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一)
懷遠城里,沒有人不知道常爺。
常爺大名常勇,是張秋谷家里的護院頭。
張秋谷是懷遠城里的首富,城里的糧莊、布店,都是張家的。
張家院子大,占了城北最高的一片,據說在張家花園的樓上望,誰家在干什么都看的見。
張家地方也大,繞張家的圍墻轉一圈,得三炷香的時間。
能做張家的護院頭,常爺當然不是一般人。
常爺一個天生的光頭,眉毛聳起一道檁。雙眼滾圓,又大,鼻子很寬,笑的時候鼻翼被臉上的肌肉一扯,更寬。加上一張大嘴,就顯得格外威武。
常爺有多勇,沒人知道,也人人都知道。
人們知道常爺武勇,是因為他挑水。
按說護院頭用不著挑水,這是傭人的事情。
但是除了冬季三個月,常爺每天都挑,只挑一擔。
而且不是從張家自己的井里挑,要從城南的河里挑。
說是一擔,也不準確,因為常爺不用扁擔。
三月到十一月,常爺都是光了膀子,黑布鞋,燈籠褲,腰間扎巴掌寬的帶子。
把兩個大木桶裝滿水,雙臂直接平平拎起來。那么大兩桶水,加上又厚又笨的杉木水桶。怕沒有一百來斤?
別忘了是城南到城北!一般的棒小伙子用了扁擔,路上都得歇三歇。
常爺一次都不用歇,一路飛奔,穿城過府,嘴里大聲呼喝著路人避讓,如同一匹奔馬。只要看見常爺拎水奔來,路上行人車馬沒有不躲的。撞了白撞!常爺從不讓人!
大家都相信就算是馬車,也擋不住常爺的勢頭。
河水挑回張府,其實沒有什么用處,何況路上總會灑了一多半。
常爺不用這點水,用的是拎水這事,立自己的威風。
常爺在此,誰敢打張府半點主意!
當然也是給張秋谷老爺看,自己在懷遠城四城鎮的??!
于是年底的例錢總是格外豐厚。
別忘了常爺姓什么!別忘了懷遠城出過什么樣的英雄!常爺有時候喝了酒,跟護院的師傅們這么說。
師傅們沒有不肅然的。
(二)
一次常爺拎了水,呼喝著奔入城內,恰好十字街口一個叫花子撿地上半個包子,低頭跑到常爺面前,恰好摔了。眼看就要撞上,常爺不讓!張家有的是錢,常爺有的是威風,這兵荒馬亂的光景,一個花子,撞了怎的?
誰料一道白影欺身過來,常爺手上一輕,人飛上了天,落在街邊棚頂上。兩大桶水不灑不晃,被一個穿白衣的人平托著,好像托了兩個鳥籠一般輕巧。白衣人衣袖揮動,劃了個弧,把水桶一拋一接,輕輕放在路邊,一滴水也沒灑出。去扶起叫花子,好像什么也沒發生過。
街邊的人看花了眼睛,再看看飛上棚頂的常爺,知道這下真遇到了高人。齊聲叫了個好。
常爺忿不過,跳下棚子,心里知道白衣人力氣不比自己小,速度和勁道更比自己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但畢竟是街面上的英雄,氣勢不能丟。
還是拱拱手,客氣的請白衣人留下個字號。山水有相逢,這是江湖上的規矩。
在下李季白。白衣人也拱拱手。
常勇一下泄了氣。
大清前朝不算,單說辛亥前后,江淮武林道上誰的名字最響?
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
唐殿卿身法如電、功力精純。能手擒飛燕,能力斷船纜。身負西涼門絕技——“學會西涼掌,打人不用想”,當年那可是李中堂家的教師爺!
唐殿卿謝世之后十年,江淮之間,就是李季白!
懷遠城的百姓們不知道,但是常勇知道。那可是與唐殿卿齊名的李季白!
