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通往碳中和:城市低碳建設的非技術創新
最新章節:
作者簡介
低碳發展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核心理念,而城市則是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本書緊扣十九大“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精神,結合三批低碳試點城市開展案例研究,以多層治理為理論框架,從非技術創新的視角,探求我國低碳城市建設有效的多層治理機制和評價體系。這對我國低碳城市建設研究是一個積極的嘗試,并具有實踐創意。本書在借鑒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多層治理模型構建二維結構框架,厘清以地級市為基準層的城市低碳治理結構,從非技術創新的角度構建低碳城市治理結構模型和評價體系。研究確定地級市為基準層,建立二維結構模型,即在縱向層面,從國家—省—市—區—鄉鎮—社區—居民和企業鏈條,分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政策傳導、實施和反饋機制;從橫向層面,解剖不同部門和機構,政府、企業、公民等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
目錄(28章)
倒序
- 封面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基金
-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低碳及低碳城市概念的提出與發展
- 第二節 中國低碳城市試點的拓展
- 第三節 中國低碳城市的研究進展
- 第四節 理論框架、研究思路、主要方法與數據采集
- 第二章 非技術創新的概念、進展及對中國低碳城市建設的意義
- 第一節 非技術創新的內涵和研究進展
- 第二節 非技術創新研究對中國低碳城市建設的意義
- 第三章 中國低碳城市建設的非技術創新:系統構建、綜合評估與案例分析
- 第一節 中國低碳城市非技術創新的系統構建:MLG的視角
- 第二節 中國低碳城市非技術創新的綜合評估:進展及問題
- 第三節 中國低碳城市建設的非技術創新實踐:案例分析
- 第四章 非技術創新應用的國際案例:比較與借鑒
- 第一節 歐盟的環境規制:非技術創新的實踐典范
- 第二節 荷蘭住房能效標識:非技術創新的低碳市場效應
- 第三節 德國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增長:非技術創新的政策效應
- 第四節 小結
- 第五章 完善低碳城市建設的非技術創新系統:國內實踐與國際借鑒
- 第一節 主要發現
- 第二節 政策建議
- 英文執行摘要
- 參考文獻
- 后記
-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21-10-30 01:54:09
推薦閱讀
- 新中國對外貿易制度變遷
- 債務重組
- 生態引領 綠色趕超:新常態下加快轉型與跨越發展的貴州案例研究
- 意象東方:“一帶一路”視角下藝術產品的對外貿易與國際傳播
- 構建高效團隊:基于領導行為的視角
- 生力軍的進擊:中國民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基于與京津冀地區比較視角
- 貴州與瑞士發展比較研究
- 從0到1:科技原始創新初探
- 中國的房價問題
- 綠色城鎮化戰略:理論與實踐
- 中國能源的困境與出路
- 國企改革:難點突破與路徑選擇
- 讀懂中國改革1: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線圖
- 河北上市公司財務發展報告(2016)
- 中國經濟哲學評論(2018·金融化世界專輯)
- 大周期:不確定時代的確定性生存法則
- 生態優先原則下的土地利用規劃技術研究
- 如何讀懂國家經濟政策
-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史(1978~2018)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讀本
- 中國文化傳媒投資發展報告(2020—2021)
- 大國經濟新常態
- 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
- 工業4.0背景下的兩岸產業合作
- 中國經濟絕不會被“唱衰”
- 東方啟動點
- 低碳轉型
- 2021—2022年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藍皮書
- 包容性發展:公平與創新·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第15屆年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