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隨園食單
《隨園食單》,將飲食上升為大雅學問,寫吃貨嚴苛的要求: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膩如一。曾在某觀察家用餐,諸菜尚可,飯粥卻粗糲,我勉強咽下,回去就生了一場大病!一盤菜,若用肉,不要超出8兩,若用雞、魚,最多不過6兩。有人會問:不夠吃怎么辦?答案是:吃完再炒。鯽魚,要選扁身且帶白色者,肉質鮮嫩松和,熟后一提,骨肉自然分離。圓身黑背的鯽魚,肉質僵硬多刺,簡直是鯽魚中的“地痞魚”。豬有43種做法,而甲魚只有6種;雞分5個部分可吃,而鹿最佳者,只在尾上一道漿。做一餐飯有14個注意事項,而且絕對不能涮火鍋……《隨園食單》,乾隆才子、詩壇盟主袁枚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蔬飯之間,是閑情,是雅趣。
目錄(378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序
- 須知單
- 先天須知
- 作料須知
- 洗刷須知
- 調劑須知
- 配搭須知
- 獨用須知
- 火候須知
- 色臭須知
- 遲速須知
- 變換須知
- 器具須知
- 上菜須知
- 時節須知
- 多寡須知
- 潔凈須知
- 用纖須知
- 選用須知
- 疑似須知
- 補救須知
- 本分須知
- 戒單
- 戒外加油
- 戒同鍋熟
- 戒耳餐
- 戒目食
- 戒穿鑿
- 戒停頓
- 戒暴殄
- 戒縱酒
- 戒火鍋
- 戒強讓
- 戒走油
- 戒落套
- 戒混濁
- 戒茍且
- 海鮮單
- 燕窩
- 海參三法
- 魚翅二法
- 鰒魚
- 淡菜
- 海蝘
- 烏魚蛋
- 江瑤柱
- 蠣黃
- 江鮮單
- 刀魚二法
- 鰣魚
- 鱘魚
- 黃魚
- 班魚
- 假蟹
- 特牲單
- 豬頭二法
- 豬蹄四法
- 豬爪、豬筋
- 豬肚二法
- 豬肺二法
- 豬腰
- 豬里肉
- 白片肉
- 紅煨肉三法
- 白煨肉
- 油灼肉
- 干鍋蒸肉
- 蓋碗裝肉
- 磁壇裝肉
- 脫沙肉
- 曬干肉
- 火腿煨肉
- 臺鲞煨肉
- 粉蒸肉
- 熏煨肉
- 芙蓉肉
- 荔枝肉
- 八寶肉
- 菜花頭煨肉
- 炒肉絲
- 炒肉片
- 八寶肉圓
- 空心肉圓
- 鍋燒肉
- 醬肉
- 糟肉
- 暴腌肉
- 尹文端公家風肉
- 家鄉肉
- 筍煨火肉
- 燒小豬
- 燒豬肉
- 排骨
- 羅蓑肉
- 端州三種肉
- 楊公圓
- 黃芽菜煨火腿
- 蜜火腿
- 雜牲單
- 牛肉
- 牛舌
- 羊頭
- 羊蹄
- 羊羹
- 羊肚羹
- 紅煨羊肉
- 炒羊肉絲
- 燒羊肉
- 全羊
- 鹿肉
- 鹿筋二法
- 獐肉
- 果子貍
- 假牛乳
- 鹿尾
- 羽族單
- 白片雞
- 雞松
- 生炮雞
- 雞粥
- 焦雞
- 捶雞
- 炒雞片
- 蒸小雞
- 醬雞
- 雞丁
- 雞圓
- 梨炒雞
- 假野雞卷
- 黃芽菜炒雞
- 栗子炒雞
- 灼八塊
- 珍珠團
- 黃芪蒸雞治瘵
- 鹵雞
- 蔣雞
- 唐雞
- 雞肝
- 雞血
- 雞絲
- 糟雞
- 雞腎
- 雞蛋
- 野雞五法
- 赤燉肉雞
- 蘑菇煨雞
- 鴿子
- 鴿蛋
- 野鴨
- 蒸鴨
- 鴨糊涂
- 鹵鴨
- 鴨脯
- 燒鴨
- 掛鹵鴨
- 干蒸鴨
- 野鴨團
- 徐鴨
- 煨麻雀
- 煨鷯鶉、黃雀
- 云林鵝
- 燒鵝
- 水族有鱗單
- 邊魚
- 鯽魚
- 魚松
- 魚圓
- 魚片
- 白魚
- 季魚
- 土步魚
- 連魚豆腐
- 醋摟魚
- 銀魚
- 臺鲞
- 糟鲞
- 蝦子勒鲞
- 魚脯
- 家常煎魚
- 黃姑魚
- 水族無鱗單
- 湯鰻
- 紅煨鰻
- 炸鰻
- 生炒甲魚
- 醬炒甲魚
