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的結構,首先對糖尿病的基本情況作一簡要概述;然后講述該病的診斷要點、辨證要點;之后敘述治療該病的名方驗方,其中分古醫籍方、國醫大師方、當代名醫方、驗方、秘方、單方、食療方、保健方等。全書要求通俗易懂,深出淺入,層次簡明清晰,盡量少使用醫學專業術語,重點介紹療效可靠,使用方便,簡單易行,適合家庭醫療、保健、養生的名方驗方。所記載的名方驗方,一般要求均要列出出處,以方便讀者查閱。
李瑾 龔靜 李學松 ·中醫 ·15.2萬字
錢文燕教授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畢業生,1962年拜中醫泰斗、全國著名皮外科專家趙炳南先生為師,跟隨趙老系統學習皮膚病的“理、法、方、藥”20余年,習得中醫治療皮膚病之精髓。本書從錢文燕教授的成長歷程、學術淵源、學術思想、臨床醫案等方面,系統而全面地總結了錢教授的學術特色和臨床經驗。綜觀全書,不僅能學到錢教授在皮膚病診療中重視中醫整體觀念,強調醫者仁心、身心合一,堅持內外同調,顧護“后天之本”的學術思想和用藥心得,還能體會到她對中醫的熱愛以及懸壺濟世的艱辛歷程。本書所載內容,皆是錢大夫數十年運用于臨床識證、組方遣藥的鮮活經驗,讀后可于臨床參考借鑒,以為更多病患解除疾病之苦,十分值得臨床中醫師用心研讀,也可供廣大中醫愛好者參閱。
錢文燕 陳曦 孟閆燕主編 ·中醫 ·15.2萬字
《方氏脈癥正宗》,又名《醫學正宗》,四卷,綜合性醫書,清·方肇權著。刊于乾隆十四年(1749),其中卷一以脈診和方劑為主,先辨脈理,次將前賢脈訣條分縷析,又列諸湯散;卷二至卷四則分列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的癥、治、方藥及醫案,卷末又附有針灸擷英及常用藥藥性述要。該書以脈癥立名,強調憑脈用藥,因癥施治,可謂別出心裁,從中可以看出方氏“脈癥合參”的診斷學思想,“改正諸湯散”等則是對前人方劑學成果的大膽變革,而其在部分內科雜病的診治上也頗有獨到的見解。本次整理以清嘉慶四年(1799)武林大成齋刻本為底本。
(清)方肇權 ·中醫 ·15.2萬字
本書全面總結了劉德玉教授從醫40年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內容涵蓋其成才之路、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典型病案等。劉德玉教授在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的理論創新方面有突出貢獻,尤其在“四動五步法”治療四肢骨折和“補腎活血法”治療股骨頭壞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劉德玉教授創立的“關中李氏骨傷學術流派”,并收錄了師徒問答和部分典型病案,展現了其在中醫基礎理論和骨傷科理論方面的深厚造詣。
劉德玉主編 ·中醫 ·15.2萬字
該書為余承惠從醫五十余載,從事中西醫結合腎病研究四十余年的經驗總結,分為腎系病醫論經驗篇,常用中藥臨床應用經驗篇,腎系病醫案治驗篇三部分。其中醫論為腎系病診治數十年來的總結;醫案為近十年內的經驗,患者都是隨訪中的新案例;常用中藥均從傳統功效及現代藥理活性作用闡述,有獨特的見解,理論有創新,臨床效果明顯,對臨床中醫師提高診療水平有很大幫助。
余承惠 ·中醫 ·15.2萬字
脈學專著?!吨苁厢t學叢書脈學四種》致以,撰于1892年,共八卷。卷一至卷三分別論述切脈部位、方法及脈象特征;卷四至卷五論各脈象主病;卷六為名論匯編;卷七為婦科各種脈證;卷八為兒科診略。此次,選用1936年至德周學熙印刻版本為底本,以1984年江蘇廣陵古籍印刻社發型版本為參校本。
周學海 ·中醫 ·15.1萬字
兵學與中醫藥學同為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本書試將二者融合起來,對兵學與中醫學共同的形成發展背景、哲學思想源流等進行了梳理,探討了兵學戰略戰術同中醫學理論之間的聯系,回顧了古代名醫借鑒兵學思想拓展中醫學思想的歷程;并以徐大椿《用藥如用兵論》為綱,通過臨床舉例來說明“用藥如同用兵”之道,還對高度凝煉兵學思想精髓的《三十六計》在中醫學的運用重工以飾。綜觀全書,兵學與中醫學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就是兵法醫學,追求的是思想交融,講究的是戰略戰術,冀望藉此書之述,使兵學與中醫學之聯系具體化,更易為讀者所接受。
張介眉 ·中醫 ·15.1萬字