常勇噗通一下跪在李季白面前,一面認錯,一面要求拜師。李季白扶起常勇,說自在慣了,平生四方游蕩,不設場,不收徒,一人逍遙自在。
常勇懇留李季白在懷遠居住,方便朝夕請益。李季白看世道也亂,北方說已經被日軍占了,于是也駐足不再北上,自此在懷遠生活。
他謝絕了常勇幫他安家置宅的好意。自己尋了個清凈小巷租了一個小院。每日攜了釣竿,在河邊一坐一日。釣了魚就回家燙一壺酒。不太為自己花錢,但是遇到修橋補路,扶困濟寡的事情。卻總能給出一個誰見了也得點頭的數字。
有時候也跟常勇們論論拳腳,自此悠閑過日。
常勇也再不清晨挑水,穿街過巷的時候也不再光了膀子,行止變得斯文有禮。
百姓們都知道是李季白的感召,便風傳李季白就是古時候的俠客。
說白天還在懷遠城釣魚,晚上就盜了南京城權貴的金珠細軟,天不亮又回到家中,所以才不缺用度。又說李季白不是行盜,而是行俠,李季白口中能吐出一口飛劍,奸邪宵小被飛劍穿心而過,再撒上藥粉,瞬間化作血水。所以這些年懷遠城四方安寧。
人人都稱李季白一聲李先生。聲望地位遠超最有錢的張秋谷和最勇武的常勇百倍,為當時懷遠城民間第一人。
(三)
沒幾年,鬼子來了。
1938年夏天,日軍占了懷遠城。懷遠的煤礦被霸占,成立了“懷遠炭業株式會社”。
作為懷柔政策的一部分,李季白和其他幾位當地名流,被日本高層宴請,許以重利。
李季白成了“懷遠炭業株式會社”的股東之一,什么也不用做,僅僅靠著人望,每年一箱一箱的分銀元。
沒有人說什么,沒有人敢說什么。
日本人用刺刀和棍棒提高效率,威逼工人整天進行奴隸般的勞動。工人之間流傳說,下百尺深的地底挖煤不算下地獄,給鬼子干活才是地獄。
會社的大股東,也就是軍方代表叫渡邊。渡邊有兩個最大的愛好,一個是小姑娘,另一個還是小姑娘。
一個是睡不滿15歲的小姑娘,一個是,睡了小姑娘之后,用剃刀活生生割了最嫩的肉,趁血沒干,在蠟燭上烤了吃。
1942年秋,瘟疫流行。來上工的人每天離家之前都會跟親人訣別。
“懷遠炭業株式會社”門口兩側,都堆了四五摞一人高的蘆席。人隨時會死在路上、礦里,就用蘆席卷了埋在廢礦坑里。
后來蘆席不夠用了,就隨便把尸體堆在路邊。沒多久路邊,井下,水渠旁,全是尸體,觸目可見,已經超過了活人的數量,甚至堵塞了河流。
為了避免疾病進一步擴散,也為了掩人耳目。渡邊下令挖了三個大坑,每一個都比懷遠城最大的魚塘還要大幾圈。用來把尸骨統一埋葬。懷遠城每個人都搬過尸首,滿城都是膿血,用石灰一層層墊起來,也無法消除異味。
再后來,凡是生了病的,不能勞動的,全部推進坑里掩埋。
按照會社極不完全的統計,三個坑一共埋了一萬三千多人。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四)
幸存的人們有時候看到李季白一身白衣,站在河邊,手中早沒了釣竿。形容消瘦,眉目平靜,衣衫卻無風自動。
常勇和他的兄弟們為了保護張秋谷私下轉移財產,被日軍發現,全數擊斃,至死不降。地面上的英雄終究在這地面上流盡了血。
李季白住的小巷,東頭賣山楂球老趙頭的孫子,被日軍挑死在刺刀尖上取樂。
十字街口趙嬸的女兒,被渡邊糟蹋之后削了半胸的肉,一時未死,渾身是血跑回家來。當夜全家懸梁自盡。
有一個晚上,李季白就換上了黑衣。
第二天一早,人們看到礦門口崗樓上的日兵軟軟攤在地上,死去多時。大門口一根麻繩赫然懸著渡邊的腦袋。
門邊墻上應該是用腦袋蘸了血,寫下等身高的血書:多行不義,必自斃。
慌亂的日本人到處找還可以控制局面的首腦,卻發現日系課長以上四十七人全數斃于家中。后來驗尸的日本醫生說肯定是被巨大堅硬的重錘砸死,才會這樣五臟俱碎,一擊斃命。
中方的股東呢?
