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始亂
漢,兗州,濮陽。
四月的太陽并不熱,清風拂過臉龐,頗為愜意。
然而,站在濮陽高大的城墻上的這一群人,卻半點沒有享受這暖陽和清風的心思。
只因為這濮陽城下,護城河不遠處,無數頭或者手臂上包裹著黃巾的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安營扎寨。
不時有騎著戰馬的將領,帶著一群小卒,來到護城河邊,或是破口大罵,甚至直接脫下褲子,在那里撒尿。
而城墻上,不少士卒拉緊了弓弦,卻不敢將箭矢射出去,只是不時的望著站在城樓上的那一群人。
為首一人,年月五十,臉色紅潤,卻難掩半頭的白發,漂亮整齊的長須,卻掩蓋不了他臉上的驚恐。
此人便是濮陽縣令,周策,字守德。
明明四月的陽光并不強烈,然而他卻滿頭大汗,身體微微顫抖,只見他轉過頭,對著身邊一位年紀跟他差不多的人拱手問道:“段兄,太平道亂賊來勢洶洶,人多勢眾,我等該如何應對?”
按理來說,周策乃是濮陽縣令,乃濮陽之長,但卻對這位段兄極為謙卑,為何?
只因此人并不簡單,其乃是濮陽人氏,姓段名朗,字明烈,段氏乃是濮陽首屈一指的大族,或者說,是整個兗州最大的世家。
說是世家,卻非傳統的那種歷經幾代,代代公卿的世家,段氏不過崛起十幾年,也是最近幾年才變得如此,無他,段朗乃是當今皇帝最寵幸的宦官之一,段珪之兄長。
說起段珪,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十常侍之名,但凡對三國了解一點的都知道,而段珪,便是十常侍之一,雖無張讓有名,但能與其并列,可知其備受皇帝恩寵。
而段氏,便是借著段珪之名,大肆發展,膨脹,乃至于兗州上下,莫不看其眼色行事。
段朗聽到周策的詢問,撫須說道:“縣君不必驚慌,濮陽城高墻厚,太平亂賊雖人多勢眾,但不過是些黔首蟻民,又怎能攻入城內?
只需堅守一段時日,待得天軍一到,必將之化為灰灰!”
周策聞言,稍稍放心,拿出絹布擦了汗,說道:“段兄說的正是,只是賊軍圍城,不日必定攻城,不知以何人為將,抵擋賊軍?”
段朗聞言,眉頭一皺,不滿的看了周策一眼,正想開口,他身后一人卻說道:“阿翁,孩兒愿意為將,擊敗賊軍!”
眾人放眼過去,好一位英武的將軍,一身黑色鎧甲,身披赤紅披風,頭帶鳳翅盔,腰懸佩劍,身長七尺有余,劍眉星目,蓄有短須,正是段朗之子,段家少主段榮,字志遠。
段朗聞言,面帶欣慰,看著眾人贊賞驚嘆的目光,說道:“好,吾兒有此大志,不往為父一番教導,縣君,不如就將濮陽守軍交給吾兒,抵擋賊軍,如何?”
雖是詢問,卻帶著肯定的語氣。
周策說道:“如此正好,段少主英武膽烈,未來定然不可限量,區區賊軍,何足掛齒!”
而后,周策對著左側下首的一位青年說道:“田縣尉,你帶著濮陽守軍,聽從田少主的吩咐,抵擋賊軍,不可怠慢!”
田縣尉亦相貌堂堂,名恒,字燁升。然而比之段榮,卻差了一籌,其乃是濮陽縣田氏之少主,田家家主重病,如今他已經是田氏家主。
不過田氏比之段氏,差之太遠,田氏乃商賈之家,其家財不可量計,但朝中無有靠山,為了避免被其他世家吞并,不得不每年向段氏,縣令等送出大筆錢糧,以祈求平安。
到了田恒當家之時,便送給縣君周策一大筆錢糧,買了個縣尉的官職。
此時聽到縣君的吩咐,躬身拜道:“喏!”
周策和段朗滿意的點了點頭,田恒作為濮陽縣尉,掌控著濮陽縣守軍和求盜,求盜即是衙役,捕快一類。
而且其麾下集結了一群游俠,時常呼嘯濮陽一帶,乃是抵抗賊軍的主力,若是他不愿意配合,難免有些掣肘。
段朗撫須說道:“吾兒,可有破敵良策?”
