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圍繞軍隊政治工作時代主題,立足新時期廣大官兵的現實需要,著眼軍隊網絡文化建設實踐,對軍隊網絡文化的內涵、特征和功能進行了理論概括,明確了軍隊網絡文化建設方針原則和內容要求,對軍隊網絡道德建設、軍隊網絡文化機制建設、軍隊政工網絡建設和軍隊網絡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就如何積極推進“互聯網+”時代軍隊網絡文化建設創新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
湯德品 楊明偉 ·中國軍事 ·21.7萬字
在法國偉大的軍事統帥拿破侖·波拿巴率領法國57萬人組成的遠征軍從俄羅斯慘敗歸來后,英、普、奧等封建大國看到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元氣大傷的局面,迅速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企圖趁火打劫,一舉消滅這個代表著資產階級利益的侵略者,在萊比錫戰役,拿破侖被敵軍兩倍于己的兵力擊潰,不得不敗回萊茵河,而聯軍已把戰線推進到國本土,這是法軍兩線作戰導致的惡果。這本《不破樓蘭終不還:世界經典攻堅戰》帶你走進世界上真實存在的攻堅戰。精選十余場現當代經典攻堅戰,每個戰列為一個獨立單元,并介紹戰爭雙方主將、戰爭的意義及對整個戰局的影響、戰爭中的故事、戰爭所留下的遺跡及紀念性建筑以及后人對戰爭的評價等。
孫蒲遠編著 ·軍事理論 ·21.7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從哈爾科夫到庫爾斯克》講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后,從1943年初到當年夏天,蘇德戰場南部的戰爭進程。1943年初,德軍在東線南部遭受連續慘敗,直到在哈爾科夫反擊之后才穩住陣腳。蘇德戰場因此迎來較長的平靜時期。而隨著戰局的改觀,交戰雙方都在考慮以何種方式結束戰爭。因此需要一次戰役來檢驗新的力量對比。1943年夏季,德軍集中了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發動了蘇德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戰略進攻,但很快失敗。紅軍乘機收復了哈爾科夫和奧廖爾地區。
朱世巍 ·軍事史 ·21.5萬字
會操,又稱“秋操”、“大操”,意指近代軍事演習。本書以新軍會操為研究對象,但未局限于河間、彰德、太湖、永平四次會操的個案研究,而是將其置于中國近代軍事轉型進程中進行考察和評價。全書充分利用了檔案、文集、日記、筆記、報刊等史料,尤其是挖掘了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圖書館和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館藏古籍及“亞洲歷史資料中心”藏的日文史料,既從宏觀角度勾勒了中國近代軍演的發展脈絡,又從微觀角度揭示了校閱性會操、訓練性會操和秋季大會操等三種早期軍演形態,進而評價了新軍會操的成效、問題及其制度性影響。本書既有助于擴大現有的新軍研究視野,進一步拓展、深化清末新政時期軍事改革的研究;也可以彌補以往學界忽視中國近代軍演早期歷史的研究缺憾,從一個側面豐富中國近代軍事史的研究。
彭賀超 ·軍事理論 ·21.4萬字
戰爭的發展牽引著軍隊的建設。有什么樣的戰爭就有什么樣的軍隊。今天的這種“常規”戰,客觀上要求作戰部隊要與之相適應,也即要向這種超“常規”方向發展。于是,各國的軍中“寵兒”——特種部隊,被自然地推上了前沿戰略位置。擴充編制,增設機構,更新裝備,加強訓練……全力打造適應高技術特種戰的軍隊新“寵兒”,已成為各國的一種新的戰略選擇。什么“綠色貝雷帽”、“哥曼德”、“三角洲”、“阿爾法”、“野小子”、“邊防軍第九旅”等等,毫無疑問地已成為世界軍事舞臺上的“明星”。這極大地吸引了人們目光的同時,也激起了人們探尋的濃厚興趣。在21世紀初的今天,恐怖活動日益猖獗,綁架、暗殺、自殺性爆炸、劫機、劫持人質事件接連不斷,已成為影響世界安全的一個主要因素;反恐怖斗爭已成為各國面臨的一項重要軍事任務。以反恐怖、爭奪資源為背景的戰爭,日益呈現出小規模、無規則、高技術的特征,作戰也呈現出非線式、非接觸、非正規的特點。這在過去被稱作“特種戰爭”或“特種戰”,在今天卻變成了“常規”戰。
李一新編著 ·世界軍事 ·21.4萬字
