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戰國策》為戰國到秦、漢間縱橫家游說之辭和權變故事的匯編。西漢劉向對其進行了整理,分為東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這部書記載了戰國兩百多年間各國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以及策士們在游說諸侯或相互辯難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對后世產生了長遠影響。為方便讀者閱讀,我們此次以文白對照的形式出版該書,以清代黃丕烈《士禮居叢書》覆宋本作底本,并廣泛參考了先賢時彥的研究成果。
繆文遠 繆偉 羅永蓮 ·古籍整理 ·39.5萬字
《初刻拍案驚奇》是由明末凌濛初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說集,是在“三言”的直接影響下寫成的短篇小說集,和后來的《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初刻拍案驚奇》完稿于明天啟七年,次年(崇禎元年)由尚友堂書坊刊行,共四十卷,為四十篇獨立故事。但原本已失,今所見最早且最為完整的版本是藏于日本內閣文庫的尚友堂刻本,全書三十九卷,缺第二十三卷。今本第二十三卷和《二刻拍案驚奇》相同。《初刻拍案驚奇》,明末擬話本小說集,凌濛初編著。它同作者稍后刊行的《二刻拍案驚奇》一起,合稱“二拍”,是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寶庫之一。通常亦與馮夢龍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并稱,稱為“三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奇書,共有短篇小說40篇,它以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擬話本”形式,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如商人由厄運而致富,讀書人由貧寒而成名;清官們斷案如神,貪吏們枉法如虎;惡棍們奸淫攬訟,騙子們爾虞我詐;青年們怎樣追求忠貞不貳的愛情,而封建禮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劇。語言通俗簡練;情節曲折起伏,撲朔迷離,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內心刻劃細致入微,藝術形象栩栩如生,歷來評價甚高。
(明)凌濛初 ·集部 ·39.4萬字
國學備覽6(史通·文史通義·書目答問):《史通》唐·劉知幾編著,陳飛(廣州外國語學院)審定。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史學評論專著。《文史通義》清·章學誠編著,沈文凡(吉林大學)審定。我國古代史學理論的代表性著作。《書目答問》清·張之洞編著,朱玉麒(新疆師范大學)審定。指導治學門徑的文獻目錄學類名著。
尹小林 趙敏俐主編 ·古籍整理 ·38.9萬字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愛情為主題的話本小說為最多,表現出來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技巧,都讓人耳目一新。尤其可貴的是,書中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婦女形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本書代表作,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堪稱完美。馮夢龍對本書本有精彩點評,我們此次收錄,對于理解本書各篇宗旨更是大有禆益。
(明)馮夢龍編著 (明)無礙居士點評 ·集部 ·38.4萬字
《曾文正公家書全集》囊括了曾國藩在道光二十年(840年)到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寫給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諸弟、妻子及兒輩的家信,所涉內容廣泛,小到談家常瑣事、做人道理、處理人際關系、從政為官之道、培養戰勝絕境的膽略,大到論治學方法、經邦緯國之道。
曾國藩 ·古籍整理 ·38.3萬字
本書精選國學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邀請業內專家結合時代需求進行精細、精確解讀,力求以最權威的解讀區別于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同類書,給讀者帶來深刻的啟發,并將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精華應用于工作和生活。《細讀》全面解讀了《周易》中寶貴的思想內容,逐條提煉標題進行細讀,以通俗簡練的語言和內容角度,為讀者提供了與治國治家、領導管理、個人修養有關的《周易》的精華思想內容。
魯洪生 ·國學普及讀物 ·38.3萬字
