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為政篇

“重要的是堅守一輩子”——學習楊善洲堅定理想信念

(一) 恪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理想信念,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認識、情感和意志的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我們黨是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理想信念堅貞不渝是我們黨的強大政治優勢,也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的一大法寶。

90年來,不管歷史條件如何變化,我們黨始終用理想信念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矢志不渝地為之奮斗。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 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在生死考驗面前威武不屈、英勇無畏,就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矢志不移。在和平建設時期,許多共產黨員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是因為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激勵。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跡之所以引起轟動,引起廣大黨員干部的熱議,正是因為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始終如一地踐行黨的理想信念,一輩子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能把理想信念執著地寫在工作中,寫在退休后的綠色山林里。每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都應當像楊善洲同志那樣,忠誠黨的事業,做到干擾面前不分神、誘惑面前不變質,堅定不移信仰共產主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心靈深處牢牢扎根。

(一) 恪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古今中外,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單位、個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精神支柱。精神無形,但它卻能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使人們在疲倦中振作,在逆境中奮起。黨員干部使命在肩、責任重大,精神支柱是否牢固,精神追求是否高尚,對于增強其單位建設的凝聚力,推進黨的事業興旺發達,是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回顧和總結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奮斗史,可以看出,共產黨人的精神狀態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克敵致勝、推進事業的一大法寶。在腥風血雨的革命戰爭年代,在物質條件極為弱勢的環境中,我們就是憑著良好的精神風貌,戰勝了靠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800萬國民黨軍隊;在舉步維艱的社會主義建設年代,在物質基礎極端薄弱的條件下,我們就是憑著像王進喜、雷鋒、焦裕祿他們那樣良好的精神風貌,奠定了現代國民經濟體系;在闊步前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還是憑著共產黨人固有的精神風貌,打開了新局面,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因此,越是改革開放,越是搞現代化建設,越是要重視精神支柱問題,越是要強調像楊善洲那樣恪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恪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就要高揚理想信念的旗幟。

翻開一部恢宏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就可以看到,從誕生的那天起,“為共產主義真理而獻身”,就成了中國共產黨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想和信念。正是在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的鼓舞、感召下,無數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心甘情愿地為之奮斗不息。林海厚雪間,楊靖宇面對幾十倍于己的敵人,吃棉絮食草根堅持戰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朝鮮戰場上,志愿軍戰士在零下30多攝氏度中身著單衣,依然冒著美軍熾烈的火網沖鋒,毫不畏懼;大沙漠戈壁中,“兩彈元勛”鄧稼先拋棄都市繁華,隱姓埋名幾十年,為祖國事業默默奉獻。但是,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加速發展、思想文化日益繁榮的今天,有些黨員干部同志在物欲誘惑下變成人民的罪人,受到法律的懲處。探究他們的根源,其墮落無不是從信念動搖、理想滑坡開始的。“旗在陣在”在紛飛的戰火年代,是讓人熱血沸騰的口號;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則是振聾發聵的警語。

理想和信念乃人之靈魂。精神對物質反作用的原理告訴我們,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根本要求,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使執政黨摧不垮、折不彎的精神支柱。倘若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不牢固、不堅定,勢必意亂神迷,行為出軌,走向反面。曾幾何時,在改革開放中,面對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各種思潮的影響,我們黨內一些同志在思想上出現了迷惘,他們覺得共產主義太渺茫,“遙不可及”。他們覺得現在是市場經濟,少講點虛的,多搞些“外快”更實在。于是,理想淡漠了,信念動搖了,滿腦子裝的是個人、家庭的“小算盤”。有的更是不擇手段化公為私,攫取國家財富,以使自己暴富,最后成了人民的罪人。胡長清、成克杰等人的悲劇在于:面對歷史潮流的變遷,未能堅定理想、信念,在各種利益、誘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最后墜入萬丈深淵。這種由于理想、信念動搖導致腐敗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能不引起廣大黨員干部的深思和警惕。楊善洲同志之所以成為共產黨員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著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崇高追求。

