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你敢不敢只因愛情而嫁給一個人

面包和尊嚴你自己掙,喜歡的東西自己能買,你才能與最好的愛情相遇。

美人會遲暮,青春會流逝,可愛情永遠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請等待那個對你生命有特殊意義的人

愛錯并不可悲,從未愛過才可悲,對于女人來說,這比奪走她的青春還要讓她不能接受。

昨天,我接到了S的電話,她說有個問題想問我,約我出來見個面。

我見到她時,她手里正搖著喝了一半的咖啡,桌子上是另一杯,喝完還未收拾,旁邊放著一些零散的糕點。顯然,這里有人剛剛離開。

“又相親了?”我很自然地問了這個問題,因為她常常如此。

她沉默了一會兒,突然抬起頭,望著我說:“你覺得我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所以,我到現在還單著?”

我也沉默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在我眼中,S一直是一個人生順利到讓人艷羨的姑娘,具有先天優勢。她長得高且美,還透露著一絲洋氣。她不光人聰明,運氣也很好,從重點初中一路考到重點大學,在班里永遠是毫無爭議的前三名,畢業那年順利考進了體制內,躲過了擁擠的“工作潮”。在人群中,她永遠是昂著頭走路的那個,而我,常常要用一種仰望的姿態看她。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S的眼神中流露出妥協,而且渾身彌漫著不自信。與她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在不斷地否定自己,內心充滿了對過去的自責和愧疚。她說,她只是想找一個條件匹配且看著還算順眼的人,為什么就那么難呢?

我依然只能沉默。

是的,她今年三十二歲了,六年以來她一直在相親。長路漫漫,人海茫茫,我也期望她能早日找到歸宿。可那時我還是咬了咬牙說:“都到了這年紀,不如再等等,畢竟婚姻是一輩子的事。”

我覺得我說這話的時候,特別像一個白發蒼蒼的長者。可我是真心的,說的都是肺腑之言。

從古到今,無論歷史和文化如何變遷,婚戀觀念如何轉變,相親這個模式始終沒有被廢棄。區別僅在于,以前的相親目的明確,就是為了結婚,且自然而然;現在的相親雖然也是為了結婚,但人們卻從不把結婚掛在嘴上,總是明里暗里地用了許多別的詞語來替代,比如“先接觸接觸,先了解了解”。

年齡問題在中國人的心里始終是道不可跨越的坎。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越來越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標也變得越來越明確,但很遺憾,你的籌碼卻日益漸少了,這就是社會進步到這個程度,仍然存在相親這件事的原因。年齡壓垮了太多人。

二十五歲那年,我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魔鬼式的“相親”。

相親的人大多都是被逼無奈。你是逼不得已去相親,父母也是逼不得已讓你去相親。

許多人從大學畢業那天起,就開始陷入一種困境——尋找未來的另一半。你會發現,從初中到大學父母再三叮囑的“不要在學校里談戀愛”的話,在你離開校園的那一刻,突然失效了。他們恨不得你立刻就有了另一半,最好還是門當戶對的,而且是他們中意的,然后你們趕緊結婚生子,好讓他們走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這種階段式、目標式的生活節律,是他們一代代繼承過來的,并希望在你身上延續下去。

相親,彼此早已知根知底,就算碰到個不靠譜的介紹者,你和對方的條件也不會相差太多。然而問題來了,你想要找一個順眼的,這個好像格外難。

我每次相親都很失敗,我都忘了自己曾去過多少個地方,見了多少個人,相了多少次親,但我唯一能記得的是,那段時間母親每隔一天就會向我說起一個陌生男人的名字,之后介紹他的身高、工作、家庭,以及他父母的工作。

每次相親失敗,母親都會問我,對方哪里不好。我只有一個理由:“沒眼緣。”她生氣地說:“眼緣是什么?差不多就行了。”我說:“就是感覺那不是能和我過一輩子的人。”母親嘆氣:“你到底想怎樣,‘剩’到三十歲嗎?那時就輪到人家挑你了。”

