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輟學
小平初中沒畢業就被母親從學校里拉出來哄弟弟妹妹了。
爺爺很早就過世了,家里有年邁的奶奶,父親母親,兩個弟弟,和一個剛出生的妹妹。
在她們那個小鄉村,每年都有兩個收成的季節----芒種和秋收。
在這么驕躁的節氣里,麥田在幾天前就已經全變成了金黃色。要到了收麥子的季節了。小平所在的小鄉村以及這方圓百里的鄉村都即將進入一個熱火朝天的收麥子的壯觀場景。
阿娘就是在周六小平回家的時候,心平氣和的說:平,你退學吧,我跟你爹要去田里干活,你在家哄妹妹,再給弟弟們做做飯。
從小平記事起,奶奶就看不見。小弟弟還在襁褓的時候,有天父親不在家,母親去菜園里摘菜,弟弟一個人在床上哭的很兇,奶奶著急的摸到了母親的房間,又摸到了在哭的弟弟,摸到了桌子上的奶味小餅干,就往弟弟嘴里放。
那時候弟弟是餓了,餅干在被放在嘴里也不哭了。不過不是填飽肚子后的不哭,而是奶奶塞的餅干沒有全被弟弟消化,一直卡在嗓子里,不上不下。幸好母親回來的及時,趕緊喂弟弟水,水把嗓子里的餅干迅速的沖勁了胃里,這才相安無事。從那之后母親走哪都要帶著弟弟。
小平看著在母親懷里的妹妹,和院子里玩耍的弟弟,還有這個本該美麗的女人在歷經歲月之后悄悄寫在臉上的兩道淺淺的皺紋,終是同意了母親的提議,和她一樣,終是像命運低了頭。
然后小萍的學生生涯就這么結束了。
那個時候她多大?12歲不到吧,初二沒上完。
聽母親跟街上的人聊天說起來過,阿娘的奶水不是很足。再加上這個忙碌的季節,飯都不能按時吃。母親去田里的時候,小平就喂妹妹5毛錢一袋的小餅干。
就是那種小奶餅干,需要一個個的用溫水泡軟了,再放到妹妹的嘴里。這樣她不會被卡住,又好消化。
跟卡住弟弟的那種餅干是同一種。
小平在8歲的時候就已經會做飯了,而且不是很難吃的那種。
小學在她們家院子后面,真真的一墻之隔。也因為這個便利,上課期間她就經常被阿娘叫去哄弟弟。雖然她的課缺的不少,不過在班級里的成績還是非常好。年年都可以拿獎狀。
長姐如母,這句話來形容8歲的她一點不為過。她也想過反抗,而且還在母親要她照顧弟弟的時候逃跑。她不想照顧一個倆個的小屁孩,她想跟同齡人一樣,在什么年紀就做什么樣的事情。她上小學的年紀,就該用在上學和玩上。
可是阿娘總是有很多對付她的方法,比如在小平委屈的要哭時,剛一張嘴,阿娘就會提前把準備好的一把鹽塞到她的嘴里。
她說:“平啊,我們不比別人家,爹娘只有努力去把農活干好了,產量高了,這樣除去我們的吃的口糧,剩的糧食多了,才能多賣一些,才能給你跟弟弟妹妹蓋一個下雨不會漏的房子呀,然后給你買件新衣服穿呀。”
8歲這年,小萍家里住還是土房子,每逢下雨就一家人擠在一個不漏雨的墻角,其他地方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盆,接雨水。然后一家人在雨水滴落在盆底的滴滴答答聲中睡覺。
第一次買新衣服是在小平9歲的冬天,阿爹給她買了一件花棉襖,之前她的衣服都是撿堂姐的穿。她高興了整整一個冬天,直到過年的時候才穿上。
她11歲的時候家里才蓋了不會漏雨的新房子,那年妹妹出生,那時候她還沒有輟學。
8歲時候的小平在嘴里被塞過很多次鹽后,第一次學會了妥協。抱著弟弟的手起泡了,也忍著疼,不告訴他們。
即使在沒有輟學的時候,她也是懂事的讓人心疼的孩子。她會做好飯,去給父母親送飯的時候,把弟弟們帶到田里讓他們自己去玩。再幫父母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
如果你在1986年的炎熱的夏天,看到一個9歲左右的小女孩獨自拉著裝滿一車麥子的木車,沒有家長跟在身邊,沒有人幫忙,你不用懷疑,那肯定是小平。她要把那一車的麥子拉到平整的曬場里去,等全部的麥子收好了,再要攆成麥粒裝回家。
秋收亦不例外。
芒種秋收,小平在這個本該玩耍的年紀承受著不該承受的懂事和艱辛。
經常是手上的泡一個又一個,晚上母親用針把泡挑破,她明天繼續在田里到日落而歸。
所以后來,阿娘每次拿她這些事來教育妹妹的時候,妹妹都會說,“姐姐是姐姐,我是我,如果你有倆個一模一樣的孩子,那我不就是姐姐的復制品了嗎。你還要我干嘛?”,這個時候的小平覺得,,挺哭笑不得。
小平吃過的苦,她沒吃過,還理直氣壯的否定著她的所有。所以她會報復性的對這個討人厭的小女孩說:你這個小孩呀,是真丑,丑的呀,連豬八戒都不會喜歡你。呀呀,因為你比豬八戒還丑。
她不知道這么打擊妹妹,會讓長大后的妹妹變得那么自卑。如果她知道,她一定會從小就多表揚她,用力的夸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