能否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態勢,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仍占優勢,綜合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給我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另一方面,在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把黨的最高綱領同最低綱領統一起來,把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期目標,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近期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推進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全面建設,使我國實現政治昌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家統一、社會和諧進步,這同樣充滿機遇與挑戰。面對國際上變幻莫測、波云詭譎的形勢,國內改革開放,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中國共產黨人作中流砥柱,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弄不好還會導致人亡政息,亡黨亡國。因此,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人,只有毫不動搖地樹立遠大的理想,堅定地信仰馬列主義、信仰毛澤東思想、信仰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真正擁有“主心骨”、“護身符”,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經受得起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考驗,才能駕駛市場經濟這艘航船,乘風破浪,一步一步地駛向勝利的彼岸——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繼而努力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楊善洲同志之所以成為共產黨員的楷模,最根本的就是他有著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崇高追求。每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都應當像楊善洲同志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堅守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奮斗。

恪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就要保持積極向上、艱苦奮斗的精神追求

有什么樣的追求,就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現實生活中,酒綠燈紅、人情世故、不正之風如海浪沖擊著我們的精神高地,在種種誘惑和考驗面前,領導干部專注發展,追求其單位全面建設進步和個人能力素質提高,精神世界就會充實,精神狀態就會振奮,其單位建設就會正氣充盈,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如果朝氣不足,暮氣有余,碌碌無為,得過且過,在矛盾和困難面前,怨天尤人,甚至精神頹廢,追求低下,誤己誤人,損害黨的事業。毛澤東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個精神,就是要始終保持銳意進取、勇挑重擔、不為艱險、迎難而上的艱苦奮斗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證明,艱苦奮斗精神始終是我們黨凝聚人心、克難制勝的強大精神動力。

艱苦奮斗精神古已有之,它是古圣先賢修養處事之準則,亦為歷代明君治國安民之要術。歷觀古今功名之士,皆有艱苦奮斗之事跡,勞身苦體,動心忍性,平居不墮其業,窮困不易其志。一個缺乏艱苦奮斗精神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古羅馬曾是地跨歐亞非的強盛帝國,但當它達到鼎盛之后,腐化奢靡之風日盛,最終難逃民族分裂和崩潰的命運。一部二十四史中亦不乏驕奢淫逸,斗志衰退,以至于亡國亡身的成例。今天,我們坐在史冊旁邊,靜聽歷史馳過時的風聲雨聲,不時能聽見那些政權和寶座被酒杯絆倒時的呻吟,聽見那些豪舍巨宅被金玉壓倒時的轟然巨響;也能看見因奢侈而從政壇搖落的權貴,飄然一如黃葉。正如孟子所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勞足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

艱苦奮斗精神,表現在對待事業和工作的態度上,就是埋頭苦干,迎難而上,拼搏進取,奮發有為。艱苦奮斗,核心在奮斗,就是要踏踏實實地工作,少說空話、大話,多干實事,堅決反對弄虛作假,做樣子、擺花架子。作為黨員干部,必須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狀態,兢兢業業,勤奮工作,不能貪圖安逸,怕苦畏難;必須有很高的工作標準,知難而進,有所作為,不能碌碌無為,得過且過。有了埋頭苦干、奮發有為的精神,沒有條件可以創造條件,困難再大也能克服。同時也必須看到,在這方面,現在我們有些同志不思進取,守攤子,混日子;有的工作指導思想不端正,不愿干默默無聞但黨的建設需要的事;不愿干領導不易看到但人民群眾歡迎的事;不愿干一時難以見效但對黨的事業長遠建設有好處的事。這些現象如不克服,就會給我們的事業帶來損失。楊善洲同志的精神,不僅體現在他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樸素本色,而且體現在他始終保持著昂揚的革命意志和艱苦奮斗精神。他退休后,主動放棄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機會,卷起鋪蓋一頭扎進大亮山,帶領大家植樹造林,苦干實干,一干就是22年,把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洲。一個干部在職時牢記使命、勵精圖治,攻堅克難、奮發進取并不難,難的是退休后依然如此。當前,我國正處于“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顯期”。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自覺以楊善洲為榜樣,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甘于“自討苦吃”,端正心態、擺正位置,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始終保持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本色,牢記使命、不畏艱苦、攻堅克難、艱苦創業,為推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恪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就要勇于對一切誘惑和精神污染說“不”。

