不知,師父未說明,還有這個福錦,也是師父囑托小僧贈予施主的。”只見小僧侍從袖口里掏出一個墜著流蘇的精致錦囊。
“多謝。”碾塵恭敬行禮,雙手接過錦囊。
與小僧侍話別后,碾塵同駱靈就此原路返回直至出了神廟。
剛踏出廟門時她們就瞧見了阿福,還有多出來的一輛馬車。
“阿福,速速將經(jīng)卷送回府去,定要親手交與大夫人,若是大夫人問起我,你就說我去布坊挑選裁新衣的布料了。”
“是,小姐。”
眼見著阿福駕著馬車走遠(yuǎn)了,碾塵方才同駱靈一起上了另一輛馬車。
去往千言閣的路上,蘇碾塵不禁思慮萬千,其中包含想念,回憶,還有如同噩夢般揮之不去那個夜晚。
那是個紅色的夜晚,火光沖天,一座建造精絕的二層小樓被大火焚燒的支離破碎,到處都能聽到嘶吼聲,呼救聲,而自那天之后,在往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每每想起那夜,她都會忍不住的渾身發(fā)顫,莫名的心口發(fā)疼,甚至疼到昏厥。
千言閣前身為名雀樓,曾是名冠全城的聽書樓,雖坐落在東煦城,但其東家是南康城的周氏大公子周銀闕。
說起南康城周氏,就必然會想起瀾庭莊,鼎盛時期的瀾庭莊可謂是風(fēng)光無兩。
城跨著城,街頭巷尾,素有美名。
瀾庭莊但凡是有所出,必然是件件精美,不管是打造的珠寶手飾還是刺繡制品,亦或是綾羅綢緞,皆是做工精湛精美絕倫。更甚之是瀾庭莊后來被指定為皇宮貴族制作華服,可謂是所出工藝冠絕昱州,在十一州尚能排上名號。
曾經(jīng)的瀾庭莊一度被視為南康城的驕傲,而如今卻再無人提起甚至是避之而不及。
周銀闕,南康城周氏瀾庭莊,周龐瀾的長子,亦是周家祖業(yè)第十三代代繼人,只是還未等到繼業(yè)大典,他便消失在那場大火里,且是因為這場大火而引發(fā)一系列事件,直至后來周家出事,周氏一族徹底覆滅。
當(dāng)時周老爺被朝廷查處,借絲綢交易與宮中叛臣相互勾結(jié),與敵國互通朝內(nèi)消息,最終冠以投敵叛國之罪,全族問斬的問斬,流放的流放。
周大老爺一家除了此前燒死在名雀樓的周銀闕外,其余斬殺9人,包括周老爺和其母太夫人廖氏,大夫人溫氏,二夫人楊氏,三夫人岳氏,二公子周令蘇,三公子周薄贏,四公子周木深,五小姐周玥玥。
周氏二老爺也就是周龐瀾的二弟,一家十口全部斬殺,還有周氏三老爺,一家十三口全部斬殺。其余家仆侍從,男子或發(fā)配充軍,或發(fā)配至江河地帶修筑堤壩,女子送至樂妓司。
“小姐,前面就到了,小姐你看好熱鬧啊!還請了鑼鼓隊,還有舞龍舞獅隊來表演!”駱靈掀開車窗簾子向外望去,一臉雀躍。
這時車夫也停了馬車,打開車門問:“小姐,前面人太多,馬車過不去,要不咱從這下車吧!”
“不能在這下,馬車?yán)@道去千言閣后門,我們在后門下。”說話時蘇碾塵已將紗笠戴在了頭上。
“得嘞,小姐坐穩(wěn)了,我這就掉頭去后門。”
“駱靈,你也將紗笠?guī)稀!?
“是,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