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浦東開發的百年夢想談起,用精煉的文字和百余幅精美圖片再現了一個而立之年、生機勃勃的浦東如何一路走來。全書包括“國家戰略時代使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開發”“浦東的速度浦東的高度”“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而興”“推動轉型升級開拓發展空間”“現代化城區高品質生活”“自貿試驗區開放新窗口”“核心承載區科創新高地”八個部分,以翔實的材料和生動的事例,展示了在黨中央和上海市委堅強領導下,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年的光輝歷程與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國史 ·17.5萬字
《決戰:1948—1949》用通俗易懂且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中期的11個著名戰役,具體包括:濟南戰役、錦州戰役、黑山阻擊戰、塔山阻擊戰、小淮海戰役的戰前謀略、黃百韜兵團的覆滅、雙堆集團殲黃維兵團、圍殲杜聿明集團、收復新保安、攻克天津實錄、和平解放北平等,總結了蘊含于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中的戰爭規律和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戰略思維,亦展現了戰火紛飛中的軍民情。
李赟主編 ·中國史 ·14.6萬字
《鏖戰:1945—1948》是一部人民解放軍在1945—1948年為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所進行的8場重大戰役的實錄,包含了上黨戰役、蘇中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陜北三戰三捷、孟良崮戰役、清風店和石家莊戰役、東北民主聯軍秋季攻勢、豫東戰爭;通過生動精彩地講述勾勒出了1945—1948年解放戰爭前期、中期“鏖戰”的全景。
楊曉明主編 ·中國史 ·13.6萬字
《橫掃:1949—1955》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讀者生動地描述了解放戰爭后期的九個著名戰役,包括渡江戰役、太原戰役、上海戰役、蘭州戰役、成都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海南島戰役、一江山島戰役,并向讀者展現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戰略思維,亦展現了戰火紛飛中的軍民情深。
王銀賽主編 ·中國史 ·10.9萬字
《突圍:1927—1934》是一部詳解中國人民軍隊從初創到紅軍長征前這段時間中所參與的經典戰役的實戰案例集。書稿為勝利叢書之一種。其中選取了十個經典戰例,比較全面地展現了人民軍隊自1927年誕生起,在與國民黨軍隊的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中不斷克服困難、打破敵人的“圍剿”、逐漸發展壯大的艱難歷程。
魏子任主編 ·中國史 ·11.4萬字
《話說中國大歷史》,六卷本圖文對照,全景展示中華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中國各時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將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清亡的歷史進程立體凸現,內容涵蓋中國歷史發展的全軌跡。專題、補充閱讀,吸收大量國內史學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既欣賞到精彩的歷史故事,又能真切感受到歷史的進步與更替。版面設計更加體現可讀性強,圖文并重,檢索便捷之特點;三千余幅精美圖片,全彩印刷,呈現歷史文化的高端品味。
李學勤 ·中國史 ·14.9萬字
李學勤 ·中國史 ·14.2萬字
《賽雷三分鐘漫畫中國史2》是百科自媒體頭部大號“賽雷三分鐘”最新漫畫歷史作品,中國史是每個中國人都要了解的歷史。“賽雷漫畫中國史”第二本包含了西漢,東漢和三國三個大的且為大眾熟知的歷史時期,它最突出的地方就在于用賽雷漫畫的幽默風格按時間線索將中國歷史講述出來,讓讀者在哈哈大笑中知曉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這是一本你看完就想推薦給身邊人的漫畫中國史作品。
賽雷 ·中國史 ·2.2萬字
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到1912年溥儀退位,清王朝走過296年的風雨歷程。如何以一種簡約明了的方式,了解和認識這個由興起、發展,到鼎盛,轉而衰落,以致走向覆亡的歷史全景?本書選取有清一代近300年中的“關節點”,諸如努爾哈赤起兵、清軍南下、雅克薩之戰、馬嘎爾尼來華、鴉片戰爭、慈禧上臺、甲午海戰、武昌起義……進行深入解析,有史實,有觀點,有立場,一幅清晰完整的清王朝興衰圖景躍然紙上。
劉仲華 ·中國史 ·11.1萬字
遍布于中國各地的鮮卑人,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下,加速民族融合的腳步,經營西域,傳播佛教思想,在敦煌、云岡石窟鑿出許多大佛;北周時創建的府兵制,打下隋唐盛世的基礎;鮮卑人酈道元寫出《水經注》、賈思勰寫出農學專書《齊民要術》、陽銜之如實記載《洛陽伽藍記》,連同膾炙人口的《木蘭詩》等。
劉學銚 ·中國史 ·17萬字
十八天的戰事,改變了香港的歷史;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改變了很多香港人的一生。對經歷過日治時期的老一輩香港人而言,那段苦難歲月的種種生活情景,仍是記憶猶新。本書藉著17位幸存者的回憶,如實將日治時期香港人的生活片段展現在讀者眼前。
劉智鵬 周家建 ·中國史 ·12.8萬字
這是一套寫給孩子的簡明中國史。作者立足于歷史的縱深,用嚴謹的史實、優美的文筆、通透的解讀,將數千年的中國歷史娓娓道來。作者注重梳理歷史發展脈絡,歸納歷史演進邏輯,同時注重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的描摹,讓讀者通過這套簡約精煉的“簡史”,對中國歷史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輕松奠定孩子一生歷史學習的基石。
郭春峰 ·中國史 ·13.3萬字
