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論述巴爾干國家加強地區合作和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及其相互關系的專著。作者全面系統地評述了巴爾干地區合作及其歐洲化的進程和困境,從“歐洲化雙向運動”維度討論了巴爾干地區與歐洲一體化的相互關聯,從身份認同與國家建構的視角思索了巴爾干與歐洲的屬性關系。作者以“大歷史”的思維模式加“本土的”敘事方式來拓展對巴爾干的認知和解讀,力求更客觀和更深刻地理解巴爾干及巴爾干性,并將其呈現在讀者面前。
徐剛 ·世界政治 ·19萬字
本書是國內比較系統地從“一帶一路”建設的角度分析斯里蘭卡的專著。本書是國內斯里蘭卡研究領域的一本綜合性、代表性著作。本書包括基本國情、重大專題和中國—斯里蘭卡關系三個部分。內容的相對全面性。即除了研究各個國家的資源稟賦、對外開放、經濟成長、地域政治外,還要研究各個國家的中長期戰略、產業結構、市場需求、投資政策、勞動政策、科教文化、政黨生態等,還要研究重點城市、產業園區等。
王震等 ·世界政治 ·36.4萬字
本書分別從當代俄羅斯經濟政策、政治改革、文化走向等角度對轉型后的俄羅斯社會展開分析,匯集了多位俄羅斯經濟、國際關系研究領域學者的較新成果和文章,數據新穎,角度獨特,對理解新時期的俄羅斯國家形象,對比中俄大國轉型的異同和未來趨勢提供了新的觀點和視角。
張國有 ·世界政治 ·20.2萬字
《英國殖民地公職機構簡史》在應用大量第一手英文資料的基礎上,對英國殖民地公職機構(ColonialService)的歷史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考察。本書共八章,前四章按“編年體“模式撰寫,重點揭示英國殖民地公職機構形成、發展演變和走向終結的脈絡,對英國殖民地公職隊伍入選的產生方式、教育和社會背景、待遇和要求等進行了考察和分析;后四章為“專題性探討”,考察了“印度文官機構“和“蘇丹政治機構”,并重點考察了英國殖民統治的關鍵角色“總督”和“區長“的概要情況,以便讀者加深對英國殖民地公職機構歷史的理解。本書是一部扎實的專題研究著作,對相關專業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張順洪 ·世界政治 ·22.4萬字
本書以科技發展為導向,戰略思維為指引,理論創新為手段,積極探尋國家安全的規律、特點和發展趨勢,通過對核安全、生化安全、外空安全、網絡安全和軍事技術交流等諸多領域的深入分析,試圖揭開科學技術與國家安全互動關系的真實面紗,為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國家安全理論創新打開新的思路。
杜雁蕓 劉楊鉞主編 ·世界政治 ·17.2萬字
《冷戰時期美國的核武器政策與國家安全戰略》利用來自大量多元的美國檔案文獻,分析論述了冷戰時期以核戰略為核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演變歷程。在核威脅下的冷戰時代,美國歷屆政府始終如一地堅持共同的價值追求與核心目標,即尋求利用核報復的威脅來懾止針對美國及其盟國的大規模攻擊,保護美國及其盟國的包括社會制度、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在內的國家安全。除了單純的威懾,美國歷屆政府也都準備了相應的核戰爭計劃,一旦威懾失敗、核戰爭爆發,其都要盡最大可能保護美國利益、控制戰爭損傷、確保戰后恢復能力。美國核戰略的演變是核武器系統技術的發展、美蘇核力量對比的變化、美國戰略研究領域中政治—學術復合體的戰略思考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劉磊 ·世界政治 ·26.9萬字
本書從比較政治的視角探尋族群分離運動的產生機制、發展脈絡和治理邏輯。運用比較歷史分析的方法,從分離運動的過程論視角出發,認為族群分離運動的產生是國內斷裂型制度安排與族群政治組織化相結合的結果。當分離族群與主體族群(中央政府)之間在權利獲取(代表性)、利益共享(分配性)與權利機會(發展權)等方面的矛盾難以在現有政治框架內解決時,少數族群就有分離的機會;如果少數族群政黨(準政黨、類政黨),并能夠持續地獲取資源和凝聚族群,建構少數族群的政治認同,少數族群就有了分離的可能。如此,分離運動就會產生。本書對相關案例的分析證實了假設。旨在建構一套穩定而有效的族群關系憲法秩序的民族工程學是可行的治理邏輯。
周光俊 ·世界政治 ·20.1萬字
歷屆美國總統選舉都是新聞媒體追逐的焦點,美國大選不只是簡單的選舉制度,更是美國的社會問題與日益突出的社會矛盾的集中顯現。本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美國社會現象,尤其是諸如無家可歸、大規模監禁、槍支政策等社會熱點問題入手,對照社會政策的演變歷史、政策經驗及存在的問題依次展開,以社會公平為標準,探討美國社會政策的制定過程及優化建議,使讀者能夠深入了解當前美國的社會問題及社會政策的演進,透過黨派之爭的迷霧,看到美國社會問題的產生根源。
