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融《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于一爐,對原書條文進行重新整理編排,并結合條文,對人的生理病理、經方之醫理藥理進行闡釋,言其然亦言其所以然,同時附以名老中醫驗案及31張個人臨床常用方,對學習運用經方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本書作者雖來源于基層,但文筆流暢,闡發醫理深入淺出,學術特色和行文風格頗具中西匯通學派的韻味。
林盛進 ·中醫 ·35.4萬字
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和治療等。其主要內容包括糖尿病的基本認識、診斷與分裂、中西醫治療方法,糖尿病急性并發癥、慢性并發癥的相關治療,近現代中醫名家治療糖尿病經驗匯總,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調養與護理,以及近年來糖尿病中西醫防治的最新研究進展等。
李樂愚 ·中醫 ·24.1萬字
本書以中醫理論、經絡理論為基礎,以臨床實踐為綱,結合作者50年來臨床治療經驗,總結出針灸治療筋骨疼痛八大法則,即祛風法、溫經法、清熱法、祛濕法、調氣法、活血法、益氣養血法、寧心安神法,和十種針灸治療的具體方法,即循經取穴法、五輸穴法、交叉取穴法、同經相應取穴法、夾脊穴法、阿是穴法、阻力刺法、運動止痛法、淺刺法、龍虎交戰法,并且在中醫理論上作了深入的探討。本書詳細介紹了針灸臨床常見77種病癥的診斷、病因病機、辨證治療和經驗體會,是作者治療筋骨疼痛八大法則和十種治療方法的具體應用。在經驗與體會項目中介紹了作者治療疾病的實際體會和注意的問題,內容具體、實用、翔實,是作者數十年經驗的總結。
何樹槐 ·中醫 ·25.1萬字
賈堃先生(1919-2005)系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腫瘤中醫大家,在學術界有重要影響,本書系統整理了賈堃教授對腫瘤發生發展的中醫病機的認識,總結了腫瘤治療的學術理念,介紹了常見腫瘤、常見癥狀的中醫治療方法,貢獻了臨床60年積累的經驗方。
賈堃 賈寧 ·中醫 ·22.7萬字
黃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載,號研農,別號玉楸子。清代著名醫學家,尊經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國醫學理論,對后世醫家影響深遠,被譽為“一代宗師”。著有《傷寒懸解》、《素靈微蘊》、《金匱懸解》、《四圣懸樞》、《四圣心源》《長沙藥解》、《傷寒說意》、《玉楸藥解》后世所稱《黃氏八種》,后又有《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問世。
(清)黃元御 麻瑞亭 孫洽熙 ·中醫 ·21萬字
本書為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第一、二、三期,即“處方篇”?!夺t學衷中參西錄》全書共八期,該書緊密結合臨床,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深奧為淺顯。其為文直抒胸臆,酣暢淋漓;縱橫捭闔,新意頻出;而又生動活潑,親切感人?!秾以噷倚Х健纺藦堝a純“至遇難治之證,歷試成方不效,不得不苦心經營,自擬治法。迨擬出用之有效,且屢次用之,皆能隨手奏效,則其方即不忍拋棄,而詳為錄存。”“自擬之方凡百余,約皆歷試有效而后筆之于書”,該書得到了醫界的高度評價:“歷試諸方,莫不應手奏效,如鼓桴之相應。真活人之金丹,濟世之慈航也?!北緯m合中醫臨床醫生、醫學院校師生、中醫研究人員閱讀。
張錫純 劉觀濤 ·中醫 ·25.9萬字
《本草求原》二十七卷,附《奇病癥治》一卷,清代趙其光編,為清代規模較大的本草學著作。全書載中草藥九百余種,良方、單方數萬,還特別增加了嶺南地區民間常用中草藥幾十種,將草藥與中藥統一編排,按部分類,條理清晰,內容豐富。此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遠安堂刻本為底本。