對領導干部而言,需要避開的污染很多,對淺到精神上的泥點更不能索性不管,必須勤于拂拭,否則遲早會栽跟頭。為此,一方面要慎初。面對第一次考驗、第一個誘惑、第一處陷阱,要勇于拒絕,時刻把握自己、告誡自己,守好政治上的高壓線,法紀上的警戒線,道德上的恥辱線。“臨崖失馬糾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倘若進了班房才痛悔懊惱,那就悔之晚矣。另一方面要慎微。“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精神高地的失守,往往是從細節開始的。黨員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權力,金錢、女色都可能成為誘惑和陷阱,須知,小節關系大節,關乎形象。我們決不能把小節當成小事,必須防微杜漸,努力達到“明者慎微,智者識幾”的境界。

人生在世,誰無父母妻兒?誰無切身利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就在于,面對取舍、爭讓與誘惑而堅持為大家、顧大局、存大義,展現的是超越常人的思想境界。為了家鄉的發展,楊善洲與身邊人同吃同住同勞動,舍小家為大家,化小愛為大愛,犧牲個人利益而為群眾利益,22年如一日地不辭辛勞、殫精竭慮卻生活簡樸,靠的就是高尚的境界,靠的就是奮斗的精神,靠的就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楊善洲所展現的政治本色,為人們更好地了解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又一個鮮活可信的形象。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安身立命之基、從政為官之本。所以,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面對各種考驗和誘惑,我們一定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節欲自守,砥礪情操。只有修身養性,淡泊明志,不為物惑,不以情移,不為利誘,不為名擾,才能在權錢色利面前,真正做到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氣節。

在現實生活中,黨的干部也必須要經受住對官、利、名、情的考驗,并在考驗中取得滿分的好成績。取得滿分的好成績靠什么?不是靠花言巧語去欺騙社會,也不能靠冠冕堂皇去糊弄群眾,更不能得過且過自我麻醉。新時期的黨員干部既是人民大眾的服務員又是宣傳員,必須要在道理上能講清,在實踐中要能做得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執政實踐經驗告知我們,打鐵還需自身硬,先進和優秀是中國共產黨的特征和永遠的追求。這也是針對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講的最要緊的話。

90年來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大眾對黨的歷史的承認,也是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大眾對中國共產黨本質的認可,也是中國共產黨先進與優秀品質的體現。先進,代表了社會發展的大方向,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世界上成千上萬的政黨,只有中國共產黨把“沒有自己的利益”寫入政黨黨章,只有共產黨人敢說自己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人。因為這一條是其他任何政黨做不到也不準備這樣做的。如果沒有這樣鮮明的特征,那么我們的中國共產黨由怎能在眾多政黨群盟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能執政,并受廣大人民大眾歡迎和支持的黨。優秀,則是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宣言與使命,有本領能把理想與信仰變為現實。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講,先進與優秀好比行車之間相對稱的車輪、雄鷹飛行藍天的雙翼缺一不可。沒有先進就沒有社會存在發展的合法性;沒有優秀品質就不可能贏得社會與廣大民眾的敬重與心悅誠服;沒有優秀就沒有讓人信服的實績,就不可能帶領廣大中國人民戰勝困難、迎接挑戰,實現民族復興,富國強民的宏偉的奮斗目標。

(二) 終生踐行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時代印記和歷史使命。今天,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和任務,我們需要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但在這一過程中,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任何時候都不能變。不能交通發達了,離群眾卻遠了;生活條件好了,對群眾感情卻淡了;通信方便了,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傳統卻丟了。身處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只有像楊善洲那樣,自覺實踐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和入黨時的誓言,黨員干部才能永葆高風亮節,黨的事業才會經得起任何風險考驗。