這才是她的真心話吧,怕我成為剩女,所以著急。

父母著急是因為他們對婚姻生活有著自己的認識。他們普遍是通過相親結識彼此,進而走向婚姻,然后再安安穩穩地過渡到他們接下來的生活中,從此日子再無波瀾。所以,他們并不能理解我們所說的眼緣。

我只是希望將來躺在枕邊的那個人,能夠讓我在半睡半醒中窩在他的臂膀下,看著他的面容,然后會心一笑,而不是同床異夢,貌合神離。這與外貌無關,只與那一眼的感覺有關。

每次說到這個話題,我都會想起一句話:“人一輩子也無法心心相印,他們孤獨得只剩下肉體和金錢的交換了。所以,請等待那個對你生命有特殊意義的人。”

這句話出自三毛,我特別喜歡。

我身邊離婚的人很多,一半都是因為相親時過于著急,結婚時又過于草率造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壓力也越來越大,于是得找到一個能湊合著過日子的人,匆匆忙忙訂婚擺喜宴,進而步入婚姻的殿堂。直到后來,他們才漸漸地發現,當時是被年齡壓垮了,被周圍人的言論壓垮了,一時沖動才結的婚,待清醒過來,不是鬧著離婚,就是糾結著要不要離婚。

我聽過一句最心酸的話是:離了婚再找就成了二婚,不結婚熬到這個年紀好歹還是黃花大閨女,放在婚姻市場里也比二婚的趾高氣揚。

是,愛錯并不可悲,從未愛過才可悲,對于女人來說,這比奪走她的青春還要讓她不能接受。

剩女并不是什么可悲的詞。因為她首先是一個女人,而關乎年齡的事,有些人在乎,有些人未必。

美人會遲暮,青春會流逝,可愛情永遠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過了那么多年,走了那么多路,遇上那么多人。一個人也好,兩個人也罷,至少生活是需要舒心和快樂的,愛人是可以相依相偎的。我從不勸慰周圍那些在別人眼中儼然已是“剩斗士”的姑娘去隨意找一個人過一生。

每個年紀都自有它的安排,你不必為了早日交差而饑不擇食般地去相親。因為,是你的,他隨時會到;不是你的,就算在你身邊,遲早也會離開。

所以,他來也好,不來也罷,你只需站在那里,打扮好自己,珍藏好內心,保存好笑容,守候好溫暖,在日升日落間好好吃飯、好好工作、好好睡覺,然后呢,等著!重逢,最好;不來,就當是命中注定。

“殺了”心里的那個前任

我用一輩子賭,你怎么舍得讓我輸!我用一輩子和你在一起,你為何舍不得“殺了”心里的那個前任!

男女之愛,要么在一起,要么分得徹底。

一旦分開,記得掩埋、樹碑、做冢,然后永不挖開;如果實在想念,可以上一炷香,叩拜一下,如此即可。

最近,不斷有人在后臺給我發訊息,凡是關于婚姻的,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我在婚姻里,時常會想起我的前任,我不知道自己在這平淡又無味的婚姻中還能夠堅持多久,我想去找他(她)。

我很想對他們說“生活要向前看”“要珍惜眼前人”之類的心靈雞湯。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一兩個前任,包括那些號稱人生中只談了一次戀愛就結婚的男男女女們,誰不在年輕的時候有過幾次刻骨銘心的愛戀,不過是有人公之于眾,有人暗藏心底罷了。

很多時候舍不得和不甘心很相似,讓人難以分辨。等你變得比他(她)更優秀,你就會明白,你的不甘心是因為丟失了一個潛力股,還是真的舍不得那個人。但如果你已經結婚,我只想告訴你:“殺了”心里的那個前任。

