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涉及格魯吉亞社會、政治、經濟、安全、民族和宗教等多個領域。在格魯吉亞的外交環境和對外政策部分,全面呈現了多位外國學者對轉型背景下格魯吉亞的國際地位、面臨的挑戰和政策選擇路徑的不同觀點;在格魯吉亞與世界主要國家和組織的關系部分,分別介紹了俄羅斯、歐盟、美國、日本和印度等國對格魯吉亞政策及存在的相關問題;在格魯吉亞國內問題部分,選取了社會、經濟、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宏觀上展現了格魯吉亞的現有國情及其發展前景。
汪金國主編 ·世界政治 ·24.2萬字
讀書期于明理,明理歸于致用。本教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介紹國際政治研究的成果,以唯物史觀分析國際政治名著篇目并闡釋其中資政育人的思想資源,力求做到學用統一、知行合一。
余麗主編 ·世界政治 ·23.8萬字
《亞非研究》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主辦,是國內亞非研究領域的專業性集刊,內容涉及亞洲、非洲任何國家或地區的任何問題,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歷史、民族、宗教、語言文學、國際關系、安全、軍事、環境保護等所有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其專業性、權威性已廣獲認可與好評,也為國家亞非問題相關決策提供了智力支持。
孫曉萌主編 ·世界政治 ·13.5萬字
本書重點分析了21世紀東亞的歷史與現實問題、東北地區滿語文化狀及城鎮體系的形成及特點、19世紀末俄國的對華認識與義和團事件、1882—1894年中朝商路歷史性變遷原因及其影響、抗戰初期日本媒體的戰爭宣傳、集體化時代中共在農村關于貧困和反貧困的實踐、“天乳運動”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展開論述、中國舟山群島新區捕撈活動的變化及其影響、當代中國政治史中的“公民”等問題,關注了中國和東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國際關系的方方面面。
江沛 陳鴻圖 (日)田中仁主編 ·世界政治 ·47.3萬字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學部2012年度國際熱點問題報告專集,收入20篇有關研究報告,內容涉及世界經濟變局、國際經濟治理、全球政治形勢、大國關系動向、周邊事態、中東亂局、歐債危機、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俄羅斯東進戰略、亞太經濟格局新變化、拉丁美洲一體化新趨勢等。作者均為國內著名專家。
張蘊嶺主編 ·世界政治 ·19.4萬字
本書介紹了目前在美國使用的用于研究危機和災害管理的一種新的案例研究方法。書中共介紹了八例發生在美國的危機管理案例:一起核設施事故,一起國家公園森林火災,一次地震,紐約市的一次公交工人大罷工,加利福尼亞洲的一次電力危機,由于市政供水系統受到污染而導致的一次傳染病暴發,一起對消費品故意投毒而導致的神秘死亡案例的調查和一次重大石油泄漏事故。
李雪峰 ·世界政治 ·18.1萬字
本書是對2014年烏克蘭危機進行理論分析的學術著作,作者以2014年烏克蘭危機為切入點,通過綜合運用多層次理論,詳細研究各種變量之間的互動,特別是在國家性、價值觀、地緣政治、政治行為體偏好、制度與非制度等內外因素與政治穩定的關系方面進行研究,剖析了烏克蘭所經歷的政治危機和國家危機,以及西方民主制度缺陷與烏克蘭危機的聯系,這在國家轉型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創新。
張弘 ·世界政治 ·17.5萬字
《民主與領袖》是美國社會/文化批評家白璧德“人文主義”系列著作中的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者從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類型入手,重點對比闡述了盧梭一脈的政治思想與柏克一脈的政治思想之間的斗爭;隨之提出與人們的普遍信念不同的觀點,“就其是直接的、不加限制的民主而言,如亞里士多德很久以前所指出的,乃是自由的死敵,同樣地,它所具有的那種專制氣質,亦與帝國主義有著親緣關系”。當民主日趨墮落,開始走向專制,人們該如何捍衛一向所珍視的自由?或許,西方是時候再次借助東方的智慧來尋求出路了。
歐文·白璧德 ·世界政治 ·18.9萬字