(清)趙其光 ·中醫 ·29.9萬字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自面市來,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與認可,本次是我們從106種古籍中選出30種進行修訂。修訂原則是1、本次選出的古籍為臨床上常用、讀者需求量大的品種,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訂力求原文準確,每種醫籍由專家嚴謹???,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3、原則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記和注釋。4、在裝禎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風格的基礎上,以精裝版面市,在版式上也為了方便讀者而重新設計。張錫純是近代中醫大師,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也被中醫界視為必讀之書。原書共分七期,為便于讀者閱讀,此次重訂對其順序作了調整,并根據文義擬定篇名,分別為藥物篇、方劑篇、醫論篇、傷寒論篇、醫案篇。
張錫純 柳西河 ·中醫 ·48.3萬字
中國中醫科學院作為國家級中醫藥科研機構,匯集和成就了眾多全國知名的中醫藥學家,經過數十年臨床積累,匯集了大量典型醫案,精選其中最具代表的、最為典型的內科醫案進行整理,編撰成書,以促進學術傳承,推動中醫學的發展。所選醫家均為全國著名老中醫,有影響、有市場潛力。
張伯禮 王志勇 ·中醫 ·46.1萬字
秦老業醫50余年,著述頗豐。其著作涉及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多方面,頗多見解,尤其對《內經》進行了深入研究。臨床方面,對溫熱病、肝病、血液病、心臟疾患、潰瘍病等的治療,頗多見解。為當代中醫學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這些著作既繼承前人余緒,又發掘古義,昭示后人;既有獨出之理論見解,又有實踐心得,為豐富中醫學術寶庫作出了貢獻。
秦伯未 ·中醫 ·31.9萬字
中醫藥在防治腫瘤方面獨具特色,本書精選了古今治療腫瘤療效確切的良方驗方,全面反映了我國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現狀。本書以西醫學病名分類。選取中醫藥古籍經典代表方及當代名老中醫經驗方,分別從消化、呼吸、血液、泌尿生殖等系統,對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白血病、惡性淋巴瘤、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腦腫瘤和骨腫瘤等20個腫瘤的經方驗方進行了總結介紹。每首方劑從組成、功效、主治、用法、處方總結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本書內容集古今中醫婦科治療之經驗,具有極強的學習和臨床指導價值。本書可供中醫、中西醫結合腫瘤科臨床醫師,以及廣大患者閱讀參考應用。
袁立霞 唐玲主編 ·中醫 ·20.5萬字
出版價值與內容特色:事實上,整個推拿發展史就是以臟腑病癥治療為主線的。從甲骨文中“病”這個會意字體現古代人患腹部疾病用手按摩治療,到春秋戰國時期扁鵲運用推拿救治尸厥;兩漢時期淳于意運用推拿治療頭痛,張仲景總結出推拿可“救自縊死”;魏晉時期葛洪將推拿運用于搶救;隋唐時期推拿治療內科病癥范圍更是擴大;宋金時期推拿具有催產及汗、吐、下作用……但是,明代“隆慶之變”導致太醫院廢黜按摩科,使傳統推拿不得不向正骨與小兒分化,這嚴重地影響了推拿學科整體全面的發展。因此,本書除了是一部系統論述近現代津沽臟腑推拿流派形成、發展、特點及理論方法體系的專著外,更是為整個推拿學科“正本清源”,重新認識傳統推拿理論源流,繼承創新,使臟腑推拿重歸推拿學主流地位,與小兒推拿、傷科推拿并駕齊驅,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
王金貴 ·中醫 ·22.3萬字
武術是華夏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和斗爭中提煉凝結而成的一種人體運動形式,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融技擊、防身、健身、修性、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世代相傳,經久不衰。正是因為武術的初衷是防身和強身,所以與醫學結下了不解之緣。隨著社會的發展,武術的技擊性、戰爭性逐步淡化,而體育鍛煉屬性在不斷彰顯,其與醫學的關系仍在繼續深化。本書從武術與中醫學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思想內容和特色等多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探討,揭示了武術各流派醫學與中醫藥學之間的密切關系,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因此,也必將為武術各流派醫學與中醫藥學地互補融合、相輔相成、共同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郭洪濤 ·中醫 ·22萬字