(美)約翰·L.杰克遜 ·世界政治 ·9.7萬字
2023年大國間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競爭的烈度依然居高不下,繼續推動整個國際體系加速分化重組,風高浪急的百年變局之中仍在累積涌起驚濤駭浪的動能。2024年,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全球原有趨勢持續演化并呈現一些新的特征:全球治理體系離散化,美西方國內政治極端化,世界經濟“再全球化”,產業政策主流化,美國對華戰略明朗化,全球經濟發展低碳化,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人工智能武器化,全球生產與交換數字化及核與太空威脅現實化。2024年全球可能遭遇的重大風險主要包括:美國大選產生負面溢出效應,全球經濟出現大幅下滑,極端天氣與自然災害沖擊糧食安全與供應鏈穩定,全球債務重回加杠桿軌道,巴以沖突擴大化,烏克蘭危機延宕升級,全球暴恐襲擊回潮,網絡安全形勢日趨復雜,我周邊出現地緣政治沖突及全球重大傳染病再次暴發。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編 ·世界政治 ·28.2萬字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現任院長為校長林尚立。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并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臺、大網絡,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產出”的高端智庫平臺。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系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咨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標,扎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鄭云天 ·世界政治 ·4.6萬字
本書是知名國際問題專家馬曉霖的國際時政專欄文集,作者基于長期一線采訪和深入學術研究,精通中東地區事務,并對諸多熱點問題的走勢做出過比較精準的預測。本書涉及中東近十二年來重大問題和局勢演變,包括巴以沖突、伊拉克戰爭、敘利亞內戰、“阿拉伯之春”巨變、伊朗核危機、恐怖主義浪潮、能源安全、大國地區博弈,以及中國中東外交等多個方面。作者以新聞記者的敏銳嗅覺、學術專家的深厚功力,以及專欄作家的優美文筆,系統梳理和全面呈現了當代中東復雜的地緣爭端圖景。
馬曉霖 ·世界政治 ·40.6萬字
本書通過對三大洲四個國家——美國、德國、印度和新加坡不同歷史時期利益集團腐敗的案例研究,認為無論是在民主自由國家還是在威權獨裁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經濟落后的后發國家,只要存在利益集團腐敗誘導因素,大規模的集團腐敗就很難避免。要想有效治理利益集團腐敗,就需要對癥下藥,實現高效的頂層設計和頂層治理、優化權力結構配置和國家治理體系。
王塵子 ·世界政治 ·22.7萬字
《歐盟憲法》之父、政壇不老星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作品,歐盟大變局,預演歐洲未來。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作序。法國前總統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以歷史親歷者的視角回顧了歐洲一體化建設,它在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曲折中不斷取得積極進展,歐盟先后建立了關稅同盟,施行了共同貿易政策、農業和漁業政策,統一了內部大市場,基本實現了商品、人員、資本和服務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經濟與貨幣聯盟,在歐元區內統一了貨幣。2009年《里斯本條約》生效后,歐盟機制改革陸續啟動。在分析歐盟現狀的同時,他也無不痛心地指出了歐盟所陷僵局背后的因素:1957年《羅馬條約》簽署時,成員國的數量僅有6個,如今歐盟坐擁28個成員國。成員國數量的猛增并沒有伴隨相應的機構與制度調整。因此,作者提出“歐羅巴計劃”:想要讓歐盟走出當前的死胡同,就應當重啟漸進式的一體化進程,依靠數量較少、齊頭并進的小范圍的幾個成員國,以“通過歐羅巴成員國的經濟和貨幣一體化催生出一個強大經濟體”為長期目標。
(法)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 ·世界政治 ·4.6萬字
