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山村少年
“嘣嘣嘣”
李天佑緩了一口氣,右手持柴刀猛的一揮,只聽“咔嚓”一聲,小臂粗的樹枝應聲而斷,掉到了地上。李天佑用衣袖蹭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嘀咕一聲“應該差不多了吧”。
隨手把柴刀別到腰后,手腳利落的滑下樹干,撿起樹下的幾根小臂粗的樹枝,拖著走到一邊,只見地上已經堆了一大堆同樣的樹枝。
李天佑把樹枝往堆上一扔,抽出了別在腰后的柴刀,拿起一根樹枝開始把較小的枝椏削掉,用了一頓飯的功夫,當所有的樹枝都削的差不多了之后,李天佑便把柴刀別在腰后。
拿起原來扔在地上的麻繩,把柴禾緊緊的捆成兩捆,扛到了一堆雜草后面,只見雜草下除了放著一根扁擔,一小捆麻繩外,還有一副弓箭,不過從做工上看,質量只能算差強人意。
李天佑把柴捆放好后,抬頭看了看西斜的太陽,暗道“時間還夠”隨手把麻繩系在腰間,箭袋背在了右肩上,拿起弓往肩上一挎便往山林深處走去。
看他從容不迫的樣子,顯然對這里已經非常熟悉,約莫走了兩盞茶的功夫,李天佑忽然放緩了步子,拔出腰間的柴刀,一邊走一邊豎起了耳朵仔細聽著。
“嘩啦呼啦”只聽左側不遠的地方忽然傳來樹枝晃動的聲音,李天佑神情一動,緊了緊手中的柴刀,把挎在肩上的弓取下拿在了左手,貓著腰向聽到聲音的地方摸去。輕手輕腳的撥開面前的雜草,只見不遠處一只成年黃猄正在賣力的咬著一根垂下的樹枝拉扯,李天佑臉上一喜,不過卻不敢亂動。
黃猄的警覺是出了名的,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的它飛竄,到那時再想追可就難了。李天佑右手動作輕緩的把柴刀別回腰間,輕輕從右肩后的箭袋中抽出一支自制的竹箭,搭在了左手的弓弦上,削尖的箭頭指向正在進食的黃猄。
黃猄正在進食,忽然動作一停,耳朵豎了起來,同時扭頭看向自己的左側,仿佛聽到了什么動靜。李天佑心中一緊,摒住呼吸,強行壓下把手里的箭射出去的沖動,一動不動。
這時,一陣微風吹來,周圍的樹葉發出一陣“嘩啦啦”的聲音,黃猄停了一下,大概放心了,再次扭頭去啃那根垂下的樹枝。李天佑輕輕呼出一口氣,緩緩開弓。
“咯吱吱”老舊的弓身發出一陣輕微的聲音,慢慢開滿。箭尖直指黃猄的肋部,李天佑知道那里就是黃猄的心臟所在,緩緩提起一口氣,當氣到頂部的,李天佑手指一松,“嗖”竹箭帶著破空的尖嘯,射向那頭進食的黃猄,同時弓弦發出“嘣”的一聲回彈的爆音。
黃猄受驚,猛的一口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想躲已是來不及。“噗嗤”削尖的竹箭刺入黃猄的左肋,直至箭身沒入三分之一,黃猄吃痛,發出一聲刺耳的悲鳴,身子猛的彈起丈高,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爬起來踉踉蹌蹌的走了兩三步,就因為心臟破碎,再次摔在了地上,抖了幾下后就再也不動了,大大的眼睛里慢慢失去光澤。
李天佑慢慢走上前,左手的弓再次挎在了肩上,伸手摸了摸黃猄的肋部,確定黃猄已經死了,抓住沒入黃猄身體的竹箭箭尾,一把拔了出來。瞄了一眼沾滿鮮血已經碰折的箭頭,李天佑不由搖了搖頭,隨手把竹箭甩在一邊,從地上抓了一把泥巴把黃猄的傷口糊住,防止血液繼續往外流,把腰間的麻繩解下,往黃猄的兩條后腿上一綁,一使勁把黃猄的尸體背起來開始往自己打柴的地方走去。
回到了自己放柴禾的地方,李天佑把黃猄的尸體往地上一扔,動手把兩捆柴禾分別穿在扁擔兩頭固定好,順便把弓箭也掛在了扁擔一頭,黃猄的尸體掛在了另一頭。李天佑緊了緊腰帶,走到扁擔中間,兩腿微曲,雙手抓著扁擔猛一使勁,挑在了肩上,開始往山下走去。
走了約莫一頓飯的功夫,前方出現了一個簡陋的村落,裊裊的炊煙在村子上方縈繞,村落不大,零零散散也就幾十戶人家。村口七八個四五歲的孩子正在玩耍,村口的另一個方向,幾個壯年的漢子正挑著柴禾有說有笑的回村,李天佑見此,不由加快了幾分步伐。