《任應秋講〈黃帝內經〉》主要根據1978年任應秋在中醫首屆研究生班上的講課錄音整理而成,包括25篇《素問》文獻的全文講解、《靈樞》大部分文獻的提要講解和提問答疑。對沒有講課錄音的部分,依據任應秋主編的《黃帝內經章句索引》進行整理。本書將《黃帝內經》的段落結構及其段意完整地展現給讀者,比較系統地反映出任應秋治《內經》的主要方法、成果和學術觀點。本書以《內經》系統的文獻結構為線索進行整理,有較強的可讀性;同時把篇解、全文講解、分段提要、提問答疑等內容結合起來編排,又使此書具有拓展思維的功能;在書后還收錄了任應秋對學習《內經》方法的指導,可供讀者參考。
任廷革 ·中醫 ·24.4萬字
本書名為《譯注》,是將黃帝內經原文81篇用現代漢語譯出。以篇為單位,分題解、原文、注釋及譯文四部分。題解針對篇名及內容,原文是原文照錄,注釋針對字詞,譯文是現代漢語。
蘇穎編著 ·中醫 ·47.5萬字
本書精選了51位地處金華婺州名、老中醫的臨床驗案,按內科、骨傷、外科、針灸、婦科、男科、兒科、眼科、五官科的順序編寫,以每位醫家為單位,遴選其精華醫案,并加以按語評析,從中反映婺州中醫名家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與用藥思辨,對深度挖掘婺州醫家中醫經驗、繼承與發展中醫臨床診療技術與方法等均有重要意義。本書適合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師和中醫藥院校學生及自學中醫者參考。
傅曉駿主編 ·中醫 ·20.7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全息反射區、經絡、穴位等理論學說,對人體足部、耳部、手部等重點反射區、經絡、穴位及按摩防病治病分章詳細講解,并針對人體各類常見疾病以及婦女、兒童、老人等各類人群常見疾病的調治做了詳細講述,還對時下流行的美容按摩、美體按摩和減肥按摩做了詳細而全面的講述。本書涵蓋人群廣泛,講解深入淺出,清晰易懂,便于讀者迅速讀懂,圖片精美,便于讀者按圖索驥,方法實用,便于操作,適合各類人群閱讀實踐,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楊克新 ·中醫 ·35.3萬字
中國中醫科學院作為國家級中醫藥科研機構,匯集和成就了眾多全國知名的中醫藥學家,經過數十年臨床積累,匯集了大量典型醫案,精選其中最具代表的、最為典型的婦科、兒科、外科、骨傷醫案進行整理,編撰成書,以促進學術傳承,推動中醫學的發展。所選醫家均為全國著名老中醫,有影響、有市場潛力。本書是學習、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的范本,對指導臨床、培養中醫臨床學科帶頭人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加強中醫藥學知識體系、學術本質、理論精髓、特色優勢的闡述和傳承,引導中醫藥學術創新的方向,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張伯禮 王志勇 ·中醫 ·40.1萬字
《中醫抗癌古今驗方精選》主要內容包括:腦瘤、鼻咽癌、甲狀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原發性肝癌、胰腺癌、大腸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急性白血病等等。
黃志杰 ·中醫 ·21.1萬字
本書精選了近年來應用中醫藥治療腦病的名家驗方,主要介紹了腦中風、中風后遺癥、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顱內腫瘤、梅尼埃病、失眠、癲癇的中醫良方。涵蓋了行之有效、方便易用的中醫古方、名家驗方和良方,既有內治方,又有外治方和食療方。每種方劑分別介紹其方劑組成、加減變化、服用方法、功效主治。
劉剛 袁立霞 ·中醫 ·2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