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涉及11個部分,共112個小題,以一題一解的方式介紹了靈芝的有關知識。內容包括民間傳說的靈芝、靈芝之謎、靈芝的栽培與識別、靈芝的價值、吃靈芝的學問、靈芝在歷代的地位、靈芝神奇功能的物質基礎、靈芝的醫學作用、靈芝對腫瘤情有獨鐘、靈芝——疑難雜癥的克星、靈芝調補妙用。該書修訂再版從編寫體例、命題、食療配方和圖片方面都進行了調整和充實,特別是增加了圖片,隨文插入,增加了內容的可讀性。
王守東 任曉艷等 ·中醫 ·9.6萬字
本書按照我國十大惡性腫瘤分章節,介紹治療每種惡性腫瘤臨床最常用的特效抗癌藥shan。每章內容包括中藥藥名、主治功效、抗癌藥理、特色藥對、常規用量、使用注意、藥名傳說等。每章還附有1~2個病案,以實例展示本章抗癌中藥的臨床應用價值。
徐力 鹿競文 ·中醫 ·9.6萬字
本書以甲狀腺疾病臨床診治的需求為導向,回顧甲狀腺疾病的中醫學與現代醫學診療發展歷程,聚焦于亟需解決的臨床難點,首次提出基于靨本相應理論的窗口期概念,并依據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建立相應診療準則,并系統闡述臨床常見甲狀腺系統疾病的中醫診療新思路。
丁治國編著 ·中醫 ·9.6萬字
“灸法”與“美容”是社會上的熱門話題,針灸美容有很好的療效,是一種回歸自然的綠色療法,因其沒有毒副作用,被美容業推崇與追求,已廣泛的應用。其中,灸法美容的療效獨特,方便實用,更是一朵艷麗的奇葩。本書作者是權威的中醫專家,針對美容祛斑這一主題系統總結了美容祛斑的中醫學理論,分析面容衰老、面部色斑的病因病機,探討美容祛斑灸法的作用機理,提煉了美容祛斑的常用灸法。結合自己40余年的臨床經驗,在何氏藥物鋪灸療法的基礎上,創立了何氏美容祛斑散,創新了美容祛斑面部灸法、美容祛斑臟腑灸法、美容祛斑沖任灸法、美容祛斑循經灸法、美容祛斑回旋灸法等,形成何氏美容祛斑灸法體系。
何天有 何彥東 ·中醫 ·9.6萬字
《醫學粹精》,又名《醫家秘奧》,清代醫家陳嘉璴編撰。本書為慎齋學派傳學之秘本,輯集五書,多為周之干及其門人弟子所著,包括周之干撰、陳嘉璴注《脈法解》二卷,周之干撰《慎齋三書》三卷,還選錄周氏門人査萬合所撰《正陽篇選錄》,明代胡慎柔所撰《五書要語》一卷,另有陳嘉璴所撰《筆談》一卷。此次整理,以清乾隆十四年(1749)道南堂刻本為底本。
(清)陳嘉璴 ·中醫 ·9.6萬字
胡希恕(1898—1984),沈陽市人。1958年受聘于北京中醫學院任教,教授《傷寒論》、《金匱要略》。臨床擅用經方,尤其對桂枝湯、小柴胡湯等的臨床應用更有獨到之處,除用于傷寒溫病以外,尚有內外婦兒各科雜病,每用必效,是當時人所公認的經方家。劉渡舟先生稱其為“經方學派的大師”,并介紹說:“每當在病房會診,群賢齊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獨排眾議,不但辨證準確無誤,而且立方遣藥,雖寥寥幾味,看之無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學也”。陳雁黎,主任醫師,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嫡傳弟子。1960年考入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本科六年制),1961年見習、1963年期中實習期間,走進了胡希恕先生診室,認真聆教,潛心筆記。并到胡老家中聽課,有聞必錄,還利用寒暑假期去胡老診室抄醫案,記錄了230個胡老臨證醫案。1966年畢業,參加北京醫療隊一年。1967年底,響應國家號召,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先后在包家店鄉、樂土驛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昌吉州中醫院做臨床工作五十余年。
陳雁黎主編 ·中醫 ·9.6萬字
本書較系統地總結了孫幼立先生畢生的臨床經驗,對基層農村的內、外、婦、兒科常見雜病中醫證治,論述較為詳細,尤其應用中醫藥治療慢性腎病綜合征、肝硬化腹水、不孕不育、惡性腫瘤等現代醫學還不能攻克的疑難雜癥,是本書一大特色。本書內容深入淺出,文字簡樸,操作性強,是一部可供廣大基層及農村臨床醫務工作者的實用參考書籍。
俞承烈主編 ·中醫 ·9.6萬字
作者精選了中醫治療頸肩腰腿痛的10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藥內服、外敷、熏洗、食療以及簡易的經穴療法與按摩等,既有古今名家的臨床效方、驗方,也有頗具實效的民間單方、偏方、秘方。在選方用藥上擇善綴錄,強調有據可考,有驗可證,療效可靠,突出“簡、便、廉、驗”的特色。本書既適合被頸肩腰腿痛困擾的廣大患者和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學習,也適合各級醫護人員臨床參考。
