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生態危機是人類當下面臨的最嚴重的困境。本書以一個中國西南縣域60余年的生態變遷為案例,通過對田野資料和文獻資料的分析與梳理,從社會學的視角探討生態危機產生的深層原因,為生態危機的治理建言獻策。農村生態問題的產生及加劇與現代性因素密切相關,國家權力、現代科技和市場體系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惡化的非預期后果。當下的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對現代性進行深刻反思,同時積極吸收民間傳統的生態智慧。
耿言虎 ·環境科學 ·17.3萬字
本書共分5章,主要介紹了化學物質生態風險評估方法、化學物質健康風險評估方法、我國環境化學物質風險管理評審、環境化學物質風險評估應用,以及環境物質風險評估試驗方法及應用等內容,以期對我國化學品風險評估技術方法的研究和建立提供技術支撐和參考依據。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參考價值,可供環境工程、化學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劉征濤 孟偉等編著 ·環境科學 ·13.3萬字
本書共分5章,分別介紹了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現狀及惡臭污染評估指標體系、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惡臭污染評價技術、餐廚垃圾生化處理設施的惡臭污染評價技術、污泥處理設施的惡臭污染特征及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源惡臭物質遷移模擬軟件系統,為惡臭污染的科學評估與衛生防護距離的劃定奠定了理論基礎。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針對性,可供從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及惡臭污染控制、風險評估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查閱。
陸文靜 王洪濤 趙巖等編著 ·環境科學 ·10.9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水污染治理行業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分析了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的環保政策,精選了“十三五”以來我國水污染治理領域先進、實用的技術及裝備,涉及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村污水、黑臭水體、流域治理、污染應急等多個方面,這些技術及裝備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國水污染治理技術與裝備的發展水平。本書既面向治污企業,為治污企業推薦先進、實用的技術及裝備,同時也可供水污染治理領域技術及管理人員、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相關專業人員參考使用。
石巖 許丹宇 胡華清主編 ·環境科學 ·10.8萬字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數據安全團隊,數十年來勤奮耕耘地理數據數字水印理論、技術和應用,在地理數據數字水印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深入研究和應用傳統的地理數據魯棒數字水印的基礎上,在數字水印的新方向不斷開拓進取,持續不斷地取得創新性成果。本書即是該團隊近幾年地理數據數字水印技術的新的成果結晶。該書內容均依托南京師范大學地理數據安全團隊多項高水平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標準,這些研究成果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該書是《地理空間數據數字水印理論與方法》的姊妹篇。全書內容新穎,體系完整,重點突出,應用性強。全書緊扣地理數據安全保護新需求,具有很好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任娜 朱長青 陳瑋彤 ·環境科學 ·16.9萬字
“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發展戰略,為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目標,環境經濟政策評價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本書將利用多種仿真建模和預測的定量方法來綜合評價環境經濟政策,并以京津冀地區為例進行實證分析。
徐峰 相楠 ·環境科學 ·13.4萬字
本書充分運用西方環境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理論工具,在分析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機制運作動力、發展機制運作結構、發展機制運作方式、發展機制運作特征和發展機制運作對環境質量改善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繼而揭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機制存在的突出問題,最后給出完善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機制的對策。本書可用作各級環境保護和主管部門人員進行環保產業管理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環境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岳文飛 陳曦等編著 ·環境科學 ·13.2萬字