李季白沒出現。
人們打開他的房間,發現這些年日本人給他的銀元金條一枚未動,全貼了封條放在箱子里。
從此,李季白不知所終。

神豪從愿望成真開始吧
神豪從愿望成真開始吧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一)
懷遠城里,沒有人不知道常爺。
常爺大名常勇,是張秋谷家里的護院頭。
張秋谷是懷遠城里的首富,城里的糧莊、布店,都是張家的。
張家院子大,占了城北最高的一片,據說在張家花園的樓上望,誰家在干什么都看的見。
張家地方也大,繞張家的圍墻轉一圈,得三炷香的時間。
能做張家的護院頭,常爺當然不是一般人。
常爺一個天生的光頭,眉毛聳起一道檁。雙眼滾圓,又大,鼻子很寬,笑的時候鼻翼被臉上的肌肉一扯,更寬。加上一張大嘴,就顯得格外威武。
常爺有多勇,沒人知道,也人人都知道。
人們知道常爺武勇,是因為他挑水。
按說護院頭用不著挑水,這是傭人的事情。
但是除了冬季三個月,常爺每天都挑,只挑一擔。
而且不是從張家自己的井里挑,要從城南的河里挑。
說是一擔,也不準確,因為常爺不用扁擔。
三月到十一月,常爺都是光了膀子,黑布鞋,燈籠褲,腰間扎巴掌寬的帶子。
把兩個大木桶裝滿水,雙臂直接平平拎起來。那么大兩桶水,加上又厚又笨的杉木水桶。怕沒有一百來斤?
別忘了是城南到城北!一般的棒小伙子用了扁擔,路上都得歇三歇。
常爺一次都不用歇,一路飛奔,穿城過府,嘴里大聲呼喝著路人避讓,如同一匹奔馬。只要看見常爺拎水奔來,路上行人車馬沒有不躲的。撞了白撞!常爺從不讓人!
大家都相信就算是馬車,也擋不住常爺的勢頭。
河水挑回張府,其實沒有什么用處,何況路上總會灑了一多半。
常爺不用這點水,用的是拎水這事,立自己的威風。
常爺在此,誰敢打張府半點主意!
當然也是給張秋谷老爺看,自己在懷遠城四城鎮的??!
于是年底的例錢總是格外豐厚。
別忘了常爺姓什么!別忘了懷遠城出過什么樣的英雄!常爺有時候喝了酒,跟護院的師傅們這么說。
師傅們沒有不肅然的。
(二)
一次常爺拎了水,呼喝著奔入城內,恰好十字街口一個叫花子撿地上半個包子,低頭跑到常爺面前,恰好摔了。眼看就要撞上,常爺不讓!張家有的是錢,常爺有的是威風,這兵荒馬亂的光景,一個花子,撞了怎的?
誰料一道白影欺身過來,常爺手上一輕,人飛上了天,落在街邊棚頂上。兩大桶水不灑不晃,被一個穿白衣的人平托著,好像托了兩個鳥籠一般輕巧。白衣人衣袖揮動,劃了個弧,把水桶一拋一接,輕輕放在路邊,一滴水也沒灑出。去扶起叫花子,好像什么也沒發生過。
街邊的人看花了眼睛,再看看飛上棚頂的常爺,知道這下真遇到了高人。齊聲叫了個好。
常爺忿不過,跳下棚子,心里知道白衣人力氣不比自己小,速度和勁道更比自己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但畢竟是街面上的英雄,氣勢不能丟。
還是拱拱手,客氣的請白衣人留下個字號。山水有相逢,這是江湖上的規矩。
在下李季白。白衣人也拱拱手。
常勇一下泄了氣。
大清前朝不算,單說辛亥前后,江淮武林道上誰的名字最響?
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
唐殿卿身法如電、功力精純。能手擒飛燕,能力斷船纜。身負西涼門絕技——“學會西涼掌,打人不用想”,當年那可是李中堂家的教師爺!
唐殿卿謝世之后十年,江淮之間,就是李季白!
懷遠城的百姓們不知道,但是常勇知道。那可是與唐殿卿齊名的李季白!
