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神啊!請墜落凡間吧!
(不求寫成神作,只求博君一樂。新書出爐,希望各位書友多多支持,收藏推薦,狂徒拜謝!)
鴻王朝崇武十二元年秋,以翻滾涌動,暗藏風雷的詭譎云海為界,天上地下是兩幅完全不同的景色。
穹頂之上一萬米是冷清和孤寂,這里的一切都顯得蕭肅的煞人,一派高處不勝寒的景象。而穹頂之下一萬米則是熱鬧和喧囂。時節光景下長安城內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秋沐節,城內城外一片歡歌笑語。上至王族公爵,下至庶民百姓悉數在感謝天地的恩賜,城內四處張燈結彩,紅艷如火球一般的大紅燈籠掛滿了整座長安城街市,熱鬧非凡。
秋沐節的這一天,長安城內的王族與民同樂,看著天下共鑲盛世的祥和景象。與之形成明顯差異的是穹頂之上的王族,獨坐穹頂莊嚴肅穆的天人宮,手捧寒食,慢慢的送入口中果腹,誠然天人宮看不到云海之下一萬米長安城內的熱鬧景象,但是天上神人在捧寒食入口的那一刻仍是嘴角微翹,算是對凡間一片祥和的景象頗為滿意。
天人坐觀云海濤濤漸漸垂于天際,仿佛一道遮天的巨幕在被緩緩拉下一樣。秋沐節過后長安城通常都會迎來一段為期七日有余的梅雨季節,從大天師坐觀云海開始,這緩緩下垂的雨幕便從沒有早到一刻或者晚到一刻,向來準時的要緊。
一絲難解其中意味的憂慮神情在一位坐觀云海第九十九個年頭的神人眉間跳動了一下便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今年這場秋沐節過了,大天師便整整在云海邊坐滿了足足第一百個年頭。
這位天上神人嘴唇微微呼出一口氣團,氣團在冷清的天人宮內漸漸呵氣成形,又消散而開,一聲短促的話語在天人宮內發散開來,幾雙捧著寒食正要入口的手全都停住了。
“咳咳.....怕是長安城今年的三日雨季會罕見的晚來一些。”
天人宮內坐著幾位身著修長華貴皂絨長袍的神人,長袍上面各繡著的是山河錦繡、海晏河清、夜景長安、花谷蟲鳴以及傾國傾城的曼妙佳人,用金絲線勾邊,乳白色的玉石作墜兒,他們身上的衣袍便是那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無縫天衣。
其中一位頭戴皇冠,手持閃亮長劍的中年男子說道“大天師坐觀云海多少載了,還沒有看夠?敢不敢翻下眼皮給我們瞧瞧?那云海帷幕早一點或者晚一點又有何影響?”
這位中年男子手中的閃亮長劍不知道鑲嵌了多少顆鵝卵石般大小的璀璨寶石,若不是天人宮少有光線射入,此劍該更閃亮百倍千倍。但是這劍上最叫人驚奇的還是栓掛于劍鞘之上的那條珠玉鏈,連接劍鞘的首尾,輕輕的墜在冷氣隱隱飄動的天人宮玉石地面上,懸掛于劍柄端末的珠玉蛇頭明明是死物,居然時不時的吐出一根乳白蛇信子,還有窸窸窣窣的響聲,活靈活現的已經分不清這位神人手中拿的到底是一把劍還是一條活著的白玉蛇了。這把神人手中的閃亮長劍算得了是有傳聞記載的神劍了,此劍名為“白郎蛇”,就好比美人配英雄一樣,神人就理應佩戴這樣只存在于傳聞之中的神劍。
或許是云海巨幕垂下時間早晚有何影響的言論角度挑選的頗為刁鉆,原本就冷清的天人宮內更加寂靜了片刻。
又一位面如白玉般皎潔無暇,身著一身素色白衣,白衣上面鐫刻著一副月明星稀的美人手奏琵琶圖的女子,此女子當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模樣,氣質超凡脫俗,極佳的神人面相真是比天上的皎月還要美麗動人。這女子神人輕輕開口道“仙祖有訓誡,魔有重生日,云海下垂時刻出現偏差,莫非是此征兆?”
“雖不能一言以蔽之,但仙道祖亭此訓誡百年來未敢拋諸于腦后,吾為天人,在此坐觀云海整整第九十九個年頭。天下萬物當真不能平衡一百載?天人有預感,自鴻英雄斬龍百年后,天下間不平衡的怨念積聚已久,怨念促使魔族復生并達到頂盛。天道有輪回,該是向位居天端百年的吾輩復仇的時候了,恐怕是這天上的王座終要撼動。”
幾位天上神人飄然起身欠了欠身子說道“懇求大天師請仙道祖庭出面平息此浩劫。”
大天師面色如止水古井無波,從長袍大袖之中拉出一根白玉節杖,撐在清澈透明的玉石地面上,然后緩緩起身道“不急,那個男人又來挑戰了,不妨一同前去看看熱鬧,天人宮內有冷冰冰的清規戒律,唯獨缺少一個敢于藐視踐踏天上禁律的男人。”
眾人臉色一陣嚴肅過后便不約而同的輕嘆一聲。
“如果那個男人這次敗了,便不會再有下次了,如果僅僅是賞識他十八年之內無休無止的爬了二十六次通天峰非比常人的執著毅力,大天師便不必去了,若是云海再有變動,還需大天師警醒告示天上諸位神人做好萬全的準備。”
大天師不理睬這個提議,只是轉身走出天人宮時說道“枯坐天人宮觀云海百年了,也得出去走動走動,要不這雙老眼便是魔王頭頂的龍睛鳳眼也要瞎掉了。汝等小輩跟著我去看看吧,若這次真是這個男人最后一次踏足天人宮,貴為天尊師表的老朽才更應該去送這位老友最后一程。”
眾位天人隨著大天師一起走出天人宮,投身云影之中。被天人坐觀了百年的云海之中突然間一道鐵鉛般沉重的響雷將沸騰的云海內部徹底炸響,滾滾烏云轟得一聲便向四周翻騰涌去,伴隨著恐怖的雷鳴,似乎橫亙于萬米蒼穹的雨幕之中有千百個魔頭在呼嘯叫囂著沉了這天!毀了這地一般!
