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重陽的《內修真訣》是全真道的重要經典,主要闡述了內丹修煉的原理和方法。王重陽作為全真道的開創者,主張通過修煉內心,達到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書中詳細描述了修煉過程中需要去除雜念、保持虛心、安定心神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修煉步驟和方法,如靜坐調息、凝神守一、去污除垢等。通過修煉,可以達到強身健體、提高精神境界、領悟宇宙真理的目的。全書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和實用的修煉技巧,對于理解內丹修煉的本質和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王重陽 ·道教 ·3923字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對道德經深入探究和領悟的結晶,不僅在文字的解析方面有獨到之處,在道德經的含義上也有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道布 ·道教 ·4.8萬字
本書系孫昌武先生研究道教與中國古代文學發展關系問題的專著,2005年南開大學出版社初版。在中國古代,道教與佛教、儒家思想的并存與統合形成中國古代文化的基礎,作者以此認識為基礎,對中國古代詩歌中與道教相關的現象、作品等進行研究,說明道教對中國古代文學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孫昌武 ·道教 ·22.3萬字
《大道真傳》是一部闡述道教修煉精髓的經典著作,旨在傳承和弘揚道教內丹修煉的真諦。全書深入剖析了道教修煉的核心理論,包括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性命雙修等,詳細闡述了內丹修煉的層次、方法和步驟。作者通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理論洞察,揭示了道教修煉的奧秘,為讀者提供了一條通向身心解脫、超凡入圣的修行之路。《大道真傳》文字簡練,邏輯嚴密,是道教修煉愛好者及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魏堯(則之)口述 ·道教 ·2.3萬字
中國道教寫本經藏的研究是道教文獻研究在目錄學、校勘學之后,于寫本學中繼續開拓的一個新領域。本書研究了中國古代道教寫本經藏的歷史發展階段,道教寫經人物,道教寫經寫本的載體、字體、行款、色彩、規格,以及社會功用和價值等,認為中國古代道教寫經作為中國古籍寫本的組成部分,經歷了中國古籍寫本歷史發展的全過程,是一個從形式到內容都具有鮮明中國本土特色而又自成一體的寫本文獻群。
劉志 ·道教 ·15.9萬字
作為獲得四川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杰出教授、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首席專家、四川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的卿希泰教授,是從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重點學科中遴選的享受院士待遇的文科杰出教授,這在中國人文學科領域是極其崇高的榮譽。卿希泰教授以他在道教學領域數十年的辛勤耕耘,和在國際宗教學界的極高聲譽,堪稱當代道教學研究的一代大家。本書選取卿先生《道教綜論》《道教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道派史研究》《道教思想研究》等論文,體現在道教學研究上的極高造詣,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卿希泰 ·道教 ·20.5萬字
本書以教化為切入點,對乾嘉時期劉一明的道學思想進行研究。他的道學思想既具有因個人的特殊經歷及師承關系而致的獨特性,也具有因當時所處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因素影響而致的時代性。劉一明主張三教一家、性命雙修;他師承“北宗”法脈,但在道教教理上又多對“南宗”有所吸收;其道學思想受《論語》影響,又對王陽明的思想有所融攝;雖稱道法兩用,實際重理輕法。劉一明的教化論是其道教信仰論的組成部分,二者緊密聯系。按照劉一明的論述,可以將其“信仰之道”與“教化”之間的關系歸納為以下幾點:信仰本身具有教化性;通過教化,信仰得以形成、傳播與發展;信仰內容可以作為教化內容;教化是一種信仰功用,信仰是一種教化方式。
白嫻棠 ·道教 ·16.7萬字
本書主要對道教的創立與早期發展、最基本的教義、主要的經典與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研究,提示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征。對于我們理解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思維方式,大有裨益。
湯一介 ·道教 ·21.3萬字
《葛仙翁太極沖玄至道心傳》是一部道家修煉的經典之作,傳為葛洪(葛仙翁)所著。該書深入闡述了太極之道與修煉心性的奧秘,介紹了通過修煉太極以達到身心合一、超凡入圣的方法。書中融合了道家哲學與養生智慧,對于理解道家修煉精髓、提升個人修養具有重要價值。
凝陽子 ·道教 ·4565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