我的好友H是2014年年初結婚的。馬年趕上結婚的高峰期,酒店的名額緊張到極點,那種你爭我搶的場面絕對可以用“血雨腥風”來形容。

不知道該說很巧還是很不巧,她那位久未聯系的前男友剛好和她在同一天舉行婚禮,而舉辦婚禮的酒店也剛好和她訂的是同一家。

那天,他們面對面地站在酒店門口迎親,她穿著白色的婚紗,他穿著西裝,可挽著對方手臂的那個人已然不是自己。

這個橋段好像經常出現在電影里: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又見面了,只是這一次彼此卻成為對方幸福的見證者。接下來電影劇情會到達高潮,比如,兩個人在洗手間相擁而泣,有的甚至會帶上對方逃婚。但在現實中,沒有任何浪漫和悲情的成分。除了初見時的驚詫,后面什么也沒發生,他們在各自的婚禮上敬自己的酒,成自己的親,雙方并無任何瓜葛。

我問H:“過了那么多年,再見會尷尬嗎?”

H說:“尷尬是還愛著對方時才會有的感覺,不愛了,尷尬又從何說起呢?”

很多年前,有一個網友在網上尋找自己久未聯系的初戀情人,他在論壇里信誓旦旦地寫道:只是想和她保持聯系而已,并沒有圖謀不軌。

有一個人這樣回復他:如果你是單身,我愿意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你找她;如果你結婚了,我也會盡我的綿薄之力幫你老婆打你。

我不認為男女之間沒有純潔的友誼,就像我從不認為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分手非得反目成仇不可,但我唾棄那些表面對婚姻忠貞不渝,內心卻恨不得螃蟹豆腐一把抓的男男女女。

兩個人同床異夢,比一點情面也不留地分手要殘忍一百倍。后者不過是一槍斃命,痛苦只是一剎那的事,從此了斷情根,轉身再去追尋;前者就像溫水煮青蛙,彼此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耗盡感情,直到筋疲力盡,完全決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忠誠的伴侶比所謂的金錢、能力、浪漫重要百倍。

一個人心猿意馬,對你念念不忘,就算你們復合,你也會隨時感到不安。你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他怎樣對待別人,日后就有可能怎樣對你。你從前任又變成了現任,而他的那個前任從此便成了你倆關系中最危險的人物。

有一天,朋友問我要我前男友的電話。我的前男友后來成為生意人,并且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我的朋友想和他談談生意。我說:“沒有。”他以為我在說謊,好說歹說,一直糾纏。

“我為什么要有他的電話?”我突然反問他。

“因為你是他前女友啊!”

“……”

我不知道這是什么道理,聽起來還挺理直氣壯,但根本經不起推敲。

我很無奈地說:“你也說了,我是他前女友,但我現在是別人的老婆啊。”

二十幾歲的年紀,看到電影、電視劇里的男女主人公回憶起前任時總是哭到淚流滿面,自己在屏幕前也隨之體驗著肝腸寸斷的感覺。他們的現任在大多數觀眾的眼里,幾乎被看成是永遠繞不開的絆腳石。劇情千回百轉,主人公與前任經歷過各種分分合合之后,最終如愿以償地走在一起,于是,總算有了一種眾望所歸的圓滿。

可你回到現實世界中再看,就會覺得,在婚姻里,那些為前任哭、為前任笑的事,簡直是太不值。畢竟,現任才是你的伴侶,用一句流傳很廣的話說:我用一輩子賭,你怎么舍得讓我輸!我用一輩子和你在一起,你為何舍不得“殺了”心里的那個前任!

“殺了”心里的那個前任吧!因為現在比從前更重要,眼前的一切才是最好的安排!