西塞羅(公元前106-前43)以及他《國家篇》和《法律篇》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上的價值可以說就是上述命題的另一個證據。今天,幾乎所有的政治法律學說史家都不認為這位古羅馬時期的思想家對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傳統有什么獨到的重大貢獻,但是又幾乎所有的重要的政治法律思想史的著作都不能不提到西塞羅。他在西方思想史中占據了一個他人無法替代的地位。這就是因為,他幾乎是從古希臘時期到歐洲進入中世紀這一歷史時期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
(古羅馬)西塞羅 ·世界政治 ·16.1萬字
本書用生動的筆觸、鮮活的事例,從政治文化的視角揭示美國政治現象迷霧背后的邏輯,使讀者對美國政治制度、政治運行機制有一個系統、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政治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美國人對權力侵犯權利有著深刻的憂慮和高度的警惕,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美國政治文化的特點,那就是權力是靠不住的。
邢悅 詹奕嘉 ·世界政治 ·16.9萬字
本書是著名國際關系學者約翰伊肯伯里的代表著作,探討了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內在邏輯、變化特征和未來命運。作者首先梳理了歷史上不同類型的世界政治秩序,著重對不同秩序作出了區分,進而考察了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起源和演變過程。作者認為,權力與規則并非敵人,在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構成過程中,兩者缺一不可。在冷戰結束后的近20年里,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危機,作者特別指出,近年來美國的新保守主義、單邊主義行為和傾向對這種秩序構成的重大威脅和挑戰。
(美)約翰·伊肯伯里 ·世界政治 ·25.8萬字
縱觀津巴布韋1890年以后的歷史,土地問題與政治問題一直緊密相關,甚至可以說“土地就是政治”。津巴布韋的土地問題以及獨立多年后的土地改革就是一個從少數白人通過強力占有土地轉變為多數黑人平均占有土地的過程,此演變的根源何在?演變如何得以發生?這種土地關系演變的過程如何?此過程的影響有哪些方面?沈曉雷博士的著作從歷史角度多方位地探討了津巴布韋土地改革的歷史背景、現實過程以及在經濟、政治、社會和宗教方面的影響。
沈曉雷 ·世界政治 ·18.7萬字
朝鮮時期的“中人”是指朝鮮兩班階層和平民階層之間的“專業技術者”階層,主要包括庶出的文人、畫員、樂師、譯官、醫員等。因受朝鮮時期嚴格的身份制度限制,這些專業技術者在當時既沒有受到兩班階層的重用,甚至也沒有得到平民和賤民的尊重,但卻在文、史、哲等領域有著非凡的識見,對朝鮮的文藝復興和近代化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的杰出人物比比皆是。本書通過研究朝鮮時期的中人活動,借以了解近代東亞漢字文化圈文藝的發展過程,以及朝鮮后期與中國和日本文藝界、學術界交流和碰撞的具體細節。
(韓)許敬震 ·世界政治 ·17.2萬字
伴隨日本國家戰略的轉型,其國內外政策也處于加速調整與深刻變化當中。這種調整與變化也在影響日本與國際社會的互動關系和東亞地區的政治經濟秩序。本書立足近年來日本國家戰略轉型的時代背景,從政治、經濟、安全、社會、文化等視角,清晰勾勒日本內外政策的轉變歷程,深入分析政策調整與轉變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方向,進而依此客觀研判日本內外政策轉變的目標取向,理性評估這種變化對日本、地區以及國際社會的多重影響,以便我們更加準確把握日本未來的發展方向。
龐德良主編 ·世界政治 ·12.9萬字
本書是對在異域他鄉打拼的一個中國移民群體——巴黎溫州人——持續進行十多年社會學跟蹤調研的展現。研究發現,與過去相比,巴黎溫州人群體不論在產業形態、居住位置,還是在組織形態、交往方式以及代際關系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變化,集中體現在他們的行動空間與過去有了顯著的差異。本書從空間重構的視角,深入刻畫了巴黎溫州人在中法之間、在群體內部的社會地位空間格局,以及這種格局對他們的社會融合具有的意義和價值。
王春光 ·世界政治 ·15.3萬字
