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涵蓋以下幾大版塊內容:文化傳播版塊聚焦世界視野下我國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一帶一路”文化傳播;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版塊著重研究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等;文化科技版塊預判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對文化和旅游產業影響等;文化版權版塊探討我國出版產業和文化產業版權保護等內容;文創園區和北京文產版塊包括文化園區策劃、城市文化規劃、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
郭萬超主編 ·文化產業 ·21.1萬字
《2018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文化及相關產業的分類,結合文化產業領域的熱點問題、重要工作內容和新興業態發展趨勢及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趨勢,全書分為三篇共十五個部分,每部分著眼于四個方面開展寫作:一是行業年度發展概況(包括發展環境分析、行業發展綜述,如行業現狀,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等);二是該年度發展呈現出的新特點(通過系統的提煉和總結,以鮮明的觀點提煉出該行業的幾大典型特征);三是專題研究,可以分析該年度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挑戰;該年度行業發展的典型模式和重要規律;該年度行業呈現出的重要現象及其思考等等;四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未來發展的創新路徑。全書以數據詳實、案例新穎、分析學理化和研判前瞻性的學術語言進行整體撰寫。
范周 ·文化產業 ·24.5萬字
本書是在當下我國振興文化產業的背景下,針對文化產業政策的制訂原則、歷史沿革、國際經驗、發展趨向、調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開展的專題研究。一方面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政策進行梳理,對其發揮的歷史作用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對未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政策進行整體設計,為我國文化產業的政策制訂提供決策參考。
熊澄宇 ·文化產業 ·25.1萬字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0》沿襲以往的基本框架,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章總報告“中國創意產業文旅融合步入快車道”,分析了2019年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環境、戰略部署以及文化旅游融合、文化消費與市場整治、文化傳承與文物保護、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舉措與總體情況。第二部分具體展現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沈陽、哈爾濱、常州、揚州、杭州、青島、鄭州、武漢、儋州、貴陽、西安、西寧、澳門等17個城市創意產業文旅融合發展情況,包括第2章~第18章。第三部分為第19章,對以上城市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及經驗予以總結評價。
張京成主編 ·文化產業 ·30.3萬字
本書反映了作者近年來在文化產業及相關領域的思考。全書共分為五輯,以“跨界融合”和“文化創新”兩個關鍵詞貫穿始終,分別探討了“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跨界融合與文化產業”“數字創意與新型業態”“‘一帶一路’與文化交流”“創意之都與未來城市”等問題。本書立足前沿動態,關注現實問題,以跨學科的視野切入當前文化熱點、文化現象、文化業態與文化政策等,兼具理論性、實踐性與前沿性。
李鳳亮 宗祖盼等 ·文化產業 ·25.4萬字
本書圍繞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城市文化發展戰略,結合城市發展總體設想,就文化建設發展問題做出調查研究,以及制定相應規劃,內容包括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完成的調研與規劃項目、國家、省、市政府文化部門確定的研究課題,以及大連市藝術研究所圍繞城市文化發展與建設研究方向確立的調研課題。
楊錦峰等 ·文化產業 ·25.9萬字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1)》以“城市更新與創意產業發展”為主題,通過若干城市創意產業的發展反映全國總體情況和趨勢,組織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天津、石家莊、哈爾濱、常州、揚州、寧波、南昌、撫州、青島、鄭州、武漢、重慶、貴陽、西安、西寧、澳門17座城市參與撰稿。關注各城市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激發創意產業發展活力,推動創意產業升級轉型;詳細闡述這些城市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創新模式與特點,總結城市更新與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歸納面臨的問題與發展短板,結合創意產業正在面對的國內外巨大挑戰,探索應對措施及發展方向。
張京成主編 ·文化產業 ·31.8萬字
《中國對外文化貿易年度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由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共同編撰,旨在全面反映和綜合評估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年度發展情況。分為總報告、專題報告、行業報告、區域報告及海外視角,共五大內容板塊。在總報告、行業報告和區域報告板塊中,報告根據2015-2016年度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宏觀環境、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遴選對外文化貿易比較活躍的重點行業和主要區域進行詳細分析,同時選取一些典型的文化貿易案例進行深入解讀,為政策制定和產業實踐提供可參考的范例。在專題研究板塊中,報告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研究國內外文化貿易的前沿理論和熱點議題,并應用于產業實際進行分析,為中國對外文化貿易戰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可參考的模式或建議。
向勇主編 ·文化產業 ·31萬字
本書立足中國國情,兼具國際視野,以金融學、經濟學視角分析文化問題,成為本書的一大亮點。融資問題屬于本學科當前及今后的研究重點與熱點,這使得該書極具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本書選題新穎,緊扣文化發展現實需求;內容豐富,視角新穎,尤其是從發起人視角,對我國在文化領域推行文化資產證券化融資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
孫鳳毅 ·文化產業 ·21.9萬字
