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儲熱技術屬于能量型儲能技術,高溫相變儲熱技術正受到廣大學術界和產業界越來越廣泛的高度重視。本書作者團隊從事高溫相變儲熱技術相關的研究,在相變儲熱材料配方、相變儲熱模塊規模化制備技術、蓄熱體強化傳熱技術、儲熱裝置接入與控制技術、大容量高溫相變儲熱系統集成及應用方面開展了大量開創性和引領性工作,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實踐經驗。本書可供從事儲熱相關專業的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也可為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師生提供借鑒。
鄧占鋒 徐桂芝 胡曉等 ·能源工程 ·11.7萬字
換熱器在運行過程中普遍面臨著一個問題——換熱表面結垢,嚴重影響了設備的換熱效率、安全性能和使用壽命。本書針對換熱器表面污垢的生長機理、污垢熱阻預測模型以及污垢抑制技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基于對污垢生長特性的認識,探索了抑垢和除垢方法,提出了具有除污和抑垢功能的換熱器。同時聚焦廣泛應用于熱泵空調系統的強化換熱管,揭示了其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混合污垢的生長機理,建立了多參數污垢預測模型,用于指導換熱器設計與開發,提出了抑制污垢生長的相關策略。本書可供土木工程(暖通空調)、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相關領域的學者及工業界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或參考書。
沈朝 姚楊 王源 高榕 ·能源工程 ·17.6萬字
風光發電受氣象資源影響顯著,具有顯著的隨機性與波動性,大規模、高比例并網對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造成挑戰,提升預測精度可有效緩解風光發電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對于促進風光并網消納、提升風光供電保障能力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我國正穩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風光場站作為市場主體,其發電功率預測準確性將直接關乎場站的考核與市場收益。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數值天氣預報信息,分析不同時空尺度下風光出力特性,利用先進模型與算法,準確預測風光發電功率,量化評估預測結果的不確定性,是電網調度、風光場站以及預測服務提供商持續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書的主題是對風電、光伏新能源發電的發電量進行預測。主要內容包括風光新能源發電預測背景、風光新能源發電預測基礎、風電功率單值預測、光伏功率單值預測、風光新能源發電概率預測、風光新能源發電組合預測和風光新能源發電爬坡事件預測等。本書的研究成果是對作者團隊研究成果的系統性總結,形成了完備的風光新能源功率預測體系,能夠代表當前風光功率預測先進技術和前沿方向,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楊明 于一瀟 李夢林 ·能源工程 ·10.3萬字
隨著風電、光伏等隨機性新能源發電并網規模的不斷擴大,電力系統運行中的波動性與隨機性顯著增強,嚴重影響電力系統運行的經濟性與安全性。為此,如何高效利用電力系統中有限的可調度資源,提升備用配置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準確評估、合理優化并有效提升電力系統的新能源消納能力,從而安全、經濟地消納大規模新能源發電,減少棄風、棄光等現象的發生,成為促進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消納理論發展,推動我國以新能源為裝機主體和電量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與發展,助力實現“雙碳”國家重大戰略目標所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新能源消納的有效安全域及其應用》一書在主動可控變量優化決策的過程中,構建新能源消納的有效安全域,表達與優化節點上新能源發電功率的可接納范圍,為備用優化配置效果的刻畫奠定基礎。實際上,顯式表達節點上的新能源消納有效安全域,能夠量化主動可控量能夠傳遞到新能源接入節點的有效備用;同時,可以方便地表達新能源發電不確定性無法完全接納而導致的系統運行風險,實現對備用配置效果的準確刻畫;此外,新能源消納有效安全域的構建與優化還能夠為電力系統集中與分散控制的協同、系統新能源消納能力的提升,提供量化依據。本書中主要章節在介紹電力系統運行控制物理機理與相應數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新能源消納的有效安全域系列評估、優化與提升方法,并逐章給出了所述建模型與方法的算例分析,驗證所述模型與方法的有效性,增強讀者對于方法的理解。《新能源消納的有效安全域及其應用》一書內容深入淺出、系統連貫、自成體系,可為從事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消納技術領域的研究生、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有益參考。
