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書系精選辛豐年先生曾經出版并具有廣泛影響力的8本音樂文集,經重新編輯排版,再次出版,包括:《樂迷閑話》《如是我聞》《音樂筆記》等。辛豐年的音樂隨筆在國內樂迷和書迷中享有很大的名氣,受到諸多名家喜愛與推薦。辛豐年先生的隨筆深入淺出,即適合深度的古典樂迷閱讀,也適合入門級的讀者。
辛豐年著 嚴峰編 ·音樂 ·9.9萬字
時白林的《我的音樂生涯》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黃梅戲泰斗時白林先生寫的一部自傳,記述了他個人的音樂生活和經歷,作真實、生動,并附時白林音樂創作年表和珍貴的歷史照片。第二部分是時白林先生一生所論文,包括對老友的回憶、對黃梅戲新秀的期許等等。
時白林 ·音樂 ·14.9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理論篇,其中第一章至第二章,分別從“如何欣賞音樂”“曲式分析基礎知識”兩個方面,從方法論的角度,對學生進行音樂鑒賞知識的講解。下編為實踐篇,其中第三章至第八章,則以歷史發展的脈絡為線,講述了西方音樂歷史上不同音樂時期、重要的音樂家,并重點選例賞析他們的部分經典作品,教會學生學以致用;第九章,則選釋了在世界音樂之林享有極高聲譽的中國代表音樂名作,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任紅軍 李虻編著 ·音樂 ·10.7萬字
本書是一本針對二胡初學者的入門教程,旨在幫助讀者在短期內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演奏出悅耳動聽的樂曲。本書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分詳細講述了二胡演奏的各種基本技法,下部分精心編選了大量耳熟能詳的二胡經典曲集,內容豐富,可以更好地調動練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于海力 王海麗 ·音樂 ·2.9萬字
中國聲樂藝術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作為民族聲樂藝術不僅有絢麗多姿的藝術形態,還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聲腔體系。本書以漢民族的聲樂發展為主干內容,并深入到多民族聲樂的共性特征為支干,既從總體上概括出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源流,并從中國民歌史、中國音樂史、中國戲曲史、中國歌劇史、中國曲藝史中梳理出民族聲樂的相關內容。全書共分十章,按歷史年代分目,做到綱舉目張,源清史順。為中國聲樂教育與相關學科和建設,提供一部觀點鮮明、論理曉暢的中國聲樂藝術史的專著。本書主要由遠古時期聲樂藝術、先秦歌舞藝術、漢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聲樂藝術以及近現代聲樂藝術和當代聲樂藝術等章節組成。
張曉農 ·音樂 ·34.5萬字
本書分為上中下篇。上篇箏史探釋,講述箏的發展歷史,多為歷朝與箏相關文字記載的考證和辨析,將箏史中名器、名家、名曲故事娓娓道來,從箏樂的繁衰中一窺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看到箏人的命運、箏曲的流傳背后所顯現的社會環境變遷。中篇與下篇分別為古箏文獻史料選注和歷代詠箏文學作品選注,精選關于箏史的歷史文獻選段與文人詠箏的詩詞歌賦,其中不乏《史記》《樂書》、李斯《諫逐客書》、桓寬《鹽鐵論》等重要文獻與著名文論,以及白居易、蘇軾、晏殊等文學大家的詩詞作品。將古箏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原始面貌完整呈現于讀者面前。
謝曉濱 姚品文 ·音樂 ·9.4萬字
《歌劇概論》一書為錢苑與林華老師在上海音樂學院的講課內容集結整理而成。已出版多年,近年來銷售逐漸成上升趨勢,作者對此書內容做了不少修訂,且當年合同已到期,因此作為修訂版重新制作。林華教授、博導,作曲家、音樂理論家。1942年生。1954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主修鋼琴;1966年畢業于該院作曲系。此后在上海管樂團、上海歌劇院等音樂表演院團任創作員。1979年返校任教至今。曾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副社長兼總編輯,現任中國音樂心理學學會副會長,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學術顧問、音樂教育系博導教授。