牢記承諾,踐行入黨誓詞

每一個黨員在入黨時,都曾舉起右手,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地發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八十字的誓詞不長,但讀來覺得字字句句重如千鈞,如鏗然在耳。

人的一生,面對社會、家庭、單位、親友,可能會做出多次承諾。但就一個共產黨員來說,較之于其它承諾,他在黨旗下的宣誓則是最神圣最莊嚴的。向黨宣誓之后,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都應該堅貞不屈,百折不撓地予以恪守,即使因此而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回顧以往,許多優秀共產黨人能活在老百姓心中,他們的事跡能被群眾傳唱一輩子,就因為他們堅持履行了對“誓詞”的踐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崗位,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道路,然而,只要是共產黨員,誓詞就是共同的踐行目標。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董存瑞“為了新中國,前進”;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王進喜的“只要拿下大油田,寧可少活20年”;焦裕祿的“心里裝著蘭考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鄭培民的“萬事民為先”;任長霞的除暴安良;王瑛的面對邪惡和壓力,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直到今天的云嶺豐碑楊善洲,從戰爭歲月到和平建設,再到改革開放年代,一串串共產黨員的名字,伴隨著對“誓詞”的踐行,如群星璀璨,布滿民族精神的長空。

誠然,不可否認,在一些人身上,入黨時的激情會很快泯滅,行動中不僅少有當初承諾的忠誠,甚至背棄誓詞,改轅易轍;還有些人盡管每月也按時繳納黨費,但僅此而已,誓詞早已忘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要求也似乎遙遠。毋庸諱言,組織上履行入黨手續是容易的,尤其在黨的執政時期;難的是思想上入黨,在黨執政時更是這樣。入黨之后,如果又手握如日中天的權力,面對安逸美好的生活,還有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考驗,能否忠于入黨誓詞,既為民除弊興利,又潔身勿入濁流?這個考驗并不亞于當年革命先烈面對老虎凳和辣椒水,同樣需要經歷精神“煉獄”。

入黨誓詞是簡短的,加上標點符號也僅92個字,但誓言又是沉重的,她高度概括了作為黨員所應肩負的責任,每一個字都體現著一名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她清楚地告訴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我是誰、我在做什么、我為誰在做、我該怎么做等一系列決定人生走向的重大問題。

“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這是衡量黨員是否合格的標準。入黨誓詞高度濃縮了對黨員的要求。誓詞是把標尺,誓詞是面鏡子,黨員應該經常用她來對照檢查自己、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及時洗滌“身上”的塵埃。每一位黨員都應該自己踐行入黨誓言,對照黨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黨員義務,正確行使黨員權利,積極完成黨分配的工作,真正做到“信念堅定、宗旨不變、標準常在、本色不褪”。不踐行誓言就會脫離人民。我們黨從成立起,就鮮明地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公開宣示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90年來,無論形勢任務發生怎樣的變化,無論面對怎樣的沖擊和考驗,黨的宗旨始終沒有改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思想是我們黨取得事業成功,獲得執政合法性的根本保證。當前,全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根本上就是繼續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群眾評判我們黨員是否具有先進性,關鍵是看我們的黨員能否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的追求,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判斷人生是非的標準。我們每一位黨員入黨時都有著莊嚴的承諾,“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黨員要像楊善洲那樣真正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為群眾真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牢記誓言,我們的黨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信任。

入黨“誓詞”,是黨員一輩子的承諾。一個共產黨員要經常回憶自己入黨時的神圣時刻,重溫自己的入黨誓詞。尤其在和平年月,我們的黨員干部都應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努力踐行入黨誓言,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在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中,在普通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一個堅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共產黨員,并以具體、實在、以一貫之的行動去解讀,自覺擔負起黨員的責任和使命。

牢記宗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承諾

共產黨為什么?共產黨人為什么?這并不是一個新問題。馬克思、恩格思早在100多年前的《共產黨宣言》中就已經將此說得明明白白:“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共產黨是沒有自身利益的,共產黨的利益就是無產階級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的利益。正是基于這一原則,共產黨的宗旨永遠只有一條,那就是為人民服務,除此之外別無選擇。所以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牢記黨的宗旨自覺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承諾,是我們黨獲得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的執政基礎,也是衡量每個黨員干部政治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標準。

