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1.hg410720619
我決定將我接下來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這可能是一個草率的決定。因為我的醫(yī)生篤定我所剩時日不多,事實上我也是剛剛得知這一消息。
在我剛得知自己身體情況的一剎那,我努力回想了一下我的前半生,希望能夠從中找到一些光輝事跡。我發(fā)誓我真的十分努力地去回憶了,但我遺憾地發(fā)現我?guī)缀鯚o法記起任何細節(jié)。
或許如我的醫(yī)生所言,我的記憶真的出現了混亂。所以,我希望通過“日志”的形式將一些信息記錄下來。如果將來有誰撿到了這本日志,他會知道我這個人,也會從我的記錄中了解到現在的慧光星,至少是我所在的第357區(qū)的情況。
如果我之后在我的記錄中提到一些過去的事情,我想我無法保證它是準確的,沒錯,畢竟我的記憶出現了問題。
哦,對了。我給這本日志取名為“希望”。也許,我希望它能給我?guī)砗眠\,讓我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也許,誰知道呢……
慧光歷41072年,6月19日,晴。
我叫許天和,男,出生于41044年2月……我想想……大概是8號或者9號。
我是一名救生員,曾經是。我不記得自己一共救過多少人,倒不是因為我的這部分記憶出現了問題,事實上我從來就沒有數過。
我正打算換一份工作。具體做什么,我還沒想好。不過,我已經決定明天去面試了,隨便在什么地方。
之前有人說我瘦得沒人樣。我覺得我這樣走路更輕松。之前有人說我丑得像怪物。我覺得大家區(qū)別不大,都長著一副和善的面孔。好像還有人說過我身高不足。我倒覺得我的身高剛好夠用。再高又能有多高呢?人又不是機器。
人類的強大之處恰恰在于他們善于借助比如機器來完成靠他們自己的身體完成不了的事情。我就用我這樣的身體,當了5年的救生員。我相信,我同樣可以勝任其他工作。
當我的醫(yī)生用“慧光”給我傳信的時候,我其實根本就沒有相信他的那些鬼話。對,我完全不信。
“慧光”,你知道嗎?我說的不是這個星球,而是生活在慧光星上的人們打出生起就在大腦中植入的一種微型計算機。
我們每個人腦袋里都有這玩意。每10年要進行一次例行檢修,每5年要進行一次更新維護。如果你有需要,也可以主動申請安全檢測。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一直都不喜歡用這東西,也不相信別人用這東西發(fā)來的信息。
所以,我選擇將我的日志記錄在紙上,而不是將它記錄在我自己的“慧光”里。當然,無論是“慧光”還是紙張,我都不確定它能撐到什么時候。
也許在這本日志湮滅在時光里之前,沒有任何人能夠撿到它。不過,那又能怎樣呢?反正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所以,我也不會有遺憾。
我想我今天只能先寫到這兒了。我又開始頭痛了。這該死的頭痛!
這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開始。不過,這又不是小說,并不是每個人的經歷都像故事里的那樣精彩。
終了。
合上記事本,我決定到樓下買一瓶“希望”。
在一些涉及到食品安全的新聞資訊中,我經常能夠看到“希望”的大名。準確地說,“希望”總是出現在“對人體有害”的那一類名單當中。
不過,那又能怎樣呢?
它始終沒有被禁售,且銷量一直不錯。
在我頭痛的時候,喝上一口“希望”,總能讓我感覺舒服不少。
不過,我的日志的名字跟這種飲料可沒有半點關系。我取名字不會那么隨便的。應該不會。
來到樓下的便利店,我熟練地從冰柜里拿出一瓶“希望”,然后徑直走到門口結賬。
“多少錢?”我隨口問。
其實,我知道一瓶“希望”只要10慧光幣。
老板瞥了瞥我,然后用他那寬厚的嗓音隨口說了一句“20塊”,便又閉起了眼。
我從錢夾里摸出一張10塊錢的紙幣,放在柜臺上,然后推門而出。
其實我也可以用慧光直接轉賬給便利店的老板,但這位老板不喜歡別人用慧光支付。
“你永遠不知道別人閉起眼睛的時候在用慧光做些什么。”
便利店的老板就是這樣的人。他不喜歡被人打擾。
我從來沒玩過慧光里的那些個游戲,也不用慧光來社交。我是一個充實的人,在生活中以助人為樂。大家也都喜歡叫我過去幫忙。
像便利店老板那樣整天窩在搖椅上的生活,我真不知道有什么樂趣。
他好像比我上次見到他時更胖了。有時候我真替他的搖椅擔心。
不過,這位胖老板其實是一位和善的好人。我們也算是老相識了。
每次跟他交流,總是十分順暢。不像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交流起來有時還會有障礙。
幸好那些不好說話的年輕人不會一直出現,否則我哪一天可能真的會發(fā)瘋。
擰開瓶蓋,我灌了一大口“希望”。飲料果然還是要喝涼的。
回到房間,我感覺自己清醒了不少,便又打開了記事本。
我本想劃掉“終了”二字,然后在后面繼續(xù)寫,又覺不太美觀,于是翻到了第一頁的背面,如下寫到:
小時候,大人們常常教導我,不要吃陌生人遞來的食物。
起初,我還沒想明白。陌生人送給我的食物,就一定會對我造成什么損傷嗎?就不能是有好心人想跟我交個朋友?
后來的某一天,我終于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雖然是從其他事情上。
我們從來不用提防“好人”,但“壞人”往往潛伏在“好人”當中。
當你分不清誰是“壞人”的時候,至少我分不清楚,你就只能連同“好人”一起提防了。
我管這個叫做擴大防守面積。好吧,我承認這聽上去有些土。但老一輩的人都這么做。我現在也認為這是聰明的做法。
我有時甚至不愿同陌生人多講話。這是我的做法。
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