錢苑 林華 ·音樂 ·18.2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共收錄七篇以中國河北、山東地區的民間禮俗音樂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包括房山地區北窖村音樂會研究、濟寧地區禮俗用樂、山東萊蕪吹打樂班考察等。七篇文章均運用歷史人類學研究方法,強調在田野考察基礎上接通歷史文化大傳統,史論結合,對研究對象所蘊含的音樂文化深層內涵進行挖掘,具有鮮明的特色。
孫茂利主編 ·音樂 ·21.6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古琴八千年文脈,從三皇制琴說起,講到唐代古琴的發展,內容生動詳實。通過對中華文化的解析以及對重要歷史人物與古琴淵源的介紹,梳理大文化背景下的古琴文脈。本書具有普及性,適合大眾閱讀。
郭懷瑾 ·音樂 ·21.3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共收錄8篇有關中國歷史上重要朝代的禮俗音樂研究,關于包括北朝禮樂觀念的探析、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的文化研究、唐宋教坊音樂研究、明代北曲的探究、聊城鼓吹樂研究等一系列禮俗音樂研究。通過從人、制度等層面切入,結合史料的輔佐,進一步探析各朝代禮樂的發展脈絡、職能、身份特征和承載的音聲形式。
張詠春主編 ·音樂 ·21.1萬字
本書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流行音樂讀物,圖文并茂,可讀性強,適用于一般大眾和流行音樂愛好者。全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上篇,人物風云,通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41位流行音樂代表人物,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流行音樂發展;中篇,樂風流變,通過聚焦40個流行音樂關鍵詞,梳理我國流行音樂的變遷過程;下篇,金曲精選,通過400首優秀歌曲,回顧四十年來豐碩的流行音樂創作成果。
徐冰 ·音樂 ·8.7萬字
“字載其事”、“文如其人”,《中國樂評》中收錄的這些文論,一方面反映出當代中國日常音樂生活的基本狀況。另一方面也彰顯出書中樂評家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風格。書中的作者各自以不同的批評視角、相異的批評觀念、寬闊的批評視域,為關心音樂批評的讀者展現出一幅幅鮮活的學術面孔、一個個錚錚的批評風骨、一場場壯麗的文化圖景。這些文章讀來頗有口燥逢甘露、沉悶沐清風的心理感受。面對這些活靈活現、睿智幽默的批評文本與批評家,我不禁開始追問音樂批評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作出一定的梳理與解釋以后,讀者才有可能將他們之所以如是的緣由搞清楚,也才有可能為有志于從事音樂批評寫作與活動的音樂愛好者、音樂從業者提供學理上的答案。
邵奇青 ·音樂 ·23.1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中國封建社會國家禮樂的一個特殊承應群體——"禮樂戶"為研究對象,是首部較為全面研究中國禮樂戶的正式出版著作。全書共四章,分別梳理了禮樂戶自萌發到解體的歷史,分析了該群體的"非賤民"特征、職能與承載之太常雅樂,以及管理、分布及影響。禮樂戶是一個特殊的用樂承應群體,承載特定的禮樂類型。研究中國禮樂戶,明確其主要特征,有助于全面認知禮樂戶所處歷史階段的中國音樂文化。
張詠春 ·音樂 ·19.6萬字
《學琴日記》以少女許雪青在跟隨陳樹哲教授學習鋼琴過程中記下的日記,以及作者對這些日記所作的注釋,闡述了少兒學鋼琴過程中必須注意的諸如手型、識譜、手指功夫、節奏節拍、觸鍵、音色、踏板、復調、練習曲等方面的運用原理,并對各種鋼琴流派的歷史沿革、藝術風格作了簡要的回顧。書末附有“學琴疑難問題索引”,可供初學者查詢參考。《學琴日記(增訂版)》內容深入淺出,文章生動流暢,既是一本別開生在的少兒學鋼琴入門輔導讀物,更以其散文性的優美文筆引人入勝。
