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的海外視野:當代海外華人學者批判理論研究
會員

當代海外華人學者中,有一批專事20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批評家和理論家,其代表人物如夏志清、夏濟安、李歐梵、張錯、劉紹銘、王德威、鄭樹森、周蕾、奚密、史書美、張英進、張旭東、劉禾、王斑、唐小兵、劉康、魯曉鵬、徐賁、趙毅衡、黃子平、許子東、孟悅、陳建華、劉劍梅等。他們大多在中國大陸或臺灣完成大學學業,后出國繼續攻讀學位并在境外(含港澳臺)學術機構從事20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其思想既立足于中國本土文化,又深受當代西方批評理論影響,是西方與中國批評理論之間的“交叉地帶”。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文學研究一度封閉單一的視角,將跨文化、跨學科、跨語際的研究觀念投射到國內,形成了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多重邊界”“多重彼岸”“多重比較”的特點,其直接參與及影響所及,在某種意義上已改變了文藝理論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總體格局。21世紀以來,對海外華人學者批評理論的考察日漸成為跨學科研究的一個重要命題。這一涉及20世紀中國文學、文藝理論、比較文學、海外漢學、華僑華人研究諸領域的論題,隨著海內外學術交流的頻密,其學理意義與實踐價值得到不同科際學者的關注和思考。在“批評理論”研究不斷受到重視的語境下,海外華人學者的跨國(境)批評實踐,為國(境)內學者提供了一個考察當代西方批評理論、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嶄新而特別的視角,其對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建設的借鑒意義格外突出。本書從六個方面考察了當代海外華人學者的批評理論,分別涉及海外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整體觀”、“晚清文學”觀念的崛起與研究格局的擴張、比較視野中的“海外張學”、“革命敘事”的“再解讀”、現代性視野中的“上海研究”、海外“華語電影”研究的跨文化批評模式等。作者力圖以專題的方式,揭示當代海外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的一些主要領域及焦點問題,從“彼岸的現代性”視角,推動海內外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多重比較,從而推進現有的對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的反思。

李鳳亮等 ·文化研究 ·43.7萬字

漢語的意義:語文學、世界文學和西方漢語觀
會員

“世界文學”之所以在二十世紀末重新受到學術界、批評界的重視,是因為它為我們重新認識全球化條件下的現代文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于如何認識、把握和實踐世界文學,不少批評家和學者提出了富有創見的理論和觀點(如FrancoMoretti,DavidDamrosch,PascaleCasanova等),但對于世界文學源遠流長的人文主義傳統及其在現代思想知識體系的建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關注不夠,而有關中國文化和語言對于西方現代思想和世界文學發展的貢獻則更為少見。本書的目的之一是重訪這段被遺忘的思想史。中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尤其是文字改革運動也是自我東方主義的過程充分說明作為流動和傳播的世界文學的存在和作用??疾炷撤N知識形態的重點應該是知識生產的方式。重要的問題是:為什么謬誤百出的西方漢語觀可以流傳幾百年,構成西方有關中國文化的東方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甚至規范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社會、歷史的觀念?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有關中國語言論述漏洞百出,但在歷史的長河中輾轉循環,流傳到中國后,竟然影響了幾代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語言的認識,引發了聲勢浩大的語言改革運動。

童慶生 ·文化研究 ·22.3萬字

六朝駢文與六朝社會
會員

本書重點研究了駢文在六朝社會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承載的內容和運用的場合,與當時政治活動、典章制度、禮儀形式等的關系。從文學與社會交叉的角度,探索駢文與六朝社會文化的互動。本書的主要觀點:第一,漢魏六朝駢文的產生與發展,以及駢文逐步成為文章寫作主流局面的形成,與漢魏六朝以來的社會轉型、文化生態的變化具有密切的關系。第二,制度、禮制、社會政治和文化發展,促成了駢文文體和文本的生成。第三,駢文既是文學作品,更是實用文,是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活動、典章禮儀制度的重要載體,是士人扮演社會角色的重要工具。第四,六朝駢文中很多因政治活動的需要而產生,產生后其本身也成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起到政治操作作用或是輿論導向作用。六朝駢文是社會政治生活審美化的體現,而其審美的形式也賦予了政治活動美學魅力。因政治需求為實現政治意圖的書寫目的,也影響了駢文的形式。本書以文體或文類為切入點,從內容題材的角度,探討駢文與六朝社會生活的關系。分別從改朝換代的禪讓政治、朝廷的人才選拔制度、對在任官員的彈劾以及皇室的飾終之禮等出發,對這些活動中使用的駢文的內容和文體形式進行解剖,發掘其文體生成和運用中隱藏著的政治禮制功能和權力意志。本書還對六朝駢體公文代筆擬寫現象和六朝駢文典型作家進行了深入的個案研究。

鐘濤 ·文化研究 ·26.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海原县| 穆棱市| 通州市| 徐闻县| 阿坝县| 固始县| 巨野县| 新竹市| 荣成市| 穆棱市| 会宁县| 江城| 铜鼓县| 勐海县| 航空| 白河县| 剑川县| 湖北省| 太仓市| 余江县| 永济市| 嘉兴市| 织金县| 洪湖市| 垦利县| 枣庄市| 黑河市| 西乌珠穆沁旗| 昌邑市| 弥渡县| 淳化县| 汪清县| 安顺市| 南京市| 全南县| 汶上县| 昭觉县| 武胜县| 淮北市|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