城鄉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工程堆積體是受侵蝕破壞最嚴重的地貌單元之一,是導致水土流失、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來源。如何有效防治工程堆積體土壤侵蝕,協調人地關系,提升人居環境與生態環境的相容性,將生態宜居理念融入工程建設始終,是新時期城鄉建設的重要課題。植物是天然的工程師,擁有防治工程堆積體土壤侵蝕的潛能,并具備低投入、易養護、綠色環保和生態平衡等優點,很好的體現了生態宜居的建設理念。基于此,本書對工程堆積體土壤侵蝕及防治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提出問題,并以伊洛河盆地城鄉建設中的工程堆積體為研究對象,分析生態宜居與土壤侵蝕的互動機制,總結工程堆積體土壤侵蝕特征及微地形演化規律,深究根系固土的理論及機理,討論根系固土的有效性,論證植物防治工程堆積體土壤侵蝕的可行性。貫徹生態宜居理念,從固土植物的選擇、工程堆積體綠化設計及技術三個方面給出了運用植物防治工程堆積體土壤侵蝕的方案與建議。
程磊 ·環境科學 ·18.3萬字
本書是在各申報單位報送的技術文件的基礎上,經必要的審核、編撰完成的,包括35項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與34個示范工程,簡明地介紹了各項實用技術及示范工程的適用范圍、基本原理、工藝流程、技術指標、效益分析及技術服務等內容。本書可為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用戶單位的污染減排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環境科學 ·12.5萬字
本書圍繞農村生活污水管理與技術,調查分析了我國農村生活污水管理與技術現狀,從理論和實踐應用上探討了農村生活污水及其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從制度、管理、技術等方面分析我國農村生活污水存在問題、把脈問題成因,提出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管理與技術模式和應用實例。本書內容豐富,技術的先進性、集成性強,對于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具有較高的指導和實際意義。本書可作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管理與技術人員的重要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孫蕾等 ·環境科學 ·19.6萬字
本書將環境規制與節能減排、經濟增長三者置于同一研究框架,闡述環境規制與經濟綠色發展效應之間的關系;系統地考察環境規制對節能減排的影響機理及其地區異質性、階段性特征、工具差異性;運用系統廣義矩估計實證檢驗環境規制及其規制工具對節能減排與經濟增長系統耦合度的作用機理;通過建立門檻效應模型,考察不同經濟主體的差異性,分析不同情景下節能減排與經濟增長對環境規制敏感性的差異,探討實現雙贏的最優環境規制強度或規制區間。
高明 黃清煌 ·環境科學 ·16.6萬字
本書共9章,介紹了條碼技術在國內外各行各業中的應用情況,在分析我國環境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條碼技術對于減排統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且根據條碼技術的特點建立起實施框架和開展方案。本書內容主要涵蓋了污染源條碼制統計的可行性研究、編碼體系的構建和動態更新、污染源統計方法、系統框架的構建、制度的制定及其應用示范六大板塊,為污染源條碼制管理在全國范圍的開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針對性,可供從事環境污染源管理、環境統計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趙曉宏 易愛華 宋佳 ·環境科學 ·12.2萬字
本書分析了我國顆粒物組分及污染行為,結合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需求,系統總結了我國大氣顆粒物源解析技術理論與應用領域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全書共分7章:主要介紹大氣顆粒物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大氣顆粒物的采集與分析、大氣顆粒物物化特性及時空分布、大氣顆粒物污染來源解析、重污染時期大氣顆粒物污染特性解析、大氣顆粒物污染分類防治對策。本書適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氣環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師及科研人員,環境保護部門從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閱讀和參考。
黃麗坤 王廣智 ·環境科學 ·12萬字
《助力垃圾分類重構回收體系兩網融合與垃圾治理探索》以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為主題,邀請了業內20余位專家,探討了垃圾分類及回收體系建設的相關內容。《助力垃圾分類重構回收體系兩網融合與垃圾治理探索》主要包括在垃圾分類背景下城鄉再生資源(可回收物)回收體系的政策和制度設計,當前垃圾分類及再生資源管理工作的難點、重點、痛點,典型城市、典型企業管理運營模式對我國垃圾分類工作的啟示,信息化溯源、智能分選、前端減容等技術在垃圾分類領域的應用前景分析四部分內容。《助力垃圾分類重構回收體系兩網融合與垃圾治理探索》適合再生資源行業、生活垃圾處理領域、城鄉環境衛生治理領域、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行業、循環經濟領域等的主管部門管理人員、從業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專家學者,以及關心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綠色生活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廣大讀者閱讀。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主編 ·環境科學 ·15萬字
