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CorelDRAWX6的大部分用于產品造型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根據軟件功能的結構特點和產品設計難易程度,全書共分為12章,遵循從軟件應用基礎到行業設計,由基本知識到實戰案例的編排順序。本書除了對CorelDRAWX6近千個參數命令進行詳細講解外,還設計了幾十個產品設計練習,使讀者能夠快速掌握工具及命令的使用方法,是一本集查詢、使用、練習、創意設計為一體的產品設計集錦。
陳旭 梅林峰 ·一般工業 ·16.3萬字
《石墨烯及相關二維材料顯微結構表征》詳細介紹了電子衍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術、掃描透射電子顯微術、能譜分析、原位透射電子顯微術、掃描電子顯微術、低能電子顯微術、掃描探針顯微術在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等二維材料顯微結構表征方面的應用,既可作為掌握電子顯微分析技術的自學用書,也可作為石墨烯等二維材料原子結構研究的前沿讀本。本書可作為材料、物理、化學、微電子等專業科研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高等院校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員參考和閱讀。
孫立濤 徐濤 尹奎波編著 ·一般工業 ·16.2萬字
本書是進一步學習Creo6.0高級功能的書籍,其內容包括Creo軟件工具的使用、高級基準特征(如圖形特征)及一些高級特征(如掃描混合、可變截面掃描、圖形參數)的創建、特征的變形工具、裝配高級功能(如撓性元件的裝配、Top-Down產品設計等)、模型的外觀設置與渲染、ISDX曲面模塊、運動仿真、動畫、行為建模、柔性建模等。在內容安排上,本書結合大量的范例對Creo高級功能中的一些抽象概念進行講解,對其使用方法和技巧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些范例都是實際生產一線工程設計中具有代表性的實例,這樣安排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高級產品設計實戰狀態;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軟件的實際操作界面,采用軟件中真實的對話框、操控板和按鈕等進行講解,幫助讀者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學習本書,讀者能掌握更多的Creo設計功能和技巧,進而能夠從事復雜產品的設計工作。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范例豐富,講解詳細,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Creo高級自學教程和參考書籍,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學生和各類培訓學校學員的Creo課程上課或上機練習的教材。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編著 ·一般工業 ·16.2萬字
材料和人類是相互塑造的。我們不僅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也在與物質共舞。我們塑造它們,它們反過來又塑造我們。雖然你可能并未察覺,但那些至關重要的材料相關的科學技術進步已經在無形中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這本書展示了材料是如何被發明家塑造的,也展示了這些材料是如何塑造人類社會文化的。每一章的關鍵詞都是一個動詞:互動、連接、通信、拍攝、看見、分享、發現和思考。它們分別對應8種至關重要的材料,通過圖文并茂的精彩故事,你將了解這些材料的發明如何改變了人類社會。比如:人類對鐘表精度的追求,如何改變了現代人的睡眠方式?電報機的發明,如何影響了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乃至美國文學?鋼制鐵軌的發明,如何幫助美國愈合內戰的傷痕,還讓圣誕節成了一個盛大節日?而使用硅芯片的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的第二大腦,反過來塑造著人類。……這些令人著迷和鼓舞人心的故事,為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社會與技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我們需要回顧那些科學史上的經典瞬間,同時批判性地看待周圍的技術和工具。
(美)艾妮莎·拉米雷斯 ·一般工業 ·16.1萬字
本書圍繞鋼桶包裝主題,通過對標準的解讀,從設計、工藝、設備、材料、生產、安全、銷售、運輸等方面進行全面剖析。是從事鋼桶包裝工作相關人員的指南性工具書。《鋼桶包裝標準應用指南》作者楊文亮和辛巧娟兩位同志是我國鋼桶行業的知名專家,在國內外鋼桶行業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多年來出版發表了大量專業著作,他們是我國包裝行業僅有的多產技術專家。《鋼桶包裝標準應用指南》作者把多年來在鋼桶制造行業積累的大量經驗和研究成果,結合對相關標準的詳細解析,完整地展現給讀者。
楊文亮 辛巧娟編著 ·一般工業 ·16.1萬字
《SolidWorks產品造型及3D打印實現》基于SolidWorks2016軟件建模,通過3D打印軟件和3D打印機打印模型,并對模型進行優化、修補得到最終模型。全書分為9章,分別介紹了3D打印概述、SolidWorks2016軟件基礎,以及生活用品、機械產品、電子產品、電器產品、曲面造型、飛機和柱塞泵的建模及打印過程。本書適合關注3D打印的有關人員閱讀,也可用于從事工藝設計和機械設計的讀者作為學習讀本,還可用作職業培訓、職業教育的教材。
CAD/CAM/CAE技術聯盟編著 ·一般工業 ·16萬字
《工程光學》系統地介紹了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的理論知識及其應用。全書共分12章,第1~9章屬于幾何光學,主要介紹了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高斯光學理論及基本光學元件的成像特性,光學系統的光束限制及應用,像差的基本概念、成因及校正,典型光學系統的工作原理,激光、光纖和紅外等現代應用光學系統;第10~12章屬于物理光學,介紹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特性及應用。《工程光學》注重實用性與先進性,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不僅注意必要的理論基礎,而且緊密結合工程實際,列舉了大量應用實例,關鍵環節都選編了相關例題,每章都附有習題及部分參考答案,以滿足讀者自學的需要。《工程光學》可作為高等院校儀器儀表類、光學工程、測控及電子信息等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學生和從事光電技術、儀器儀表技術、精密計量及檢測技術等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科技工作者參考。
