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1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模糊入門
- 1.1 模糊邏輯的發展
- 1.1.1 模糊邏輯的發展歷程
- 1.1.2 模糊邏輯在日本的發展
- 1.1.3 模糊邏輯在歐洲的發展
- 1.1.4 模糊邏輯在美國的發展
- 1.2 模糊邏輯的不確定類型
- 1.2.1 不確定的數學原理
- 1.2.2 語言不確定性模型
- 1.3 模糊集合
- 1.3.1 由經典集合到模糊集合
- 1.3.2 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
- 1.3.3 隸屬度函數
- 1.4 模糊集合的運算
- 1.4.1 模糊集合的基本運算
- 1.4.2 模糊集合的基本運算規律
- 1.4.3 模糊集合與經典集合的聯系
- 1.5 模糊關系與模糊關系的合成
- 1.5.1 模糊關系的基本概念
- 1.5.2 模糊關系的合成
- 1.5.3 模糊關系的性質
- 1.5.4 模糊變換
- 1.6 模糊邏輯及模糊推理
- 1.6.1 模糊邏輯技術
- 1.6.2 語言控制策略
- 1.6.3 模糊語言變量
- 1.6.4 模糊命題與模糊條件語句
- 1.6.5 判斷與推理
- 1.6.6 模糊推理
- 1.7 模糊邏輯系統的建立
- 1.7.1 模糊化
- 1.7.2 建立if-then規則庫
- 1.7.3 模糊推理
- 1.7.4 解模糊化
- 1.8 計算模糊系統
- 1.8.1 計算隸屬度
- 1.8.2 隸屬度函數的快速計算方法
- 1.8.3 模糊規則推理
- 1.8.4 將輸出結果清晰化
- 習題
- 第2章 模糊應用——模糊控制系統設計
- 2.1 鍋爐汽包水位控制系統設計
- 2.1.1 應用背景
- 2.1.2 鍋爐汽包水位動態特性
- 2.1.3 模糊控制系統結構
- 2.1.4 模糊控制器的設計
- 2.1.5 模糊控制系統仿真
- 2.2 模糊PID控制直流電動機伺服系統設計
- 2.2.1 應用背景
- 2.2.2 系統控制原理
- 2.2.3 控制算法設計
- 2.2.4 系統硬件設計原理
- 2.2.5 系統軟件設計原理
- 2.2.6 系統調試及結果分析
- 2.2.7 系統的其他控制算法
- 習題
- 第3章 神經網絡及聚類設計
- 3.1 什么是神經網絡
- 3.1.1 神經網絡的發展歷程
- 3.1.2 生物神經系統的結構及沖動的傳遞過程
- 3.1.3 人工神經網絡的定義
- 3.2 人工神經網絡模型
- 3.2.1 人工神經元的基本模型
- 3.2.2 人工神經網絡基本構架
- 3.2.3 人工神經網絡的工作過程
- 3.2.4 人工神經網絡的特點
- 3.3 前饋神經網絡
- 3.3.1 感知器網絡
- 3.3.2 BP網絡
- 3.3.3 BP網絡的建立及執行
- 3.3.4 BP網絡應用于模式分類
- 3.3.5 BP網絡的其他學習算法的應用
- 3.4 反饋神經網絡
- 3.4.1 離散Hopfield(DHNN)網絡的結構
- 3.4.2 離散Hopfield網絡的工作方式
- 3.4.3 Hopfield網絡的穩定性和吸引子
- 3.4.4 Hopfield網絡的連接權設計
- 3.4.5 Hopfield網絡應用于模式分類
- 3.5 徑向基函數
- 3.5.1 徑向基函數的網絡結構及工作方式
- 3.5.2 徑向基函數網絡的特點及作用
- 3.5.3 徑向基函數網絡參數選擇
- 3.5.4 RBF網絡用于模式分類
- 3.6 其他形式的神經網絡
- 3.6.1 競爭型人工神經網絡——自組織競爭