王惟恒 朱立章 譚洪福編著 ·中醫 ·9.6萬字
周培郁教授從醫50余年,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批桂派中醫大師。本書全面整理了周培郁先生關于中醫肝病的治療經驗和理論,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為周培郁對中醫肝及肝病的認識,中篇為現代肝病治療經驗,下篇為慢性肝病相關癥狀臨床經驗,重點突出,內容翔實,充分展示了治療肝病以人為本,長期調理,動靜結合,陰陽結合,動植物藥共用,活血化瘀貫穿肝病始終等重要學術理念,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劉旭東主編 ·中醫 ·9.6萬字
《醫無閭子醫貫》,后世簡稱《醫貫》或《趙氏醫貫》,由明代趙獻可纂著,薛三才訂正,李梴詳閱。全書共六卷:卷之一“玄元膚論”論述《內經》十二官及陰陽、五行理論;卷之二“主客辨疑”論述中風及其后遺癥與厥脫的鑒別,傷寒、溫病、郁病的證治;卷之三“絳雪丹書”專論血證并附有以上病證方劑;卷之四、卷之五為“先天要論”,主要論述六味丸、八味丸的組成與應用,滋陰降火、相火龍雷、陰虛發熱等理論,以及痰、咳、吐血、喘、口瘡、消渴、瀉利、夢遺等的證治;卷之六為“后天要論”,主要論述補中益氣湯及傷飲食、中暑、濕、瘧、痢疾等的證治。該書立意于先天水火而尤重命門之火,對“命門學說”頗有發揮。本次校注以明崇禎元年(1628)重刻本為底本。
(明)趙獻可繤著 吳蘇柳 程志源校注 ·中醫 ·9.6萬字
本書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之一。通過名老中醫與帶教弟子一問一答的形式,實景還原師承帶教方式的授課過程,使讀者身臨其境深入領會名老中醫臨證思辨過程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經典醫案點評,共收集臨床案例33例。以真實案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師生問答,進一步挖掘醫案深層的病因病機、診療思維、組方特點等內容。下篇為師徒問答,將弟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所遇到的問題,通過羅老的答疑解惑,為后學者的成長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臨床醫生拓展思維,提高臨床療效提供幫助。
羅建 錢俊輝主編 ·中醫 ·9.6萬字
慢性病起病隱匿,病因復雜,常遷延不愈。現代醫學并沒有找到針對慢性病科學有效的防治方法,慢性病依舊是目前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面對慢性病特有的復雜情況,中醫擅長的“調態”治病具有明確優勢。中醫適宜技術是一類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的疾病防治技術,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點為“簡、便、效、廉”。作為國家常見病多發病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建設單位的寧波市中醫院,總結了中醫適宜技術調治慢性病的經驗,即為此書。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15項臨床上常用的中醫適宜技術,第二部分介紹了這些適宜技術在37種常見慢性病中的應用。每一病種,分概述、病因病機、診斷、臨床表現、辨證施術及臨證備要六部分,詳細介紹了中醫適宜技術的辨證調治。
周建平 毛丹旦主編 ·中醫 ·9.5萬字
由粵港澳大灣區多位教學及臨床經驗豐富,掌握中醫藥相關前沿知識的國醫大師、資深教授和專家共同參與,配合慕課在線開放課程。內容主要針對常見慢性病的臨床診療、藥食兩用中藥的有效成分、作用機制、原理、藥膳制作以及調理方法等。本書適合所有關心自己及家人健康及對常見慢性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四高”共病、冠心病、癌癥、腦卒中、肥胖)有預防意識的人群,如生活無規律的青年人,工作繁忙忽視自身健康的中年人,缺乏醫藥相關知識的學生和中老年人,聽信流言以及對四種慢性疾病調理有誤區的人群,亞健康狀態的人群。
聶紅主編 ·中醫 ·9.5萬字
本書主要從中醫經典及傳統文化經典書目中選取最為精要、實用的原文編撰而成,分為上、下篇及附篇三部分。該書由河南中醫學院多年從事中醫臨床和教學的專家教授從中醫經典書目中選取最為精要的原文精心編撰而成,并以歌訣的形式體現,以方便學生快速誦記,提高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本書對于廣大學生和初中級中醫藥愛好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鄭玉玲主編 ·中醫 ·9.5萬字
