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3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主編簡介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排名不分先后)
- 序
- 前言
- 1 對抗軟件規模與復雜度的戰爭
- 1.1 從GoogIe的一頁PPT開始談起
- 1.2 軟件研發永遠的痛:規模與復雜度
- 1.3 軟件復雜度困局
- 1.4 軟件研發的復雜度從何而來
- 1.5 軟件復雜度的分類
- 1.6 隨處可見的隨機復雜度
- 1.7 失控的軟件復雜度
- 1.8 常見的錯誤應對方式
- 2 GPT-4開啟“軟件工程3.0”全新時代
- 2.1 軟件工程1.0
- 2.2 軟件工程2.0
- 2.3 軟件工程3.0
- 2.4 總結
- 3 低成本產品創新的M2V6P框架
- 3.1 今天做產品創新的困境
- 3.2 產品創新領域的應對——MVP
- 3.3 從MVP到M2V6P框架
- 3.4 M2V6P框架的應用
- 3.5 方法論無法“包治百病”
- 3.6 最后再聊聊“低成本”
- 4 惟客數據湖倉一體化實踐
- 4.1 背景
- 4.2 惟客數據湖倉一體的演進
- 4.3 商業地產建設案例
- 4.4 總結
- 5 開源云計算軟件技術創新實戰
- 5.1 從CI/CD到DevOps的創新思路
- 5.2 開源基礎設施OpenStack項目背景
- 5.3 在OpenStack項目中開發PCI SR-IOV新功能實戰
- 5.4 云原生背景
- 5.5 在Kubernetes項目中開發自動擴展功能實戰
- 5.6 在Istio和Envoy項目中開發安全增強及性能優化功能實戰
- 5.7 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
- 6 打造高效研發團隊
- 6.1 組織架構篇
- 6.2 研發流程篇
- 6.3 績效考核篇
- 6.4 團隊文化篇
- 7 從0到1,創新項目取舍之道
- 7.1 案例背景
- 7.2 創新項目從0到1的演進策略
- 7.3 在成熟技術體系中如何快速創新
- 7.4 技術如何與創新業務齊頭并進
- 7.5 總結
- 8 訓戰結合體系化提升關鍵人才能力實戰
- 8.1 概述
- 8.2 關鍵活動介紹
- 8.3 總結
- 9 研發效能提升“三把斧”
- 9.1 研發管理——以敏捷開發和DevOps實現持續交付
- 9.2 組織架構——重構組織架構,加速價值流動
- 9.3 系統架構——拆分、容器化、云原生實現彈性交付與運行能力
- 10 抽象分支在重構軟件產品中的運用
- 10.1 抽象分支
- 10.2 代碼的“壞味道”
- 10.3 需求與版本演化
- 10.4 執行“重構+重寫”策略
- 10.5 總結
- 11 數字時代的架構思維
- 11.1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
- 11.2 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 11.3 企業如何提升能力以迎接數字化
- 11.4 如何培養數字化人才
- 12 敏捷績效領導力——OKR+Scrum的融合實踐
- 12.1 管理挑戰
- 12.2 OKR和敏捷
- 12.3 融合實踐案例
- 13 基于用戶任務的產品機會洞察實踐
- 13.1 什么是用戶任務
- 13.2 用戶任務的價值
- 13.3 用戶任務的分類
- 13.4 基于用戶任務的產品機會洞察
- 13.5 總結
- 14 從團隊優先的視角打造高效能研發組織
- 14.1 研發組織效能管理之殤
- 14.2 團隊優先的不同視角
- 14.3 團隊優先的組織落地
- 14.4 團隊優先的效能轉型
- 14.5 總結
- 15 轉轉一體化監控系統
- 15.1 背景概述
- 15.2 調研選型
- 15.3 落地實踐
- 15.4 效果收益
- 15.5 總結
- 16 SAFe規模化敏捷質量內建實踐與思考
- 16.1 規模化敏捷體系SAFe
- 16.2 SAFe關鍵事件與質量內建
- 16.3 SAFe事件的背后
- 16.4 總結
- 17 華潤銀行敏捷轉型案例
- 17.1 從“平面作戰”到“立體作戰”
- 17.2 從“疲于奔命”到“整齊行軍”
- 17.3 從“兩眼一抹黑”到“透明化”戰場
- 17.4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 17.5 好鋼用在刀刃上
- 18 以終為始,目標驅動的研發效能度量實踐
- 18.1 要想很好地度量某種東西,必須理解為什么要度量它
- 18.2 業界目標驅動的效能度量方法
- 18.3 落地目標驅動的效能度量實踐
- 18.4 總結
- 19 數字化與數據中臺的一些思考
- 19.1 數字化與數字化轉型
- 19.2 數字化轉型與數據中臺
- 19.3 數據中臺建設思路與實踐
- 20 研發過程的數字化實踐
- 20.1 研發流程智能化
- 20.2 業務異步化轉型
- 20.3 軟件供應鏈安全
- 20.4 激發員工創造力
- 21 測試技術轉型方法與實踐
- 21.1 概述
- 21.2 交付團隊的形態
- 21.3 測試技術不是提升質量效能的“銀彈”
- 21.4 團隊如何選擇合適的技術
- 21.5 總結
- 22 領域驅動設計啟發下的AI視覺分析引擎構建
- 22.1 視覺分析引擎需要解決的問題
- 22.2 使用限界上下文處理領域的復雜度
- 22.3 通過領域建模處理業務實現的復雜度
- 22.4 使用架構模式簡化設計
- 文后
- 封底 更新時間:2023-11-17 17:10:47
推薦閱讀
- OpenNI體感應用開發實戰
- PhoneGap開發指南
- UML基礎與Rose建模案例(第3版)
- Android深度探索(卷1):HAL與驅動開發
- iOS移動開發從入門到精通
- 區塊鏈:技術原理與應用實踐
- 軟件質量管理指南
- 邊緣云部署與運營:系統性實現方法
- 大規模組織DevOps實踐(第2版)
- 36個創意電子小制作:安全衛士
- 軟件架構指標:度量軟件系統的性能和架構質量
- 構建移動網站與APP:ionic移動開發入門與實戰 (跨平臺移動開發叢書)
- 瘋狂Java:突破程序員基本功的16課(修訂版)
- 云計算360度
- 移動設計
- Spring Boot趣味實戰課
- OpenGL ES 2.0游戲開發(下卷)
- 分布式高可用算法
- 數據壓縮入門
- 數據分析之道: 用數據思維指導業務實戰
- 零基礎輕松學Python:青少年趣味編程(全彩版)
- 程序員必讀之軟件架構
- Oracle程序開發范例寶典
- Spring Boot 3 +Vue 3開發實戰
- 高性能之道:SRE視角下的運維架構實踐
- Visual Basic 數據采集與串口通信測控應用實戰
- 極客與團隊
- MyBatis從入門到精通
- Arduino項目開發:音樂創意
- Arduino開發實戰指南:AVR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