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大地受大自然厚愛,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國,巴蜀平原素來有富饒美麗之名,然而李白卻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一說,可見要及進入這富饒之地也是不簡單。而瞿塘關卻被稱為巴蜀之咽喉,可見其特別,而本書將為讀者整理講述這瞿塘關的歷史淵源、古跡名勝和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孫軍 鄭明武編著 ·地域文化 ·4萬字
本書是蘭州大學祁連山研究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祁連山關鍵區11天預科考全程記錄。此次科考,理、工、文、社不同學科學者通過對祁連山的冰川、湖泊、森林、草地、植物、動物、地質、企業、少數民族等進行實地考察,對祁連山生態系統保護和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提出了初步建議,也為日后蘭州大學開展祁連山正式科考奠定了多學科基礎。
徐黎麗 韓靜茹 ·地域文化 ·3.8萬字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地勢險要,且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的得失昭示著王朝的興衰成敗,更成為改朝換代的象征。此外,居庸關一帶的漢族與關外游牧民族在此交匯,融合成具有居庸關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偉的關城及眾多的歷史遺跡,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大門。
岳丕航 淡墨松風編著 ·地域文化 ·3.8萬字
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進程中,陜西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里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既有藍田猿人、半坡遺址、軒轅黃帝陵等遠古歷史,也有周、秦、漢、唐等十多個王朝1300年的建都史。現在的陜西同樣也煥發著勃勃生機,它開放包容、創新實力雄厚,生態優美、宜居宜游。《2020中國陜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陜西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經濟建設、民生教育、對外交流等方方面面做了系統性介紹,以詳實的資料數據,反映了2019年陜西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與發展,是一部反映陜西風貌、時代精神的精品圖書。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地域文化 ·3.7萬字
憑借細膩的手繪插畫,采用中英文雙語形式巧妙融合了哈爾濱別具一格的冰雪景觀、深厚的人文歷史以及現代城市特色,將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斑斕色彩與蓬勃活力予以生動詮釋。
木果編繪 ·地域文化 ·3.7萬字
本書包括了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文化底蘊和強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極強的系統性、廣博性和規模性。本套作品根據中華文化形態的結構模式,共分為10套,每套冠以具有豐富內涵的套書名。再以歸類細分的形式或約定俗成的說法,每套分為59冊,每冊冠以別具深意的主標題書名和明確直觀的副標題書名。每套自成體系,每冊相互補充,橫向開拓,縱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博大規模,凝聚性體現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說是全面展現中華文化的大博覽。因此,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和陳列。
張建成編著 ·地域文化 ·3.5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浙江泰順縣的數十座國寶廊橋,以及為廊橋文化弘揚傳承和家鄉發展無私奉獻的周萬鞏老人的事跡,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本書由浙江省泰順縣委老干部局作序推薦。第一章,介紹周萬鞏先生在離休后七十四歲時自費創辦廊橋文化展覽廳,并在其后十一年間免費為100多萬海內外游客宣講的義舉。第二章,圖解泰順境內的數十座國寶級廊橋,并概述廊橋的修建工藝和施工過程。第三章,精選海內外各界人士游覽廊橋展廳后的題詞和照片。第四章,精選報刊報道摘要。第五章,介紹其弟周公度教授在廊橋文化熏陶下自強不息,在北大長期愛心從教,教學相長的人生路徑。周公度教授在退休后仍筆耕不輟,三十多年來共編撰教材、詞典和專著三十多個版本,由國內外十家出版社出版,可謂科技著作出版的集大成者。書中也體現了兩位耄耋老人的相互扶持和兄弟情深,以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人生感受。本書深入地闡述了廊橋文化的內涵和廊橋精神,它既可作為旅游者的導游材料,也可作為學習地方文化傳統和人文美德的普及讀物。
周萬鞏 周公度 ·地域文化 ·3.5萬字
北京中軸線見證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它背后所承載的意義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血脈精魂。位于中軸線上的遺產點位歷經千年仍處于生生不息的變化中,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推動中華文化當代發展的動力。本書從"歷史之源”、"文化之韻”、"民俗之樂”三個維度,介紹了北京中軸線北段自景山至鐘鼓樓段七個遺產點位的文化意蘊、藝術美韻和人文風韻。文字內容涉及每個遺產點位的發展歷史、名人軼事、風景美食、詩詞散文等,文化內涵多樣;圖片內容涉及每個遺產點位的歷史文獻、精美插畫、風光攝影,視覺效果豐富。
胡鈺主編 ·地域文化 ·3.5萬字
