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快速念咒:MySQL入門指南與進階實戰
最新章節:
第10章 思考與練習
在當今社會,高效管理數據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能力。越來越多的公司和崗位看重這一點。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基于MySQL將學習數據管理的過程自然融入日常生活,使學習變得輕松,而不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本書采用引入故事場景的方式來呈現SQL語句的適用情景,并以此來解釋其使用原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SQL語言的本質。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入門指南,也是一次走進SQL世界的探索之旅,旨在為初學者提供全面、易于理解、實用的學習體驗。
目錄(19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介紹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1章 七嘴八舌聊SQL
- 1.1 什么是SQL
- 1.2 什么是數據庫
- 第2章 簡單檢索
- 2.1 基礎查詢:姻緣介紹所的聯絡清單
- 2.1.1 檢索整張表(通配符“*”)
- 2.1.2 檢索整張表的限制
- 2.1.3 檢索特定列
- 2.1.4 理解表中的“列”與“行”
- 2.1.5 關于SQL語句的書寫規范
- 2.2 對查詢結果排序:魚兒的大小和顏色
- 2.2.1 根據單列內容排序
- 2.2.2 升序和降序
- 2.2.3 排序的必要性和原理
- 2.2.4 根據多列內容排序
- 2.2.5 使用列別名排序
- 2.2.6 使用列編號排序
- 2.2.7 ORDER BY的其他使用事項
- 2.3 LIMIT分頁語句:跳躍的青蛙
- 2.3.1 限制結果的輸出行數
- 2.3.2 LIMIT的用法分析
- 2.3.3 淺談SQL語法
- 2.3.4 搭配LIMIT進行數據更新
- 2.4 去掉重復的輸出行:唯一的組合值
- 2.4.1 使用DISTINCT
- 2.4.2 對整張表去重沒有意義:初識主鍵
- 2.4.3 另一種去重的辦法:使用GROUP BY
- 2.4.4 MySQL中列別名的特殊用法
- 2.4.5 如何在SQL語句中添加注釋
- 第3章 數據過濾與模糊查詢
- 3.1 基礎的數據過濾:酷似“蘇菲·瑪索”的女孩
- 3.1.1 初識WHERE從句
- 3.1.2 比較運算符
- 3.1.3 理解空值
- 3.1.4 利用空值進行過濾
- 3.1.5 使用BINARY區分過濾條件中的大小寫
- 3.2 使用邏輯操作符:挑選優質的巴爾干甜豆
- 3.2.1 操作符AND和OR
- 3.2.2 AND和OR的執行原理
- 3.2.3 組合查詢:UNION ALL與UNION
- 3.2.4 再次理解AND和OR
- 3.2.5 使用小括號改變連接對象
- 3.2.6 操作符IN和NOT
- 3.2.7 課后閱讀:《膠囊時報》專欄采訪
- 3.3 模糊查詢:謂詞LIKE和正則表達式REGEXP
- 3.3.1 模糊查詢的適用場景
- 3.3.2 得心應手的百分號(%)
- 3.3.3 專一的下畫線(_)
- 3.3.4 讓特殊符號回歸符號本身(\\)
- 3.3.5 正則表達式的一般使用場景
- 3.3.6 正則表達式的更多使用場景
- 第4章 顯示欄、CASE表達式與常用函數
- 4.1 創建顯示欄:卡路奇歐的“貪婪美德”
- 4.1.1 使用算術運算符創建顯示欄
- 4.1.2 將MySQL當作計算器
- 4.1.3 算術運算符與空值:COALESCE函數
- 4.1.4 創建拼接欄:“貓牌膠水”CONCAT函數
- 4.2 神奇的變形咒語:CASE表達式
- 4.2.1 初識CASE表達式
- 4.2.2 CASE表達式的一般使用原理