常勇噗通一下跪在李季白面前,一面認錯,一面要求拜師。李季白扶起常勇,說自在慣了,平生四方游蕩,不設場,不收徒,一人逍遙自在。
常勇懇留李季白在懷遠居住,方便朝夕請益。李季白看世道也亂,北方說已經被日軍占了,于是也駐足不再北上,自此在懷遠生活。
他謝絕了常勇幫他安家置宅的好意。自己尋了個清凈小巷租了一個小院。每日攜了釣竿,在河邊一坐一日。釣了魚就回家燙一壺酒。不太為自己花錢,但是遇到修橋補路,扶困濟寡的事情。卻總能給出一個誰見了也得點頭的數字。
有時候也跟常勇們論論拳腳,自此悠閑過日。
常勇也再不清晨挑水,穿街過巷的時候也不再光了膀子,行止變得斯文有禮。
百姓們都知道是李季白的感召,便風傳李季白就是古時候的俠客。
說白天還在懷遠城釣魚,晚上就盜了南京城權貴的金珠細軟,天不亮又回到家中,所以才不缺用度。又說李季白不是行盜,而是行俠,李季白口中能吐出一口飛劍,奸邪宵小被飛劍穿心而過,再撒上藥粉,瞬間化作血水。所以這些年懷遠城四方安寧。
人人都稱李季白一聲李先生。聲望地位遠超最有錢的張秋谷和最勇武的常勇百倍,為當時懷遠城民間第一人。
(三)
沒幾年,鬼子來了。
1938年夏天,日軍占了懷遠城。懷遠的煤礦被霸占,成立了“懷遠炭業株式會社”。
作為懷柔政策的一部分,李季白和其他幾位當地名流,被日本高層宴請,許以重利。
李季白成了“懷遠炭業株式會社”的股東之一,什么也不用做,僅僅靠著人望,每年一箱一箱的分銀元。
沒有人說什么,沒有人敢說什么。
日本人用刺刀和棍棒提高效率,威逼工人整天進行奴隸般的勞動。工人之間流傳說,下百尺深的地底挖煤不算下地獄,給鬼子干活才是地獄。
會社的大股東,也就是軍方代表叫渡邊。渡邊有兩個最大的愛好,一個是小姑娘,另一個還是小姑娘。
一個是睡不滿15歲的小姑娘,一個是,睡了小姑娘之后,用剃刀活生生割了最嫩的肉,趁血沒干,在蠟燭上烤了吃。
1942年秋,瘟疫流行。來上工的人每天離家之前都會跟親人訣別。
“懷遠炭業株式會社”門口兩側,都堆了四五摞一人高的蘆席。人隨時會死在路上、礦里,就用蘆席卷了埋在廢礦坑里。
后來蘆席不夠用了,就隨便把尸體堆在路邊。沒多久路邊,井下,水渠旁,全是尸體,觸目可見,已經超過了活人的數量,甚至堵塞了河流。
為了避免疾病進一步擴散,也為了掩人耳目。渡邊下令挖了三個大坑,每一個都比懷遠城最大的魚塘還要大幾圈。用來把尸骨統一埋葬。懷遠城每個人都搬過尸首,滿城都是膿血,用石灰一層層墊起來,也無法消除異味。
再后來,凡是生了病的,不能勞動的,全部推進坑里掩埋。
按照會社極不完全的統計,三個坑一共埋了一萬三千多人。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四)
幸存的人們有時候看到李季白一身白衣,站在河邊,手中早沒了釣竿。形容消瘦,眉目平靜,衣衫卻無風自動。
常勇和他的兄弟們為了保護張秋谷私下轉移財產,被日軍發現,全數擊斃,至死不降。地面上的英雄終究在這地面上流盡了血。
李季白住的小巷,東頭賣山楂球老趙頭的孫子,被日軍挑死在刺刀尖上取樂。
十字街口趙嬸的女兒,被渡邊糟蹋之后削了半胸的肉,一時未死,渾身是血跑回家來。當夜全家懸梁自盡。
有一個晚上,李季白就換上了黑衣。
第二天一早,人們看到礦門口崗樓上的日兵軟軟攤在地上,死去多時。大門口一根麻繩赫然懸著渡邊的腦袋。
門邊墻上應該是用腦袋蘸了血,寫下等身高的血書:多行不義,必自斃。
慌亂的日本人到處找還可以控制局面的首腦,卻發現日系課長以上四十七人全數斃于家中。后來驗尸的日本醫生說肯定是被巨大堅硬的重錘砸死,才會這樣五臟俱碎,一擊斃命。
中方的股東呢?
李季白沒出現。
人們打開他的房間,發現這些年日本人給他的銀元金條一枚未動,全貼了封條放在箱子里。
從此,李季白不知所終。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