《尚書? 說命中》:“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懂得什么道理和說什么并不難,難的是實際去做。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承諾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敢于自我剖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一貫的優良作風,也是革命致勝的法寶之一。毛澤東曾經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黨的領導干部就是要以“最講認真”的態度,摒除點到為止、不痛不癢、走過場的陋習,認真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是否真正從“為人民服務”出發;認真查一查自己是否脫離群眾,脫離實際;認真擺一擺自己為人民群眾解決過多少實際困難和問題;認真聽一聽自己在人民群眾中的評價。只有敢于將自己想怕了,查痛了,擺實了,聽清了,才能真正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牢牢扎根于思想深處,才能真正拉近與人民群眾距離,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眾的褒揚。

目前,一些領導干部特權意識濃厚,自認為高人一等,什么事情都講究個優先,講究個排場,殊不知與宗旨意識背道而馳,漸行漸遠,脫離了群眾,必然遭到人民群眾的反對。古時尚有“民為貴,君為輕”的道理,到如今更不乏不搞特權,受到群眾贊譽的事例。作為一名國家干部,楊善洲兢兢業業,不謀私利,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生的宗旨。退休后的他謝絕了到城里安享晚年,選擇了大亮山。他說:“我要回到家鄉施甸種樹,為家鄉百姓造一片綠洲,我是在兌現許給家鄉老百姓的承諾,我答應退休以后幫鄉親們辦一兩件有益的事,許下的承諾就要兌現。”他不畏艱辛的履行著這份承諾,直到倒下的那一刻;他用實際的行動踐行著“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為人民群眾做了實實在在的交代。廣大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像楊善洲“說得到做得到”,要杜絕言行不一,開“空頭支票”,只見承諾,不見行動;要杜絕“拍拍腦袋”決策,“拍拍胸脯”保證,“拍拍桌子”罵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的“四拍干部”;要“諾”字當頭,“實”字為先,堅持一個承諾就是一份責任,一份責任就是一種動力。像楊善洲一樣“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注重承諾更扎實踐諾,以實際行動得民心、順民意。

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承諾還要善于傾聽民聲。民聲即民生。傾聽民聲現已成為各級領導干部了解掌握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的有效途徑,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多次帶頭在網絡上與廣大群眾面對面交流、收集意見建議。然而一些黨政領導干部卻怕沉入基層與民交流,怕什么呢?怕找“麻煩”,耽誤自己的“正事”;怕一時兌現不了,影響了自己的“民調”;怕攀上“窮親戚”,難以應付。傾聽民聲是一塊試金石,不愿傾聽民聲,恐怕也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任何工作恐怕也是空中樓閣、水中望月。傾聽民聲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黨政領導干部要敢于傾聽民聲,從群眾的善意批評中改進工作作風,集中群眾智慧科學決策,為民多辦一些實事、好事。只有真正傾聽了民聲,為人民服務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封建社會的官員鄭板橋尚且能時刻牽掛著民眾疾苦,夜聽竹聲牽動惜民之心,何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的共產黨的領導干部?只要心中時刻裝著群眾、裝著百姓,就能做到不為權所誘,不為利所惑,就能兌現自己的承諾,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三) 堅守人生追求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怎樣才能不枉費一生,生存得有價值、活得有意義呢?有的人沒有什么追求,碌碌無為,虛度一生;有的人清高自負,認為懷才不遇,不愿面對現實;有的人好高騖遠,不立足實際,不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有的人只知道墨守成規,沒有多少思想,更沒有什么新辦法。時間像流沙,看似漫長卻稍縱即逝,當時間的車輪滾滾駛過,很多人失去了理想和斗志而變得碌碌無為,生命如隨水而逝的落花,如鴻毛掠過的藍天,留不下一絲痕跡;相反,如果堅守一份精神,一種信仰,秉持一份責任,一種理念,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斗一輩子,或將在歷史的演進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平凡中人身中締造傳神的偉大,在歲月的斑駁里彈奏崇高的樂章,在后人的追憶中延續寶貴的生命。當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楊善洲用一輩子的執著追求共產黨人崇高覺悟,大力倡導“迷事而不迷官”的志氣,退休不退責,退位不退后,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專心做事、坦蕩處事,鞠躬盡瘁、不懈奮斗、死而后已,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用畢生的追求為各級領導干部樹立了一個典范,用自己一輩子的先進行為詮釋了黨員干部的歷史使命,自覺實踐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追求。