段榮上前幾步,指著選出的叛軍說道:“阿翁,縣君且看,太平亂賊雖然人多勢眾,然而如阿翁所言,不過是些黔首蟻民,不足為懼。
唯有那賊首,乃是太平道亂軍首領張角的弟子卜己,其麾下有數千精銳,才是我等真正的對手。
本來,賊軍初到,我軍應該趁其立足未穩,主動出擊,只要斬殺卜己,便可擊破亂賊。
可惜,賊軍來得太快,我軍又過于疏備,以至于賊軍裹挾流民,人多勢眾,且已經有了準備。
而我軍則大多沒有經歷戰陣,皆敵軍人多,必定心有惶惶,若是就此出擊,恐為敵軍所破。
故而依吾之見,我們應該先守住城墻幾日,整頓軍備,只要城池不破,賊軍必然士氣低落,反之我軍自然士氣高漲,到時,便是我軍出城,大破敵軍,建功立業之時!”
眾人聞言,皆點頭,段朗更是哈哈大笑道:“好!既然如此,為父便放心了,那么賊軍之事,就交給吾兒了。
周兄,不如與某同回府中,待得大破賊軍之時,再為吾兒設宴請功如何?”
周策也笑道:“段兄說言甚是,如今太平亂賊霍亂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若是段少主能擊敗賊軍,必定能名揚天下,封候拜將。”
段朗笑道:“哈哈,借周兄吉言,請!”
周策連忙說道:“段兄,請!”
兩人挽著手,互相說笑的走下城墻,恍如已經擊敗賊軍。
待得段朗與周策離開,城樓上只有寥寥數人,段榮對著田恒說道:“田兄,不知道濮陽守軍有多少人,可否守住城墻幾日?”
田恒說道:“段兄,濮陽有守軍三千人,多為老弱,田某上任后,雖剔除了大部分,但能戰者不過兩千人。
加上某麾下千余門客,仍然只有三千余人能戰。
不過,田某已經向縣君稟報,號召城內世家豪強,招募他們的門客以及百姓,如今守軍有萬余人馬。
但這些人,尚未經過訓練,一戰下來,折損恐怕不小,至于出城攻擊賊軍,恐怕……力有未逮!”
段榮聞言,皺眉說道:“濮陽有十萬人口,加上這段時間逃難進來的人口,以及各家藏匿的門客,不下二十萬人,為何只招募了不足七千人?”
田恒嘆道:“段兄,自太平道作亂以來,攻城破郡,未嘗一敗,短短數月,遍及九州,城內人心惶惶,欲逃離者不計其數。
若非賊軍圍城太快,此時濮陽內的世家豪強恐怕逃走大半,他們都對守住濮陽縣沒有信心,又怎會將門客仆人交給田某,以抵抗賊軍?
或許他們正在想辦法聯系亂賊,或者準備逃走吧!
至于百姓,欲投軍者倒是不少,可是……”
說到這里,田恒面露難色,吞吞吐吐。
段榮追問道:“可是什么,田兄快說,如今你我可是并肩作戰,有何不能說的?”
田恒咬牙說道:“不瞞段兄,縣衙中根本沒有錢糧來招募守軍,如今城內的守軍,乃是田某自掏腰包,從家中拿出錢糧補貼,方能招募到這萬余人馬,再多一點,田某就算是傾家蕩產,也無能為力啊!”
段榮聞言一愣,拍著田恒的肩膀說道:“田兄高義,不過,抵擋賊軍之事,又怎能全部讓田兄出錢出力?
田兄放心,我段氏在在這濮陽縣頗有聲望,只要某說一聲,要錢有錢,要糧有糧,田兄盡管招募鄉勇。
既然缺少訓練,那變靠數量來抵擋敵軍,幾天過后,剩下來的,都是精銳了。”
話很簡單,可是,一股血淋淋的氣息撲面而來。
剩下來的就是精銳,那么,死去的呢?沒人在意!
隨后,田恒與段榮又商議了許久,直到下午,太陽落下最后一絲光芒,才各自返回府中。
田府,坐落在城西南,占地極大。
濮陽地處兗州西邊,再西邊便是司隸,也就是洛陽所在。故而濮陽世家豪強都喜歡把府邸建立在西邊,包括府衙,亦坐北偏西。
田氏乃是濮陽首屈一指的大富人家,若非段氏崛起,不得不向段氏繳納大量錢糧,田氏可以算得上濮陽首富。
田恒一行走進府邸,自有下人將馬匹牽走照料,解下戰甲,洗了一把臉,下人已經準備好了酒菜。
田恒坐在主位上,滿飲了一樽,才對右首的人說道:“伯文,太平道果如你所言,起兵作亂,來勢洶洶,我們真的能擋住亂軍,建功立業,封候拜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