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簡政放權 放管結合 優化服務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本屆政府成立伊始,開門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在近幾年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舊動能轉換的情況下,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活力,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

三年多來,經過各級各方面共同努力,“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突出表現在“四減少、四加強”。“四減少”:一是行政審批大幅減少。本屆政府已分9批取消下放618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占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國務院部門審批事項的40%,提前兩年多完成減少三分之一的目標。清理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230項。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中央層面核準投資項目累計減少76%,95%以上的外商投資項目、98%以上的境外投資項目改為網上備案管理。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正式投入運行。堅決整治“紅頂中介”,清理取消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70%的中介服務事項。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登記證照大幅減少。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精簡85%,90%以上的企業注冊和變更事項辦理下放到企業所在地,全面實施“先照后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等改革,大幅降低了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和創業的制度成本,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商事制度改革這兩年,中國營商環境排名每年提升6位,目前在189個經濟體中排名第84位。三是資質資格許可認定和評比達標表彰事項大幅減少。共分5批取消了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273項,占總數的44%,基本取消了國務院部門設置的沒有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決定為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國務院部門和全國性行業協會、學會未經批準自行設置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也基本取消。清理規范評比達標表彰事項,全國累計減少641項,對保留項目實行了目錄清單管理。四是政府收費和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大幅減少。全面清理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中央層面累計取消減免了46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約1400億元;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三分之一。“四加強”:一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創新監管方式,出臺推廣“雙隨機”抽查、綜合執法和運用大數據加強監管的舉措,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重點領域監管,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二是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規范。對保留的審批事項規范流程、壓縮時限、提高效率。建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全國省級政府全部公布了權力清單,其中24個省份公布了責任清單,17個省份公布了市縣兩級政府部門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建立上海及廣東、天津、福建四個自貿區。全面清理國務院文件,對與現行法律法規不一致或已過時的489件宣布失效。三是加強對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扶持。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出臺包括減免稅費、增加信貸投入、設立創投引導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培育創業創新服務業等扶持政策,有力促進了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穩定發展。四是加強創新宏觀管理和政府服務。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實施在區間調控基礎上的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大力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提高辦事服務效率,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

這一系列改革舉措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有力推動了經濟平穩增長、結構調整和升級發展,也促進了政府效能提升和廉政建設。特別是商事制度改革有力促進了企業和群眾創新創業,新增市場主體呈現“井噴式”增長, 2015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480萬戶,增長14.5%。其中新登記企業443.9萬戶,增長21.6%,平均每天新增1.2萬戶,是商事制度改革前的1.7倍。盡管經濟增速放緩,但城鎮新增就業不降反增, 2015年達到1312萬人。簡政放權等改革紅利釋放見效快、作用大,遠遠超出了預期。這幾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態勢,在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措施的情況下,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增長速度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就業連創歷史新高。能交出這樣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簡政放權等改革發揮了關鍵作用。

品牌:中國言實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8-09-26 10:01:23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國言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高唐县| 永靖县| 红原县| 丰镇市| 永嘉县| 临桂县| 金沙县| 陇川县| 墨玉县| 奇台县| 望都县| 缙云县| 京山县| 桦甸市| 越西县| 镇雄县| 长治县| 梅河口市| 会东县| 保德县| 福清市| 安福县| 开江县| 巫溪县| 若尔盖县| 新源县| 阳谷县| 本溪市| 贵溪市| 封丘县| 望城县| 甘洛县| 康保县| 南江县| 嵊泗县| 衡水市| 宁强县| 上林县| 深州市|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