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享樂與虛無
最新章節:
譯后記
齊澤克詳細考察了后疫情時代,人們如何從災難、對抗、混亂中獲得享樂而喪失革命性的欲望。從互聯網公地的私有化,寫到特朗普的虛偽,從《索拉里斯星》的本我機器寫到《小丑》的積極虛無主義;通過現象級爆劇《使女的故事》《魷魚游戲》,深刻洞悉厭女和資本主義的批判的背后,其實是更隱晦的對虐女和資本獲利的享樂。當權威陷入自我解構的泥潭,政治運動徹底淪為一種狂歡,人們通過將自己變為大他者的享樂工具而持續自我異化,為了徹底的性自由而將“永久的伴侶關系”詆毀為暴政,似乎一切都在走向末日與毀滅時,齊澤克認為“我們必須茍活下去,直至一命歸西”,而存活的姿態則是:抱著一種激烈而冷漠的求生精神,這就是無數普通人所采取的立場。
目錄(5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序曲 生活在一個顛倒的世界
- 從災難到天啟……然后輪回
- 出人意料的快感獲取
- 2+a
- “祝你好運,黑格爾先生!”
- 1 裂縫在那里?馬克思、資本主義和生態學
- 新保守主義共產主義
- 政治經濟學批判中的黑格爾
- 現實生活與無實體的主體性
- 生態無產者與增值的極限
- 沒有科學,就沒有資本主義,也就沒有出路
- 抽象勞動是普遍的嗎?
- 是工人們還是工人?
- 虛構與現實/虛構中的現實
- 資本主義瘋癲蘊含的解放潛力
- 具有異化特征的生態學
- 共產主義的最后出口
- 2 非兩極性差異?精神分析、政治和哲學
- 對批判的批判
- “它們全都更加糟糕!”
- 對拉康意識形態的批判
- 精神分析師(惡毒)的政治中立
- 歷史化之局限性
- 性化表達式
- 真理的變幻莫測
- 跨性別者與順性別者76
- 兩性差異并非二元性的
- 從狹義酷兒論到廣義酷兒論
- 為什么說沒有背叛就沒有真愛
- 透過劉別謙的鏡子……kurc te gleda
- 3 剩余享樂,或,為什么我們享受壓迫
- 維京人、索拉里斯星、卡特拉:大他者及其盛衰
- 超我誕生于律令的破損
- 從權威到放縱……再從放縱回到權威
- 沒有不可能性就沒有自由
- 壓抑、壓迫和抑郁
- 所以剩余享樂是什么?
- 享樂異化
- 作為黑色電影人物的馬丁·路德
- 渴望沒有母親
- 終曲 作為一個政治范疇的主體性匱乏
- 哲學的兩次終結
- 人類是一場災難
- “我們必須茍活下去,直至一命歸西”
- 從向死而生到長生不死
- 革命性的自我匱乏
- ……與宗教原教旨主義的對抗
- “不被迷惑則必犯大錯”
- 待宰的羔羊
- 時代錯亂的兩副面孔
- 破壞性的虛無主義
- 消隱中介物的回歸
- 譯后記 更新時間:2025-06-27 17:56:14
推薦閱讀
- 禪悟人間
- 平民哲學與社會發展:南宋浙學精神及其現代價值
- 賈誼政治哲學思想研究
- 現代哲學話語下的死亡、自然與技術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程
- 良知學的調適:王塘南與中晚明王學
- 所謂高貴,就是對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 靈魂與心
- 判斷力批判(下)(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社會基本矛盾理論
- 高清海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紀念文集
- 我們究竟應該在何種意義上談論民族哲學
- 秩序與歷史·卷五:求索秩序
- 慎德研究:以儒家傳統為中心
- 解讀辯證唯物主義
-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全二冊)
- 閑散的哲學
- 秩序與歷史·卷三: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 改變世界的哲學
- 在道德與現實之間:埃德蒙·伯克思想研究
- 實踐理性批判(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科學認識史論
- 兩種不同形態的哲學:中西哲學生存狀態分析
- 哲學、藝術、歷史:批判思想理論著作集
- 道德原則研究(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柏拉圖主義的助產士:柏拉圖《泰阿泰德》中的顯白之辭與言下之意
- 看見生命
- 西方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初論
- 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思想研究
- 崇實與求是:顏李文化研究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