“天佑哥哥!天佑哥哥!”村口玩耍的孩子見到李天佑回來,蹦蹦跳跳的擁了過來,李天佑臉上不禁顯出一絲笑意。“天佑哥哥,今天又打到了什么?”幾個小孩子一臉好奇的看著掛在扁擔上的黃猄。
“這個呀,叫黃猄,機靈的很,很不容易打到的,天佑還真是厲害呀!”旁邊一個回村的漢子笑道。“哇!天佑哥哥真厲害!以后我也要像天佑哥哥一樣,天天打黃猄回來!不對,不對,以后我要打大老虎回來,比天佑哥哥還厲害!”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喊道。
“哈哈哈哈”周圍的眾人一聽都樂了,“你呀,還是快快的長大,等爹再攢兩年前,送你去城里的學堂學習,爭取考個狀元回來,那就真比你天佑哥哥厲害了,爹跟你娘、你爺爺還等著跟你享清福呢。”一個漢子寵溺的摸了摸那孩子的頭笑道。
李天佑也笑著說道:“是呀,小虎,你以后可要好好學習,可別像你天佑哥哥那么沒出息,只能砍柴打獵。”小虎一臉不愿的嘀咕道:“考狀元哪有打老虎威風。”“好啦好啦,跟爹回家吃飯去!”那漢子一把扯住小虎的手,往村子的一角走去,其他漢子也各自被自己的家人拉走。李天佑看著一對對回家的父子,不由輕笑著搖了搖頭,往村南的一棟舊房子走去。
推開陳舊的院門,李天佑挑著扁擔來到柴房,輕輕放下扁擔后,把兩捆拆解下放到了一邊的柴堆上,扁擔、柴刀和弓箭放到了門后,然后拖著黃猄的尸體掛到院角水井旁的架子上。
先打了一桶水放到一旁,又從廚房拿了一把尖刀,一刀刺進黃猄的脖子,然后順勢往下一劃,開始利落的進行扒皮宰割。
宰割完后,李天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個陶盆,把切割成塊狀的肉放入盆中,撒上鹽巴放在廚房,又把黃猄皮仔細的清洗了一遍晾在了院角的石臺上,開始準備生活做飯。
這個小小的村子叫做李家村,全村老少都姓李,曾經是一戶李姓人家為了躲避戰亂,逃荒到此,見這里依山傍水適宜居住,就在這里安了家。
隨著一代代人的繁衍,現在已經增加到了幾十余戶,鄰里鄉親的基本都是沾親帶故,所以平日里關系也都不錯。李天佑本不是李家村的人,是十三年前李老漢進山采藥時,偶然間在南山一個山洞里撿到的棄嬰。
當時李天佑已經餓的奄奄一息,李老漢膝下無子,救下李天佑之后便當成自己的孫子收養了起來。
南山多豺狼虎豹,平日基本無人踏足,李老漢進山也不多,據說是曾經在外面闖蕩過,略懂些岐黃之術,當時為了給村長兒媳治病,才起意進山采藥。
誰知恰巧遇上李天佑,既沒有遭遇豺狼虎豹之口,又沒有餓死,李老漢覺得是個奇跡,便給他取名天佑,一是指李天佑雖遭遺棄卻能活下來,有上天護佑。二是期望上天護佑他平平安安的成長。
李天佑也沒辜負李老漢的期望,從小就體格健壯,兩三歲就能跟在李老漢屁股后面到處跑,四五歲就能跟著李老漢讀書認字,而且從小乖巧,讓李老漢省了不少心。
八歲那年,李老漢壽終正寢,等李老漢下葬后,村長兒子念在李老漢當初的治病之恩,打算收養李天佑,但李天佑拒絕了村長兒子的好意,從此開始一個人持家,每天早出晚歸,上山打柴為生。
李天佑從小體格健壯,打柴這事倒是也難不倒他,加上鄰里鄉親念在李老漢當初給不少人治病,大家相互接濟,倒也生活無憂。
十歲那年李天佑跟隨村里的獵戶學了不少打獵的本領,從此以后隔三岔五的也能捎帶些野味回來改善下伙食。一轉眼李天佑已經十三歲了,平日里省吃儉用,加上這兩年打的獵物賣毛皮的錢,倒也算是小有積蓄了。
李家村三面環山,村前一條小河,河上修著一座木橋,過了橋就是去往縣城的小道,平日里大家伙打柴打獵都是去北山,因為南山多豺狼虎豹,曾經有人去山上打獵被豺狼叼了去。
也許是因為當初李天佑是被李老漢在南山撿到的原因,李天佑仗著體格健壯,倒是經常一個人去南山打柴打獵,一開始大家還勸他,后來見他幾年來都平安無事,便也由著他了,加上他數年來常常拖著野味回來,倒也成為了一樁鄰里鄉親平日里談笑間的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