- 3.6.2 競爭型人工神經網絡——自組織特征映射神經網絡(SOM)
- 3.6.3 競爭型人工神經網絡——學習向量量化神經網絡(LVQ)
- 3.6.4 概率神經網絡(PNN)
- 3.6.5 CPN神經網絡的設計
- 習題
- 第4章 基于MATLAB的模糊神經網絡的應用
- 4.1 神經網絡與模糊系統的結合
- 4.1.1 模糊神經網絡的特點
- 4.1.2 NeuroFuzzy與其他自適應技術的比較
- 4.2 模糊神經網絡用于控制系統設計
- 4.2.1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控制器的結構
- 4.2.2 神經模糊控制系統的MATLAB實現
- 4.3 模糊神經網絡用于模式識別系統設計
- 4.3.1 應用背景
- 4.3.3 基于MATLAB的模糊神經網絡分類器的設計與實現
- 習題
- 第5章 基于fuzzyTECH的模糊設計技術
- 5.1 fuzzyTECH界面用戶化
- 5.1.1 fuzzyTECH軟件界面
- 5.1.2 界面用戶化設置
- 5.1.3 視圖方式用戶化設置
- 5.2 使用模糊設計向導設計“empty”模糊系統
- 5.3 應用fuzzyTECH配置模糊系統
- 5.3.1 模糊系統常見的結構和對象
- 5.3.2 編輯對象
- 5.3.3 定義文本對象
- 5.3.4 定義語言變量
- 5.3.5 定義隸屬度函數
- 5.3.6 定義規則塊
- 5.3.7 模糊規則公式
- 5.4 使用優化選項優化模糊系統
- 5.5 連接fuzzyTECH到其他應用
- 5.6 基于fuzzyTECH的起重機模糊控制系統分析
- 5.6.1 起重機模糊控制系統的用戶工具
- 5.6.2 起重機的控制策略
- 5.6.3 fuzzyTECH中的起重機模糊控制系統
- 5.6.4 在fuzzyTECH中啟動起重機模糊控制系統
- 5.6.5 fuzzyTECH中的響應分析
- 5.6.6 模糊控制系統中的語言變量修改
- 5.6.7 模糊邏輯規則的修改
- 5.6.8 利用交互式調試模式進行系統測試
- 5.7 fuzzyTECH的在線調試功能
- 5.7.1 蒸汽鍋爐鼓輪仿真系統的操作
- 5.7.2 蒸汽鍋爐鼓輪仿真系統模糊邏輯控制策略
- 5.7.3 fuzzyTECH在線開發
- 5.8 fuzzyTECH文件記錄與校正控制系統
- 5.8.1 工程信息
- 5.8.2 文檔生成器
- 5.8.3 修正控制系統
- 習題
- 第6章 基于fuzzyTECH的NeuroFuzzy設計技術
- 6.1 從采用數據文件產生模糊異或系統
- 6.1.1 使用模糊設計向導產生一個模糊異或系統
- 6.1.2 模糊系統的神經模糊網絡訓練 對異或系統進行訓練
- 6.2 使用FuzzyCluster聚類
- 6.2.1 聚類概念
- 6.2.2 訓練CLUSTER1.CSV文件
- 6.2.3 刪除冗余數據
- 6.2.4 處理沖突數據
- 6.2.5 顯示樣本文件
- 6.2.6 模糊聚類
- 6.3 fuzzyTECH中NeuroFuzzy訓練的計算
- 6.3.1 模糊邏輯作為神經元
- 6.3.2 模糊與神經網絡的知識表達
- 6.4 fuzzyTECH中NeuroFuzzy學習模糊規則
- 6.4.1 FAM規則
- 6.4.2 訓練數據
- 6.4.3 完成NeuroFuzzy網絡
- 6.5 fuzzyTECH中NeuroFuzzy學習模糊化和解模糊化
- 6.5.1 隸屬度函數的訓練
- 6.5.2 學習方法
- 6.6 fuzzyTECH中NeuroFuzzy的數據聚類
- 6.6.1 消除數據沖突
- 6.6.2 聚類算法
- 6.6.3 一致性分析
- 習題
- 第7章 fuzzyTECH的應用