- 帶骨甲魚
- 青鹽甲魚
- 湯煨甲魚
- 全殼甲魚
- 鱔絲羹
- 炒鱔
- 段鱔
- 蝦圓
- 蝦餅
- 醉蝦
- 炒蝦
- 蟹
- 蟹羹
- 炒蟹粉
- 剝殼蒸蟹
- 蛤蜊
- 蚶
- 車螯
- 程澤弓蟶干
- 鮮蟶
- 水雞
- 熏蛋
- 茶葉蛋
- 雜素菜單
- 蔣侍郎豆腐
- 楊中丞豆腐
- 張愷豆腐
- 慶元豆腐
- 芙蓉豆腐
- 王太守八寶豆腐
- 程立萬豆腐
- 凍豆腐
- 蝦油豆腐
- 蓬蒿菜
- 蕨菜
- 葛仙米
- 羊肚菜
- 石發
- 珍珠菜
- 素燒鵝
- 韭
- 芹
- 豆芽
- 茭
- 青菜
- 臺菜
- 白菜
- 黃芽菜
- 瓢兒菜
- 菠菜
- 蘑菇
- 松菌
- 面筋二法
- 茄二法
- 莧羹
- 芋羹
- 豆腐皮
- 扁豆
- 瓠子、王瓜
- 煨木耳、香蕈
- 冬瓜
- 煨鮮菱
- 豇豆
- 煨三筍
- 芋煨白菜
- 香珠豆
- 馬蘭
- 楊花菜
- 問政筍絲
- 炒雞腿蘑菇
- 豬油煮蘿卜
- 小菜單
- 筍脯
- 天目筍
- 玉蘭片
- 素火腿
- 宣城筍脯
- 人參筍
- 筍油
- 糟油
- 蝦油
- 喇虎醬
- 熏魚子
- 腌冬菜、黃芽菜
- 萵苣
- 香干菜
- 冬芥
- 春芥
- 芥頭
- 芝麻菜
- 腐干絲
- 風癟菜
- 糟菜
- 酸菜
- 臺菜心
- 大頭菜
- 蘿卜
- 乳腐
- 醬炒三果
- 醬石花
- 石花糕
- 小松菌
- 吐蛈
- 海蟄
- 蝦子魚
- 醬姜
- 醬瓜
- 新蠶豆
- 腌蛋
- 混套
- 茭瓜脯
- 牛首腐干
- 醬王瓜
- 點心單
- 鰻面
- 溫面
- 鱔面
- 裙帶面
- 素面
- 蓑衣餅
- 蝦餅
- 薄餅
- 松餅
- 面老鼠
- 顛不棱(即肉餃也)
- 肉餛飩
- 韭合
- 面衣
- 燒餅
- 千層饅頭
- 面茶
- 杏酪
- 粉衣
- 竹葉粽
- 蘿卜湯圓
- 水粉湯圓
- 脂油糕
- 雪花糕
- 軟香糕
- 百果糕
- 栗糕
- 青糕、青團
- 合歡餅
- 雞豆糕
- 雞豆粥
- 金團
- 藕粉、百合粉
- 麻團
- 芋粉團
- 熟藕
- 新栗、新菱
- 蓮子
- 芋
- 蕭美人點心
- 劉方伯月餅
- 陶方伯十景點心
- 楊中丞西洋餅
- 白云片
- 風枵
- 三層玉帶糕
- 運司糕
- 沙糕
- 小饅頭、小餛飩
- 雪蒸糕法
- 作酥餅法
- 天然餅
- 花邊月餅
- 制饅頭法
- 揚州洪府粽子
- 飯粥單
- 飯
- 粥
- 茶酒單
- 茶
- 武夷茶
- 龍井茶
- 常州陽羨茶
- 洞庭君山茶
- 酒
- 金壇于酒
- 德州盧酒
- 四川郫筒酒
- 紹興酒
- 湖州南潯酒
- 常州蘭陵酒
- 溧陽烏飯酒
- 蘇州陳三白
- 金華酒
- 山西汾酒
- 更新時間:2019-01-04 15:57:37
推薦閱讀
- 近代成都飲食生活變遷研究(1861—1945)
- 果醬創意盤飾圍邊
- 四季餐桌
- 精品食雕制作技術(餐飲行業職業技能培訓教程)
- 看節氣喝靚湯:秋季篇
- 中國美食地理:肉食的快意江湖
- 民國太太的廚房
- 回到餐桌,回到生活
- 茶文化概論與茶藝實訓
- 茶道:從喝茶到品茶
- 中國美食地理(套裝三冊)
- 春韭秋菘:一個美食家的尋味筆記
- 不是庖丁,也可以解牛:中華飲食文化筆記
- 四季的盛宴
- 潮汕文化源流
- 30分鐘讀懂《更好的大腦解決方案》
- 滿漢全席
- 香港海鮮采購食用圖鑒
- 奶奶最懂得(騰訊視頻美食紀錄片同步播出)
- 茶葉背后的故事
- 食話實說2:川菜平反論
- 碗筷留香
- 紅樓饗宴
- 西安飯莊傳奇
- 食道通天
- 舌尖上的八大菜系
- 茶道入門:識茶篇(修訂本)
- 一人食,一杯搞定:小杯子烹飪幸福料理
- 閩味兒
- 南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