楊明等 ·能源工程 ·9.5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海上風力發電場概述、海上風電場的腐蝕環境與腐蝕特性、海上風電場的涂裝防護與防腐蝕涂料、海上風電塔架的腐蝕與防腐、海上風機電氣系統的腐蝕與防腐、海上風機基礎的腐蝕與防腐、海上風機其它設施的腐蝕與防腐、海上風電場的維修保養及防腐案例、海上風電場防腐系統工程的發展及動向等內容。
馬愛斌 江靜華等編著 ·能源工程 ·13.1萬字
本書是以適應行業對從事一線崗位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進行編寫的。全書共五章,包括緒論,相圖在開發海水化學資源中的利用,海鹽的工藝生產過程及主要單元,苦鹵中提取鉀、鎂技術,苦鹵提溴技術等內容。適合海鹽生產及苦鹵利用行業,特別是一線崗位生產的人員閱讀,也可作為海洋化工等相關專業的教材。
許曉慧 趙久艾 ·能源工程 ·11.7萬字
本書以風力發電系統為研究對象,采用不同智能方法對其進行研究,同時對風力發電系統的并網進行仿真,最后用PLC對風力發電的偏航系統進行程序設計和實驗調試。全書共10章,內容包括:緒論、雙饋型變速恒頻風力發電系統基本理論、風力發電系統控制理論、風力發電系統中雙PWM變頻器控制策略及仿真、風力發電機的空載并網控制、模糊邏輯控制及其在風力發電系統中的運用、風力發電機系統PI自適應控制及MATLAB實現、神經網絡速度估計在風力發電系統中的應用、基于爬山算法的風力發電機組偏航優化控制、基于PLC的風力發電偏航系統程序設計。本書適合電力電氣、新能源等專業院校師生及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王秀麗 ·能源工程 ·7.9萬字
2011年3月,日本發生里氏9級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導致福島核電廠事故。這是自1979年美國三里島、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意外發生以來,最為嚴重的核事故,再度引發社會各界對能源問題的討論。福島核事故發生后一個多月,郭位教授作為首位受邀進入福島附近區域的外國安全可靠度專家,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理性的態度,分析了福島核事故發生的原因;并于2013年7月再次受邀訪問福島核電廠,了解災后的善后工作。郭位教授以福島核事故為鑒,剖析管理缺失、人為疏忽等成因。如今霧霾為害,引起恐慌,郭位教授提醒大家要探討能源與環保政策走向,以找到能源供應、經濟福祉及可靠度與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點。
郭位 ·能源工程 ·8.9萬字
本書以廢舊機床再制造過程為例,重點對廢舊機電產品的可再制造質量評估、廢舊機電產品的質量設計、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過程質量控制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形成面向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理論與方法。這對于提高再制造產品質量、降低再制造成本、提高再制造系統穩定性及對于我國大力發展再制造工程都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本書共分為6章,主要內容包括再制造概述、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過程質量模型、廢舊零部件的可再制造質量評估與決策、基于TRIZ與可拓理論的再制造質量設計、基于二級實例推理的再制造工藝決策方法、廢舊零部件再制造過程智能質量控制方法。本書可供從事再制造及綠色設計、再制造工藝研究的科技人員和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姜興宇等 ·能源工程 ·9.6萬字
2015年開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財政部共同實施了“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專項行動。專項行動包括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兩部分內容。本系列叢書是2015年專項行動中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的部分研究成果。叢書分為基礎共性標準成果和行業應用標準成果兩大體系,本書是其中行業應用標準成果的第二冊,收錄了5項標準成果:新能源汽車領域2項,鐵路動車領域3項。
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總體組主編 ·能源工程 ·3.9萬字
本書以國家能源治理為出發點,與胡光宇老師出版的《國家治理》系列叢書一脈相承,結合國際、國內有關能源革命,能源治理的相關內容,詳細闡述了在國家能源治理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并結合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等內容將關系國計民生的能源問題放到國家治理的高度進行論述,揭示出能源治理關系著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產業發展等重要內容,并結合國際國內形勢,最后提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能源治理藍圖和行動方案。
趙翔 胡光宇 ·能源工程 ·10.3萬字