- 7.1 數據采集
- 7.1.1 系統分析
- 7.1.2 記錄樣本數據
- 7.2 數據聚類——K均值聚類
- 7.2.1 K均值聚類的算法
- 7.2.2 K均值聚類的MATLAB實現
- 7.2.3 待聚類樣本的分類結果
- 7.2.4 結論
- 7.3 數據聚類——改進K均值聚類
- 7.3.1 K均值改進算法的思想
- 7.3.2 基于取樣思想的改進K均值算法
- 7.3.3 運行結果
- 7.3.4 結論
- 7.4 數據聚類——模糊聚類
- 7.4.1 模糊聚類應用背景
- 7.4.2 基于MATLAB的GUI工具的模糊算法構建 數據模糊化
- 7.4.3 基于MATLAB的GUI工具的模糊算法構建 FIS實現
- 7.4.4 系統結果分析
- 7.5 數據聚類——模糊C均值聚類
- 7.5.1 模糊C均值聚類應用背景
- 7.5.2 模糊C均值算法
- 7.5.3 模糊C均值聚類的MATLAB實現
- 7.5.4 模糊C均值聚類結果分析
- 7.6 數據聚類——ISODATA算法概述聚類
- 7.6.1 ISODATA算法應用背景
- 7.6.2 用MATLAB實現ISODATA算法
- 7.6.3 聚類結果
- 7.6.4 ISODATA算法總結
- 7.7 系統建立
- 7.7.1 建立系統
- 7.7.2 學習前系統的規則觀察及先驗規則的添加
- 7.8 模糊神經網絡配置及學習過程仿真
- 7.8.1 輸出變量的設置
- 7.8.2 神經網絡訓練配置
- 7.8.3 模糊神經網絡訓練
- 7.8.4 系統的學習過程仿真
- 7.8.5 學習后系統的變化
- 7.8.6 系統的優化
- 7.9 系統的性能調試、仿真及代碼生成
- 7.9.1 系統的性能調試
- 7.9.2 系統的仿真分析
- 7.9.3 系統的代碼生成
- 7.10 系統的工作過程分析
- 7.10.1 確定系統所屬語言值
- 7.10.2 確定所用的模糊規則及系統的輸出
- 7.11 系統模糊神經模塊的結構及算法分析
- 7.11.1 模糊模塊及模糊神經網絡模塊
- 7.11.2 模糊神經網絡模塊
- 7.11.3 模糊神經算法
- 習題 更新時間:2018-12-27 16:09:22
推薦閱讀
- AI落地:讓人工智能為你所用
- 超AI入門
- 人工智能:從科幻中復活的機器人革命
- 塊數據4.0:人工智能時代的激活數據學
- 自己動手制作無人機
- 大模型工程化:AI驅動下的數據體系
- 機器學習與學習資源適配
- 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第2版)
- 機器人驅動與控制及應用實例
- 智能計算系統實驗教程
- 智能計算:原理與實踐
- 人體步態及行為識別技術研究(遼寧省優秀自然科學著作)
- 移動機器人原理與設計(原書第2版)
- AI改變設計 : 人工智能時代的設計師生存手冊
- DeepSeek實戰:從提示詞到部署和實踐
- 創意之星
- 精通ROS機器人編程(原書第3版)
- 機器學習與R語言
- 數智化轉型:人工智能的金融實踐
- 科學之路
- 元宇宙中的硬科技
- 概率圖模型:基于R語言
- 深度學習:原理與應用實踐
- ChatGLM3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應用開發與微調
- 柏拉圖與技術呆子:人類與技術的創造性伙伴關系
- 人工智能數學基礎
- DeepSeek使用秘笈:從入門到精通的100個實用技巧
- 產品意象造型智能設計
- 人工智能算法Python案例實戰
- 解碼智能時代:刷新未來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