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10-23 16:26:55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12.3.2 輪胎的使用
- 12.3.1 輪胎的損壞
- 12.3 汽車輪胎的合理使用
- 12.2.3 載重汽車輪胎標準和規格
- 12.2.2 轎車輪胎標準和規格
- 12.2.1 基本術語
- 12.2 我國汽車輪胎的標準和規格
- 12.1 汽車輪胎的類型和結構特點
- 第12章 輪胎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11.3.3 汽車空調制冷劑的使用
- 11.3.2 汽車空調制冷劑的種類和特點
- 11.3.1 汽車空調制冷劑的使用性能
- 11.3 汽車空調制冷劑
- 11.2.3 汽車減振器油的選用
- 11.2.2 汽車減振器油的分類和規格
- 11.2.1 汽車減振器油的使用性能
- 11.2 汽車減振器油
- 11.1.2 風窗玻璃洗滌液的標準
- 11.1.1 風窗玻璃洗滌液的使用性能
- 11.1 汽車風窗玻璃洗滌液
- 第11章 汽車用其他工作液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10.4.2 冷卻液使用注意事項
- 10.4.1 冷卻液的選擇
- 10.4 冷卻液的選用
- 10.3.2 國內發動機冷卻液的標準和規格
- 10.3.1 國外發動機冷卻液的標準和規格
- 10.3 冷卻液的標準和規格
- 10.2 冷卻液的分類和特點
- 10.1 冷卻液的使用性能
- 第10章 汽車發動機冷卻液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9.4.3 制動液使用注意事項
- 9.4.2 制動液的更換
- 9.4.1 制動液的選擇
- 9.4 制動液的選用和更換
- 9.3 制動液的分類和特點
- 9.2.2 國內汽車制動液的標準和規格
- 9.2.1 國外汽車制動液的標準和規格
- 9.2 制動液的標準和規格
- 9.1 汽車制動液的使用性能和評定指標
- 第9章 汽車制動液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8.3.4 液力傳動油使用注意事項
- 8.3.3 液力傳動油的更換
- 8.3.2 液力傳動油的檢查
- 8.3.1 液力傳動油的選擇
- 8.3 汽車液力傳動油的選用和更換
- 8.2.2 國內液力傳動油的分類和規格
- 8.2.1 國外液力傳動油的分類和規格
- 8.2 汽車液力傳動油的分類和規格
- 8.1 汽車液力傳動油的作用和使用特性
- 第8章 汽車液力傳動油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7.6.4 潤滑脂的使用注意事項
- 7.6.3 潤滑脂的加注
- 7.6.2 潤滑脂的更換
- 7.6.1 潤滑脂的選擇原則
- 7.6 潤滑脂的選用
- 7.5.9 工業凡士林
- 7.5.8 極壓復合鋰基潤滑脂
- 7.5.7 汽車通用鋰基潤滑脂
- 7.5.6 通用鋰基潤滑脂
- 7.5.5 鈣鈉基潤滑脂
- 7.5.4 鈉基潤滑脂
- 7.5.3 石墨鈣基潤滑脂
- 7.5.2 復合鈣基潤滑脂
- 7.5.1 鈣基潤滑脂
- 7.5 汽車潤滑脂的規格及應用
- 7.4.2 GB 7631.8—1990標準規定
- 7.4.1 GB 7631.8—1990標準適用范圍
- 7.4 潤滑脂的分類標準
- 7.3 潤滑脂使用性能的評定
- 7.2 潤滑脂的使用性能
- 7.1.2 潤滑脂的特點
- 7.1.1 潤滑脂的組成
- 7.1 潤滑脂的組成和特點
- 第7章 汽車潤滑脂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6.5.3 車輛齒輪油的使用注意事項