本書選自丘吉爾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以英國人的角度講述了二戰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揭密了中、英、美、蘇各大國間許多鮮為人知的政治、軍事內幕,是一部全景式的歷史著作。如果你對二戰具體的軍事和政治細節感興趣,并且厭倦了大段引用各種文件和數據的嘮嘮叨叨,想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對二戰前后整個世界的歷史做大略的脈絡梳理,這會是個不錯的讀本。現在,吉爾帶你開啟這場精彩的二戰之旅吧。
(英)丘吉爾 ·世界軍事 ·21.4萬字
本書系作者近年來研究嚴復軍事、政治及群學思想的論文結集,主要由三部分內容構成。“軍事思想”部分論文2篇,首次對嚴復的海軍建設和海權思想、軍事戰略思想及其特點等進行較為系統的探討。“政治思想”部分論文6篇,分別研析嚴復《辟韓》的語境及其與晚清道統變化的關系,嚴復的民族主義,嚴復對俄國及中俄關系的認識,嚴復與英國思想家柏克的“保守主義”之間的關聯與差別,嚴復晚年的建國構想及其與孫中山建國思想的同異等。
王憲明 ·軍事理論 ·21.2萬字
戰場態勢認知是作戰指揮控制中的關鍵環節,是快速、準確做出指揮決策的前提。在新型作戰樣式和認知科學、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的雙重驅動下,智能化戰場態勢認知的重要性已形成廣泛共識,急需一套理論和方法來促進該領域研究快速發展。本書作者及團隊是國內第一批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專業隊伍之一,經過十余年在該領域的潛心深耕,匯集成了國內戰場態勢認知方向的專著。本書主要涵蓋了戰場態勢認知概念、基本原理、組成要素等理論研究成果,以及技術方法和實踐案例,可供指揮與控制理論與系統研發人員借鑒,還可以作為指揮與控制相關專業軍事人員、研究人員和學生的參考書。
王珩等 ·軍事理論 ·21.1萬字
本書主要從國際關系、軍事戰略、作戰理論、武器裝備和地理位置等角度研究亞太地區安全的現狀與發展,所有文章均選自作者近年來在《中國青年報》以本名和筆名(藍鷹)正式發表的軍事時評。全書分為美國篇、日本篇、印度篇、中國篇、裝備篇和地理篇等六個部分。
王鵬 ·世界軍事 ·21萬字
世界上一部軍事作——《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漢族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孫武 ·經典著作 ·2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日軍攻陷南京、三十萬生命血流成河、日寇犯下的滔天大罪、公然的強盜、南京大屠殺是有預謀的行動、硫磺島戰役、周密的戰備、在地獄中戰斗、蘇聯對日宣戰、戰前準備、突破日軍邊境、關東軍投降等內容。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20.9萬字
《中國兵器史》是中國兵器通史拓荒巨著,收錄982幅古兵器圖片,共展示兵器及實物近千件;更有100多種乾隆藏器大公開,源自中外博物館、圖書館、皇宮及私人收藏。這些珍貴的手繪圖片、拓片和照片,將舊石器時代起至清代的中國古兵器一一勾勒,令其躍然紙上,完美再現了中國古兵器的奕奕神采,立體呈現了中國兵器史的演變歷程,令人真切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與價值。
周緯 ·武器裝備 ·20.8萬字
“一.二八”事變期間,日軍對上海及周邊的杭州、蘇州等地也多次進行了空襲,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別是對中國文化設施的破壞在當時引起了各界的共憤,“防空”由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初期我軍就取得了“八一四”空戰大捷,防空部隊在南京防空戰中有效地阻擊了日軍侵略步伐,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在抗戰中有力地配合其他兵種和盟國空軍奮勇抗敵,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我國史學的發展和對民國史研究的深入,涉及南京國民政府對日防空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大量涌現出來,全書通過對這一問題研究狀況進行梳理總結,以利于我們全面客觀公正地認識和研究抗日戰爭防空史和民國史。
袁成毅 ·軍事史 ·20.8萬字