《活在大宋》是國內少有的歷史普及讀物,以帶你穿行于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和城市生活更為發達的宋王朝“旅行”的新穎方式,讓讀者從衣食住行、科技文化、社會娛樂等諸多全新的方面了解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重烙印的王朝:宋代的戶籍制度與“學區房”,宋代婦女的解放程度與時尚觀,宋代舌尖上的文化,宋代的物價與工資對比……全系列以輕松、幽默的筆觸展現了宋朝的社會文化史,拉近了讀者和歷史的距離,讓讀者在這部“歷史紀錄片”中尋找中華民族的驕傲。
劉曙剛 ·中國史 ·18.4萬字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和助手劉恕等人根據大量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全書以時間為序記錄史事,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網羅繁富,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資治通鑒》以戰國至五代期間的史事為發展脈絡,生動詳細地敘述了歷代帝王將相們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舞臺上所經歷的生死悲歡。自問世以來一直被為官為政者視為案頭必備之書,也是一代偉人毛澤東最喜歡閱讀的巨著之一。因此,我們特地從原著所記三千多個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中,精心遴選近兩百個最精彩、最經典的故事,采用白話文的形式,編寫成了這本《資治通鑒故事》。全書以原書卷次為序,加以組織整理,既保留了原書精髓,又使得文字更適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在古文今譯的過程中,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同時每個故事后都附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書內容。
(宋)司馬光 程學峰編譯 ·中國史 ·14.5萬字
《中國通史故事》以歷史編年為經,以各個時代影響社會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為緯,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藝術、民俗等諸多方面。全書上起神話傳說時代,下迄清王朝結束,選取了近100則故事,200余幅圖片,生動、真實、客觀、凝練地再現了中國歷史的精彩瞬間和豐富內涵。生動流暢的文字、異彩紛呈的圖片、新穎活潑的版式、精美考究的裝幀設計,使廣大讀者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盡享全新的閱讀感受。
童超主編 ·中國史 ·15.4萬字
德國大詩人席勒曾經說過:“只要人類存在,謀略和愛情就是永恒的主題。”很難想象一位把生命獻給詩歌的文學大豪會如此看待謀略,這樣的評價更像是出自羅馬執政官弗龍蒂努斯或者是以權謀著稱的馬基雅維利的口中。和西方人對謀略的粗放認知不同,中國人一直以謀略著稱于世,可以說謀略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主軸。從社會謀略大師老子的《道德經》,到兵圣孫武的《孫子兵法》;從經濟政治兩用人才管仲的《管子》,到膾炙人口,戰場商場皆可通行的《三十六計》,謀略在中國人的眼中已經不止是決勝疆場,興邦治國的王者之道,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歷史的經驗,成為了人們對事物高瞻遠矚、曲折復雜的一種認識。它可以是韜光養晦的政治權術,可以是運籌帷幄的軍事奇謀、可以是人盡其用的伯樂智慧,可以是安家存身的處世哲學。毫不夸張的說,中國人的生活之中,謀略無處不在。為了讓讀者更好地領略中國式謀略中蘊含的智慧魅力,我們特意從二十四史這部中國歷史的百科全書中精選了一百多個懸念迭起,發人深省的歷史故事,以此來說明和解釋總結出來的涉及軍事、政治、用人和處世的謀略,希望以真實的歷史案例幫助讀者更好地領悟謀略的價值和使用方式。此外,我們還在每條謀略的后面補充了古今中外同一類型的經典案例,并配以近200張珍貴精彩的圖片,為大家展現了一個中華謀略的世界。就像英國人將《資治通鑒》譯為“可以資助于行政的一面鏡子”,中國的謀略同樣是先賢遺留的智慧之匙,可以幫助我們打開一道道現實的困惑之門。
陳楚生 ·中國史 ·12.9萬字
“中華經典百句”和“中華經典通識”系列叢書,是中華書局推出的當代各領域名家、大家講讀中華經典的“大家小書”。“中華經典百句”,選取國人必知的經典金句,縱橫古今、貫通中西地進行講解和闡發,導引讀者輕松自由地汲取中華經典的文化菁華,建構立身處世的精神世界。作為正史之首,《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歷史學與文學結合的典范。復旦大學陳正宏教授從《史記》中甄選精華百句,掘發太史公司馬遷的“良苦用心”,帶領我們在浩瀚的歷史時空中體驗多面人生,開悟當代智慧。
陳正宏 ·中國史 ·5萬字
本書對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由傳教士撰寫、巴陵會纂輯發行的各類文集文本進行研究分析。這些文獻是當時德國讀者感知中國、遙望中國的熱銷讀物,其中有近60冊“中國故事”,涵蓋中國宗教與民間信仰、神話故事傳說、文化禮俗、在華傳教工作境況、中國信徒傳記等題材。這些作品承載著傳遞中國社會文化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引導了德國讀者受眾對中國的整體認知。本書在爬梳巴陵會在華傳教史、厘清傳教手冊文本體裁發展脈絡的基礎上,從巴陵會傳教館藏文獻著墨較多的中國信仰、儀式、國人形象三個維度展開論述,并在東方主義理論視域下探究傳教士的典型敘事特征與書寫目的。
陳悅 ·中國史 ·11.6萬字
本書是作者研究九龍寨城歷史多年的成果,以簡潔的文字,介紹九龍寨城的沿革、寨城內外之古跡文物、古廟等。另外,又向讀者展示寨城附近四條湮沒之村落:衙前圍村、蒲崗村,竹園村與大磡村,為九龍寨城的歷史與古跡作了梗概的論述。
蕭國健 ·中國史 ·5萬字
本冊文件集編纂收錄的資料均來自于日內瓦的“國聯和聯合國檔案館”(LeagueofNationsandUnitedNationsArchives),譯文內容主要來自“S”系列中的S36、S38、S39以及S40四個卷宗,收錄了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山東、四川、福建、浙江、江蘇等關內各地機關團體及群眾個人的呈文。
孫洪軍 郭昭昭 郝寶平 ·中國史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