王紅敏 ·一般工業 ·15.9萬字
本書詳細講述了在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機械、航空、家用電器、家居、醫療設備、信息通信產品、數字視聽產品等領域,集成應用工業大數據分析、智能化軟件、工業互聯網聯網、工業互聯網IPv6地址等技術,建設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開展智能裝備(產品)遠程操控、健康狀況監測、虛擬設備維護方案制定與執行、最優使用方案推送、創新應用開放等服務試點。通過持續改進,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務系統,提供的服務能夠與產品形成實時、有效互動,大幅度提升嵌入式系統、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集成應用水平。本書提供的遠程智能運維智能制造新模式,以及新模式的典型案例,可供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機械、航空、家用電器、家居、醫療設備等領域的企業參考學習、特別是對典型經驗的復制參考。
龐國鋒 徐靜 馬明琮編著 ·一般工業 ·15.8萬字
本書面向智能制造,將機器智能領域的結構模擬、功能模擬、行為模擬與機制模擬方法貫穿應用于制造全過程,闡明機器智能技術發展對制造業的深刻影響,為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提供參考。在理論方法上,本書從信息理論視角出發,將“數據—信息—知識—智能”轉換作為闡述智能科學發展的主線;在應用場景上,本書圍繞智能制造全流程涉及的要素,將“產品-工藝-裝備-決策”作為介紹機器智能理論方法在智能制造中應用的主線。通過兩條主線的貫穿,可以給讀者完整的知識、統一的理論和聚焦的應用場景,提升了讀者系統化的科學視角高度,也更加落地而具有實用性。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智能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工業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用書,也適合對智能科學、智能制造有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
秦威等 ·一般工業 ·15.7萬字
本書包括3篇內容,第1篇可重構體系篇,針對復雜制造系統的生產計劃與調度整體需求與特點,構建具有可重構能力的生產計劃與調度體系結構,并討論體系結構的可重構特性以及體系的重構過程和方法。第2篇可重構單元篇,在復雜制造系統生產計劃與調度體系的整體框架下,分別討論體系結構中的四個核心單元,即中期生產計劃單元、短期生產計劃單元、實時調度單元和重調度單元。第3篇可重構實施篇,首先給出了實施本書體系結構設計的可重構計劃與調度體系原型系統的實現,然后應用此原型系統,結合案例對單元級和系統級的體系結構重構過程加以分析說明。本書面向從事復雜制造系統計劃、調度和優化等相關領域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員,微電子等復雜制造行業的生產管理或工程技術人員,也可作為系統工程、工業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等專業院校研究生和教師的學習用書。
喬非 吳瑩 馬玉敏 ·一般工業 ·15.6萬字
本書是進一步學習UGNX12.0產品設計的高級實例類書籍,全書共介紹了32個產品的設計全過程。書中的實例涉及各個行業和領域,而且都是生產一線實際應用中的產品,經典而實用,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本書在內容上,先針對每一個實例進行概述,說明該實例的特點,使讀者對其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學習也更有針對性,接下來的操作步驟翔實、透徹,圖文并茂,引領讀者一步步地完成設計,這種講解方法能使讀者更快、更深入地理解UG產品設計中一些抽象的概念、重要的設計技巧和復雜的命令及功能,還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產品設計實戰狀態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UGNX12.0軟件的實際操作界面,使初學者能夠直觀、準確地操作軟件進行學習,從而盡快上手應用,提高學習效率。本書附贈學習資源,含有大量UG產品設計技巧和具有針對性的實例教學視頻,并進行了詳細的語音講解。此外,學習資源還包含本書所有的實例源文件以及已完成的實例文件。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講解詳細,圖文并茂,可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和設計工程師學習UG產品設計的自學教程和參考書,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學生和各類培訓學校學員的CAD/CAM課程上課及上機練習的教材。本書是“UGNX12.0工程應用精解叢書”中的一本,讀者在閱讀本書后,可根據自己工作和專業的需要,抑或為了進一步提高UG技能、增加職場競爭力,再購買叢書中的其他書籍。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般工業 ·15.5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工程系統分析與控制的基礎理論,主要內容包括工程系統(簡稱系統)的數學模型、時域分析、根軌跡分析、頻域分析,以及工程系統控制設計等。本書的特點是以“工程控制系統—建模—分析—設計”為主線,重點突出工程系統控制性能的分析及設計,不強調嚴格的數學推演,在繼續保持第1版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側重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應用,適應傳授理論知識和培養創新能力并重的需要。