感情的般配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

說到底,婚姻活的是一種心態,活的是一種情感,活的也是一種自我選擇。

我有一位表叔,二十多年前娶了一位城市姑娘。這在我的老家,是一件特別罕見的事。那些年,農村人拼命地往城里鉆,碰到這樣一個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執意要往農村走的姑娘,也是讓人跌破了眼鏡。

而且,這偏偏出現在我們家。慶幸的是,那位姑娘的家人并沒有說什么,還帶了一大堆的嫁妝送她到農村,他們一邊幫著忙活親事,一邊還得應付著一堆人的不解:好好一個姑娘怎么嫁到了鄉下?真是下嫁了!

奶奶說,其實他們當時也覺得過意不去,所以,對這個媳婦是又惋惜又疼愛。

我們每次去農村探親,母親都會和她聊上幾句,話題總逃不開從前那些令人不解的事。因為說了太多次,這些話好像也成了一種客套。她的回答總是那句:“嫁人就是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哪有什么下嫁一說。”

在對這件事的看法上,我和父親的觀點一致。還好,表叔叔后來成了老板,也不枉費她當年的一意孤行。

我曾經以為愛情就應該像他們這樣,不管不顧地在一起,即便最后成了一對貧賤夫妻,也可以活得很自在。可是,這么多年來,我卻發現,事實并不如此。許多人認為,比起所謂的“我喜不喜歡”,門當戶對更重要一些。

可我總覺得,他們自認為的門當戶對,不過是自己的臆想和感覺罷了。

我有一個體制內的朋友,大學畢業三年后考進的機關。她相貌平平,身材略胖,家境中下。大家給她介紹過很多男士,有體制內的,也有體制外的,最后都是她見過一次面就沒有下文了。兩年來,僅有的一個讓她愿意繼續交往的男孩還是體制外的。對方雖然相貌平平,但家境不錯,唯一比她略遜的就是他在體制外工作。

在我看來,這個男孩的綜合條件遠比那些“鳳凰男”強多了。她猶猶豫豫地和男孩交往了一段時間,她的父母萬般嫌棄:我家閨女可是體制內的,他考不上編制,怎么配得上我家閨女?她自己也說,總想找個機關里的編制男,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門當戶對,真是個可笑的觀念。言下之意,她若嫁給他,便是“下嫁”了。但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看,這個男孩的綜合條件遠在女孩之上,又何來下嫁一說?

如今,相親總是會有“配物質”一說,卻沒有“配性格”“配感覺”一說。即使雙方不是通過相親,而是通過自由戀愛認識的,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首先看的也是對方的房、車和家境。人們普遍認為,感情對于婚姻來說,就是一件奢侈品,物質才是保障。

在婚姻中,只有物質上“門當戶對”,關系上才能互相平等。物質上不對等的,條件優渥的一方便占據了主動權,可以處處示威。這樣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婆媳矛盾,婆婆與丈母娘的矛盾,女婿與丈母娘的矛盾等等,問題層出不窮。

拿電視劇《離婚律師》里曹乾坤和湯美玉這一對兒來說。拋開曹乾坤出軌的事不談,光看平時湯家父母和曹家父母在一起時的情景,就能看出“門當戶對”在父輩人的眼中有多重要。曹家父母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每次非要做到給湯家人點頭哈腰的程度才覺得合適。當年他們倆結婚的時候,湯家父母趾高氣揚地面對曹乾坤,稱女兒是下嫁給了他。這話誰聽著都不會舒服吧。如果不是曹乾坤很愛湯美玉,湯家父母說出這句話時,他肯定扭頭就走了。身為男人,可以被人打罵,但不能被人侮辱。

有人說,你運氣真好,嫁了個門當戶對的。所以你總是說,看感覺,看感覺。

我說,我和他沒有父母之命,也沒有媒妁之言,如果按照當下的標準,也未必是真正意義上的門當戶對。我們只是因為相愛才在一起的。在這一點上,我感謝開明的父母。

我丈夫是個農村人,沒有顯赫的背景,當初和我還是異地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的人都挺好。我父母的觀念是,感情上的門當戶對,比物質上的門當戶對更加重要。所以,我有了心儀的人,他們只是稍稍把關,并沒有做出多大的阻撓。

愛情這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篤定。門當戶對未必就會幸福,下嫁未必就會不幸福。當然,如果自己總認為自己是“下嫁”的一方,那一定不會幸福。說到底,婚姻活的是一種心態,活的是一種情感,活的也是一種自我選擇。

戀愛,也是如此。你怎么樣,世界就怎么樣,你怎么對待愛情,愛情就怎么對待你。

他能許你未來嗎?

