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勉仁齋叢書:中國文化要義
最新章節:
第19章 注釋
《中國文化要義》從集團(集體)生活的角度對比了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進而提出了中國社會是倫理本位社會的重要論斷,并根據對中國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倫理組織社會,進而實現中國社會改造的出路。作者還考察了中國社會的基本結構,既批判了中國文化的病詬,也揭示了中國民族精神的要旨。書中充滿著“問題意識”。每個人從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義問題,古老中國在清末以來所遭逢的民族前途問題,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個中國文化。在梁漱溟看來,中國文化既是這兩大問題的根源,也是這兩大問題的解答,關鍵在于如何來認識這種文化。對中國文化本身,梁漱溟也從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入手來探討:中國的知識、經濟和政治無一稱強,卻何以歷史悠久、廣土眾民,以至于面對強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們總說西方人是個人本位、中國人是社會本位,但如何解釋中國人的“一盤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國文明那么早就燦爛輝煌,但何以一直沒有發展出像樣的科學體系?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重印《中國文化要義》自序
余一向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為號召,因有《中國文化要義》之著述以求教于國人。初版由成都路明書店印行,為數無多,卻多錯字落字,茲用訂正重印于滬上,從廣其流通之中多得國人之賜教焉,是豈唯著者個人之幸邪!
一九八六年二月
梁漱溟
品牌:世紀文景
上架時間:2019-01-28 17:23:5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世紀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