譚躍剛主編 ·一般工業 ·15.5萬字
本書詳細講述了在機械、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家用電器、集成電路、信息通信產品等領域,利用工業互聯網網絡等技術,建設網絡化制造資源協同平臺,集成企業間研發系統、信息系統、運營管理系統,推動創新資源、生產能力、市場需求的跨企業集聚與對接,實現設計、供應、制造和服務等環節的并行組織和協同優化。本書提供的協同網絡制造智能制造新模式,以及新模式的典型案例,可供機械、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家用電器、集成電路、信息通信產品等領域的企業參考學習、特別是對典型經驗的復制參考。
龐國鋒 徐靜 沈旭昆編著 ·一般工業 ·15.4萬字
本書在內容上涵蓋了模具制造工藝規程的編制、模具零件的常規機加工技術、數控加工技術、特種加工技術以及其他加工技術等內容。教材分為模具制造常用加工技術與設備的選擇、模具零件加工工藝規程的制訂、模具零件的常規機加工、模具零件的數控加工、模具零件的電加工、模具零件的其他加工技術六個模塊。每個模塊基本都是先通過任務引入模塊內容,然后通過資訊了解本模塊的主要內容及其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接著以案例對模具零件加工技術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講解和訓練,最后通過任務實施與評價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訓練并進行考核評價。本書為教育部、財政部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職教師資培養資源開發項目成果,可供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本科和模具專業高職高專項目化教學使用,也可供模具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田普建 葛正浩編著 ·一般工業 ·15.3萬字
本書緊扣“一帶一路”倡議,從“打造命運共同體”的視角,立足國家安全、產業發展、創新動力、開放合作、文明發展五大維度,闡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的現狀,以及我國開展共建、共商、共享的努力。
尹麗波等 ·一般工業 ·15.3萬字
2020年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對全球造成了重大影響,在醫務人員及各界人士逆風而行,積極進行防控與救治的同時,各種新技術與新裝備層出不窮。5G推動“遠程會診﹢遠程探視”,大數據成為疫情分析“神器”,無人機“喊”你戴口罩,人工智能助力疫苗研發提速……新科技與新裝備大顯身手,為社會各界應對這場百年以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注入了信心和力量。本書分門別類地對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創新的新冠肺炎檢測與確診裝備、重病患者救治裝備、重大呼吸類傳染病必備裝備,以及眾多疫情防控的新技術、新裝備,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和梳理。無論是醫療工作者還是裝備制造創新者,無論是疫情防控人員還是社會大眾,翻開這本書,一定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華信研究院編著 ·一般工業 ·15.3萬字
集成電路制造向幾納米節點工藝的發展,需要具有原子級保真度的刻蝕技術,原子層刻蝕(ALE)技術應運而生。《半導體干法刻蝕技術:原子層工藝》主要內容有:熱刻蝕、熱各向同性ALE、自由基刻蝕、定向ALE、反應離子刻蝕、離子束刻蝕等,探討了尚未從研究轉向半導體制造的新興刻蝕技術,涵蓋了定向和各向同性ALE的全新研究和進展。《半導體干法刻蝕技術:原子層工藝》以特定的刻蝕應用作為所討論機制的示例,例如柵極刻蝕、接觸孔刻蝕或3DNAND通道孔刻蝕,有助于對所有干法刻蝕技術的原子層次理解。《半導體干法刻蝕技術:原子層工藝》概念清晰,資料豐富,內容新穎,可作為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美)索斯藤·萊爾 ·一般工業 ·15.2萬字
《水利人的精神家園:水利系統全國文明單位風采錄》主要收錄了全國水利系統28家基層單位關于創建全國文明單位過程的紀實文章,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全國水利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本書圖文并茂、文風樸實,內容豐富,可供水利系統人員借鑒參考。
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一般工業 ·15.2萬字
該書結合作者20年來在經典富勒烯、內嵌富勒烯、富勒烯衍生物和非經典富勒烯領域的研究成果,依次闡釋了各個分支領域的研究重點和進展。第1章詳細介紹了內嵌金屬富勒烯的合成、提取和分離方法;第2章詳細闡述了富勒烯的構造方法和性質后,簡要介紹了富勒烯的應用。第3章在概述內嵌富勒烯的結構和性質基礎上,闡述了內嵌富勒烯的系統研究方法和結構演化關系;第4章介紹了富勒烯衍生物的結構、性質和應用;第5章闡述了非經典富勒烯的結構和性質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附錄介紹了整個富勒烯科學的研究力量分布,指出了各個分支領域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前景。該書適合從事納米材料研究及應用的科研人員和高校師生參考。
甘利華 王春儒 ·一般工業 ·15.1萬字
本書秉持求真務實、客觀理性和專業主義精神,從行業實際需求出發,探討智能配電應用技術的需求、現狀、標準、類型、應用、趨勢等內容,通過詳實的數據資料、豐富的應用案例、深度的觀察分析,對傳統技術進行再探討,對前沿技術進行新探索,推動形成一套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技術創新成果與經驗,為電力行業上下游企業及技術工作者搭建一個“協同創新、知識分享、成果推廣”的平臺。本書適合能源及電力工業相關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電力用戶、產業單位、服務部門的從業人員閱讀。
田野等主編 ·一般工業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