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
結構思考力書評詳情
結構可以說是萬物之本,在物質世界,人們通過結構來認識物質,結構構成了世界,人們也是不斷地通過對事物結構的認識來加深對事物的了解和體驗。
結構存在于每個整體與局部關系的無窮變化中,每個局部表現整體,而局部的意義又由整體來決定。
二、為什么要學習結構思考?
當我們面臨一個問題時,如果可以從結構的視角去審視和思考,一定可以讓我們看得更全面、更清晰。
無論是書寫文字還是與人溝通,結構思考都是必不可缺的,甚至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擁有這種思維很容易做到思考清晰,表達有力,透過現象看本質。
三、結構思維的內核是什么?
這本書也是根據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它包括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等這四個基本特點。
1.結論先行
我們常常進行表述時,訴說一大堆對方卻沒有聽明白,原因就在于觀點太多,沒能進行一個很好的概括。
當然也有說的觀點只有一個,但卻由于表達的時候過于啰嗦,讓人聽的不耐煩。
這個時候就需要結論先行,顧名思義就是把想表達的結論先進行一個概括給呈現出來,在表達觀點,這樣聽的人就不會覺得冗長了。
2.以上統下
在有一個核心結論為前提時,下面的觀點要能夠支撐才能有說服力,通俗點說就是圍繞結論表達自己的觀點。
3.歸類分組
當呈現的觀點很多,思緒很雜時,可以自發的進行一個分類,要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不能有遺漏和交叉。
4.邏輯遞進
每一組中的思想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組織,這種邏輯順序符合人們觀察事物的習慣,更容易讓對方記憶。
四、縱向結構分層次
1.自上而下——疑問回答做分解
為什么30分鐘的演講讓大家睡著了,而兩小時的電影那么吸引人呢?
區別就在于前者平白無序,后者扣人心弦,而要想擺脫這個問題則需要在表達主要內容時拋出一個懸念,促進對方思考。
自上而下疑問回答做分解構建金字塔結構的兩個步驟:
(1)設想問題,從對方角度出發的新模式。
設想問題是在已經確定完主題的基礎上,看對方會關注什么問題。
如何發現新問題呢?
小技巧5W2H原則
What:是什么?Why:為什么?Who:誰來做?When:什么時候開始做?Where:在哪里做?How:如何做?How much:做多少?
這些問題并不一定每次都被問到,但通過5W2H的分析,可以確保讓你換位思考時能夠做到更加全面具體不會遺漏問題。
結構思考力用于表達的疑問回答式,同樣適用于思考問題,只是問題不一定是別人問的,而是我們自己問自己。
(2)回答問題,提前想好答案事半功倍。
就把設想問題答案想好,同時還要想這答案會引發哪些新問題,再循環應用這兩個步驟,直到你認為所有的答案都被解答了,就完成了這次金字塔結構的搭建。
2.自下而上——概括總結做聚合
上文說的都是有一個結論的情況下,可若是一開始沒有結論呢?只有若干條的觀點,我們又應該如何梳理概括呢?
我們需要收集有用信息,進行一個分類,在進行一個總結概括,這個過程中尋找共通點,以此為結論。
自下而上概括總結不僅是讓觀點更加清晰,很多時候也是一個發現新思想的過程。
這個框架完全符合“結論先行”和“以上統下”的基本原則,不但觀點明確,而且完全從對方角度出發,說服力極強。
五、橫向結構選順序
在橫向結構中一共有兩種方式,清晰地羅列要點叫作歸納,有針對性的說服叫作演繹。
1.選擇演繹——讓說服更有力
為什么一位剛畢業沒幾年的咨詢顧問,可以面對一位頭發花白、在商場打拼數十年的企業總裁侃侃而談,而企業還愿意付高額的咨詢費用呢?
原因在于咨詢顧問的思考方式,而演繹也正是咨詢顧問理性思考的根本。
演繹論證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標準式,另一種是常見式。
標準式是人類理性思考的根本,一個推理的前提能否合理地得出結論,實際上并不取決于前提和結論的思想內容,而是取決于其思想形式。
常見式是工作中最常見的表達方式,并同樣可以達到增強說服力的作用。因為它相當于從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三個方面來有力支撐你的結論。
2.選擇歸納——讓要點更清晰
為什么有些人無論在分析多么復雜的問題時,都可以做到非常清晰和精準呢?
原因在于,他們從結構化的視角看待事物,既能自己總結提煉出相應的結構模型,又以大量的現有模型來分析問題。
歸納分類可以將隱性經驗變為可復制、可傳的顯性智慧。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中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即對于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借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并解決問題的方法。
相互獨立”意味著問題的細分是在同一維度上并有明確區分、不可重疊的 “完全窮盡”則意味著全面、周密。
在橫向結構中,我們關注的是同一組思想的橫向之間是否做到歸類分組和邏輯遞進。
六、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呢?
這本書的方法其實并不難,關鍵看自己能不能學以致用,但如何運用到生活與工作上呢?
人作為社會化動物,所有學習的本質都是社會化互動的過程。
遇到每個事情不要盲目相信且隨波逐流,時刻保持懷疑,而是去用5w2h法則去思考背后的邏輯關系,把自己羅列的點都進行一個歸納與總結。
任何一項技藝的練習都需要時間,思維的訓練同樣如此,關鍵我們要有意識地學著去用,才能夠慢慢建立起結構思考這種框架能力。
我的理解就是一個人在一段話里面想一次性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導致的結果也是前言不搭后語,聽眾根本就沒有聽太明白。
要想擺脫這種說話方式,最簡單的就是刪繁就簡,一次表達一個結論,并且運用觀點支撐起來,這樣子就不會顯的亂,至于是先結論還是先觀點就看情況而定,但無論怎么樣一定要有一個中心思想,并且觀點分類又要相互獨立、不能交叉。
學會結構化思維的好處就在于與人溝通便捷,也能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式,如今碎片化的文章太多,每天每個人都會去接觸這些文章,可又有多少文章是符合邏輯的呢?很多都是依靠賣點和情緒的傳達來煽動觀眾。
而擁有結構化思維能夠更好的去思考,這個觀點能不能支撐起這個結論來,當然有時候也不知道這個觀點可靠不可靠,就不斷的進行為什么的追問,主動去調查相關資料進行思辨,這項思維也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
結構化思維也并不簡單的局限在職場和生活方面,可以通過結構化思維進行省心,明白自己的問題,也可以進行分析事物,擁有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當然怎么提升結構化思維呢?我的方法就是多練習、多看類似的書籍如學會提問、思考快與慢、金字塔思維等等、也可以通過書寫進行自我的邏輯調整,這個可以只寫給自己看。
除此之外,看到書中介紹說話要有目的性及扣人心弦感,我覺得這個方法可以多看看懸疑小說或者多觀察一些厲害的人的說話方式,根據他們說話方式來調整自己。
通過自我觀察下發現,用書中的框架結構帶入進思考當中,更能準確找準方向,清楚的認知到自己想要什么,值得學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