清代民間通俗公案小說。其故事始于說書,后經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為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康熙年間清官施仕倫在黃天霸等江湖俠士輔佐下鏟除貪官污吏、破案捕盜的故事。小說從施仕綸做揚州府江都縣令寫起,到升任通州倉上總督時止。所做之事,不外“審案”和“剿寇”。情節比明代公案小說更加曲折,斷案之外,又有私訪遇險之事。書中大小十余案,大都靠托夢顯靈、鬼神鑒察來解決,靈怪色彩很濃。小說的另一主要人物為俠客黃天霸。黃出身“綠林”,行刺施公被擒,自稱“改邪歸正”,改名施忠,充當官家的護院和走卒。他與昔日的“綠林”朋友反目成仇,定計斬決十二寇,逼殺結義兄嫂,邀功請賞。這一人物的塑造,意在使安暴濟民的“俠客”和致君澤民的“忠義”結合起來,把“俠客”變成忠于封建統治的奴才和幫兇,從而維護封建帝國利益。希望讀者朋友們在閱讀這本小說時加以甄別。
佚名 ·集部 ·38.3萬字
《警世通言》,白話短篇小說集。明末馮夢龍纂輯。完成于1624年(明天啟四年)。其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來自民間宗教寶卷和小說。故事描述的時代包括宋、元、明三代。《警世通言》與作者稍前完成的《喻世明言》、以及稍后完成的《醒世恒言》一起,合稱《三言》,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白話短篇小說集之一。通常亦與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并稱,稱為“三言二拍”。《警世通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完成于天啟四年(1624),收錄宋、元、明時期話本、擬話本40篇。一般認為,這些作品都經過編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題材或來自現實生活,或取自前人筆記小說。《警世通言》內容豐富,有反映市民生活的《崔待詔生死冤家》,反映婦女生活的《小夫人金錢贈平少》、《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及反映愛情生活的《樂小舍生覓偶》等作品。總體而言,《警世通言》的題材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其二,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其三,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從各個角度呈現了當時生活中的社會百態。
(明)馮夢龍 ·集部 ·38.2萬字
《國學知識全集》是呂思勉先生為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國學的開示門徑之作,寫于先生的學術盛年期,在民國時期一經出版,即受到當時的國學愛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對當代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本書整理匯集了《國學概論》、《經子解題》、《理學綱要》、《歷史研究法》、《史籍與史學》、《中國史籍讀法》和《中國文化史》等著作,堪稱一部全面完整的國學經典。作者觀點明確,論述嚴謹,考證精詳,旨在給讀者帶來更深刻、純粹的閱讀體驗,實為不可多得的國學入門佳作。
呂思勉 ·國學普及讀物 ·37.9萬字
《關中石刻文字新編》是清代學者毛鳳枝所輯的一部金石學著作,全書收錄了關中地區漢魏以迄隋唐的石刻資料一百六十多種,是研究關中石刻文獻的必備書之一。本書首先對毛書進行了點校整理,在此基礎上又廣泛收集了毛氏所輯石刻資料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匯考為目逐一編次。其次,全書還包括了整理者對具體石刻資料所做的討論,以按語的形式附于最末。本書集文字點校、資料匯編和研究于一體,對中古時期石刻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清)毛鳳枝編 魏宏利點校匯編 ·古籍整理 ·37.9萬字
佚名 ·集部 ·37.2萬字
《包公案》實際上是一部有關包公故事的短篇小說集,每篇寫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其內容雖不連貫,但包公形象卻貫穿全書。《包公案》的題材,部分來自民間流傳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采錄自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中的有關材料而加以編排敷演成篇的。小說的基本內容是歌頌包公的,寫他秉公執法,清正廉明。通過他審理的一系列有關“人命”、“奸情”、“盜賊”、“爭占”等類案件,作者塑造了一個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其中有些故事判斬了皇親國戚,如《黃葉菜》、《獅兒巷》;有的故事揭露了土豪劣紳的狠毒兇殘,如《栽贓》、《鬼推磨》;而《屈殺英才》、《久鰥》則對科舉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抨擊。書中有的故事寫得曲折生動,人物形象也較鮮明。像其他公案小說一樣,《包公案》中也夾雜了一些因果報應、鬼神夢兆等宿命論和封建迷信的內容。另外,作品中極力宣揚的忠君思想顯然是對封建皇權的“愚忠”,這是不足取的。希望讀者朋友們在閱讀這本小說時加以甄別。
