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西晉的短暫穩定到東晉十六國的混戰,短短150年,治與亂短時間內迅速更替,南與北在對峙中不斷融合,社會秩序一次次崩塌又一次次重建,中華文明在混亂與顛覆中迎來新生。作者政治學的專業背景帶來與眾不同的歷史視角,以兩晉人物為主線,從西晉建國講到東晉滅亡,從名士風流講到門閥政治,從世族關系講到政權混戰。15個家族的起落,23個政權的更迭,20余場大戰的始末,數百位風云人物的命運,用一書厘清百年亂局,講透前因后果。
張瑋杰 ·中國史 ·27.2萬字
本書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實踐實訓教材,主要圍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主要內容,在講授從鴉片戰爭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歷史,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規律進行總結的同時,通過加強實訓和拓展環節的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實際,著力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總體上看,本書特別適合各級各類普通高等院校作為全校政治理論課的通選教材。
鄒慶華 ·中國史 ·28.1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遠征印緬抗戰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遠征印緬抗戰》,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696-3,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八年抗戰中,中國遠征軍以充沛的愛國主義熱情,為正義而戰,始終保持著旺盛士氣和堅強斗志。他們常常處于泥濘崎嶇的境地,強攻工事堅固的敵陣,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并在國際上博得了崇高的榮譽。本書作為親歷記錄,再現了遠征印緬戰事的英勇與壯烈。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30.7萬字
17世紀30~70年代的明末農民戰爭是中國古代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作者充分運用官方和私家撰述,以及檔案資料,細致論述了明末農民戰爭的整個發展過程和具體作用。修訂版經作者傾力校核增訂,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袁良義 ·中國史 ·39.7萬字
戊戌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相關的研究已經很多,本書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大量檔案材料的披露,資料來源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東京的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臺北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故宮博物館文獻處。重大史實的精心考證與重要場景的細密描述:戊戌政變的時間、過程與原委;中下層官員與民眾對變法的建策;張之洞調京主持朝政與機會錯失;光緒帝的對外觀念;日本政府的觀察與反應。舊說的認知、補正與修正,新說的展開、論證與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
茅海建 ·中國史 ·32.8萬字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主持撰寫的《民國史人物傳》,與《中華民國史》配套,更名為《中華民國史·人物傳》。本書選取自1905年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中華民國結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表人物一千余人,編撰各傳。該部以人為目,廣泛搜集傳主生平資料,傳主事跡以客觀敘述為主,力求史實準確,評斷公允,文字精練,真實可信,足以傳諸后世。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2.3萬字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3萬字
本書是在張蔭麟《中國史綱》、呂思勉《中國史》和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的基礎上,取其所長,融合而成。本書的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第一節,為張蔭麟所;第十二章第二節至第十九章第一節、第二十二章第三節至第九節、第二十四章第二節至第十二節,為呂思勉所;第十九章第二節至第二十二章第二節、第二十四章第一節,為蔣廷黻所。時至今日,這三位史學家的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仍然大大超過了今天的一些史學專,是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國歷史的好讀物。
張蔭麟 呂思勉 蔣廷黻 ·中國史 ·35.2萬字
在中國歷史上,明代是實行中央集權Z徹底的朝代之一。丞相之位被廢除,權分六部,由皇帝統一管制,發展錦衣衛,又任用司禮太監,后設立東西廠,終致緹騎四出,天下騷然……明代皇帝為何對特務深信不疑?錦衣緹騎手握多少權力?司禮監為何被稱為“真宰相”?宮墻之內,四野之外,大小特務如何上下其手?特務與特務、特務與皇帝之間又有著怎樣的糾葛?在朱明王朝的覆滅中,這些特務們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本書匯聚滴信史,全方位呈現明代特務挾勢弄權、翻云覆雨之情狀,帶你探究以帝王為首的統治階級對人民行政治壓迫的全貌,從細節處追溯明朝覆滅的真相。
丁易 ·中國史 ·36.6萬字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3.8萬字
本卷講述的1932年到1937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8.3萬字
本書從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傳教史的視野重新探討了太平天國意識形態的基督教來源,揭示了太平天國跟千禧年主義和末世論的密切關系,尤其洪秀全跟啟示錄神學、洪仁玕跟新教傳教士“基督教文明觀”的關系。全書共分五章:“由宗教革命引起的宗教戰爭”、“別樣的基督教”、“太平天國與啟示錄”、“千禧年主義及其中傳”、“一個基督教國家的現代化方案”。本書基于大量的文本對照、比較和分析,反駁了許多流行的看法,提出了新的觀點。
周偉馳 ·中國史 ·42.8萬字
《中國簡史》是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撰寫的一部通俗中國通史。全書分緒論、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結論六篇,敘述了中國自上古時代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政治、地理、社會與文化等作了全面、簡明的敘述與梳理,篇篇短小精干、文字平實易懂,條理清晰,見解新穎獨到,被譽為民國至今耐讀的中國通史入門讀物。
呂思勉 ·中國史 ·23.1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史學最具代表性的學術論著。上半部分敘述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內容包括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官制、選舉、賦稅、兵制、刑法、實業、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宗教等十八類;下半部分按歷史順序敘述了中國政治歷史的變革。獨特的體例結構與內容編排,展現了呂思勉作為歷史學家的學術追求:“搜求既往的事實,加以解釋,用以說明現社會,因以推測未來,而指示我們以進行的途徑。
呂思勉 ·中國史 ·36.7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后漢附三國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光武中興到黨錮之禍,從官渡之戰到赤壁之戰,從曹丕篡漢到司馬炎稱帝,精彩演繹近二百五十年后漢及三國興亡歷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30.9萬字
本書在一個普通中國人的角度看待世界歷史的發展,描述公元前3300年至20世紀初的世界歷史,從中國歷史出發,橫向涵蓋同時期的世界各文明的歷史發展脈絡和中國這個東方文明的交叉。讓普通讀者能在了解中國歷史的同時,還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同時段的世界究竟發生了什么。
張禹 ·中國史 ·30.6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22年至1924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45.7萬字
暢銷書《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讀一頁就上癮!比《唐書》有趣,比《資治通鑒》通俗,比《隋唐演義》靠譜,一部令人上癮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讀書節目《羅輯思維》推薦書目!了解唐朝歷史,讀這套就夠了!《血腥的盛唐》《王陽明心學》暢銷歷史作家王覺仁唐史經典之作,中國斷代史暢銷讀本!翻開本書,領略讓你全程上癮的305年大唐全史。
王覺仁 ·中國史 ·22.2萬字
《明朝煙火味兒》以明朝人的日常生活為出發點,說的是明朝百姓生活中極為瑣碎之事,從洗浴、如廁,到城市衛生;從種菜賣菜,到集市的出現和演變等,還用了大量篇幅講到傳統節日,以及聽書看戲、蒔花弄草、房子布局裝修等生活休閑之事,展示出明朝生活最真實的畫卷。
蕭盛 ·中國史 ·26.3萬字
本書是史學泰斗呂思勉所著《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再版,全書分緒論、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結論六篇,書中呂思勉先生用簡潔流暢的文字對上古至近代中國的政治、地理、社會、文化等做了全面、簡明的敘述。文字平實易懂,條理清晰,見解新穎獨到。本書是首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也是一部能讓人快速了解中國歷史的劃時代巨作,被海內外讀者譽為“一本書讓你讀懂五千年中國史”。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