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吧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吧
第一:“農書”的設定開篇就出了,這是本書的根本設定。
本書里不會大規(guī)模的推進所謂的工商業(yè),因為在漢代的交通狀況下,運輸成本極高,能夠進入商品大范圍流通的只能是奢侈品和生活必須品(如鹽)等,普通人使用一般商品,只能在一兩百里范圍之內進行生產交換。
這本書里肯定會引入很多后世的技術,但主要會圍繞在農業(yè)技術、農副加工和手工業(yè)方面等小農經濟方面。這些技術基本都在“農書”的范圍之內。
第二:主角不走工商路線,錢糧從哪里來?
答案是屯田。漢末亂世那么多人餓死是典型資源錯配的結果,亂世一起,無主土地、無地流民都不缺,缺少的是有效的生產組織。
但組織這種大規(guī)模的生產活動需要大量的基層管理人員,“農書”和小學堂就是為了培養(yǎng)這些基層人才用的。
第三:農書是給誰看的?
首先肯定不是不識字的農民,而是給有教育基礎的人看的,這些人即有勢力龐大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強,也有受到擠壓歧視的寒門、庶子、家族旁支等。
主角未來的主要班底,就是要把這些寒門、庶子、家族旁支作為干部核心,來進行社會生產的組織,并以此來積攢錢糧,養(yǎng)軍征戰(zhàn)。
第三:主角與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的關系。
在亂世之時,主角爭霸初期,與這些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只能算互相利用的淺層合作關系,主角用軍隊幫他們提供安全保證,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給予有限的錢糧、人員支持作為回報,這個階段不會進行社會改革,雙方沖突很小。
要等到主角勢力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了,必須進行一些制度改革時,雙方的沖突才會加劇,但這時主角已經有了與他們博弈的資本。
用個不太恰當的類比,就把這些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當成改開初期引進的外資好了。
第四,“農書”為何這么早就推出,還刊行天下?
因為技術傳播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傳播,而且農業(yè)技術不是工業(yè)生產那樣的標準化技術,必須根據各地的氣候、土壤、地理、水資源進行本地化調整。
農書刊行天下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潛在的人才儲備,這樣主角新占的地盤才能更快的恢復有序生產。
第五,關于“資敵”。
本書雖然是爭霸,但走的不是黑化梟雄流,而是種田王道碾壓流。
主角前世作為農莊老板,穿越到漢末在生產組織能力方面,絕對是可以王道碾壓的,因此主角布局的重點一定是自己發(fā)展的更順利,而不必擔心別人有樣學樣。
社會生產的核心是組織,技術只是一個要素而已。
最后,說了這么多,只是希望書友能夠理解“農書”是核心設定,不是拍腦袋隨便就寫出來。
希望我能夠寫書寫的開心,書友們看書能看的開心。
從這里可以看出,東漢在開國皇帝劉秀本身輩分高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了晚育甚至不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導致經常斷了世系傳承,可謂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實際行動把漢朝以孝治國的法理和傳統(tǒng)抽的臉都腫了
皇帝經常沒兒子,或者兒子繼承皇位之后早早去世,其實是也就換了五次世系(還有一個劉懿我沒寫,不重要),也不怎么嚴重,章帝劉炟的五個兒子全都有子孫當皇帝,桓帝的輩分居然是沖質的祖父輩,又給本該往下傳的輩分給往上提了兩級,所以最終得效果就是,東漢皇帝應該普遍比其余漢室宗親高兩個輩分甚至更多,比如劉備,事高帝劉邦二十一世孫,而漢獻帝才十六世孫,直接是高祖級長輩,年齡還相差近二十歲
真要查輩分,漢末的漢室宗親幾乎全都要叫皇帝祖宗
舉一個簡單的道理,同一個高祖父,長子是二十20歲時出生的,幼子是40歲時出生的,那么同一個輩分的兄弟,差了20歲,長孫都出生了,而長孫需要叫同齡人親叔叔;假如長孫又是20歲生長曾孫,長曾孫20歲生長玄孫,幼子又是40歲生幼孫,那么同時出生的兩人,一個是爺爺輩,一個是孫子輩;長孫和幼孫同一輩,相差40歲
僅僅只需60年,同一個高祖父生的孩子就相差了兩個輩分,所以看到漢室宗親年紀相差不大但是輩分相差很多,這其實再正常不過了
兩漢三百多年下來,我覺得大部分西漢的漢室宗親都會比漢獻帝低四輩以上,劉岱劉繇估計會低更多,因為齊悼惠王劉肥比文帝劉恒大了二三十歲,齊王系和漢帝系從漢初就開始差輩分了
而東漢光武帝后裔的漢室宗親,因為桓帝比沖質高了兩輩,所以漢獻帝會普遍比其余漢室宗親高兩輩,有波動很正常,但我這里說的是普遍情況
所以論輩分的時候,就要弄清楚,最好不要論輩分,因為這本書主角不是漢室宗親,不需要認皇帝為祖宗
像是劉秀建立東漢后,也認了漢元帝為父還是人了漢宣帝為祖父來著,或者是認漢元帝為祖父,反正要把皇室正統(tǒng)的傳承理順,不能出現(xiàn)混亂,否則那不叫中興而叫開國,劉秀的東漢是西漢的繼承,廟號叫祖那是因為功績,但這是一個朝代分兩段,不是兩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