我們希望能夠以全球視野觀察能源領域的最新變化與動態,嘗試發現世界能源板塊的結構再平衡路徑,找到石油輸出國與消費國身份轉換的變革力量,挖掘核電行業衰落與復蘇的背后邏輯,帶您認識那些想法大膽、行動謹慎的能源奇才。
商業周刊 ·能源工程 ·9.3萬字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高契合度銜接儲能技術和退役電池再利用兩個重點領域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對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本書從原理到實際,梳理了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技術流程,闡述了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在現有環境下的背景與優勢,對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做了全面的介紹與分析。書中首先對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的發展、政策和標準進行分析、解讀,然后介紹退役動力電池的示范工程,并著重闡述了退役動力電池的篩選重組、運行控制、安全防護、經濟性評估等關鍵技術。希望本書能夠推動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在產業中的發展與升級,啟發廣大讀者對新型電池技術與能源回收再利用的思考,為廣大儲能相關專業學生及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理解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技術提供幫助。
李建林 李雅欣等 ·能源工程 ·14萬字
本書是作者及其研究團隊多年來在信息能源系統研究領域理論成果及工程經驗的集成。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本書試圖總結信息能源系統的研究工作,深度剖析了信息和能源深度耦合的信息能源系統的主流研究方向、核心技術和未來發展,建立起適用于實際復雜系統及應用場景的基礎理論和工程分析方法。本書對信息能源系統領域的數據處理、機理建模、能量流計算、協同控制及優化運行等問題具有指導、借鑒作用。本書內容全面、實用性強,既可作為高等院校控制工程、能源動力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實踐應用性讀物,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理論參考書。
王睿 胡旭光 孫秋野 ·能源工程 ·18萬字
本書匯集了清潔可再生能源研究風能分冊方向的八篇碩士研究生論文,主要內容涉及了非常規風力機葉片翼型的氣動性能研究與CFD仿真、雙饋風機低電壓穿越勵磁控制技術研究、停擺風力機葉片渦致振動數值分析等多個具體研究課題。
黃樹紅 李學敏 易輝 ·能源工程 ·12.6萬字
本書稿通過選取典型實例主要介紹了寧夏地區煤炭、風、光資源情況以及煤炭開采與洗選業、水泥制造業、鋼鐵業、鋁冶煉業等重點用電行業對環境影響的分析、主要原料來源、生產原理、主要工藝、用電特性與電力成本等內容。圖文并茂,可讀性強。
《寧夏重點用電行業生產工藝與用電特性》編委會 ·能源工程 ·3.5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節能科研團隊的研發實踐成果—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液/氣雙通道散熱技術。全書分為五篇,共十章,其中,第一篇主要探討新基建背景下數據中心的發展情況,以及節能技術革新的重要意義;第二篇介紹數據中心主要的散熱技術;第三篇重點剖析數據中心液/氣雙通道散熱系統的總體架構、關鍵核心技術和實踐;第四篇分析論證液/氣雙通道數據中心規模化部署的關鍵因素;第五篇介紹該技術在云計算和邊緣計算領域的典型案例與成效。本書旨在給數據中心行業的技術人員提供參考,從而推動散熱新技術的進步和產業化發展。
林湧雙 熊文德 劉鈞 ·能源工程 ·9.6萬字
本書是《風力發電工程技術叢書》之一,主要講述了海上風電機組基礎結構設計及其腐蝕防護等相關問題。全書分為6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海上風電機組基礎結構環境荷載,樁承式基礎,重力式基礎,浮式基礎,以及海上風電機組基礎防腐蝕等。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海上風電機組基礎設計的技術難點,內容系統、概念清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從事海上風電領域,尤其是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基礎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陳達 ·能源工程 ·8.1萬字
本書匯集了清潔可再生能源研究能源效率分冊方向的八篇碩士研究生論文,主要內容涉及了斯特林發動機特性研究與數值模擬、斯特林發動機特性研究與數值模擬、基于ANN和ANFIS模型的地源熱泵系統性能評估、SBA-15類水滑石的制備及其吸附CO2CH4的實驗研究等多個具體研究課題。
胡松 胡平放 張燕平 ·能源工程 ·13.5萬字
本書首次提出高等教育能源教育工程項目化管理這一全新概念,試圖借鑒現代項目管理方法,結合高等能源教育項目管理的特點,對高等能源教育項目管理進行基礎性的設計和探討,提出高等能源教育工程項目化管理模式。
烏云娜 吳志功著 ·能源工程 ·1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