林華 ·音樂 ·13.3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明清國家吉禮小祀之三皇先醫為切入點,一方面,把握小祀之全國“通祀”性質及官/民共同參與性,并結合京師宮廷、各級地方官府教坊機構體系之全國化存在,以及其中在籍官屬樂人為主承應小祀祭禮儀式用樂(鼓吹細樂)和場合用樂(戲曲、歌舞等)等情狀。另一方面,在把握禮制——儀式——用樂三者關系基礎上,通過將歷史上三皇先醫儀式及用樂與當下民間祭祀用樂進行對比互證,深入探究封建制度解體后,國家禮制儀式用樂轉化為民間禮俗儀式用樂的原因、條件和過程等問題,并以此進一步辨析在國家制度性傳播影響之下,官方、宗教(佛道)、民間三者之間的用樂關系,以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呈現出的"整體一致性,區域豐富性"情狀的深層原因。
常江濤 ·音樂 ·19.3萬字
本書為供古箏愛好者練習、演奏使用的流行歌曲集,作者在簡要介紹古箏各種常用演奏技法的基礎上,選擇了當下受大眾歡迎的流行歌曲及古風歌曲,按風格進行分類,并對每一首曲譜詳盡地標注了指法,并編寫了演奏提示,用來引導讀者在正確演奏歌曲的同時,熟練掌握演奏技巧,增加學習興趣,并且逐步地提高演奏技術。本書使用簡譜進行編寫,更方便業余愛好者使用,能夠使演奏變得更加容易,更加直觀具體,讓讀者可以自學喜歡的曲目,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高陽編 ·音樂 ·3萬字
《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是一套著名的鋼琴教材,分為五冊。書上的內容提供了容易和最不費力的學習鋼琴的方法。教程的每一冊都保持各自的完整性,只是順序的編排,而非等級限定。每一節均包含書寫練習、視譜練習、復習曲目、技巧練習等。曲子雖小但都經過精心創作,每一首曲子都很有特點。
(美)約翰·湯普森 ·音樂 ·659字
喬建中,音樂學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主要社會兼職有《音樂研究》副主編、上音特聘教授、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等多職。本書一共收入了喬建中近年有關于當代音樂家創作、舞臺表演、學術著述的評論約三十余萬字,集結出版。論文集分別由民歌6篇、學術史3篇、教學4篇、人物9篇、序文6篇、活動10篇、其他2篇,7個部分組成,共計40篇文章。尤其對傳統音樂研究以及民族器樂創作等領域有深刻的感悟,對于從事音樂學研究的學者而言,該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系“西安音樂學院校慶七十周年”成果項目之一。
喬建中 ·音樂 ·29.6萬字
本書是當代著名鋼琴教育家所羅門·米科夫斯基的采訪錄,記述者為其博士研究生、韓國青年鋼琴家洪國姬。米科夫斯基教授至今培養了大量國際水準的鋼琴演奏家,如今許多活躍在鋼琴演奏一線的頂級演奏家都曾接受過米科夫斯基教授的指點,而周廣仁教授、鋼琴家郎朗也應邀為本書撰寫了序言或評論。本書作者為韓國青年鋼琴家洪國姬,她也是所羅門·米科夫斯基教授的學生。米科夫斯基教授生于古巴,定居美國,是享譽當代鋼琴教育界的鋼琴家、鋼琴教育家,他培養的來自全球各國的學生在各級別國際賽事上都有良好的成績和表現。近年來,米科夫斯基不但頻頻受邀來中國各大音樂院校擔任賽事評委,還與中國著名的鋼琴家、鋼琴教育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本書譯者:楊謝。
(韓)洪國姬 ·音樂 ·15.1萬字
流行音樂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有別于古典音樂與民族音樂的自身龐大的音樂體系。我們撰寫《流行音樂欣賞》這本教材,就是為了讓青年一代能夠比較系統地了解流行音樂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與風格演變,了解各種流派的流行音樂風格特征,提升學習者對流行音樂的認知水平與流行音樂文化素養。
苑丁等主編 ·音樂 ·1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