在感情的事上,所謂的“考慮考慮”不過是把你當作備胎。

最近,有個姑娘給我寫信:姐姐,我還是個大學生,喜歡上了一個大我十多歲的有家室的男人。他說他愛我。我覺得我們彼此都離不開了。可我也知道啊,他是不會為我離婚的,因為他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我該怎么辦?

看到這些,我猛地砸了砸鼠標,如果她是我妹妹,我可能都要暴跳如雷了。

但我還是平靜地告訴她:如果我是你,我會選擇離開,毫不猶豫,現在,立刻,馬上。留在原地,只能看著他把燒餅畫成比薩餅,然后吹噓著問“好看嗎”,讓你一個人在那里咽口水。那你還不如去燒餅店買上一個看著雖然不好吃,卻能起到飽腹作用的燒餅。

一分鐘后,她回了我兩個字:懂了。

于女人而言,抽離在感情之外時,總是心思洞明,頭頭是道;可一旦置身其中,她們真正的智商永遠也得不到體現,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刻,她們只會倉皇失措。就像一個遇到考試就突然頭腦空白的孩子,從考場出來之后,又能將不記得的知識通盤記起。

三年前,我的朋友S離婚了。她是碩士研究生,在一家大型企業工作,丈夫工作也不錯。兩個人是在一次會議上相識的,進而墜入愛河。他們的感情一直不錯,婚姻看起來也很美滿,可離婚的事情卻突如其來。她只能對父母這樣解釋:婚后發現性格不合,所以各奔東西,彼此安好。

“性格不合”真是個離婚中專業背黑鍋的詞語,好像只要說“性格不合”這個萬能的詞語,就可以把離婚變得輕而易舉,不容置疑。

就這樣,她帶著自己三歲的女兒離開了丈夫,在外面租了個小房子。

事實上,她與丈夫離婚并不僅僅是因為彼此性格不合,真正的原因是她愛上了一個有家室的男人。這個男人長得周正,個子又高,雖然已有四十多歲,卻依然保持著年齡難以掩蓋的俊朗。他事業有成,甚至可以在某一領域呼風喚雨,是個典型的成功人士。

她離婚后,那個男人信誓旦旦地說:“放心,我以后會娶你的。”

信誓旦旦真是一朝一夕的事,事情的結果并沒有像男人承諾的那樣。這些年過去,她成了單親媽媽,而他依舊在原來的家庭里扮演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的角色。

我不止一次看到那個男人牽著自己孩子的手,陪妻子吃飯、逛街,每次我都佯裝不見,繞道而行。可每當我想起S一個人蝸居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做飯、帶孩子、滿身都是油煙味的時候,心里都會不自覺地泛起一陣悲涼。

我問她:“他常常來看你嗎?有沒有說起結婚這事?”

她說:“常常,還買一些東西過來。結婚就隨緣吧,我無所謂……”

說到這兒,她話音開始停頓了。其實,我看得出來,她還是想要婚姻的。

說完,她猛喝了一口可樂,順帶著把快溢出來的眼淚也都咽了回去。

我身邊與S姑娘情況一樣的人不在少數。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體會,女人的一生其實是從她真正愛上一個男人時開始的。在這個分水嶺,你帶著女孩的外表、女孩的內心、女孩對愛情的憧憬,歡呼雀躍著奔向那個人。可是,從此以后便有一個巨大的命題擺在你眼前:

