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吳伯簫,中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在近半個世紀的創作、教學和出版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許多被的中學課本,影響了大批的青年學子。本書以吳伯簫先生的創作活動為主要線索,運用書信、報紙、期刊、政府文件以及時人回憶錄等史料,詳細地記述,并考證了吳先生獻身文學創作和教育出版的歷程。再現了他與老舍、王統照、洪深、臧克家、王亞平等一批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的真實交往情況。
子張 ·文學家 ·22.8萬字
作者記錄了俞平伯大概從新中國成立之后到1990年逝世前這段期間的經歷。本書由王伯祥之子王湜華先生所寫,王伯祥與俞平伯相識于抗日戰爭之上海,新中國成立后,王伯祥舉家遷居北京后二人又成為同事,又因兩家距離甚進而交往甚密。王湜華以長達數十年時間的交往所感講述俞平伯的晚年生活,描繪傳主的生活細節,如遭到不公正待遇后對待生活的態度、晚年后妻子過世后的悲痛以及后半生紅樓夢研究的態度等。
王湜華 ·文學家 ·22.7萬字
日本國民作家、日本現代小說之父,他筆下那陣痛般的生活,那難以維持的正直和尊嚴,以及那總是遙不可及的幸福,總能讓讀者們驚醒。細致鉆研漱石3年后,我(作者)關于漱石的各種想象拼貼成了一幅令人不安的肖像畫。和同時代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一樣,漱石一輩子都是個極度緊張的孩子:對極喜或極厭的事物十分較真,挑剔,高傲,時而高談闊論,時而沉默內向,陰晴不定,難以捉摸。普魯斯特年少起體弱多病,漱石成年后孱羸欠安且神經衰弱,常常備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這些痛苦本可能使他冷酷、尖刻、乖張甚至暴力,但是他依然可以表現溫暖,并用文字表達悲憫。——摘自本書作者前言
(美)約翰·內森 ·文學家 ·22.6萬字
中國歷史漫長而豐富。中國很早就有記載自己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本書嘗試著從中國歷代大文人的角度來勾畫歷史與文化的脈動,以這些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聯的單個生命的演進,還原歷史與文化發展的真況。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爐,同時也注入了作者作為一個牛活在當今時代的文化人的見解和情感。本書的作者原為小說家,存對這些文人和歷史的講述中也融入了文學的筆法,展現出作家雄厚的筆力、豐富的藝術再現力和廣博的人生閱歷。
劉小川 ·文學家 ·22.3萬字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重要經歷,細述親歷之近現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張勛復辟、新文化運動、五卅、三一八、北伐、清黨等,是了解近現代中國歷史文化必讀之作,文學性與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節,后受曹聚仁之邀開始“一生回想”,歷時兩年多,成文二〇七節。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出版時改名“知堂回想錄”。曹聚仁先生說:“這么好的回憶錄,如若埋沒了不與世人相見,我怎么對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國文化界?”
周作人 ·文學家 ·22萬字
這是一部“感動沈從文家人”的沈從文傳記,一部令《活著》作者“感慨萬分”的人物傳記,一部獲得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獎”的新經典傳記(增訂版)。沈從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訂版”,新增《沈從文的后半生:這是什么樣的故事》,并首次收入沈從文作為“絕筆”的《一點記錄——給幾個熟人》。在時代的劇烈變動中,這種連續、細密、復雜的個人精神活動,清晰見證了一個弱小個人的全力掙扎,一個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顯現的強大勇氣和信心,一個“有情”的知識者對歷史文化長河的深沉而莊嚴的愛——一如他愛家鄉的那條長河,曾經不知疲倦地抒寫那條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艱難,不知疲倦地抒寫歷史文化長河的故事。
張新穎 ·文學家 ·21.9萬字
蘇東坡以其天縱之資,縱橫于儒、釋、道之間,在詩、詞、文、書、畫方面皆登峰造極,另辟新界。他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只因襟懷蒼生,而使其生活寄于風雨,歲月失于道路,命運困于黨爭。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早已沒入歷史的塵埃,而他所代表的偉大人格與社會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輝。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性格鮮明,形象飽滿,可親可敬,躍然紙上,堪稱人世間完美的理想人格。
林語堂 ·文學家 ·21.8萬字
文徵明是一個典型的儒者,是古代文人中的一個典型。他在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等領域均有非凡成就;他性格溫和,言行謹慎,廣泛交游,頻繁出行,得享高壽;他出身普通官宦家庭,生活條件并不優越,大半生熱衷仕進,最終卻隱居于市數十年,以文墨終老,德尊行成,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書從文徵明家世、教育、經濟、交游、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授徒、思想、藝術趣味等方面,分五章考察了文徵明的生活狀態,以期揭示文徵明文墨一生的豐富內涵。正文后面的兩個附錄,分別是文徵明交游人物小記和文徽明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品評,簡要呈現了文微明龐大的交際圈和他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認識。
于有東 ·文學家 ·21.2萬字
中國歷史漫長而豐富。中國很早就有記載自己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品中國文人3》嘗試著從中國歷代大文人的角度來勾畫歷史與文化的脈動,以這些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聯的單個生命的演進,還原歷史與文化發展的真況。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爐,同時也注入了作者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文化人的見解和情感。《品中國文人3》的作者原為小說家,在對這些文人和歷史的講述中也融入了文學的筆法,展現出作家雄厚的筆力、豐富的藝術再現力和廣博的人生閱歷。
劉小川 ·文學家 ·2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