隨著20世紀國內七八十年代兩次文化熱的升溫,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系統整理與保存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呼聲日漸高漲,根據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需要,及國內文史學界專家學者們對圖書分類、內容增刪等方面所提出的具體而切實的建議,本編委會編輯出版了這套《四庫全書精華》,出于篇幅方面的考慮,對各部圖書進行有重點、有選擇地收入,主要收錄那些具有典型意義,可視為典范著作的古籍。經部立足于儒家的四書五經,小學、注疏部分不收。史部收集成就最高的前四史及《國語》、《戰國策》中的部分章卷,以此展示史部的精華。子部則廣泛收錄各家各派的代表性著作,以儒、釋、道、兵家為重點,力圖展現中華文明豐富多彩的內容。集部由楚辭開頭,繼以文藝理論,終以詩、詞、曲、劇為代表的文藝創作。我們的主旨是:在忠于《四庫全書》原本的基礎上,盡力壓縮“欽定”的內容,提高諸子及文學藝術的地位和分量,以滿足現實大眾的需要,希望我們所編選的這套《四庫全書精華》能成為中華文明的完整縮影。
思源編著 ·四庫全書 ·36.7萬字
《智囊全集》,是明人馮夢龍編纂的子史經傳與筆記叢談中有關“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反映了我國古代方方面面“智慧”的“集錦”,代表了當時人們對“智慧”的全面認知。《智囊全集》,顧名思義,其核心是“智”,也就是人的智慧,是對人的體察、對物的常識和對事的經驗,是一種使人清醒的才能,還是一種面對事物的態度,也是一種洞穿本質的眼光。《智囊全集》編纂格局極大。書中匯輯智慧故事1200余則,可以說包羅萬象。涉及人物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時間跨度從商周時期到馮夢龍的時代,上下三千年;內容上既有治國安邦的大智慧,又有機敏譎詐的小聰明。從引書范圍看,據大致統計,這些故事采自從《左傳》到明代筆記的數百種書,大部分為正史和筆記,這一方面顯示出馮夢龍的博覽群書、取材廣泛,另一方面顯示出他求全、求盡的編纂理念。從本書的結構看,馮夢龍設立了十部二十八類,將這1200余則故事分門別類地納入其中,頗有窮盡天下慧品類之用意。十部是: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專列閨智一部,跟商業經濟繁榮時代婦女地位的變化密切相關,這在當時是頗有進步性的。《智囊全集》不僅編纂格局大,而且編纂觀念正。馮夢龍重視對正史材料的選用與裁剪,重視對筆記叢談中史料的采選與類比,也喜歡對歷史事件與人物做評論,這都是史筆的一種體現。從中可見,他編纂此書并非為了獵奇,而有著鮮明的以史為鑒的色彩。
何漢杰譯注 ·古籍整理 ·36.6萬字
《喻世明言》是“三言”的第一部,四十卷,收話本四十種。題材廣泛,描繪出城市市民生活的真實面貌,體現的主要是市民階層的思想、愿望和道德標準。其中,《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滕大尹鬼斷家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宋四公大鬧禁魂張》,都是久負盛名的優秀作品。
(明)馮夢龍編著 (明)綠天館主人點評 ·集部 ·36.6萬字
《南齊書》現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紀八卷,志十一卷,列傳四十卷,所缺一卷為《自序》,記述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現存關于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原名《齊書》,至宋代為區別于李百藥所著《北齊書》,改稱為《南齊書》,撰著者為蕭子顯。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36.4萬字
《子不語》是清朝中葉著名文學家袁枚撰寫的一部筆記小品,共二十四卷。多記述奇聞異事、奇人鬼怪。
(清)袁枚 ·集部 ·36.4萬字
《禮記》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與《儀禮》《周禮》并稱“三禮”。《禮記注》由東漢鄭玄注《小戴禮記》四十九篇而成,是《禮記》的重要注本之一。鄭玄精通《三禮》,其《三禮》注為世所重。本次整理以宋淳熙四年撫州公使庫刻本為底本,宋余仁仲萬卷堂家塾刻本、宋婺州義烏蔣宅崇知齋刻本、江西書局阮刻《禮記正義》為參校本,加以整理。全書采取繁體橫排的形式,施以現代標點符號,并加專名號,力求為讀者提供一部既可靠、又便于利用的《禮記注》讀本。
鄭玄 ·古籍整理 ·36.3萬字
《梁書》記載自梁武帝蕭衍建國至梁敬帝蕭方智亡國共五十六年間的歷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辛勤撰寫完成的。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35.9萬字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江西萍鄉人。晚清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有《純常子枝語》40卷。文廷式以學人而為詩人、詞人,現存詩近600首,詞150余首。中華書局1993年版汪叔子編《文廷式集·詩錄》所收計334題589首,現據此為底本選注文廷式詩127題239首。
曾文斌選注 ·集部 ·3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