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明史不忍細看》是一本歷史類通俗讀物,作者精心挑選了明朝24件影響深遠的懸案,闡述了明朝是如何從興盛走上滅亡。書中敘述了明朝15位皇帝的悲喜人生,詮釋了張士誠、況鐘、于謙、張居正、嚴嵩和魏忠賢等一眾人物的政治命運。24件懸案提供了一個了解明朝歷史的基本線索,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真實的明王朝。
張朝山 ·中國史 ·10.9萬字
《秦漢史》是呂思勉先生“四部斷代史”的第二部,寫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該書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再版,是研究秦漢史最基本的參考書之一,已成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經典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該書將漢朝政治歷史分為十一個段落,既作了全面系統的敘述,又能抓住重點進行比較詳細的闡釋。其對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均有重要參考意義。
呂思勉 ·中國史 ·60.9萬字
本卷講述的1937年到1941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55.4萬字
李自成麾下大將李巖其實并不存在?“明朝首富”沈萬三其實是元朝人?……這些看似驚人的觀點,背后都是顧誠先生對史料極其小心的抽絲剝繭和極其嚴謹的推理考證所得。比如他寫《李巖質疑》一文時,不僅翻閱了各種檔案、文集,甚至查閱了一千多部地方志,從而認為有眾多史籍記載的李巖其實是虛構的。《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考》一文,他指出包括《明史》在內的多種史料有誤,“明朝首富”沈萬三其實是元朝人。《明前期耕地數新探》《衛所制度在清代的變革》《明帝國的疆土管理體制》《談明代的衛籍》等文,更是因其開創性的貢獻,在學界具有不可撼動的經典地位。翻開本書,當代史學考實代表顧誠帶你窮盡史料,窮根究底,嚴謹考證,反復質疑!
顧誠 ·中國史 ·62.4萬字
本書薈萃了北京大學人文學科眾多優秀學者的研究成果,在借鑒前人研究心得的基礎上,力求在理論、觀點、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尤其致力于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在系統論述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同時,圖文并茂地展示出各個時期文明豐富多彩的面貌,著重敘述了各個時期文明的亮點、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揭示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展的規律,是一部具有當代意識和前瞻性、多學科交叉綜合的中華文明史。
袁行霈 ·中國史 ·138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秦滅六國到三國歸晉近500年的中國古代歷史風云,以歷史發展過程以主線,以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重點,用35個章節將秦漢三國歷史娓娓道來。這本書中既有王朝的興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榮沉浮,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意在使看上去冰冷的歷史充滿溫度,讓讀者借此深入500年歷史的場景,看清歷史發展的脈絡,探究個人和時代的關系,從而獲得啟迪和思索。
趙海峰 ·中國史 ·24.6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唐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從武后稱帝到開元盛世,從安史之亂到朱溫篡唐,精彩演繹二百八十九年唐朝興亡歷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唐代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32.2萬字
從清朝開始,中國頻繁地與西方國家接觸碰撞。始自1793年馬嘎爾尼訪華,西方國家通過商貿公司、傳教士、外交人員等渠道,收集了大量關于清朝政治經濟社會的情報,并將之運用在后來的軍事沖突中(如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侵等),以實現侵略目的。作者以西方媒體百年間的珍貴報道為基礎,結合《清實錄》《欽定大清會典》等原始中文史料,講述了清朝與西方列強交往中逐步落于下風、衰落直至潰敗的圖景。
易強 ·中國史 ·19.3萬字
本卷講述的1932年到1937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64.1萬字
明朝的歷史長達277年,對這樣一個夾在兩個少數民族統治王朝(元朝和清朝)中間的漢族王朝的歷史,究竟應該如何表述和評價,歷來褒貶不一。作為長期研究明史的專家,教授認為明朝277年的歷史中,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就,特別是在晚明時期,更是呈現出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曙光。《明史十講》主要涉及了明史研究的方法和成就、朱元璋的歷史貢獻、明朝前期的歷史地位、明代的衛所制度、民代的經濟、張居正改革、明代的民族關系、明代的中外關系、明代的文化和明亡清興的歷史原因等。
陳梧桐 彭勇 ·中國史 ·16.4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南北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劉裕篡晉到元嘉之治,從鐘離之戰到侯景之亂,從孝文帝改革到楊堅稱帝,精彩演繹近二百年南北朝興亡歷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31.2萬字