《全球治理的中國貢獻》全面梳理了全球治理的理論框架和歷史沿革,并重點論述中國在經濟、金融、貨幣、能源、氣候變化、糧食、發展援助機制、網絡空間安全、應對恐怖主義、打擊跨國犯罪等12個領域對全球治理體系的作用與貢獻,然后進一步提出增強中國作用與貢獻的途徑和建議?!度蛑卫淼闹袊暙I》建議,對中國在全球治理中鞏固既有話語權、創新話語權以及反制西方區域主義的話語侵蝕效應,需構建具體的制度安排。具體建議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如何進一步推動傳統貨幣金融組織IMF及WB的改革,以及在創新的區域貨幣金融組織AIIB、ADB、G20等機制中補充既有話語權提出具體的制度安排建議;二是對如何在多邊貿易機制WTO中推動新議題談判,談判機制改革,以鞏固中國在多邊貿易機制中的既有話語權提供方案,并為增進中國在FTA談判中的制度輸出能力及話語權提升提供FTA文本、規則和標準;三是為提升中國在全球投資制度安排中的影響力,反制美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投資文本的泛多邊化影響提出方案,包括更新中國BIT及FTA投資章節,建立中式范本,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中國式投資治理模式及中式投資文本的輸出等。
辛本健編著 ·世界政治 ·22.5萬字
《為什么美國人恨政治》梳理了1960年代以來美國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在一系列核心問題上的不斷分化,他們為了贏得選舉,不惜一次次撕裂社會共識,置美國人民于不顧。本書的核心觀點是,觀念對政治的塑造,遠遠超過大部分關于公共生活的記錄通常承認的程度。核心論點是,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長久以來把政治議題設定為一系列的虛假選擇,美國政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美國主導意識形態的失敗。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被各自的矛盾所折磨,為了對自己形形色色的選民的需求做出回應,不容許他們國家去解決那些被最困擾的問題。
(美)小尤金·約瑟夫·迪昂 ·世界政治 ·33.6萬字
《亞太研究論叢(第十三輯)》為亞太研究院連續性出版物的第十三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專題:專論、東北亞研究,東南亞研究、、南亞研究在、中亞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婦女問題研究、學術著作評介,全書共計30萬字。集中了一批北大和全國高校在這些方面的頂尖專家的優秀學術成果。
北京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院 ·世界政治 ·27.1萬字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來區域國別研究浪潮的興起,近年來中國的中亞研究獲得了強勁且良好的發展動力。不過,中亞研究的學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是學界的一個共識。本書的主要目標在于討論有助于提高中亞研究學理化水平的若干理論路徑和攸關中亞地區穩定的部分核心議題。其中,第一部分考察了三十年來中亞研究的基本狀況,并基于此分析了可針對中亞地區開展學理研究的兩條路徑:比較區域研究的運用和中層概念的創新;第二部分則討論了三個或許可衍生相關學術命題的涉中亞研究議題:“顏色革命”、地區治理、地區秩序。通過在研究中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內”“外”互動的結合,本書希望能在倡導并促進國內的中亞學理研究上做出初步探索。
曾向紅 ·世界政治 ·35.6萬字
明治維新完成了從封建幕藩體制到近代資本主義的改制任務,確立了日本近代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明治維新之后逐步建立起來的近代政治體制對日本的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日本近代政治體制下,憲法、帝國議會、選舉和議政等制度因素一應俱全。但是憲法將國家主權陚予了天皇,帝國議會只是輔佐天皇的議事機構,成為近代政治體制的附著物。日本近代政治體制下的選舉和議政是籠絡和安撫少數有產者的政治游戲,只是一種裝飾性政治行為。日本近代政治體制下的議政活動在決策、管理和監督等方面無法發揮民主作用。參政議政中民主的缺失使得近代日本沒有扼制絕對主義天皇制的制動器,根本無法遏制軍閥政治的暴走,甚至成為軍閥政治推行國家主義發動戰爭的助力器。
周石丹 ·世界政治 ·1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