你不能再像飛蛾撲火般執著,不知西東地大冒險。

你要披上鎧甲,用女人的心思去審視你愛的男人。

二十四歲那年,我經歷了一段讓我永遠難忘的感情。對,我本來想用“災難”二字,可是,如今的我已然可以心平氣和地說出那段往事。這正說明,它真的不算什么。

那一年,我遇到一個男孩兒,并對他心動了,沒有原因,但義無反顧。如果沒有那段經歷,我大概也不會明白,原來在感情的事上,所謂的“考慮考慮”不過是把你當作備胎。而你這只備胎想得償所愿,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永遠阻斷他遇見“正胎”的機會。可人的一生這么長,早晚有一天他會遇到真正喜歡的人,到那時你又如何阻擋得了?

那時,朋友熱心地幫我傳達了我對他的好感,他并沒有拒絕,當然,也沒有明確表示和我確立關系。因為年齡還小,向異性表達好感還是一件令我面紅耳赤的事,所以也沒有再追問下去。我們的關系看起來已經超越了普通朋友,比如他常常在一些社交平臺上與我互動,每次我發出的狀態,第一個回復的人都是他。我們常常一起出去玩,包括七夕節。他還帶我參加了一個情侶派對,我們上臺表演,人前人后,像極了男女朋友。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我們在一起吧”。

我以為,兩個人就這樣慢慢發展著,總有一天他會表白,如果不出意外,最后也有可能結婚。每次在我猶豫不決時,他就對我說:“我喜歡你,可我也想再相處試試,再考慮考慮。”

三個月后,狗血的事情發生了,他的另一個備胎找上門來,指著我的鼻子罵“第三者”,哭天搶地,恨不得把我釘在墻上。

我當時也想哭,可最后還是忍住了,因為,她也不過是個可憐的備胎而已。如果不是她來找我,我根本不知道,原來我們都被當成了備胎。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這件事,那段感情不過是我自作多情而已。

如果一個人足夠愛你,他根本沒有那么多時間去考慮,他會直白地想和你組建一個家庭,形成一個生活體系,除此之外,別無他想。

人這一生會遇到許多人、許多段感情、許多次情不自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當“人不風流枉少年”的時代已然離我們遠去后,我們總該懂得,沒有婚姻的愛,哪怕對方再死心塌地,也只能看成是沒有岸的河。你游到筋疲力盡后,只能沉入水底死去。

我想,你也是不甘心這么死的,很少有人能夠強大到會為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而奮不顧身。所以,你要學會為自己的感情設防,盡早遠離那些“畫愛充饑”的男人。那種愛情只是沒有結果的幻境。

沒有前任可回頭

所有的一切不過是因為你活在了回憶里,回憶里的她是你愛的她,是因放在回憶里束之高閣,所以萬分欣賞,可一旦從櫥窗里的擺設變為實用品,你才知道,磨合原來是一段非常痛苦的過程,并且未必就比現在的用著順手。

上大學時,我與男朋友(現在的先生)是異地戀,我們天南地北相隔數千公里。

我不止一次說我要去長春旅游,其實也是為了去他的學校看他。但我就是這樣,所有的愛都不直白,所有的理由都是為了掩蓋真實目的。

他給我寫了兩封信。一封是表白,一封是告別。表白直抒胸臆,我也欣然接受,而告別的那一封卻讓我徹夜未眠。他說:“我們不知道未來在何處,如果有可能,我會在畢業后來找你。”

那時我心里想著:去他的鬼話。告別都可以,愛卻那么難。嗯,或許只是給彼此一個臺階下,讓彼此都不那么難堪。

回憶到這兒,每個人都很期待他畢業后來杭州我們的那一次見面,對不對?