本書運用傳播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的理論與方法,以戲曲電視欄目作為研究對象,著力從戲曲與電視溝通結合的角度論述兩種藝術形態的相互關系,系統、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戲曲電視欄目的歷史和現狀,并對戲曲電視的改進與推廣提出了可資借鑒與操作的設想。本書按照“面向問題一一分析問題一一解決問題”線索架構,在“面向問題”“分析問題”部分,采用文獻考證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對研究問題予以關照,通過大量翔實的數據統計,對戲曲電視欄目當前的受眾情況作了詳盡的梳理和分析。“解決問題”部分,立足于新媒體沖擊下的大眾文化語境,開創性地從受眾群體的審美需求出發,結合上述的受眾調查分析,從觀念、受眾、內容等方面展開論述,并與時下新媒體緊密結合,給予操作層面富有專業性的建議。
邵振奇 ·文化產業 ·22.4萬字
《中國電影藍皮書2021》回顧和分析了2020年度中國電影極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10部電影,并以此10部作品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年度中國電影的重要問題。秉持多元的評價標準,《中國電影藍皮書2021》入選的作品經過了網絡票選、大學生代表、專家代表的三輪評選,以影響力、工業美學、媒介融合等為調研分析的關鍵詞,總結歸納中國電影藝術創作、工業生產、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見證并推助中國電影創作的“質量提升”、影視產業的“升級換代”和可持續發展,并進行“電影工業美學”的批評實踐與理論建構。中國影視藍皮書系列叢書在我社已聯系出版四年,為中國影視研究和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參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價值。
陳旭光 范志忠主編 ·文化產業 ·25.7萬字
本書圍繞紀錄片、電視劇、專題片、真人秀綜藝等創新性電視節目形態展開,遵循界定概念、追溯歷程、闡明特色、發現問題、提出對策的基本思路和寫作框架,以代表性的電視節目為典型個案,界定其概念和特征,說明其重要價值,追溯起源及其動因,描繪其流變歷程和當下狀況;從傳播契機、選題選材、內容結構、敘事模式、受眾定位、拍攝方式、表現形式、營銷方案等方面重點闡明其成功之道和特色經驗,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缺憾,并從法律規制、政策引導、題材選擇、內容敘事、技術運用、影音文字表達、品牌塑造等維度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完善和提升的策略,以期推進電視節目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陳世華 ·文化產業 ·20.8萬字
文化產業具備二重性。一方面具有經濟屬性,追求利益最大化,遵循市場經濟法則和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另一方面也具有文化屬性,遵循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生存法則。因此文化產業存在著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的雙重引導。本書通過對我國文化產業開發過程中文化價值引導的形成機理進行研究,探討如何優化文化產業開發,在文化價值的沖突中選取合適的文化價值,生產能形成較為健康的文化價值引導的文化產品。
王偉杰 ·文化產業 ·25.2萬字
本書比較系統地梳理了全球音樂產業發展的概況,從唱片業、演出行業、著作權與集體管理組織、音樂教育和音樂人才培養等角度對多個國家的音樂產業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分析,并對音樂產業發展建設提出了建議,能幫助讀者從整體上了解和掌握全球音樂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對全球音樂產業發展進行梳理與研究,在某種程度上是將各個國家的音樂產業進行橫向聯系,相互借鑒,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對我國的音樂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今后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環境和其他國家的音樂產業的良性發展提供參考。本書適合音樂產業從業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音樂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
張豐艷 ·文化產業 ·22.1萬字
本書依托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為作者在多年田野調查、理論鉆研與案例分析之上的研究成果。本書從流動性和旅游化背景下,社會空間日益凸顯的對正義的訴求出發,運用文獻法、田野調查法、數理分析等方法,圍繞空間生產理論對周莊、西塘、烏鎮、南潯、甪直、朱家角六個江南社區型文化古鎮長時段的空間流變進行全面剖析,提出旅游空間是旅游實踐的產物之觀點。并從空間平衡生產的角度,呼吁古鎮發展應尋求消除空間異化的方法,在重塑空間價值結構中尋求富有成效的空間發展路徑。本研究可為江南社區型文化古鎮的旅游管理提供有益建議,亦可填補目前學術界所缺乏的對日常生活空間生產的案例研究。
郭文 ·文化產業 ·23.4萬字
本書將影響文化貿易發展的核心因素即文化因子納入現代服務貿易分析框架,試圖在一個多元文化發展的背景下,從貿易文化對文化貿易發展主體形成的影響、制度文化對文化貿易市場環境形成的影響、物質文化對文化貿易產業形成與發展的影響等三個方面,對文化影響文化貿易發展的作用機理展開深入探討,力求通過對文化核心層次的深入剖析,解決文化貿易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問題,賦予文化貿易經濟學以歷史穿透力,為完善文化貿易發展理論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和可靠合理的切入點。
張佑林 陳朝霞 ·文化產業 ·23.5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國際陶瓷主要行業動態、國內陶瓷主要行業動態及景德鎮陶瓷相關領域的創新動態、景德鎮學的學術動態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坝^景”主要是介紹景德鎮學的發展動態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知世”包括與陶瓷相關的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敘事,一些國際性重大活動的介紹、分析;“尋源”主要是介紹陶瓷歷史上的一些古跡、人物的一些探索發現與研究論證;“博雅”突出的是陶瓷藝術、設計、技藝等與人文生活的話題。
陳雨前主編 ·文化產業 ·20.2萬字
作為文創產業的關鍵一環,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近十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以此為背景,《新時代文創產品設計》系統介紹了中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發展歷程,對現狀進行了較為深刻的研究和思考,就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發展趨勢及設計理念提出了創造性的見解。尤其對博物館文創產品核心價值、文創產品設計工作目標、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發展趨勢等,做出了細致深入的梳理分析與產業思考。
白藕 ·文化產業 ·21.9萬字
本書為“互聯網+”與文化發展研究系列叢書的總卷,通過回顧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展現互聯網從小范圍應用到大規模發展背后,我們對其認識上的階段性特點。在此基礎上,通過梳理“互聯網+”的提出背景,尋找其中的理論支撐,提出本書對“互聯網+”的定義和范式,奠定全書的論述基礎。全書內容豐富,案例鮮活,有血有肉,涵蓋了“互聯網+”對多個傳統行業的影響和顛覆時,特別強調了對文化產業的變革,可讀性強,思想性強,是一本難得的對現實具有指導性的讀物。
范周 ·文化產業 ·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