對于一名黨的干部如何看待人生追求?要拿什么來衡量和支撐,是一味地追逐權力地位?還是無止境地攀比金錢財富?看看楊善洲,我們不難找到答案。楊善洲一生勤勤懇懇,努力工作,退休前已經是廳級干部,有資格享受各種福利待遇,是多少人比不了的,但他卻沒有居功自傲,而是重頭再來,艱苦奮斗,為黨和人民創出另一番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也在更高層次上體驗著人生幸福。在物質財富日益豐富的今天,楊善洲同志的人生追求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楊善洲式”人生追求的核心要義就是堅守信仰、激揚精神、無私奉獻、高尚情操。他始終堅守著自己內心的信仰與使命,做到退休不退工、離崗不離責,自覺實踐高尚的人生追求,不讓自己的內心落入俗套;他不顧自己歲數已高,始終保持昂揚奮斗的精神,不怕吃苦,扎根家鄉的荒山,植樹造林20余年,使荒山重披綠裝;他主動將直接經濟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他為官30余載,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生態價值和財富,依然蝸居陋室,豁達樂觀。

也許在一些忙著追求物質財富的人看來,楊善洲是一個貧窮的人。然而,在楊善洲看來,成為精神上的富翁更重要。因此他一輩子按照共產主義人生觀的指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生活清貧,卻絲毫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值得人們永遠銘記的人。相比之下,作為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有些物質上很“富有”的人,卻并不見得快樂幸福:因為他們在盲目追逐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喪失了正確的人生觀,把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當作人生信條,為謀一己私利不惜損害他人乃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從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喪失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我們每名干部都應該捫心自問,不要總是斤斤計較,不要總是“橫向比完縱向比”,和同事比位子,和企業老板比金錢,比來比去扁自己,怎么比都覺著自己“付出多、得到少”,怎么都覺得自己應該在政治上“再進一步”,在金錢上和老板再“看齊一步”,內心的欲望迷住了自己人生追求的端口,盡管自己衣食無憂、盡管自己事業有成,但還是體會不到幸福。

廣大領導干部要有一顆知足心,要給自己的幸福畫一條最淺的底線,給自己的人生追求定一個崇高的目標,不斷提升自身從點滴工作、從平常生活中感悟幸福的能力;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認真體味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之不易,多思考思考黨和人民對于自己的培養之恩,多想想自己的成長的艱辛歷程,多想想人民群眾的期待,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要有一顆奉獻心,要在群眾與我們無所顧忌的交流中體會幸福,要在群眾得到幫助后感動的眼神中體會到自己所追求的價值,要在群眾握住我們久久不愿放下的雙手中感受幸福。那就是,只有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通過為他人創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實現人生價值。

品牌:東方資治
上架時間:2013-09-09 09:49:45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東方資治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长子县| 四川省| 永清县| 义马市| 那坡县| 景洪市| 庆阳市| 鄯善县| 石屏县| 公安县| 宜春市| 枞阳县| 大宁县| 庄河市| 隆化县| 乌鲁木齐市| 白银市| 察隅县| 辰溪县| 政和县| 楚雄市| 延庆县| 安化县| 二连浩特市| 罗城| 清苑县| 锦屏县| 黎川县| 澜沧| 芦溪县| 扶风县| 利津县| 白银市| 元氏县| 龙游县| 耒阳市| 瓮安县| 剑河县| 仪陇县|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