《瞻山醫案》,清代任賢斗著。成書于1814~1823年間,初未付梓,僅鈔藏于門人之中,因而未有廣泛影響。民國十三年(1924年)正式刊印以后,方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重視。本書共四卷,名為醫案,實為綜合性醫學著述。其于每一病下,先述其理論源流,多所闡述,次則附錄生平精彩驗案,是一部具有重要價值的醫學著作。主要記載任瞻山治療傷寒、傷風、眩暈、怔忡驚悸恐、咳嗽、聲喑、瘧疾、小兒熱瘧、痢疾、傷暑、濕證、火證、食滯、虛損、頭痛、腫脹、麻痘、血癥、哭證、笑證、調經、安胎、瘀血不下、胞衣不下、咽喉、黃疸、眼目、癲狂癡呆、痹痛、痙痛、癃閉、尿短、尿多、便濁、淋證、夢遺、遺精、便閉、嘔吐、惡心、噯氣、脅痛、心腹痛、不寐、巧證、氣喘亸證、辨黃藤毒、狾犬辨原、疝氣、痰飲、吞酸吐酸、饑證、三消、腳氣、霍亂、痿證、泄瀉、積聚、噎膈、關格、呃逆等內科、外科、婦科及兒科驗案。后另附方176條。本書反映了任瞻山的醫學思想及臨床經驗,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此次以陜西省中醫研究院圖書館藏1924年瀏陽唐文胎室木活字本為底本進行??弊⑨專┲嗅t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參考使用。
(清)任賢斗 ·中醫 ·15.1萬字
本書由明代高武編撰,成書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共4卷。分經絡腧穴、病癥取穴治法、刺灸法、針灸歌賦4卷闡述。本書是繼漢代《名堂經》首次總結腧穴主治病癥之后的又一次系統總結,對腧穴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后世針灸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書中收錄的玉龍賦、肘后歌、百癥賦、補瀉雪心歌等當今仍膾炙人口的針灸歌訣,就是最早見載于此書。此外,書中還有頗多作者的獨到見解,對當今針灸的發展仍有較大的臨床指導意義。本次整理采取最精良的版本,書前增加導讀,書末附有穴名索引,便于讀者查閱。本書可供針灸專業、中醫臨床各科醫生參閱,也可供針灸愛好者學習之用。
(明)高武纂集 黃龍祥整理 ·中醫 ·15.1萬字
本書由淺入深,從PET/CT檢查原理到各疾病的診斷。從疾病的生理病理到診斷的描述與圖片。囊括消化系統盡量全的腫瘤性疾病。全書約600千字圖近千幅,圖文并茂。本書編委會主要成員由從事相關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的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組成,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臨床實踐。名譽主編及主審系國內影像學及核醫學知名專家,為全書編寫提供咨詢和指導,為定稿把關。本書不僅適于影像診斷學,核醫學等專業人員,同時對內科、外科、腫瘤科和放療科等臨床醫師和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崔新建 房娜 王艷麗 ·中醫 ·15.1萬字
毛進軍長期致力于《傷寒》經方醫學的研究和探索,在經方臨證中有獨到的辨治思維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本書分為兩篇共九章,第一篇為“毛進軍經方醫學思考和辨治篇”,共四章,主要闡釋了毛進軍在長期研讀、思考和臨證應用《傷寒論》《金匱要略》經方醫學中的不斷思考、求索而形成的基本思想體系以及經方辨治的部分醫案,不僅有全新的辨治觀點和方法,還有獨特的辨治思路。第二篇為“經方醫學團隊的思考和辨治篇”,共五章,為毛進軍經方醫學學術團隊的部分骨干成員對仲景經方醫學的學習、思考和臨證實踐的認識、經驗與體會,其中不僅有經方內治、外治的應用思路、經驗與方法,還有針灸、手法治療等中醫適宜技術的方法和技巧,多科并舉,可啟迪醫者臨證思路,拓寬經方和傳統中醫技術的臨證應用范圍。全書勤求古訓,博采眾方(長),旁征博引,深入淺出,脈證病機與湯方應用思辨明晰,傳統醫術與施行方法介紹詳細,可操作性強,可重復性強,有新穎性、獨到性和臨床實用性。對中醫,特別是喜愛經方醫學的中醫學習、臨床、教學都有啟發意義和指導意義。
毛進軍主編 ·中醫 ·15.1萬字
本書是作者跟師許家棟老師學習經典經方理論體系后,在臨床實踐的醫案及經典經方的理論體系介紹。書中包含對經典經方理論體系的系統闡述、臨床帶教病機分析過程詳釋、急性感染性發熱性疾病醫案及內科常見病醫案等內容。經典經方理論體系以“無一字無出處,無一字無來歷”的學術要求,不斷還原《傷寒論》經方理法,其理論體系能廣泛地指導內、外、婦、兒的經方治療。且由于理法的清晰、使用經方的原方原量,臨床用起來指導性強,可重復實踐性也比較強。在臨床的帶教中能取得比較理想的帶教效果。體系中的解表、解肌、和胃法,更是治療急性感染性發熱性疾病的重要理法,掌握了其理法并用于發熱性疾病的辨證,便可彌補很多中醫不敢治療急性熱病的短板。許家棟老師常年在山東民間師帶徒,2018年3月受聘于廣東省中醫院,成為“許家棟名醫工作室”指導老師,并開展師帶徒工作,在應用經方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曾祥琿 溫姍主編 ·中醫 ·15.1萬字
本書歸納和總結了王洋近40年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知識性。全書分兩篇。上篇介紹了王洋對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疾病、肺結節、肺癌等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及其并發癥的診療經驗、用藥心得,首次公開各種病證經驗方,并附有典型醫案及分析,具有很強的臨床實用性。下篇介紹了臨床常用中醫特色治療,包括穴位貼敷、冬季膏方、自血療法、腸療、食療等,首次公開穴位貼敷方藥配比及穴位選擇,采用辨病辨證辨體質的“三辨理論”開具個體化膏方,并詳細介紹各種外治法操作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
