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編選、整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49—1965)稅務行政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并做適當的技術性分類。本書力求全方面地呈現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稅務方面的行政法律制度內容,以期全面、客觀地呈現當時我國行政法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是如何設計運行的,體現了何種時代特征,以及是如何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實際的稅務行政法治體系的。通過重現當時的法律制度建設過程,為新中國成立初期行政法律制度研究提供較為詳實的歷史資料。
梁玥主編 ·法律史 ·7.8萬字
《大清律例》系我國古代法典之最后形態及典型代表,深蘊我國傳統法制之經驗,凝結數千年綿延不竭之文化,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及現實意義。本卷集結海內外研究《大清律例》的數十位一流學者,對《大清律例》項下的數個重要論題進行探究,分《戶婚》《斷獄》《條例》《刑罰》《文獻》篇。《戶婚》篇,內容涵蓋商業習慣、契約規則與婚姻制度;《斷獄》篇,探討刑訊、定罪、量刑以及涉外司法等程序性問題;《條例》篇,包括“從蘇祿國貢使案看清代中期化外人司法模式”和“清代‘二罪俱發以重論’律例發微”二篇文章。《刑罰》篇,既有對律典重刑化變遷的闡釋,又有對具體刑罰種類如流刑、赦免與死刑的考論;《文獻》篇,透過現存的清代檔案,能夠具體勾勒出纂修《大清律例》的實際進程與諸多細節。
蘇亦工 謝晶 ·法律史 ·18.4萬字
晚清以來,近代中國受歐風美雨的影響,廢除了傳統的中央三法司與地方行政長官兼理司法制度,建立現代的司法制度。經歷約半個世紀的發展,民國在司法體制建設方面亦取得一定成績,通過制度選擇與制度創新,在有的領域甚至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誠如克羅齊所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表面上看,1949年之后中國大陸的司法體制與近代中國相較已改弦易張,新舊體制涇渭分明;但實際上今天司法改革所面臨的問題亦為民國司法的核心問題,例如獨立的行政審判機關、最高司法機關抽象的規范解釋權、司法行政權的特殊安排等等。書稿目錄:第一章民初選舉訴訟中的法官造法;第二章平政院裁判與近代中國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實踐;第三章公務員懲戒的司法化及其界限:公務員懲戒委員會體制研究;第四章民國司法院:近代最高司法機關的新范式;第五章近代中國審級制度的變遷:理念與現實;第六章代小結:從三法司到司法院——中國司法傳統的斷裂與延續。
聶鑫 ·法律史 ·10.9萬字
本書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廣角式的人類法律文明大舞臺——20多個國家的思想家、法官、官員以及普通公民,正通過160多則經典故事、事例和判決,扮演著悲喜劇中的角色,從正反兩方面認真講述這樣的道理:自由和平等是法治的兩大目標,所以立法者須尊重人性,司法者要秉持良心,守法者應依循理性。輕松的語言,恰當的例證和精選的圖片,會讓您看著、樂著、嘆著并想著。
史彤彪 ·法律史 ·1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