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7章 附錄
- 第6章 頓識內心的財富——心中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 第5章 摒棄人性的弱點——讓生命回歸單純
- 第4章 成功沒有方程式——成功絕非偶然,但失敗必有定律
- 第3章 強者的有為——心強大,才會無所畏懼
- 第2章 活出你的故事——認清自己,追尋生命的意義
第1章 前言:成功沒有偶然
你能想象嗎?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有位亞洲最富裕的人幾乎從未失敗過,他的企業沒有一年是虧損的。他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和政治危機,但在每一次風浪來臨之前,他都有準確的判斷,并且恰到好處地做好了準備。在許多同輩的企業家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輕易地斷送一家企業時,他卻幾乎碰不到自己的“天花板”。
更讓人欽佩的是,早在20世紀80年代,他就跨出國門,布局世界。而今,他的公司更是成為業務遍及全球53個國家,職員約27萬名的跨國集團。這個人,就是李嘉誠,亞州最富有的商人。
然而,面對媒體的采訪,李嘉誠這樣定位自己:“我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崩罴握\的辦公室里懸掛的唯一一副對聯,是左宗棠題于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住,向寬處行。”這24個字濃縮了李嘉誠一生之中深刻的人生哲理。“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就是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則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余地。
李嘉誠是如何做到這些的?而這樣的一個人對人生的思考于我們又有著怎樣的意義?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許最關鍵的成功方法就是尋找到導航人生的坐標。在艱苦的環境中,他當過茶樓的小學徒,做過賣貨的推銷員,但他并沒有隨波逐流,而是不斷提升自己:17歲時就被升為業務經理,22歲時成功創業,創建了長江塑料廠。
李嘉誠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只有聰明睿智的人才會洞悉到今天不是昨天,昨天的答案未必適用于今天的問題。即使今天沒有破解問題的方法,他們也不會止步于痛苦與自我折磨之中,因為他們知道每日積極正面地面對、思考及沖破問題,才是構成豐盛人生的重要環節,及為人生累積最有價值的財富。即使處境可能不會因自己的主觀努力或意志而轉移,但他們早已戰勝生活的苦澀,為轉危為機做好了一切準備。
在本書中,筆者輯錄了李嘉誠最為精彩的人生哲學言論,并結合其個人奮斗的經驗加以解讀和分析。這本《人生這堂課:李嘉誠生命哲思錄》,也許會讓我們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
編者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