20世紀60年代,羅伯特杰維斯以研究核威懾理論活躍于國際政治學界,到70年代,借鑒認知心理學所著的《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一書使其蜚聲國際政治學術界,他也借此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微觀層次國際政治理論。自1976年首次出版以來,《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已成為國際政治心理學領域的里程碑式著作,被《紐約時報》稱贊為“對政治心理學基礎原則的開創性陳述”。增訂版增加了作者撰寫的長序言,在新序中,作者細數了這本書持久的影響力和遺產,特別是認知心理學在政治決策上的應用,并通過討論過去40多年來相關心理學研究的發展對原先的分析做了更新。
(美)羅伯特·杰維斯 ·世界政治 ·47.6萬字
本書從中國、世界、中外關系三個方面出發,分析了當下中國與世界的形勢,具體論述了中國的軟實力建設、國內政策和國際戰略,以及世界的形勢、規則和格局,各主要大國的戰略及與中國的關系等,旨在使讀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當前中國的內政外交、國際的格局形勢、中國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的關系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 ·世界政治 ·40.9萬字
國家意識形態是政治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普京總統對俄羅斯國家意識形態建設進行了自覺認知、實踐探索和理性思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普京主義”思想體系。本書著重梳理轉型期俄羅斯意識形態歷史演變的主要脈絡;分析“普京主義”意識形態的理論框架、基本內涵和本質特征;揭示俄羅斯意識形態建設與現實政治經濟外交間的多元互動關系;探討俄羅斯意識形態國家掌控的內在邏輯和具體路徑。
張欽文 ·世界政治 ·17.5萬字
本書以兩極分化問題為切入點,對薩米爾?阿明理論進行一次深入研究,分析了阿明關于世界體系、歐美資本主義體系、全球化、自由主義和歐洲中心論的思考,揭示了歐美資本主義體系不斷擴張是世界的兩極分化和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長期陷入欠發達困境的總根源。作者認為,對于世界的兩極分化及其與資本主義、全球化、自由主義和歐洲中心論的內在關系,我們應當堅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深刻地分析和理清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及本質,深刻地揭露自由主義和歐洲中心論的錯誤和危害性。
吳苑華 ·世界政治 ·27.4萬字
政教關系問題,通常被稱為“西方歷史上重要的主題”,在美國尤甚,有人甚至認為整個美國史就是一部政教關系問題的探索與試驗史。本書首次依據大量歷史事實和法院判例,深入系統研究了美國政教關系,(1)在歷史中的探索與發展,(2)在司法中的應用與實踐,以及(3)在理智中的解釋與反思。本書注重原著原典,追溯歷史起源,探察宗教緣由,立足具體訴訟案例,解析司法原則與動向,結合歷史、宗教與法律,對美國政教關系問題,作出了全方位跨學科性的系統研究。
董江陽 ·世界政治 ·39.9萬字
本書分為幾個欄目,分別為“年度熱點”、“政治與國際關系發展態勢”、“投資貿易與經濟發展態勢”、“人文與社會發展態勢”、“中非關系發展態勢”,另外附有非洲年度專題數據供大家參考。本書對本年度中國的非洲研究有比較深入的分析。
劉鴻武主編 ·世界政治 ·36.6萬字
本叢書系國家社科基金“一帶一路”建設研究專項“‘一帶一路’沿線國別研究報告”的成果,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深入發展為著眼點,對沿線國家的基本國情、重大專題以及與中國的雙邊關系進行比較深入、系統和全面的研究。本叢書的特色是:第一,通過跨學科協作,突出基本國情研究的綜合性,分別從綜合國力、人口結構、資源稟賦、基礎設施、產業結構、政治生態、民族宗教、對外關系等方面對沿線國家的基本國情進行深度剖析。第二,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突出重大專題研究的專業性,重點關注各國的中長期戰略、投資與營商環境、中心城市及其區域影響力等方面。第三,著眼于務實合作,突出雙邊關系研究的縱深度,從歷史與前瞻、中國觀、“一帶一路”與投資貿易關系等方面呈現沿線國家與中國的關系。
張玉友 孫德剛等 ·世界政治 ·4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