- 6.5.2 車輛齒輪油的更換
- 6.5.1 車輛齒輪油的選用
- 6.5 車輛齒輪油的選用和更換
- 6.4.3 重負荷車輛齒輪油(GL—5)
- 6.4.2 中負荷車輛齒輪油(GL—4)
- 6.4.1 普通車輛齒輪油(GL—3)
- 6.4 我國車輛齒輪油的規格
- 6.3.2 國內車輛齒輪油的分類
- 6.3.1 國外車輛齒輪油的分類
- 6.3 車輛齒輪油的分類
- 6.2.4 防銹性的評定
- 6.2.3 熱氧化安定性的評定
- 6.2.2 低溫操作性的評定
- 6.2.1 極壓抗磨性的評定
- 6.2 車輛齒輪油使用性能的評定
- 6.1 車輛齒輪油的使用性能
- 第6章 車輛齒輪油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5.7 發動機潤滑油使用注意事項
- 5.6.2 發動機潤滑油的更換
- 5.6.1 發動機潤滑油的檢查
- 5.6 發動機潤滑油的檢查與更換
- 5.5.2 發動機潤滑油質量等級選用的一般原則
- 5.5.1 發動機潤滑油黏度等級選用的一般原則
- 5.5 發動機潤滑油的選用
- 5.4.3 汽油機/柴油機通用油的規格
- 5.4.2 柴油機潤滑油的規格
- 5.4.1 汽油機潤滑油的規格
- 5.4 我國發動機潤滑油的規格
- 5.3.2 我國發動機潤滑油的分類
- 5.3.1 國外發動機潤滑油的分類
- 5.3 發動機潤滑油的分類
- 5.2.2 評定試驗
- 5.2.1 評定指標
- 5.2 發動機潤滑油使用性能的評定
- 5.1.2 發動機潤滑油的使用性能
- 5.1.1 發動機潤滑油的作用
- 5.1 發動機潤滑油的作用和使用性能
- 第5章 發動機潤滑油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4.8 空氣
- 4.7 液化石油氣
- 4.6 天然氣
- 4.5 氫氣
- 4.4 乳化燃料
- 4.3 醇類燃料
- 4.2 電能
- 4.1.2 車用替代燃料應具備的條件
- 4.1.1 發展車用替代燃料的必然性
- 4.1 車用替代燃料概述
- 第4章 車用替代燃料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3.4.2 車用柴油使用注意事項
- 3.4.1 車用柴油的選擇原則
- 3.4 車用柴油的選用
- 3.3 我國車用柴油的標準和規格
- 3.2.6 清潔性的評定指標
- 3.2.5 腐蝕性的評定指標
- 3.2.4 安定性的評定指標
- 3.2.3 霧化和蒸發性的評定指標
- 3.2.2 低溫流動性的評定指標
- 3.2.1 燃燒性的評定指標
- 3.2 柴油使用性能的評定指標
- 3.1 柴油的使用性能
- 第3章 車用柴油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2.5 清潔汽油
- 2.4.2 車用汽油使用注意事項
- 2.4.1 車用汽油的選擇原則
- 2.4 車用汽油的選用
- 2.3.2 GB 18351—2015《車用乙醇汽油(E10)》標準
- 2.3.1 GB 17930—2013《車用汽油》標準
- 2.3 我國車用汽油的標準和規格
- 2.2.5 汽油清潔性的評定指標
- 2.2.4 汽油耐腐蝕性的評定指標
- 2.2.3 汽油化學安定性的評定指標
- 2.2.2 汽油抗爆性的評定指標
- 2.2.1 汽油蒸發性的評定指標
- 2.2 汽油使用性能的評定指標
- 2.1 汽油的使用性能
- 第2章 車用汽油
- 思考與練習
- 本章小結
- 1.2.2 石油產品的提煉方法
- 1.2.1 煉油廠的類型
- 1.2 石油產品提煉的方法
- 1.1.3 烴類在石油餾分中的分布規律
- 1.1.2 非烴類組成
- 1.1.1 烴類組成
- 1.1 石油的組成
- 第1章 石油
- 第一版前言
- 第二版前言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第二版前言