- 4.2.3 不同的輸出形式和對應效果
- 4.2.4 CASE表達式的規律總結
- 4.3 千奇百怪的函數:MySQL的生物多樣性
- 4.3.1 函數多樣性的原因
- 4.3.2 處理時間的函數
- 4.3.3 處理字符串的函數
- 4.3.4 處理數值的函數
- 第5章 聚集函數、窗口函數與數據分組
- 5.1 使用聚集函數:返回一組數據的各項指標
- 5.1.1 什么是聚集函數
- 5.1.2 統計個數和統計行數:COUNT函數
- 5.1.3 COUNT(*)與COUNT(列名)的原理解釋
- 5.1.4 求和:SUM函數
- 5.1.5 求均值:AVG函數
- 5.1.6 求最大值與最小值:MAX函數和MIN函數
- 5.2 GROUP BY數據分組:對數據進行打包處理
- 5.2.1 數據分組的重要性
- 5.2.2 分組計算的產物與分組的原理
- 5.2.3 分組前的數據過濾:使用WHERE過濾行
- 5.2.4 指定多個分組依據
- 5.2.5 配合使用WITH ROLLUP:貼心的小計與總計
- 5.2.6 對空值分組:驗證COUNT(列名)與COUNT(*)
- 5.3 使用HAVING從句進行過濾:“韋爾集團”的大麻煩
- 5.3.1 分組后的數據過濾:使用HAVING過濾組
- 5.3.2 WHERE的不完美替代品
- 5.3.3 “三巨頭”的會面:同時使用WHERE、GROUP BY和HAVING
- 5.4 窗口函數:等級、累計與拆分
- 5.4.1 初識窗口函數語法
- 5.4.2 不一樣的ORDER BY
- 5.4.3 非必要的PARTITION BY
- 5.4.4 RANK、DENSE_RANK和ROW_NUMBER
- 5.4.5 累計計算:將聚集函數用作窗口函數
- 5.4.6 平移變動的窗口:累計計算的拆分
- 第6章 復合查詢
- 6.1 利用子查詢進行過濾:憂郁的薩茉莉公主
- 6.1.1 利用子查詢進行過濾
- 6.1.2 利用子查詢過濾的關鍵思路及關聯的基礎
- 6.1.3 普遍存在的“中間人”
- 6.1.4 正序子查詢的書寫思路
- 6.1.5 完全限定列名
- 6.2 初識聯結的建立:拆分表的逆向操作
- 6.2.1 理解主鍵和外鍵
- 6.2.2 關聯的設定機制
- 6.2.3 使用WHERE建立聯結
- 6.2.4 什么是笛卡兒積
- 6.2.5 等值行與不等值行
- 6.2.6 內部聯結的語法
- 6.2.7 子查詢和聯結的區別
- 6.3 自聯結與自然聯結:巧妙的復制
- 6.3.1 建立自聯結:巧妙的復制
- 6.3.2 建立自然聯結:不走尋常路的簡潔
- 6.4 外部聯結: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 6.4.1 不同于以往的關聯大表
- 6.4.2 不同聯結方式的比較
- 6.5 關聯子查詢的建立:另一只看不見的手
- 6.5.1 標量子查詢
- 6.5.2 利用關聯子查詢進行過濾
- 6.5.3 關聯子查詢與一般子查詢的共性與區別
- 6.5.4 在檢索中使用子查詢
- 6.6 使用視圖:飄逸靈動的膠片機
- 6.6.1 利用子查詢進行過濾的限制
- 6.6.2 從子查詢到視圖:在FROM語句中建立子查詢
- 6.6.3 創建視圖
- 6.6.4 更新視圖
- 6.6.5 靈活創建的數據集
- 6.6.6 刪除視圖
- 第7章 表的創建與數據更新
- 7.1 創建表:非凡藥劑師協會
- 7.1.1 考查數據源
- 7.1.2 進行合理的數據拆分
- 7.1.3 表與列的命名規則
- 7.1.4 常用的數據類型
- 7.1.5 空值的指定
- 7.1.6 定義主鍵
- 7.1.7 選擇引擎
- 7.2 調整表及外鍵約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 7.2.1 重命名表和刪除表
- 7.2.2 增加列、重命名列與刪除列
- 7.2.3 外鍵約束和定義外鍵
- 7.2.4 數據的完整性:合理的信息記錄
- 7.2.5 外鍵約束的后果
- 7.2.6 關聯表的層次關系:上游表和下游表
- 7.3 數據的插入:INSERT語句的使用
- 7.3.1 插入行的兩種方式
- 7.3.2 提供列清單的重要性