本書集合了八位著名漢學家對古代中國軍事史的細致分析,研究內容囊括了野戰與圍城、外征與內討、御侮與平亂,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漢、唐、宋、明各代,通過城濮之戰、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陽圍城、鄱陽之戰、土木之變、剿平倭寇等經典戰例,呈現出經常被忽視的古代中國的軍事風格和軍事傳統。
(美)費正清 小弗蘭克·A.基爾曼 ·軍事理論 ·20.8萬字
主要闡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戰爭事態的發展過程。在此期間,世界格局發生驚人變化:德國撕毀此前的邊界協定,對蘇聯宣戰。由此,蘇、英、美全面攜手,共同抗擊法西斯德國。戰爭雙方在巴爾干、北非和橫貫整個中東地區的開闊地帶逐鹿廝殺。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7萬字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一八〇師陷入重重圍困,傷亡慘重,數千將士被俘。師長鄭其貴由此成為志愿軍第一敗將,彭德懷聲稱要槍斃了他;毛澤東也親自過問此事。這支敗得極為慘烈的部隊,甚至成為解放軍戰斗史上有名的失敗案例。“全師覆滅”“軍旗被繳”“師長被槍斃”……傳言不斷,迷霧重重,真相到底如何?本書通過對健在的一八〇師老兵采訪,全面展示志愿軍一八〇師在第五次戰役中慘烈的實際戰況,探討了一八〇師失利的真正原因,顛覆了長期流行于民間關于一八〇師的種種不實傳言和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傳統敘事,帶人們走入最為真實的朝鮮戰場。對那些為了信仰和民族而浴血的老兵,即使他們曾遭受失敗,仍不妨礙我們對他們深深的敬意。
關捷 關霄漢 ·軍事史 ·20.6萬字
瓜島戰役讓太平洋戰爭發生了根本性轉折,而該戰役的慘烈戰況也成為無數老兵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本書以極其詳盡的史料(包括參戰老兵的回憶資料),還原了瓜島戰役如火如荼真實戰況,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以及指揮官及士兵素養、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和對比,并配以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0.6萬字
本書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改革,培養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具體要求而編寫。主要內容包括國防建設概述、軍事思想、戰略環境、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人民防空、普通高校軍事技能訓練等。此次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總結教學實踐經驗,吸收了軍事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對部分內容做了增刪,以更好地適應教學需要。
易賢文 馮煉 ·軍事理論 ·20.6萬字
本叢書從軍事專家的視角,深入介紹了上述武器裝備的總體結構、功能特點、著名武器裝備詳解、戰例和趣話等。語言通俗流暢、數據翔實可靠、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及可讀性。是軍事愛好者,尤其是軍事發燒友不可不讀的武器百科。
張玉龍 嚴曉峰 ·武器裝備 ·20.5萬字
指揮與控制(C2)的成效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在戰爭中,任何一項其他活動的重要程度都無法和指揮與控制相提并論。因此,指揮與控制的理論是軍事理論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本書對指揮與控制的原理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介紹,涵蓋指揮與控制的概念、歷史發展、組成要素、本質特征、理論體系、理論基礎、領域、模式、組織設計、過程模型、系統、未來發展等內容。本書不僅可供本領域的研究工作者借鑒,還可供相關專業的師生、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學習與參考。
張維明 朱承 黃松平 陽東升 ·軍事理論 ·20.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