王洋主編 ·中醫 ·15.1萬字
本書由中藥產業研究資深專家團隊基于多年中藥產業及科技分析的數據積累,遴選“臨床價值高、科學價值強、市場價值大”的中藥大品種,開展科技競爭力評價,形成《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報報告》2019版。內容包括中藥產業發展環境,中成藥產業現狀、政策趨勢、瓶頸分析;中藥大品種科技概貌,中成藥重要科技產出概況;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評價模型;各類別、各治療領域2019年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榜單;中藥大品種科技競爭力分析及應用研究;評價影響及相關應用。
楊洪軍 李耿主編 ·中醫 ·15萬字
作者在中醫整體觀的基礎上對疾病有新的認識,認為每一種疾病,從其表現來說,均有表證、上焦、中焦、下焦、血分癥,治療疾病以和解少陽為主軸,充分考慮到各部分癥狀的實質及用藥,合小柴胡湯、桂枝湯、瓜蔞薤白湯、平胃散、五苓散等為一方,稱為全息湯,臨床治療多種疾病均以此方為基礎加減變化,用這種方法治療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明顯提高了療效。
薛振聲 ·中醫 ·15萬字
全書共5卷,分別論述內、外、婦、兒諸科疾病,每卷首冠丹溪原論,次為戴元禮辯證,次列方劑、附錄。書后附有宋謙《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辭》、戴良《丹溪翁傳》。全書比較集中和全面地反映了朱氏“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學說,以及氣、血、痰、郁諸病治療見解和豐富經驗,是一部研究內科雜癥和朱氏學說的重要著作,對現代中醫臨床有指導作用。本次整理新增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元)朱震亨 王英 竹劍平 江凌圳 ·中醫 ·15萬字
本書共六章,主要介紹了冠心病的病因,癥狀、危害、預防及調養方案,具體內容包括:中藥方劑、藥茶、藥粥、藥湯、果蔬汁、保健菜肴、藥浴、按摩、刮痧、拔罐、敷貼等方法。本書從各方面綜合考慮,提供預防與調養方案、即有效有安全,既管用還省錢。作者簡介:郭力,45歲,中共黨員,1990年畢業于山西中醫學院,從事醫療健康工作26年,(其中臨床醫學工作10年,健康傳播工作16年)。近年來,在多個出版社主編出版的著作20余部。
郭力 李廷俊主編 ·中醫 ·15萬字
本書原名《萬病從根治》,作者是任之堂主人余浩。本書是一本通過生活故事感悟中醫醫理的中醫學圖書。作者細心觀察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總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并將這些方法運用到醫學中來,提高自身的悟性,站在道的角度來認識疾病,研究疾病,尋求解決方案,感受中醫的“大道至簡”,提升自己的醫療水平。全書共50篇,每篇均以一件小事或某個現象為引子,從中感悟出診斷治病和養生的方法,語言平實,深入淺出,讀來親切自然,水到渠成,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余浩 ·中醫 ·15萬字
長白山杏苑新林項目是由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同仁堂集團共創、共建、共管,并聯合吉林省遼源市中醫院、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北京同仁堂中醫大師工作室、世中聯(北京)遠程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探索中醫藥繼續教育模式的一次創新?!蹲呱厦麽t之路——長白山杏苑新林項目研修成果薈萃》系該項目成果整理與總結,包括學院學習經典理論的心得和學習踐行指導老師醫德醫風,包括學員學習經典理論的心得和學習踐行指導老師醫德醫風、學術思想的體會和總結,突出中醫藥繼續教育新模式的“團隊帶教團隊,網上結合網下,遠程鏈接實地”特點。
王龍 ·中醫 ·15萬字
本書為清代名醫王九峰先生晚年出診醫案,原為手抄本,為上海市已故名老中醫張耀卿所收藏。據張耀卿所寫“王九峰先生小傳”,本書較他人所集王九峰醫案更勝一層,“誠不可多得之寶笈也”。本書所收病案大多為內傷雜病,計有300余則,記錄翔實(均有用藥劑量),多為連診,案語明暢,立方選藥精湛適當。且經程門雪校正,有程氏眉批。
丁學屏 張景仙 ·中醫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