- 7.3.3 空值、默認值和AUTO_INCREMENT的插入方式
- 7.3.4 同時插入多行數據
- 7.3.5 在INSERT語句中使用子查詢:數據導入
- 7.4 數據的刪除:DELETE語句的使用
- 7.4.1 使用DELETE刪除特定行
- 7.4.2 刪除表中的所有行:MySQL中的安全模式
- 7.4.3 外鍵約束的開啟和關閉
- 7.4.4 在DELETE語句中使用子查詢
- 7.5 數據的替換:UPDATE語句的使用
- 7.5.1 修改數據:替換已有數據
- 7.5.2 增加數據:替換空值
- 7.5.3 刪除數據:用空值替換已有數據
- 7.5.4 同時更新多列數據
- 7.5.5 數據刪除方式匯總
- 7.6 使用事務處理:數據更新前服下的“后悔藥”
- 7.6.1 初識事務處理:START TRANSACTION
- 7.6.2 事務處理的本質
- 7.6.3 關閉事務處理的休止符:ROLLBACK和COMMIT
- 7.6.4 使用保留點:恰到好處的回滾方式
- 7.6.5 保留點的使用規范和釋放
- 第8章 觸發器與存儲過程
- 8.1 觸發器(上):“扣動扳機”的正確姿勢
- 8.1.1 初識觸發器的安裝和使用
- 8.1.2 理解觸發器的觸發機制和執行時機
- 8.1.3 觸發器的應用場景、類型與數量限制
- 8.1.4 初識觸發器中的“NEW”:目前沒有,但即將有
- 8.2 觸發器(下):忙碌的火車站送車員
- 8.2.1 初識觸發器中的“OLD”:目前有,但即將沒有
- 8.2.2 觸發器的功能限制
- 8.2.3 再談“NEW”和“OLD”
- 8.2.4 觸發器的執行失敗
- 8.3 存儲過程(上):麥克里尼的心病
- 8.3.1 初識存儲過程
- 8.3.2 初識參數:關鍵詞IN
- 8.3.3 再探參數:關鍵詞OUT
- 8.4 存儲過程(下):走出低谷
- 8.4.1 不一樣的調用形式
- 8.4.2 更加智能的存儲過程
- 8.4.3 什么是局部變量
- 第9章 不斷翻新的數據集
- 9.1 不等值行的妙用
- 9.2 關聯分析
- 9.3 在CASE表達式中使用聚集函數
- 9.4 在聚集函數中使用CASE表達式
- 9.5 行列轉換:創建數據透視表
- 9.6 尋找中位數
- 第10章 思考與練習 更新時間:2024-05-24 18:34:30
推薦閱讀
- TypeScript Blueprints
- Django開發從入門到實踐
- C語言程序設計實訓教程
- Vue.js 3.0源碼解析(微課視頻版)
- Wireshark Network Security
- 云原生Spring實戰
- Python編程完全入門教程
- 深入淺出DPDK
- Full-Stack Vue.js 2 and Laravel 5
- MATLAB定量決策五大類問題
- Selenium Testing Tools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C語言程序設計上機指導與習題解答(第2版)
- Python算法詳解
- Hadoop 2.X HDFS源碼剖析
- C++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Code:Blocks
- Android Sensor Programming By Example
- PyQt編程快速上手
- 物聯網系統架構設計與邊緣計算(原書第2版)
- Python預測分析實戰
- Visual C++程序設計與項目實踐
- Vue.js 3.x高效前端開發(視頻教學版)
- JavaScript程序設計基礎教程(慕課版)
- 編程風格:程序設計與系統構建的藝術(原書第2版)
- Java Web程序員面試筆試寶典
- SQL Server 2005數據庫項目教程
- 零基礎學Visual Basic第2版
- 軟件開發踐行錄:ThoughtWorks中國區文集
- Arduino Networking
- Apache Kafka
- 劍指大數據:企業級數據倉庫項目實戰(金融租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