- 第一版前言
- 第1章 石油
- 1.1 石油的組成
- 1.1.1 烴類組成
- 1.1.2 非烴類組成
- 1.1.3 烴類在石油餾分中的分布規律
- 1.2 石油產品提煉的方法
- 1.2.1 煉油廠的類型
- 1.2.2 石油產品的提煉方法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2章 車用汽油
- 2.1 汽油的使用性能
- 2.2 汽油使用性能的評定指標
- 2.2.1 汽油蒸發性的評定指標
- 2.2.2 汽油抗爆性的評定指標
- 2.2.3 汽油化學安定性的評定指標
- 2.2.4 汽油耐腐蝕性的評定指標
- 2.2.5 汽油清潔性的評定指標
- 2.3 我國車用汽油的標準和規格
- 2.3.1 GB 17930—2013《車用汽油》標準
- 2.3.2 GB 18351—2015《車用乙醇汽油(E10)》標準
- 2.4 車用汽油的選用
- 2.4.1 車用汽油的選擇原則
- 2.4.2 車用汽油使用注意事項
- 2.5 清潔汽油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3章 車用柴油
- 3.1 柴油的使用性能
- 3.2 柴油使用性能的評定指標
- 3.2.1 燃燒性的評定指標
- 3.2.2 低溫流動性的評定指標
- 3.2.3 霧化和蒸發性的評定指標
- 3.2.4 安定性的評定指標
- 3.2.5 腐蝕性的評定指標
- 3.2.6 清潔性的評定指標
- 3.3 我國車用柴油的標準和規格
- 3.4 車用柴油的選用
- 3.4.1 車用柴油的選擇原則
- 3.4.2 車用柴油使用注意事項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4章 車用替代燃料
- 4.1 車用替代燃料概述
- 4.1.1 發展車用替代燃料的必然性
- 4.1.2 車用替代燃料應具備的條件
- 4.2 電能
- 4.3 醇類燃料
- 4.4 乳化燃料
- 4.5 氫氣
- 4.6 天然氣
- 4.7 液化石油氣
- 4.8 空氣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5章 發動機潤滑油
- 5.1 發動機潤滑油的作用和使用性能
- 5.1.1 發動機潤滑油的作用
- 5.1.2 發動機潤滑油的使用性能
- 5.2 發動機潤滑油使用性能的評定
- 5.2.1 評定指標
- 5.2.2 評定試驗
- 5.3 發動機潤滑油的分類
- 5.3.1 國外發動機潤滑油的分類
- 5.3.2 我國發動機潤滑油的分類
- 5.4 我國發動機潤滑油的規格
- 5.4.1 汽油機潤滑油的規格
- 5.4.2 柴油機潤滑油的規格
- 5.4.3 汽油機/柴油機通用油的規格
- 5.5 發動機潤滑油的選用
- 5.5.1 發動機潤滑油黏度等級選用的一般原則
- 5.5.2 發動機潤滑油質量等級選用的一般原則
- 5.6 發動機潤滑油的檢查與更換
- 5.6.1 發動機潤滑油的檢查
- 5.6.2 發動機潤滑油的更換
- 5.7 發動機潤滑油使用注意事項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6章 車輛齒輪油
- 6.1 車輛齒輪油的使用性能
- 6.2 車輛齒輪油使用性能的評定
- 6.2.1 極壓抗磨性的評定
- 6.2.2 低溫操作性的評定
- 6.2.3 熱氧化安定性的評定
- 6.2.4 防銹性的評定
- 6.3 車輛齒輪油的分類
- 6.3.1 國外車輛齒輪油的分類
- 6.3.2 國內車輛齒輪油的分類
- 6.4 我國車輛齒輪油的規格
- 6.4.1 普通車輛齒輪油(GL—3)
- 6.4.2 中負荷車輛齒輪油(GL—4)
- 6.4.3 重負荷車輛齒輪油(GL—5)
- 6.5 車輛齒輪油的選用和更換
- 6.5.1 車輛齒輪油的選用
- 6.5.2 車輛齒輪油的更換