暢銷書《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讀一頁就上癮!比《唐書》有趣,比《資治通鑒》通俗,比《隋唐演義》靠譜,一部令人上癮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讀書節目《羅輯思維》推薦書目!了解唐朝歷史,讀這套就夠了!《血腥的盛唐》《王陽明心學》暢銷歷史作家王覺仁唐史經典之作,中國斷代史暢銷讀本!翻開本書,領略讓你全程上癮的306年大唐全史。
王覺仁 ·中國史 ·23萬字
本書為著名軍史專家劉統教授的又一部軍事力作,全面敘述1946-1949年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過程,全書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從1942年倫敦成立聯合國戰爭罪行審查委員會開始,敘述日本戰爭罪行調查的兩個階段以及戰犯確認和逮捕的過程;第二部分分10章詳細介紹十個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過程;第三部分為五個重要戰犯和上海集體審判日軍將領案的審判經過;第四部分介紹了四個重要涉外案件的審判;第五部分探討了審判的相關問題;第六部分附錄日本重要戰犯名錄和審判日本戰犯統計表。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果。
劉統 ·中國史 ·85.1萬字
本書是復旦大學明史研究專家樊樹志先生“重寫晚明史”系列的收官之作,也是樊樹志先生積六十余年研究之功,對晚明歷史高屋建瓴的總論。本書分六章,從明朝對外制度、全球貿易及明代經濟、社會、思想文化等方面,以宏闊的全球史視野進行研究和論述,對中國大歷史的變遷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晚明大變局是中國歷史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晚清以后中國社會發生顛覆性大變局的思想和文化潛源。“重寫晚明史”系列共五種:《新政與盛世》《朝廷與黨爭》《內憂與外患》《王朝的末路》《晚明大變局》。
樊樹志 ·中國史 ·35.5萬字
呂思勉編著的《兩晉南北朝史》一共四冊,集中闡述了兩晉的政治形勢、南北朝朝代的更迭以及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人民生活、文化、學術和宗教。呂公以嚴謹之精神、專業之筆觸、高尚之情懷將兩晉南北朝史娓娓道來,旁征博引,一氣呵成。個中滋味,令人掩卷深思。稱其為斷代史中的之作、精品之作絕不為過。
呂思勉 ·中國史 ·32.6萬字
暢銷書《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讀一頁就上癮!比《唐書》有趣,比《資治通鑒》通俗,比《隋唐演義》靠譜,一部令人上癮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讀書節目《羅輯思維》推薦書目!了解唐朝歷史,讀這套就夠了!《血腥的盛唐》《王陽明心學》暢銷歷史作家王覺仁唐史經典之作,中國斷代史暢銷讀本!翻開本書,領略讓你全程上癮的304年大唐全史。
王覺仁 ·中國史 ·23.6萬字
本卷講述的1920年到1924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5.1萬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智慧,既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晶,也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動力之一。本書依據歷史文獻,循著從先秦以迄清末的時序,輯錄六百多個古人用智事例,將其編成故事,以供讀者閱讀了解。所涉及的人物,既有政治家軍事家,亦有中下層平民百姓,從治國之道到治家之道,包羅萬象,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閱讀本書,不但可以啟迪心智,而且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夏咸主編 ·中國史 ·49.9萬字
本書在組稿過程中,選取的文章基本都是作者在各大網站專欄已經發表過的作品。作者張鳴為人民大學教授,對中國歷史有非常深刻地研究和認識。本書按照中國歷史,主要是中國近代史的發展,將全書內容分為封建王朝為什么滅亡、清末新政、民國硝煙、中西對比、時代變遷、隨筆軼事六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過對宋朝黨爭、清朝閉關鎖國等問題的深入分析,總結出封建王朝覆滅的原因是過分自大、機構臃腫;在第二部分中,作者通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袁世凱新軍等歷史事件的回顧和分析,從細節上為讀者展現了更加清晰的晚清歷史;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以詳細史料為依據,重現了五四運動對中國發展的推動性,以及國民政府時期政策對老百姓的盤剝;在第四部分中,作者通過對20世紀20年代住在北京、上海租借洋人的生活等細節描寫,表現東西方文化沖突在特殊時期的表現;在第五部分中,作者主要通過教師的視角,反思當代教育以及一些社會現象;在第六部分中,主要收錄了作者談人生、談做人等雜文。
張鳴 ·中國史 ·16.3萬字
衰敗的歷史總是讓人心痛,但有句話說的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細細觀察、琢磨、分析、總結衰敗的過程及原因,才能讓我們吸取經驗和教訓,晚唐時期,皇族和百姓都很悲慘,在之后的幾位皇帝中,絕大多數都是太監擁立的,這些皇帝大部分時間都受太監的操控,要尊嚴沒尊嚴,要地位沒地位,朝廷昏亂,社會動蕩,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黃巢起義之后,吃人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可以說晚唐的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
古月 ·中國史 ·1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