本套叢書針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和適宜社區推廣的技術、運動養生相關內容,由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各科臨床專家編寫而成,以期對社區醫生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對社區患者給予生活起居、運動養生方面的指導,提升醫生診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套叢書共分為10冊,分別為:《社區中醫體質辨識與養生》《社區中醫師診療手冊》《社區常用中草藥》《社區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推廣》《社區糖尿病中西醫診療手冊》《社區脾胃病的中醫療法》《社區婦科常見病中醫診療》《社區兒科中醫療法》《社區傷病的中醫療法》《社區運動養生》
王玉梅 ·中醫 ·9.5萬字
本書從中西醫的角度全面梳理了刺血療法的原理、治療范圍和特色,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骨傷科、五官科等各專科常見疾病的刺血療法進行了系統介紹,包括診斷標準、辨證分型、刺血處方、取穴操作等內容。書中附真人取穴操作圖以便于讀者掌握,此外,還附有臨床有效病案的報道和分析,適合中醫針灸專業學生和針灸科醫師借鑒參考,也是大眾讀者了解中醫刺血療法的科普讀物。
郭長青 馬薇薇 郭妍主編 ·中醫 ·9.5萬字
本書區別于一般中醫藥科普讀物枯燥、呆板的寫作模式,是一部散文詩般的中醫科普讀物。作者在國外中醫診所工作兩年多時間,她用中醫藥治愈了很多患者的病痛,她以中醫診所這個小小的舞臺為視角,用流暢優美的語言,真實的照片場景,展現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以日記為單位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巧妙地把中醫藥知識穿插其間,通過老外對中醫的體嘗身受,了解中醫治病的理念,感受中醫不朽的魅力——中醫,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琳達 ·中醫 ·9.5萬字
本書作者對柯氏《傷寒論翼》卷下依次詳加注釋,卷一至卷六為太陽病解、陽明病解、少陽病解、太陰病解、少陰病解、厥陰病解,卷七為制方大法。余氏推崇柯氏學術思想,但又不拘于柯氏之論,以《內經》理論為依據,綜合多年研讀《傷寒》諸書的心得,追憶先師所講,并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對柯氏多有發揮。注文多強調四診不可忽視,臨證詳察情由,明辨陰陽、虛實、正反、真假,隨癥立方,既有章程,又要靈活多變。內容通俗易懂,為學習《傷寒論》入門之書。全書約9萬字,對照“中醫藥古籍保護與能力建設項目”出版要求,書稿內容提要中缺工作版本(包括底本、校本情況)說明,故根據校注說明補齊以下內容:“此次整理以遼寧中醫藥大學館藏清光緒十五年(1889)《傷寒啟蒙集稿》稿本為底本,以《余注傷寒論翼》謝文翰齋刻本為主校本,以遼寧中醫藥大學館藏《傷寒六經病解》稿本為參校本。《傷寒論翼》原文以清代乾隆乙亥(1755)刻本昆山綏福堂藏板《傷寒來蘇集·傷寒論翼》為主校本。《傷寒論》內容參校2004年中國古籍出版社影印明代趙開美翻刻宋版《仲景全書》本。
(清)余景和 ·中醫 ·9.5萬字
作者精選了中醫治療不孕不育癥的10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藥內服、外治,以及藥酒、藥膳食療等,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病證名和醫學術語做了簡明的解釋,還簡要提示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調養護理方法。本書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在選方用藥上突出“簡、便、廉、驗”的特色,力求療效可靠,適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
王惟恒 董海燕編著 ·中醫 ·9.5萬字
20堂課中醫入門。將中醫的基本概念(陰陽、五行、臟腑、氣血……),人體生病的原因(六淫、五邪、飲食、情志……),中醫的治病手段(中藥、方劑、艾灸……),以20堂課的形式呈現,每課只講1個主題,講透講明白,讓零基礎的讀者一看就能懂。學會這20課,你就能掌握數千年的中醫診療智慧,正確地自我測病治病,真正地從零基礎愛好者成為中醫高手。
馬可迅 ·中醫 ·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