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不僅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發展質量,還不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又能實現“山青水綠”,適宜的生態環境規制手段和有效的產業結構優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圍繞這一話題,本書從生態治理與結構調整這兩個切入點來分析經濟發展中的影響機制和制約因素,為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戰略提供理論框架,為推進綠色發展的環境政策制定提供現實依據。
吳一超 ·環境科學 ·16.4萬字
媒體是敵人?是對手?是非敵非友?還是合作伙伴?“從來不接受采訪,不和媒體打交道”是一種榮耀嗎?敏感問題多,問題是怎么敏感的?少說甚至只做不說?政府還可以只做不說嗎?多說人話和少說官話?在環保領域,新聞發言人該如何說?說什么?聽最受中國企業關注的十大自媒體人@巴松狼王講述新聞發言人網上網下的故事,或許你會有更多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與收獲。《微聊環保》收錄了作者近年來關于環保、媒體、為官之道的微博及網絡文章。作者的官員、網絡大V身份,使得他充分意識到,政府官員、工作人員,在面對環保問題時,既要有做好新聞發言人的基礎知識,也要有網絡新知識、新方法,實現轉變。在這本書中,他分“發言人的道”“怎樣和媒體煉道”“精于術而明于道”“新媒體是環境科普的好平臺”四個部分,講述了自己作為新聞發言人的網上網下的故事,值得環保人士及新聞發言人學習和借鑒。
杜少中 ·環境科學 ·11.8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環境中主要污染物的類型和分類、污染物的吸附行為、污染物的降解行為、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大氣中污染物的控制、水體中污染物的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控制、固體廢物污染及控制、噪聲污染及控制和輻射污染及防護等內容。內容涉及各種環境行為的過程、機理及影響因素的介紹及有關典型案例的分享等,重點介紹了有機污染物、重金屬等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本書不僅可供從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化學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彭紅波 ·環境科學 ·10.3萬字
本書針對當今節能和環保研究開發領域中最前沿的課題之一,即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處理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和關鍵應用技術的開發,以過去十幾年工作中積累的第一手試驗數據為素材,以多個示范工程歷史運行數據和電池回收處理試驗驗證數據為依據,通過細致分析和歸納整理,對這一領域的基礎和應用技術問題進行系統和詳細的描述。本書編者團隊攻克了電池快速篩選、一致性高效均衡管理、綠色高效回收等技術難點,創新發展了低附加值廢舊磷酸鐵鋰電池的低成本資源化技術工藝,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與關鍵技術突破,這在本書中都得以充分描述。本書的重點體現在退役動力電池性能及其梯次利用篩選評估、集成均衡、工程示范、運維等技術和案例,廢舊電池資源化和無害化回收利用工藝及裝備等。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并輔有大量豐富的工程工藝現場圖片,相信對于從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回收處理的技術人員具有很高的參考和實用價值。此外,本書也可供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和學習。
趙光金 范茂松 王放放主編 ·環境科學 ·19.5萬字
《優控污染物水質基準及風險評估——以沙潁河流域為例》是作者“十三五”期間水專項課題的研究成果總結,以沙潁河流域為例,系統監測了流域水體、沉積物中重金屬、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SVOCs)(包括多環芳烴、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多氯聯苯、鄰苯二甲酸酯類、取代苯類、酚類、苯胺類、氯代烴類、醚類和5種其他類)以及抗生素共計200多種化學品的污染水平,分析了污染物的空間分布并進行了來源解析。基于流域水環境污染狀況大量調查與監測結果,建立了流域優控污染物篩選技術規范,提出了沙潁河流域優控污染物名單,含8類共40種物質;建立了沙潁河流域水環境基準的技術方法體系,提出了4種流域優控污染物的水環境基準閾值,基于水質基準值采用商值法、安全閾值法和聯合概率曲線法進行了生態風險評估。研究結果為沙潁河流域水環境管理提供了依據,也為其他流域化學品的管理提供了示范。本書詳細闡述了優控污染物和水質基準以及生態風險評估的研究過程,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實用性,適合從事流域優控污染物篩選、流域水質基準和生態風險評估研究的學者以及環境決策者參考,也適合作為環境科學和生態毒理學教師和學生的參考用書。
張亞輝 丁婷婷等編著 ·環境科學 ·10.1萬字
本書以農業發展擴張過程為背景,從田間、流域及區域尺度探討農業生產過程中土壤氮磷遷移轉化過程及其污染特征,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區域農田土壤氮磷平衡、農業活動影響下的土壤氮磷遷移轉化、土水界面的氮磷遷移研究、區域農業面源污染特征及環境效應、結論和污染防治分析等。本書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針對性,可供從事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等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來雪慧 ·環境科學 ·1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