- 6.5.3 車輛齒輪油的使用注意事項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7章 汽車潤滑脂
- 7.1 潤滑脂的組成和特點
- 7.1.1 潤滑脂的組成
- 7.1.2 潤滑脂的特點
- 7.2 潤滑脂的使用性能
- 7.3 潤滑脂使用性能的評定
- 7.4 潤滑脂的分類標準
- 7.4.1 GB 7631.8—1990標準適用范圍
- 7.4.2 GB 7631.8—1990標準規定
- 7.5 汽車潤滑脂的規格及應用
- 7.5.1 鈣基潤滑脂
- 7.5.2 復合鈣基潤滑脂
- 7.5.3 石墨鈣基潤滑脂
- 7.5.4 鈉基潤滑脂
- 7.5.5 鈣鈉基潤滑脂
- 7.5.6 通用鋰基潤滑脂
- 7.5.7 汽車通用鋰基潤滑脂
- 7.5.8 極壓復合鋰基潤滑脂
- 7.5.9 工業凡士林
- 7.6 潤滑脂的選用
- 7.6.1 潤滑脂的選擇原則
- 7.6.2 潤滑脂的更換
- 7.6.3 潤滑脂的加注
- 7.6.4 潤滑脂的使用注意事項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8章 汽車液力傳動油
- 8.1 汽車液力傳動油的作用和使用特性
- 8.2 汽車液力傳動油的分類和規格
- 8.2.1 國外液力傳動油的分類和規格
- 8.2.2 國內液力傳動油的分類和規格
- 8.3 汽車液力傳動油的選用和更換
- 8.3.1 液力傳動油的選擇
- 8.3.2 液力傳動油的檢查
- 8.3.3 液力傳動油的更換
- 8.3.4 液力傳動油使用注意事項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9章 汽車制動液
- 9.1 汽車制動液的使用性能和評定指標
- 9.2 制動液的標準和規格
- 9.2.1 國外汽車制動液的標準和規格
- 9.2.2 國內汽車制動液的標準和規格
- 9.3 制動液的分類和特點
- 9.4 制動液的選用和更換
- 9.4.1 制動液的選擇
- 9.4.2 制動液的更換
- 9.4.3 制動液使用注意事項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10章 汽車發動機冷卻液
- 10.1 冷卻液的使用性能
- 10.2 冷卻液的分類和特點
- 10.3 冷卻液的標準和規格
- 10.3.1 國外發動機冷卻液的標準和規格
- 10.3.2 國內發動機冷卻液的標準和規格
- 10.4 冷卻液的選用
- 10.4.1 冷卻液的選擇
- 10.4.2 冷卻液使用注意事項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11章 汽車用其他工作液
- 11.1 汽車風窗玻璃洗滌液
- 11.1.1 風窗玻璃洗滌液的使用性能
- 11.1.2 風窗玻璃洗滌液的標準
- 11.2 汽車減振器油
- 11.2.1 汽車減振器油的使用性能
- 11.2.2 汽車減振器油的分類和規格
- 11.2.3 汽車減振器油的選用
- 11.3 汽車空調制冷劑
- 11.3.1 汽車空調制冷劑的使用性能
- 11.3.2 汽車空調制冷劑的種類和特點
- 11.3.3 汽車空調制冷劑的使用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第12章 輪胎
- 12.1 汽車輪胎的類型和結構特點
- 12.2 我國汽車輪胎的標準和規格
- 12.2.1 基本術語
- 12.2.2 轎車輪胎標準和規格
- 12.2.3 載重汽車輪胎標準和規格
- 12.3 汽車輪胎的合理使用
- 12.3.1 輪胎的損壞
- 12.3.2 輪胎的使用
- 本章小結
- 思考與練習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10-23 16: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