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石鼓文辨析
最新章節:
內容簡介
石鼓是我國古代國寶級文物,其研究論著已達數百部(篇),但在不少問題上仍存在著分歧。本書分三個部分編寫。第一部分“概述篇”。概要地介紹了石鼓的發現時地、流傳、遷徙、保護的過程及流傳的主要拓本、刻本、印本等,對作原鼓損壞的時間等問題作了辨析。第二部分“辨析篇”是本書的重點。主要對石鼓文制作年代問題作了深入考辨,從石鼓文的內容與秦文公史實的吻合、石鼓文字的時代特征、石鼓詩與詩經秦風小雅的關系等諸方面,考定石鼓作于秦文公十九年以后的一段時間里。第三部分介紹了石鼓文的文化價值。主要介紹了歷來受石鼓文滋養而成文大家、名家的書法家,目的是為書法界學習石鼓文提供參考資料。本書對于推動石鼓文的研究和學習,宏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有積極意義的。
目錄(72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前言
- 概述篇
- 一、秦石鼓的發現
- (一)石鼓文發現于初唐
- (二)石鼓文發現的地點在今寶雞市石鼓山附近
- 二、秦石鼓的保存與遷徙
- (一)唐代發現后的遭遇
- (二)經五代之亂后,北宋時發現《作原》鼓遭損而成臼
- (三)石鼓在宋及金元時的遷徙
- (四)明清至民國初年石鼓文的存護
- (五)石鼓因抗日戰爭的一次大遷徙
- 三、石鼓的形制與稱名
- 四、石鼓文的拓本和各種復制本
- (一)重要拓本及其影印本
- (二)石鼓文的摹刻和摹寫本
- (三)石鼓文的復原
- 五、石鼓文的字數
- (一)原應有的字數
- (二)拓本中留存最多的字數
- (三)現存字數
- 辨析篇
- 一、石鼓為秦文公時器考證
- (一)前人對石鼓文制作年代的看法
- (二)石鼓文作于秦文公時辨析
- 附:關于對石鼓文制作年代幾種不同說法的辨析
- 二、石鼓文的注釋與解說
- 作原
- 吾水
- 而師
- 吳人
- 殹
- 霝雨
- 附:“大蒐禮”前半部:教練之禮
- “大蒐禮”后半部:田獵之禮
- 鑾車
- 田車
- 車工
- 馬薦
- 石鼓文思想內容總說
- 三、石鼓文的排列次序
- 延伸篇
- 一、石鼓文的文化價值
- 二、受石鼓文滋養的書法家
- 古拙錯落的意趣——朱耷的《石鼓文》書作
- 臨《石鼓文》以暢其致——鄧石如的篆書藝術
- 以蜾匾為取徑——楊沂孫的篆書
- 圓潤若柳枝——黃易臨石鼓文
- 弘揚石鼓書法的泰斗——吳昌碩的《石鼓文》書法
- 精謹顯典雅——羅振玉《石鼓文》書法的學者氣
- 恬淡高古的追求——王福庵臨《石鼓文》
- 縱長卻端莊——孫紹伯的《石鼓文》書法
- 凝重得古樸——馬公愚《石鼓文》書法的意蘊
- 借古逞己意——鄧散木的《石鼓文》書法
- 恣肆淋漓寓古意——對陶博吾臨《石鼓文》書法的解讀
- 圓厚而寬博——于安瀾晚年的《石鼓文》書法
- 渾厚寄蒼穆——取法《石鼓文》的篆書大家劉自櫝
- 于細微處見精神——李剛田臨《石鼓文》的創意
- 石鼓育群葩——《石鼓文》對其他篆書家的影響
- 附圖
- 一:明安國藏石鼓文宋拓先鋒本選頁
- 二:安國藏石鼓文宋拓中權本選頁
- 三:安國藏石鼓文宋拓后勁本選頁
- 四:虢季子白盤銘文拓片
- 五:上海博物館藏秦公鼎銘文拓片
- 六:寶雞市博物館復原鼓拓片
- 附錄 古代有關石鼓文詩歌選錄
- 主要參考文獻
- 后記
- 內容簡介 更新時間:2020-08-25 10:07:20
推薦閱讀
- 十三不靠
- 外交力:三國的深層邏輯
- 草根皇帝朱元璋
- 撲朔迷離的千古奇案(下冊)
- 變法與治吏:歷史深處的風云人物
- 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漢史
-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 皇帝也是個拼命三郎:揭秘奇葩帝王事兒(共2冊)
-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國
- 歷史的荷爾蒙1:古人的抉擇與情感
- 和珅:被詛咒的能吏
- 出軌的歷史:小人物創造的世界
- 商文明
- 三國說說
- 東漢王朝4:一統大業
- 漫說中國歷史12:中華始皇帝
-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3
- 明朝那些事兒4
- 拿破侖不是矮子
- 舞臺上的悲歡離合:世界戲劇史(上)
- 英雄的歷史
- 拿得起放不下的戰國史(下冊)
- 圖說元朝一百年
- 赫赫天朝(中國歷史百科)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略故事
- 40個三國人物的口述歷史
- 春秋那杯茶,戰國這碗酒(第二部)
- 歷史認識:從現代到后現代
- 小夫人(影記滬上:1843-1949)
- 發現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