或許痛哭流涕,或許情不自禁,或許徹夜難眠……就好像《港囧》里的徐來,為了看初戀情人楊伊的展覽,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為的就是來到她身邊。

你愛她,是不是她的容顏在你的腦海里顛來倒去,她的笑容好像久久不會散去?是不是突然發現,丟失已久的荷爾蒙并未全部消退,在身體中潛伏許多年,終究還是盤旋不走?

可我清楚地記得,在見到他的那一刻,只有一句“好久不見”,然后就陷入全程尷尬。我們去看了電影,然后吃了飯。席間,誰也沒說太多話。

是,在那一刻,我發現,那么多年,只是過去的自己還愛著過去的他,而現在的自己早已有了更新的選擇。他早就無異于一個陌生人,只不過回憶牽了線,我們又重新開始了一段新的感情。

經常有人問我同一個問題,覺得和現在的另一半過不下去了,想念自己的前任該怎么辦。當然,這些人往往和前任并沒有徹底斷絕來往。

老實說,如果再見面時我不是單身,那么我先生一定追不到我。如果你非得問我當時的感覺,我只能告訴你,當時的自己并沒有比過去的自己愛他。

為什么接受呢?因為單身,因為愛著過去的他。

我并沒有說每一個前任你都非得拉黑,老死不相往來。但我始終認為,不到萬不得已,真的沒有必要再聯系對方了。

往現實里說,與其有心與前任保持一種曖昧,不如好好經營眼前這段婚姻,要知道與情人在一起未必有好結果,但在婚姻這場考試里,你努力多少,都實實在在體現在每一次的分數之中;往文藝里說,其實見面了你會發現,所有的一切不過是因為你活在了回憶里。回憶里的她是你愛的她,是因放在回憶里束之高閣,所以萬分欣賞,可一旦從櫥窗里的擺設變為實用品,你才知道,磨合原來是一段非常痛苦的過程,并且未必就比現在的用著順手。

正如楊伊遇見徐來的時候,說:“你不是真的想來親我,你只是為了完成那個未完成的吻。”

是,相見不如懷念。當一切過去,塵歸塵,土歸土,回憶歸為現實,一切飄浮在空中的塵埃終將落地。

我曾看到有人在《泰囧》的評論里說,這是中年版的《致青春》,也是大叔版的《匆匆那年》,在這些從青春寫到中年的劇本里,都有一個“那些年愛過的人”,仿佛錯過就是一生的痛。可是《港囧》最后急轉的一筆卻告訴我們:錯過是痛,再見卻已結疤重生。

看完這部電影,我和我的先生說:“再次見面的時候,感覺自己特別像電影里的徐來。喜歡了那么多年,夢了那么多年,見到時卻是我不想再親你了。而我,只是一個沒有結婚的徐來,所以我們才有機會重新開始;如果我的情況和徐來一樣,我應該也會走,會回到另一個人的身邊。”

回到問題里,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假設,有多少人能夠在再見時回到當初遇見時的怦然心動?我想,更多的只是默默無語,再也找不到過去的感覺了。

你路過千萬個人,所有的遠方都只能證明你是那個趕路人;而只有那個隨時為你敞開的家門,才能讓你感覺到,你是世間的唯一。

現實與回憶是不能靠得太近的,就好比生活需要放大鏡,也需要萬花筒。放大身邊的愛,再去回憶過去,都是需要,也都是美好。

品牌:文通天下
上架時間:2019-08-07 15:25:30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文通天下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健康| 仁怀市| 香格里拉县| 娱乐| 永川市| 宝山区| 榆林市| 通辽市| 泸溪县| 阿荣旗| 本溪| 林口县| 东兴市| 读书| 五指山市| 隆尧县| 杨浦区| 防城港市| 永嘉县| 廉江市| 三台县| 牡丹江市| 朝阳区| 揭西县| 乌苏市| 鄂州市| 吉木萨尔县| 阳曲县| 淮北市| 兖州市| 威信县| 察雅县| 邻水| 潢川县| 穆棱市| 天等县| 宽城| 柳林县| 丽江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