執意要去送老友最后一程的大天師是掌管云海氣象,執掌天人宮的至高神官,除了通曉天地以外,更有一項即使是天上人也少有觸及的特權,那便是可以自由出入仙道祖庭的權利。只不過他很少踏足那個外界都以為是絕對不能踏入的雷池禁地,正因為如此大天師的地位在他坐觀云海的滄桑歲月之中與日俱增。這等輩分的天師尊神居然此時會親自走出天人宮,想必口中一直念叨的老友也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男人。
大天師身后跟著的是五位身著華貴服裝,手持華麗長劍的天人,四男一女,其中就有那位手持名劍“白郎蛇”的中年男人。跟在大天師身后的這五個人全都是一身珠光寶氣,極具王室風范,跟在大天師身后聆聽教誨。
出了天人宮便是一條一千零八百八十八階的白玉石樓梯,幾乎是垂直向下,或許是由于角度的原因看不出來任何的坡度,仿佛一條垂下的九天銀河瀑布一般,大天師和五位天人走下白玉石階就仿佛從這落下的銀河順流直下一樣飄搖。
大天師一邊用手中的白玉節杖撐在地面上緩緩前行,一邊云淡風輕的說道“一百年前魔族崛起,徹底打破了北魏,西蜀,東吳,南越,中秦的五方共治,人魔大戰的怒火甚至都蔓延到了九州四海之外,五國版圖之內竟全都變成了危土,生靈涂炭之際鴻英雄殺魔斬蛟龍于渭河,掃清寰宇。五國的君主,也就是你們五位的先人合并五國疆域,建立大鴻王朝,定國都為長安。只不過五國皇室的先祖們并沒有選擇居住在長安城內,而是為了平衡難以鼎立的皇權登上了長安城天空之上一萬米的這片土地。這五國的皇室后人也被冠以神的名號居住在這片蒼穹之上的土地上面,這片神居住的土地被冠名為天上京。”大天師須發如雪,深陷的眼窩向遠處的云端看去,云端那里變化莫測,云卷云舒,亦如百年蹉跎歲月里面一樣的波瀾不驚,只是通天山的通道那里有巨大的響動。大天師心里面已有定數,知道又是那個執拗的男人在放肆踐踏神定下的天規定律。
通天山是連接天上京的唯一通道,其山之高不可估計,峰頂刺入云端直達天上京,天上京無城門,從通天山爬上來之后便是一條架構于浮云之上的白玉通道,這白玉通道叫通天道,全長萬米余,首尾刺入浮云,不能相望。最神奇的是通天道由于架構在浮云之上便會隨著浮云不斷的改變形狀,時而蜿蜒陡轉如蛇形北斗,時而上平下穩如高屋建瓴,此為天上京入門第一觀,不可謂之不奇。
沿著通天道一直走到盡頭,再登上白玉石階便可直入天上京,便可以直入那片被奉為天人所居住的神之領域。
大天師率先而行,身后五位皇室后人緊緊跟隨,當大天師腳步踏在天上京入口的第一節白玉石階上面的時候,下方的白玉道盡頭便傳過來一聲刺人耳膜的叫喊聲音,仿佛炸雷一般教眾人眉頭緊蹙一陣便再無神情變化。
“秦人青嘯海,特來天上京求一戰!而等天人,引頸待戮,出迎受死!”
站于如銀河垂下的白玉石階頂端的大天師凝目望去,撐在手中的白玉節杖重重擊在腳下皎潔毫無瑕疵的白玉石板上面,激起來一陣微妙的漣漪,瞬間好像喚醒了千軍萬馬一般。
“咚”
.................................................................................................
籠罩在每一階上面的云霧漸漸散去,仿佛一線拉開一條直上天上京的大道,每一階白玉石臺上面的兩側蹲坐著一位天門劍奴,足足兩千,氣勢恢弘叫人瞠目結舌。
所有劍奴改變不知道保持了多久的蹲坐姿態,動作一氣呵成的站起身齊聲喊道“神啊!請墜落凡間吧!”
(后續劇情更加精彩,不拖更,不灌水,全心全意為各位讀者寫出最好的作品,不要忘了推薦收藏哦,分享給朋友們看哦。狂徒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