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流行歌曲發展的文化軌跡與審美流變
會員

本書共四章內容:第一章從當代社會文化語境發展的角度,梳理三十多年中國流行歌曲發展的文化軌跡與整體特征,著重分析中國當代大眾文化的發展與外部文化空間變化的關系;第二章重點從三十多年流行歌詞的抒情主體的主體形象、精神姿態、文化意識三個層面,來透視流行歌曲如何呈現三十年社會文化精神的變遷,由之折射抒情主體在集體與個人、歷史與當下、城市與鄉土等多重文化與精神空間中的困惑、迷茫與成長,并進一步探尋歌詞中所折射的文化癥候;第三章以上述兩章的文化軌跡為宏觀視域,對三十多年流行歌曲的藝術形式的發展演變進行審美文化解讀,從類型、意象與曲式三個層面,來把握三十多年流行歌曲內在的形式流變;第四章則從橫向的互動視域,透過當代文化結構和環境,來分析其對當代流行音樂的審美張力和藝術形態的影響,力圖從更高的層面上探索三十多年流行歌曲發展演變內在的邏輯。曹樺,文學博士,聲樂副教授,星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音樂養生研究院院長,智能化音樂養生體系創始人(獲國家文化部授權"全國音樂養生歌唱療法示范窗口")。主持并參與《流行文藝與主流價值觀關系研究》等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3項;作為抒情女高音歌唱家,其演唱氣息貫通、氣質典雅、音色純凈、風格濃郁,極富個性,對作品有很強的處理和駕馭能力,體現出良好的文學修養和較高的藝術造詣,出版發行個人專輯4張;曾獲省級及以上獎項6項如《流行音樂演唱: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2010年廣東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出版教材7本;在《人民音樂》《音樂創作》《星海音樂學院學報》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9篇。

曹樺 ·音樂 ·14.3萬字

絲綢之路上的音樂史研究:胡樂的傳來及其歷史跡象
會員

本書為“絲綢之路上的音樂”,全面地從絲綢之路的前端:印度、波斯;中段:中國以及下游東亞的日本、朝鮮展開全面的論述。以文獻史料、出土文物、佛教洞窟等一手史料出發,對胡樂人、樂器、樂調、樂舞、音樂體裁、音樂現象、地域文化交流等多視角、深層次地展開立體性分析。以系列叢書形式全面論述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現象。項目第一期(五卷)已獲批“上海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出版工程項目”,每卷約25萬字,五卷的圖片總數約有1000幅。內容上比前人研究全面;質量上比前人深入并有深意。趙維平,歷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東亞分會音樂史料學會主席。1988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中國音樂史專業,翌年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赴日攻讀音樂學學位,師從日本音樂史學家、大阪教育大學教授馬淵卯三郎和日本民族音樂學家、大阪大學教授山口修。其間,研究視野從中國古代音樂史逐步擴展到日本及東亞諸國,研究論文除在本國外,還刊登在日本、韓國等國外刊物上。1995—1996年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曾兩度赴越南對越南宮廷樂進行實地調查,1997年獲大阪大學博士學位。1999年回國后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

趙維平 ·音樂 ·18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临泽县| 虹口区| 洛扎县| 屯留县| 上杭县| 南充市| 砀山县| 化州市| 和静县| 丽水市| 彰化县| 房山区| 衡南县| 呼伦贝尔市| 阿拉善左旗| 柏乡县| 盐池县| 长治市| 富源县| 来宾市| 肇庆市| 临汾市| 蒲城县| 拜城县| 自治县| 从化市| 石嘴山市| 阳西县| 陇川县| 柘荣县| 伊宁县| 尉氏县| 休宁县| 余江县| 嘉禾县| 同心县| 荔波县| 建瓯市| 徐闻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