《2022中國陜西》一書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編寫。全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用豐富的數據和流暢簡潔的文字,展現了陜西2021年各方面的成就,包括自然環境、歷史人文、物產資源、科技創新以及教育、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書中還概述了陜西省2021年度的宏觀發展概況、民生工程、城市面貌以及對外交往與經貿合作等情況。本書是一本認識陜西、了解陜西的精品圖書,進一步加強了陜西文化的影響力,也彰顯了新時代下的陜西新風貌。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編寫 ·地域文化 ·3.4萬字
《2021中國陜西》一書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編寫。全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用豐富的數據和流暢簡潔的文字,展現了陜西2020年各方面的成就,包括自然環境、歷史人文、物產資源、科技創新,以及教育、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書中還概述了陜西省2020年度的宏觀發展概況、民生工程、城市面貌,以及對外交往與經貿合作等情況。本書是一本認識陜西、了解陜西的精品圖書,進一步加強了陜西文化的影響力,也彰顯了新時代下的陜西新風貌。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地域文化 ·3.4萬字
《2024中國陜西》一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用豐富的數據和流暢簡潔的文字,展現了陜西省2023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自然環境、歷史人文、物產資源、科技創新以及教育、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書中還概述了陜西省2023年度的宏觀發展概況、民生工程、城市面貌以及對外交往與經貿合作等情況。總而言之,《2024中國陜西》一書是一本認識陜西、了解陜西的精品圖書,進一步加強了陜西文化的影響力,也彰顯了新時代下的陜西新風貌。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山東大鼓》為叢書之一,系統全面介紹了山東大鼓相關知識。《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山東大鼓》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地域文化 ·3.3萬字
SocialPaper是一本由新天地發起、重新發掘社群價值的雜志書。創刊號以SocialRenaissance為題,采訪來自藝術、文化、設計、教育、商業、美食等多個領域的意見領袖,從他們分享的故事中尋回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本真,關注社群交集的力量。
XINTIANDI ·地域文化 ·2.5萬字
本書從固原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文化旅游、社會發展、生態、民生等方面圖文并茂的展現了固原的無限魅力。她享有中國文學之鄉、書畫之鄉、高原綠色明珠、生態宜居家園的美譽,政治、經濟、文化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走進固原》會讓更多世界游客更好地了解、欣賞這片西北熱土。
喬幪編著 ·地域文化 ·2.5萬字
立足于向國內外朋友介紹包頭基本情況,以簡明的文字、生動的圖片、直觀的圖表,幫助讀者在短的時間內增進對包頭的了解,了解這座文明和諧城市、現代工業城市、科技創新城市、生態宜居城市,發掘這座城市的魅力。
包頭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地域文化 ·2.3萬字
從北京歷史文化地標故宮推出的西式蛋糕,到走進CBD的民間小吃鹵煮火燒,從老舊菜市場的關停到互聯網超市的興起,從憑票吃飯的大食堂到人臉識別的新食堂,北京這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所特有的味道,在新舊交替的時代變遷中回轉流淌。這里不僅有改革開放后第一批來到中國的外國淘金者,也有要把傳統手藝進行標準化生產的餐飲店經營者,還有在美食行業被資本追逐的新寵兒。面對未來,人們也在思考:未來的無人餐廳會是什么樣子?人工智能將會怎樣改變傳統餐飲業?外賣行業因何而起,誰又會因此而消失……處在飛速變化中的北京,每天都在催生新的變量。但無論怎么變化,如何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都是永恒的主題。也沒有哪個城市能像北京這樣,以她海納百川的胸襟,創造出生生不息的北京味道。
北京廣播電視臺編著 ·地域文化 ·2.1萬字
自明中葉葡萄牙人入居澳門以來,圍繞著街市,在澳門演繹出了許多故事。從這一點來說,澳門街市變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澳門城市發展史、澳門生活史。同樣,澳門街市也是中葡關系、粵澳關系發展的晴雨表!開埠以來,隨著澳門城區的發展,人口的增長,澳門地區內出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街市。昔日一些澳門古老街市,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擴建,遷址,被現代化街市取代。這本小書,就是在嘗試將澳門街市置于澳門開埠以來數百年的歷史脈絡之中關照。首先為讀者諸君呈現澳門街市與澳門城市發展間的緊密關聯,繼而采取一章一街市的方式,進一步展示澳門現有九個街市的歷史與現狀。
葉農 ·地域文化 ·2萬字
珠海,有著自己的格調。金色連綿的沙灘勾勒出蜿蜒曲折的海岸線,百余座小島星羅棋布地散落在海面上,在城區,一山一水一回眸皆是美景,在這里,海濱城市的悠閑與愜意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橫琴,一街一景一高樓皆是繁華,港珠澳大橋貫通珠港澳,書寫時代篇章。航空航天、賽車、帆船、網球、馬戲、游艇……讓世界重新認識珠海。珠海,不再是匆匆而過的驛站,而是一座值得你駐足留戀的城市。
中共珠海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編 ·地域文化 ·2萬字
本書以僑批山水封為研究對象,圖文結合地解讀山水封圖案中蘊含的文化內涵。
羅仰鵬主編 ·地域文化 ·1.2萬字
本書是彭陽文化叢書中的其中一卷,分作者精選了彭陽籍詩人楊建虎、袁治中、權錦虎等的現代詩詩作,這些詩作形式各異,別具一格,從不同方面反映了現代社會人們的心路,以及西部的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彭陽獨特的文化氛圍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馬文山主編 ·地域文化 ·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