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
人性心理學書評詳情
1.對世界要時刻充滿懷疑的心態(非貶義和極端化的),如書中說,經驗不能成為決定的依據(解釋:假設有一扇關著的門我們不能推開,那我們下意識的認為門被鎖了,但其實,門如果是被黏住的呢?)
2.書中闡述了大量關于情感和人性傾向的理論,閱讀后在日常生活中里留意下自身言行和情感波動,會發現在非極端情況下,你的一舉一動都在這些理論中,這樣有利于反思自身,不做情緒的奴隸。(補充:在第七章的后兩節中有關于極端和非極端(自然和非自然)的一些闡述,以普遍角度分析,極端現象少之又少,觸發條件也相對苛刻,故參考理論時可以套用在絕大部分事例)
3.書中闡述理論性內容較多,部分內容枯燥或是晦澀難懂,但讀書嘛,多讀點,現在不理解,或許以后理解了呢?(麻了,第七章后半看著我頭疼)
4.無了,純個人理解,看這種書不能太鉆牛角尖,不然痛苦的是自己。
他挑戰理性的因果理解,強調我們對因果關系的信念來自于“習慣”(habit),而非邏輯必然。堅持“道德不是出自理性,而是我們對行為的情感反應”(情感主義),認為同情心能夠驅動人們走向利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